"

《老酒館》創下了國產劇的一項另類紀錄:女主角秦海璐直到第16集才上線。

更值得挑大拇哥的是:秦海璐的粉絲表現淡定,沒人出來鬧。

"

《老酒館》創下了國產劇的一項另類紀錄:女主角秦海璐直到第16集才上線。

更值得挑大拇哥的是:秦海璐的粉絲表現淡定,沒人出來鬧。

《老酒館》女主角16集才上線,人家粉絲沒鬧

秦海璐亮相《老酒館》

首先需要解釋一下,女一號未必都是女主角。

比如《大江大河》的女一號童瑤,她就不是女主角。

《大江大河》有三位領銜主演,依次為王凱、楊爍和董子健。童瑤位居“主演”名單的第一順位,其實就是配角。白玉蘭獎頒給她的,也是最佳女配角獎。

同理,《長安十二時辰》的女一號熱依扎(另一種說法是徐璐),也不是女主角。

秦海璐不一樣。她和陳寶國是《老酒館》僅有的兩位“領銜主演”,是嚴格意義上的女主角。

可是秦海璐不僅亮相時間明顯晚於其他國產劇女主角,而且在第16、17兩集裡的總戲份也只有5分30秒。

即使是這5分半的戲,有時候秦海璐也連個鏡頭都沒有,或者有鏡頭沒臺詞,只是人在而已。

這要是換成流量明星當主角,粉絲們可能早就炸了。

"

《老酒館》創下了國產劇的一項另類紀錄:女主角秦海璐直到第16集才上線。

更值得挑大拇哥的是:秦海璐的粉絲表現淡定,沒人出來鬧。

《老酒館》女主角16集才上線,人家粉絲沒鬧

秦海璐亮相《老酒館》

首先需要解釋一下,女一號未必都是女主角。

比如《大江大河》的女一號童瑤,她就不是女主角。

《大江大河》有三位領銜主演,依次為王凱、楊爍和董子健。童瑤位居“主演”名單的第一順位,其實就是配角。白玉蘭獎頒給她的,也是最佳女配角獎。

同理,《長安十二時辰》的女一號熱依扎(另一種說法是徐璐),也不是女主角。

秦海璐不一樣。她和陳寶國是《老酒館》僅有的兩位“領銜主演”,是嚴格意義上的女主角。

可是秦海璐不僅亮相時間明顯晚於其他國產劇女主角,而且在第16、17兩集裡的總戲份也只有5分30秒。

即使是這5分半的戲,有時候秦海璐也連個鏡頭都沒有,或者有鏡頭沒臺詞,只是人在而已。

這要是換成流量明星當主角,粉絲們可能早就炸了。

《老酒館》女主角16集才上線,人家粉絲沒鬧

秦海璐、陳寶國主演《老酒館》

身為主角,不僅要串聯劇情主線,也要肩負起扛收視的重任。

秦海璐上線時間這麼晚,兩集下來戲份又這麼短,按照流量明星的粉絲思維,這是典型的“拿秦海璐當幌子”,是在遛粉。

可是,你根本搜不到有誰跳出來替秦海璐“撐腰”。

是秦海璐沒有粉絲嗎?

秦海璐確實沒有數以千萬計的微博粉絲,但好歹也有個七八百萬,而且我覺得,有多少人喜歡秦海璐,並不能用粉絲數來衡量。

比如我。我就不是秦海璐的粉絲,但秦海璐主演的戲,我不用看也相信,應該會不錯。

包括秦海璐在內的,比如馬伊琍、殷桃、梅婷、萬茜這樣的演員當主角,我都會覺得踏實。哪怕她們真接了個爛戲,下次再有她們,我也照樣會看。

這就是口碑效應,是長期積累下來的信任。

"

《老酒館》創下了國產劇的一項另類紀錄:女主角秦海璐直到第16集才上線。

更值得挑大拇哥的是:秦海璐的粉絲表現淡定,沒人出來鬧。

《老酒館》女主角16集才上線,人家粉絲沒鬧

秦海璐亮相《老酒館》

首先需要解釋一下,女一號未必都是女主角。

比如《大江大河》的女一號童瑤,她就不是女主角。

《大江大河》有三位領銜主演,依次為王凱、楊爍和董子健。童瑤位居“主演”名單的第一順位,其實就是配角。白玉蘭獎頒給她的,也是最佳女配角獎。

同理,《長安十二時辰》的女一號熱依扎(另一種說法是徐璐),也不是女主角。

秦海璐不一樣。她和陳寶國是《老酒館》僅有的兩位“領銜主演”,是嚴格意義上的女主角。

可是秦海璐不僅亮相時間明顯晚於其他國產劇女主角,而且在第16、17兩集裡的總戲份也只有5分30秒。

即使是這5分半的戲,有時候秦海璐也連個鏡頭都沒有,或者有鏡頭沒臺詞,只是人在而已。

這要是換成流量明星當主角,粉絲們可能早就炸了。

《老酒館》女主角16集才上線,人家粉絲沒鬧

秦海璐、陳寶國主演《老酒館》

身為主角,不僅要串聯劇情主線,也要肩負起扛收視的重任。

秦海璐上線時間這麼晚,兩集下來戲份又這麼短,按照流量明星的粉絲思維,這是典型的“拿秦海璐當幌子”,是在遛粉。

可是,你根本搜不到有誰跳出來替秦海璐“撐腰”。

是秦海璐沒有粉絲嗎?

秦海璐確實沒有數以千萬計的微博粉絲,但好歹也有個七八百萬,而且我覺得,有多少人喜歡秦海璐,並不能用粉絲數來衡量。

比如我。我就不是秦海璐的粉絲,但秦海璐主演的戲,我不用看也相信,應該會不錯。

包括秦海璐在內的,比如馬伊琍、殷桃、梅婷、萬茜這樣的演員當主角,我都會覺得踏實。哪怕她們真接了個爛戲,下次再有她們,我也照樣會看。

這就是口碑效應,是長期積累下來的信任。

《老酒館》女主角16集才上線,人家粉絲沒鬧

秦海璐主演《老酒館》

反過來,用一些流量明星當主角,我的第一反應就是不會太好。

哪怕他們真的接了部好戲,或者他們真的演得還不錯,我也會覺得,不用看,肯定好不了。

這是成見,但成見也是口碑效應,是長期積累下來的不信任。

用什麼樣的演員當主角,其實是出品方“居心何在”的事兒。

你的心思和成本都用在流量明星身上了,自然就會覺得打磨劇本不重要。

但如果你請的都是實力派,證明你的心思主要還是放在劇情上。你需要藉助他們的演技,來帶動觀眾的共鳴。

實力派不分年齡。老中青少,每個年齡段都有許多實力派。“角色需要年輕人”並不構成讓流量明星當主角的藉口。

所以,不是沒人替她撐腰,而是像秦海璐這樣的演員,根本不需要粉絲替她爭戲份。

另一方面,真正關心秦海璐的人,也不會去幹“爭戲份”那樣的傻事兒。

"

《老酒館》創下了國產劇的一項另類紀錄:女主角秦海璐直到第16集才上線。

更值得挑大拇哥的是:秦海璐的粉絲表現淡定,沒人出來鬧。

《老酒館》女主角16集才上線,人家粉絲沒鬧

秦海璐亮相《老酒館》

首先需要解釋一下,女一號未必都是女主角。

比如《大江大河》的女一號童瑤,她就不是女主角。

《大江大河》有三位領銜主演,依次為王凱、楊爍和董子健。童瑤位居“主演”名單的第一順位,其實就是配角。白玉蘭獎頒給她的,也是最佳女配角獎。

同理,《長安十二時辰》的女一號熱依扎(另一種說法是徐璐),也不是女主角。

秦海璐不一樣。她和陳寶國是《老酒館》僅有的兩位“領銜主演”,是嚴格意義上的女主角。

可是秦海璐不僅亮相時間明顯晚於其他國產劇女主角,而且在第16、17兩集裡的總戲份也只有5分30秒。

即使是這5分半的戲,有時候秦海璐也連個鏡頭都沒有,或者有鏡頭沒臺詞,只是人在而已。

這要是換成流量明星當主角,粉絲們可能早就炸了。

《老酒館》女主角16集才上線,人家粉絲沒鬧

秦海璐、陳寶國主演《老酒館》

身為主角,不僅要串聯劇情主線,也要肩負起扛收視的重任。

秦海璐上線時間這麼晚,兩集下來戲份又這麼短,按照流量明星的粉絲思維,這是典型的“拿秦海璐當幌子”,是在遛粉。

可是,你根本搜不到有誰跳出來替秦海璐“撐腰”。

是秦海璐沒有粉絲嗎?

秦海璐確實沒有數以千萬計的微博粉絲,但好歹也有個七八百萬,而且我覺得,有多少人喜歡秦海璐,並不能用粉絲數來衡量。

比如我。我就不是秦海璐的粉絲,但秦海璐主演的戲,我不用看也相信,應該會不錯。

包括秦海璐在內的,比如馬伊琍、殷桃、梅婷、萬茜這樣的演員當主角,我都會覺得踏實。哪怕她們真接了個爛戲,下次再有她們,我也照樣會看。

這就是口碑效應,是長期積累下來的信任。

《老酒館》女主角16集才上線,人家粉絲沒鬧

秦海璐主演《老酒館》

反過來,用一些流量明星當主角,我的第一反應就是不會太好。

哪怕他們真的接了部好戲,或者他們真的演得還不錯,我也會覺得,不用看,肯定好不了。

這是成見,但成見也是口碑效應,是長期積累下來的不信任。

用什麼樣的演員當主角,其實是出品方“居心何在”的事兒。

你的心思和成本都用在流量明星身上了,自然就會覺得打磨劇本不重要。

但如果你請的都是實力派,證明你的心思主要還是放在劇情上。你需要藉助他們的演技,來帶動觀眾的共鳴。

實力派不分年齡。老中青少,每個年齡段都有許多實力派。“角色需要年輕人”並不構成讓流量明星當主角的藉口。

所以,不是沒人替她撐腰,而是像秦海璐這樣的演員,根本不需要粉絲替她爭戲份。

另一方面,真正關心秦海璐的人,也不會去幹“爭戲份”那樣的傻事兒。

《老酒館》女主角16集才上線,人家粉絲沒鬧

陳寶國主演《老酒館》

流量明星的粉絲們常懷父母之心,而且是國產家庭劇裡常見的那種,替兒女製造家庭矛盾的父母。

父母眼中,自己的兒女都是最優秀的。粉絲們眼中,自己支持的藝人也是最優秀的。

他們根本看不到藝人身上的毛病,所以才叫粉絲濾鏡。他們也根本看不到自己的見識狹隘與信息不對稱,所以才會屢屢代替藝人去攻擊合作方,甚至是攻擊藝人所屬的公司。

他們並不知道,成熟的朋友,永遠只站在背後。

成熟的朋友只提出建議,並尊重當事人自己的選擇。成熟的朋友未必每天都為你點贊或留言,但他們看得懂你每條信息背後的心態起伏。

《小歡喜》就有兩種截然相反的朋友相處模式:童文潔替宋倩去撕小夢,大家都覺得很過分;方圓和喬衛東喝著小酒聊心事,大家都覺得很舒服。

好朋友應該是軍師、是知心人,而不是別人生活裡的司令。

"

《老酒館》創下了國產劇的一項另類紀錄:女主角秦海璐直到第16集才上線。

更值得挑大拇哥的是:秦海璐的粉絲表現淡定,沒人出來鬧。

《老酒館》女主角16集才上線,人家粉絲沒鬧

秦海璐亮相《老酒館》

首先需要解釋一下,女一號未必都是女主角。

比如《大江大河》的女一號童瑤,她就不是女主角。

《大江大河》有三位領銜主演,依次為王凱、楊爍和董子健。童瑤位居“主演”名單的第一順位,其實就是配角。白玉蘭獎頒給她的,也是最佳女配角獎。

同理,《長安十二時辰》的女一號熱依扎(另一種說法是徐璐),也不是女主角。

秦海璐不一樣。她和陳寶國是《老酒館》僅有的兩位“領銜主演”,是嚴格意義上的女主角。

可是秦海璐不僅亮相時間明顯晚於其他國產劇女主角,而且在第16、17兩集裡的總戲份也只有5分30秒。

即使是這5分半的戲,有時候秦海璐也連個鏡頭都沒有,或者有鏡頭沒臺詞,只是人在而已。

這要是換成流量明星當主角,粉絲們可能早就炸了。

《老酒館》女主角16集才上線,人家粉絲沒鬧

秦海璐、陳寶國主演《老酒館》

身為主角,不僅要串聯劇情主線,也要肩負起扛收視的重任。

秦海璐上線時間這麼晚,兩集下來戲份又這麼短,按照流量明星的粉絲思維,這是典型的“拿秦海璐當幌子”,是在遛粉。

可是,你根本搜不到有誰跳出來替秦海璐“撐腰”。

是秦海璐沒有粉絲嗎?

秦海璐確實沒有數以千萬計的微博粉絲,但好歹也有個七八百萬,而且我覺得,有多少人喜歡秦海璐,並不能用粉絲數來衡量。

比如我。我就不是秦海璐的粉絲,但秦海璐主演的戲,我不用看也相信,應該會不錯。

包括秦海璐在內的,比如馬伊琍、殷桃、梅婷、萬茜這樣的演員當主角,我都會覺得踏實。哪怕她們真接了個爛戲,下次再有她們,我也照樣會看。

這就是口碑效應,是長期積累下來的信任。

《老酒館》女主角16集才上線,人家粉絲沒鬧

秦海璐主演《老酒館》

反過來,用一些流量明星當主角,我的第一反應就是不會太好。

哪怕他們真的接了部好戲,或者他們真的演得還不錯,我也會覺得,不用看,肯定好不了。

這是成見,但成見也是口碑效應,是長期積累下來的不信任。

用什麼樣的演員當主角,其實是出品方“居心何在”的事兒。

你的心思和成本都用在流量明星身上了,自然就會覺得打磨劇本不重要。

但如果你請的都是實力派,證明你的心思主要還是放在劇情上。你需要藉助他們的演技,來帶動觀眾的共鳴。

實力派不分年齡。老中青少,每個年齡段都有許多實力派。“角色需要年輕人”並不構成讓流量明星當主角的藉口。

所以,不是沒人替她撐腰,而是像秦海璐這樣的演員,根本不需要粉絲替她爭戲份。

另一方面,真正關心秦海璐的人,也不會去幹“爭戲份”那樣的傻事兒。

《老酒館》女主角16集才上線,人家粉絲沒鬧

陳寶國主演《老酒館》

流量明星的粉絲們常懷父母之心,而且是國產家庭劇裡常見的那種,替兒女製造家庭矛盾的父母。

父母眼中,自己的兒女都是最優秀的。粉絲們眼中,自己支持的藝人也是最優秀的。

他們根本看不到藝人身上的毛病,所以才叫粉絲濾鏡。他們也根本看不到自己的見識狹隘與信息不對稱,所以才會屢屢代替藝人去攻擊合作方,甚至是攻擊藝人所屬的公司。

他們並不知道,成熟的朋友,永遠只站在背後。

成熟的朋友只提出建議,並尊重當事人自己的選擇。成熟的朋友未必每天都為你點贊或留言,但他們看得懂你每條信息背後的心態起伏。

《小歡喜》就有兩種截然相反的朋友相處模式:童文潔替宋倩去撕小夢,大家都覺得很過分;方圓和喬衛東喝著小酒聊心事,大家都覺得很舒服。

好朋友應該是軍師、是知心人,而不是別人生活裡的司令。

《老酒館》女主角16集才上線,人家粉絲沒鬧

黃磊、沙溢主演《小歡喜》

我有時也挺心疼這幫流量明星的粉絲。我雖然不太熟悉他們日常的操作,但大概也有所耳聞。

正事兒不幹,每天堅持做數據、刷榜,還要真金白銀地去支持藝人的電影或者活動。

從付出與回報的角度看,他們根本無法從藝人的碗裡分到什麼湯喝。

從影響看,他們幫助藝人戴上了“流量的帽子”之後,想摘可就摘不下來了。

當流量明星們已經習慣了“不努力就可以被稱為很努力”之後,他們就已經不願意吃苦了。

當流量明星們已經習慣了“正常表演就可以被稱為演技炸裂”之後,在與真正實力派演對手戲時,他們要麼不敢演,要麼用力過猛。

最近這大半年,流量明星的口碑集體走向崩盤,但“流量明星”這個金箍是戴上容易摘下難。

所以說,粉絲為藝人做數據、打造流量,其實都是害人又害己的事兒。

"

《老酒館》創下了國產劇的一項另類紀錄:女主角秦海璐直到第16集才上線。

更值得挑大拇哥的是:秦海璐的粉絲表現淡定,沒人出來鬧。

《老酒館》女主角16集才上線,人家粉絲沒鬧

秦海璐亮相《老酒館》

首先需要解釋一下,女一號未必都是女主角。

比如《大江大河》的女一號童瑤,她就不是女主角。

《大江大河》有三位領銜主演,依次為王凱、楊爍和董子健。童瑤位居“主演”名單的第一順位,其實就是配角。白玉蘭獎頒給她的,也是最佳女配角獎。

同理,《長安十二時辰》的女一號熱依扎(另一種說法是徐璐),也不是女主角。

秦海璐不一樣。她和陳寶國是《老酒館》僅有的兩位“領銜主演”,是嚴格意義上的女主角。

可是秦海璐不僅亮相時間明顯晚於其他國產劇女主角,而且在第16、17兩集裡的總戲份也只有5分30秒。

即使是這5分半的戲,有時候秦海璐也連個鏡頭都沒有,或者有鏡頭沒臺詞,只是人在而已。

這要是換成流量明星當主角,粉絲們可能早就炸了。

《老酒館》女主角16集才上線,人家粉絲沒鬧

秦海璐、陳寶國主演《老酒館》

身為主角,不僅要串聯劇情主線,也要肩負起扛收視的重任。

秦海璐上線時間這麼晚,兩集下來戲份又這麼短,按照流量明星的粉絲思維,這是典型的“拿秦海璐當幌子”,是在遛粉。

可是,你根本搜不到有誰跳出來替秦海璐“撐腰”。

是秦海璐沒有粉絲嗎?

秦海璐確實沒有數以千萬計的微博粉絲,但好歹也有個七八百萬,而且我覺得,有多少人喜歡秦海璐,並不能用粉絲數來衡量。

比如我。我就不是秦海璐的粉絲,但秦海璐主演的戲,我不用看也相信,應該會不錯。

包括秦海璐在內的,比如馬伊琍、殷桃、梅婷、萬茜這樣的演員當主角,我都會覺得踏實。哪怕她們真接了個爛戲,下次再有她們,我也照樣會看。

這就是口碑效應,是長期積累下來的信任。

《老酒館》女主角16集才上線,人家粉絲沒鬧

秦海璐主演《老酒館》

反過來,用一些流量明星當主角,我的第一反應就是不會太好。

哪怕他們真的接了部好戲,或者他們真的演得還不錯,我也會覺得,不用看,肯定好不了。

這是成見,但成見也是口碑效應,是長期積累下來的不信任。

用什麼樣的演員當主角,其實是出品方“居心何在”的事兒。

你的心思和成本都用在流量明星身上了,自然就會覺得打磨劇本不重要。

但如果你請的都是實力派,證明你的心思主要還是放在劇情上。你需要藉助他們的演技,來帶動觀眾的共鳴。

實力派不分年齡。老中青少,每個年齡段都有許多實力派。“角色需要年輕人”並不構成讓流量明星當主角的藉口。

所以,不是沒人替她撐腰,而是像秦海璐這樣的演員,根本不需要粉絲替她爭戲份。

另一方面,真正關心秦海璐的人,也不會去幹“爭戲份”那樣的傻事兒。

《老酒館》女主角16集才上線,人家粉絲沒鬧

陳寶國主演《老酒館》

流量明星的粉絲們常懷父母之心,而且是國產家庭劇裡常見的那種,替兒女製造家庭矛盾的父母。

父母眼中,自己的兒女都是最優秀的。粉絲們眼中,自己支持的藝人也是最優秀的。

他們根本看不到藝人身上的毛病,所以才叫粉絲濾鏡。他們也根本看不到自己的見識狹隘與信息不對稱,所以才會屢屢代替藝人去攻擊合作方,甚至是攻擊藝人所屬的公司。

他們並不知道,成熟的朋友,永遠只站在背後。

成熟的朋友只提出建議,並尊重當事人自己的選擇。成熟的朋友未必每天都為你點贊或留言,但他們看得懂你每條信息背後的心態起伏。

《小歡喜》就有兩種截然相反的朋友相處模式:童文潔替宋倩去撕小夢,大家都覺得很過分;方圓和喬衛東喝著小酒聊心事,大家都覺得很舒服。

好朋友應該是軍師、是知心人,而不是別人生活裡的司令。

《老酒館》女主角16集才上線,人家粉絲沒鬧

黃磊、沙溢主演《小歡喜》

我有時也挺心疼這幫流量明星的粉絲。我雖然不太熟悉他們日常的操作,但大概也有所耳聞。

正事兒不幹,每天堅持做數據、刷榜,還要真金白銀地去支持藝人的電影或者活動。

從付出與回報的角度看,他們根本無法從藝人的碗裡分到什麼湯喝。

從影響看,他們幫助藝人戴上了“流量的帽子”之後,想摘可就摘不下來了。

當流量明星們已經習慣了“不努力就可以被稱為很努力”之後,他們就已經不願意吃苦了。

當流量明星們已經習慣了“正常表演就可以被稱為演技炸裂”之後,在與真正實力派演對手戲時,他們要麼不敢演,要麼用力過猛。

最近這大半年,流量明星的口碑集體走向崩盤,但“流量明星”這個金箍是戴上容易摘下難。

所以說,粉絲為藝人做數據、打造流量,其實都是害人又害己的事兒。

《老酒館》女主角16集才上線,人家粉絲沒鬧

秦海璐主演《老酒館》

就在秦海璐亮相的當晚,豆瓣終於給出了《老酒館》的評分:8.3分。

其實在我看來,《老酒館》雖好,但還沒好到8.3分的地步。《小歡喜》和《長安十二時辰》才8.4分。你如果都看過,就該知道《老酒館》和它們的差距絕不止0.1分。

《老酒館》的優點,我以前盤點過:看老演員演戲舒服、劇如其名值得細品……這些就不復述了,只說說它不值8.3分的地方。

目前來看,最大的問題是劇情輕重分配不夠合理,有些劇情是在浪費時間。

這個毛病主要集中在馮雷飾演的賀義堂身上。

他去要賬,遇到了個老賴。老賴跟他耍心眼兒,但伎倆很膚淺。即使他讀書讀傻了,即使他內心很善良,也不至於為了要個賬把自己的褲子和鞋都搭了進去。

"

《老酒館》創下了國產劇的一項另類紀錄:女主角秦海璐直到第16集才上線。

更值得挑大拇哥的是:秦海璐的粉絲表現淡定,沒人出來鬧。

《老酒館》女主角16集才上線,人家粉絲沒鬧

秦海璐亮相《老酒館》

首先需要解釋一下,女一號未必都是女主角。

比如《大江大河》的女一號童瑤,她就不是女主角。

《大江大河》有三位領銜主演,依次為王凱、楊爍和董子健。童瑤位居“主演”名單的第一順位,其實就是配角。白玉蘭獎頒給她的,也是最佳女配角獎。

同理,《長安十二時辰》的女一號熱依扎(另一種說法是徐璐),也不是女主角。

秦海璐不一樣。她和陳寶國是《老酒館》僅有的兩位“領銜主演”,是嚴格意義上的女主角。

可是秦海璐不僅亮相時間明顯晚於其他國產劇女主角,而且在第16、17兩集裡的總戲份也只有5分30秒。

即使是這5分半的戲,有時候秦海璐也連個鏡頭都沒有,或者有鏡頭沒臺詞,只是人在而已。

這要是換成流量明星當主角,粉絲們可能早就炸了。

《老酒館》女主角16集才上線,人家粉絲沒鬧

秦海璐、陳寶國主演《老酒館》

身為主角,不僅要串聯劇情主線,也要肩負起扛收視的重任。

秦海璐上線時間這麼晚,兩集下來戲份又這麼短,按照流量明星的粉絲思維,這是典型的“拿秦海璐當幌子”,是在遛粉。

可是,你根本搜不到有誰跳出來替秦海璐“撐腰”。

是秦海璐沒有粉絲嗎?

秦海璐確實沒有數以千萬計的微博粉絲,但好歹也有個七八百萬,而且我覺得,有多少人喜歡秦海璐,並不能用粉絲數來衡量。

比如我。我就不是秦海璐的粉絲,但秦海璐主演的戲,我不用看也相信,應該會不錯。

包括秦海璐在內的,比如馬伊琍、殷桃、梅婷、萬茜這樣的演員當主角,我都會覺得踏實。哪怕她們真接了個爛戲,下次再有她們,我也照樣會看。

這就是口碑效應,是長期積累下來的信任。

《老酒館》女主角16集才上線,人家粉絲沒鬧

秦海璐主演《老酒館》

反過來,用一些流量明星當主角,我的第一反應就是不會太好。

哪怕他們真的接了部好戲,或者他們真的演得還不錯,我也會覺得,不用看,肯定好不了。

這是成見,但成見也是口碑效應,是長期積累下來的不信任。

用什麼樣的演員當主角,其實是出品方“居心何在”的事兒。

你的心思和成本都用在流量明星身上了,自然就會覺得打磨劇本不重要。

但如果你請的都是實力派,證明你的心思主要還是放在劇情上。你需要藉助他們的演技,來帶動觀眾的共鳴。

實力派不分年齡。老中青少,每個年齡段都有許多實力派。“角色需要年輕人”並不構成讓流量明星當主角的藉口。

所以,不是沒人替她撐腰,而是像秦海璐這樣的演員,根本不需要粉絲替她爭戲份。

另一方面,真正關心秦海璐的人,也不會去幹“爭戲份”那樣的傻事兒。

《老酒館》女主角16集才上線,人家粉絲沒鬧

陳寶國主演《老酒館》

流量明星的粉絲們常懷父母之心,而且是國產家庭劇裡常見的那種,替兒女製造家庭矛盾的父母。

父母眼中,自己的兒女都是最優秀的。粉絲們眼中,自己支持的藝人也是最優秀的。

他們根本看不到藝人身上的毛病,所以才叫粉絲濾鏡。他們也根本看不到自己的見識狹隘與信息不對稱,所以才會屢屢代替藝人去攻擊合作方,甚至是攻擊藝人所屬的公司。

他們並不知道,成熟的朋友,永遠只站在背後。

成熟的朋友只提出建議,並尊重當事人自己的選擇。成熟的朋友未必每天都為你點贊或留言,但他們看得懂你每條信息背後的心態起伏。

《小歡喜》就有兩種截然相反的朋友相處模式:童文潔替宋倩去撕小夢,大家都覺得很過分;方圓和喬衛東喝著小酒聊心事,大家都覺得很舒服。

好朋友應該是軍師、是知心人,而不是別人生活裡的司令。

《老酒館》女主角16集才上線,人家粉絲沒鬧

黃磊、沙溢主演《小歡喜》

我有時也挺心疼這幫流量明星的粉絲。我雖然不太熟悉他們日常的操作,但大概也有所耳聞。

正事兒不幹,每天堅持做數據、刷榜,還要真金白銀地去支持藝人的電影或者活動。

從付出與回報的角度看,他們根本無法從藝人的碗裡分到什麼湯喝。

從影響看,他們幫助藝人戴上了“流量的帽子”之後,想摘可就摘不下來了。

當流量明星們已經習慣了“不努力就可以被稱為很努力”之後,他們就已經不願意吃苦了。

當流量明星們已經習慣了“正常表演就可以被稱為演技炸裂”之後,在與真正實力派演對手戲時,他們要麼不敢演,要麼用力過猛。

最近這大半年,流量明星的口碑集體走向崩盤,但“流量明星”這個金箍是戴上容易摘下難。

所以說,粉絲為藝人做數據、打造流量,其實都是害人又害己的事兒。

《老酒館》女主角16集才上線,人家粉絲沒鬧

秦海璐主演《老酒館》

就在秦海璐亮相的當晚,豆瓣終於給出了《老酒館》的評分:8.3分。

其實在我看來,《老酒館》雖好,但還沒好到8.3分的地步。《小歡喜》和《長安十二時辰》才8.4分。你如果都看過,就該知道《老酒館》和它們的差距絕不止0.1分。

《老酒館》的優點,我以前盤點過:看老演員演戲舒服、劇如其名值得細品……這些就不復述了,只說說它不值8.3分的地方。

目前來看,最大的問題是劇情輕重分配不夠合理,有些劇情是在浪費時間。

這個毛病主要集中在馮雷飾演的賀義堂身上。

他去要賬,遇到了個老賴。老賴跟他耍心眼兒,但伎倆很膚淺。即使他讀書讀傻了,即使他內心很善良,也不至於為了要個賬把自己的褲子和鞋都搭了進去。

《老酒館》女主角16集才上線,人家粉絲沒鬧

馮雷出演《老酒館》

你說他缺心眼兒吧,他還有聰明的時候。

郭老五辦壽宴,當地好多飯館都去競標。賀義堂能夠另闢蹊徑,從甲方的身份和心態入手,為老酒館拿下了這個訂單。先甭管對方是不是漢奸,就只論這單生意的話,賀義堂幹得漂亮。

可是呢,他請郭老五的管家來老酒館吃飯,又故意擺出一副掌櫃的做派,對夥計們頤指氣使,這就是在走回頭路。

賀義堂落難之時,多虧老酒館接納了他。可他卻好了傷疤忘了疼,在夥計們面前經常以“二掌櫃”自居。連大掌櫃陳懷海都對夥計們和和氣氣的,他一個外來的怎麼能這樣呢?

的確,像賀義堂這種自命不凡的人,在生活中大有人在,但關鍵是劇情如何設計他的走向。

該吃的虧自然是要吃,但吃了虧要長見識。長見識的過程就是成長,角色的成長就是一部劇提供給觀眾的營養。

相比來說,《小歡喜》讓父母和子女之間從對立到走向理解,就是成長和營養所在,也是它值8.4分的地方。

而《老酒館》卻在用“走回頭路”的方式擠佔著原本不該精簡的劇情。

"

《老酒館》創下了國產劇的一項另類紀錄:女主角秦海璐直到第16集才上線。

更值得挑大拇哥的是:秦海璐的粉絲表現淡定,沒人出來鬧。

《老酒館》女主角16集才上線,人家粉絲沒鬧

秦海璐亮相《老酒館》

首先需要解釋一下,女一號未必都是女主角。

比如《大江大河》的女一號童瑤,她就不是女主角。

《大江大河》有三位領銜主演,依次為王凱、楊爍和董子健。童瑤位居“主演”名單的第一順位,其實就是配角。白玉蘭獎頒給她的,也是最佳女配角獎。

同理,《長安十二時辰》的女一號熱依扎(另一種說法是徐璐),也不是女主角。

秦海璐不一樣。她和陳寶國是《老酒館》僅有的兩位“領銜主演”,是嚴格意義上的女主角。

可是秦海璐不僅亮相時間明顯晚於其他國產劇女主角,而且在第16、17兩集裡的總戲份也只有5分30秒。

即使是這5分半的戲,有時候秦海璐也連個鏡頭都沒有,或者有鏡頭沒臺詞,只是人在而已。

這要是換成流量明星當主角,粉絲們可能早就炸了。

《老酒館》女主角16集才上線,人家粉絲沒鬧

秦海璐、陳寶國主演《老酒館》

身為主角,不僅要串聯劇情主線,也要肩負起扛收視的重任。

秦海璐上線時間這麼晚,兩集下來戲份又這麼短,按照流量明星的粉絲思維,這是典型的“拿秦海璐當幌子”,是在遛粉。

可是,你根本搜不到有誰跳出來替秦海璐“撐腰”。

是秦海璐沒有粉絲嗎?

秦海璐確實沒有數以千萬計的微博粉絲,但好歹也有個七八百萬,而且我覺得,有多少人喜歡秦海璐,並不能用粉絲數來衡量。

比如我。我就不是秦海璐的粉絲,但秦海璐主演的戲,我不用看也相信,應該會不錯。

包括秦海璐在內的,比如馬伊琍、殷桃、梅婷、萬茜這樣的演員當主角,我都會覺得踏實。哪怕她們真接了個爛戲,下次再有她們,我也照樣會看。

這就是口碑效應,是長期積累下來的信任。

《老酒館》女主角16集才上線,人家粉絲沒鬧

秦海璐主演《老酒館》

反過來,用一些流量明星當主角,我的第一反應就是不會太好。

哪怕他們真的接了部好戲,或者他們真的演得還不錯,我也會覺得,不用看,肯定好不了。

這是成見,但成見也是口碑效應,是長期積累下來的不信任。

用什麼樣的演員當主角,其實是出品方“居心何在”的事兒。

你的心思和成本都用在流量明星身上了,自然就會覺得打磨劇本不重要。

但如果你請的都是實力派,證明你的心思主要還是放在劇情上。你需要藉助他們的演技,來帶動觀眾的共鳴。

實力派不分年齡。老中青少,每個年齡段都有許多實力派。“角色需要年輕人”並不構成讓流量明星當主角的藉口。

所以,不是沒人替她撐腰,而是像秦海璐這樣的演員,根本不需要粉絲替她爭戲份。

另一方面,真正關心秦海璐的人,也不會去幹“爭戲份”那樣的傻事兒。

《老酒館》女主角16集才上線,人家粉絲沒鬧

陳寶國主演《老酒館》

流量明星的粉絲們常懷父母之心,而且是國產家庭劇裡常見的那種,替兒女製造家庭矛盾的父母。

父母眼中,自己的兒女都是最優秀的。粉絲們眼中,自己支持的藝人也是最優秀的。

他們根本看不到藝人身上的毛病,所以才叫粉絲濾鏡。他們也根本看不到自己的見識狹隘與信息不對稱,所以才會屢屢代替藝人去攻擊合作方,甚至是攻擊藝人所屬的公司。

他們並不知道,成熟的朋友,永遠只站在背後。

成熟的朋友只提出建議,並尊重當事人自己的選擇。成熟的朋友未必每天都為你點贊或留言,但他們看得懂你每條信息背後的心態起伏。

《小歡喜》就有兩種截然相反的朋友相處模式:童文潔替宋倩去撕小夢,大家都覺得很過分;方圓和喬衛東喝著小酒聊心事,大家都覺得很舒服。

好朋友應該是軍師、是知心人,而不是別人生活裡的司令。

《老酒館》女主角16集才上線,人家粉絲沒鬧

黃磊、沙溢主演《小歡喜》

我有時也挺心疼這幫流量明星的粉絲。我雖然不太熟悉他們日常的操作,但大概也有所耳聞。

正事兒不幹,每天堅持做數據、刷榜,還要真金白銀地去支持藝人的電影或者活動。

從付出與回報的角度看,他們根本無法從藝人的碗裡分到什麼湯喝。

從影響看,他們幫助藝人戴上了“流量的帽子”之後,想摘可就摘不下來了。

當流量明星們已經習慣了“不努力就可以被稱為很努力”之後,他們就已經不願意吃苦了。

當流量明星們已經習慣了“正常表演就可以被稱為演技炸裂”之後,在與真正實力派演對手戲時,他們要麼不敢演,要麼用力過猛。

最近這大半年,流量明星的口碑集體走向崩盤,但“流量明星”這個金箍是戴上容易摘下難。

所以說,粉絲為藝人做數據、打造流量,其實都是害人又害己的事兒。

《老酒館》女主角16集才上線,人家粉絲沒鬧

秦海璐主演《老酒館》

就在秦海璐亮相的當晚,豆瓣終於給出了《老酒館》的評分:8.3分。

其實在我看來,《老酒館》雖好,但還沒好到8.3分的地步。《小歡喜》和《長安十二時辰》才8.4分。你如果都看過,就該知道《老酒館》和它們的差距絕不止0.1分。

《老酒館》的優點,我以前盤點過:看老演員演戲舒服、劇如其名值得細品……這些就不復述了,只說說它不值8.3分的地方。

目前來看,最大的問題是劇情輕重分配不夠合理,有些劇情是在浪費時間。

這個毛病主要集中在馮雷飾演的賀義堂身上。

他去要賬,遇到了個老賴。老賴跟他耍心眼兒,但伎倆很膚淺。即使他讀書讀傻了,即使他內心很善良,也不至於為了要個賬把自己的褲子和鞋都搭了進去。

《老酒館》女主角16集才上線,人家粉絲沒鬧

馮雷出演《老酒館》

你說他缺心眼兒吧,他還有聰明的時候。

郭老五辦壽宴,當地好多飯館都去競標。賀義堂能夠另闢蹊徑,從甲方的身份和心態入手,為老酒館拿下了這個訂單。先甭管對方是不是漢奸,就只論這單生意的話,賀義堂幹得漂亮。

可是呢,他請郭老五的管家來老酒館吃飯,又故意擺出一副掌櫃的做派,對夥計們頤指氣使,這就是在走回頭路。

賀義堂落難之時,多虧老酒館接納了他。可他卻好了傷疤忘了疼,在夥計們面前經常以“二掌櫃”自居。連大掌櫃陳懷海都對夥計們和和氣氣的,他一個外來的怎麼能這樣呢?

的確,像賀義堂這種自命不凡的人,在生活中大有人在,但關鍵是劇情如何設計他的走向。

該吃的虧自然是要吃,但吃了虧要長見識。長見識的過程就是成長,角色的成長就是一部劇提供給觀眾的營養。

相比來說,《小歡喜》讓父母和子女之間從對立到走向理解,就是成長和營養所在,也是它值8.4分的地方。

而《老酒館》卻在用“走回頭路”的方式擠佔著原本不該精簡的劇情。

《老酒館》女主角16集才上線,人家粉絲沒鬧

鞏漢林、陳寶國出演《老酒館》

鞏漢林飾演的杜先生,多招人稀罕的一個角色,因為“舌頭惹事了”把舌頭給丟了。

這麼大個動靜,劇里居然沒解釋。只是通過陳懷海的回憶,重現了杜先生當年說書時的風采。這讓人很費解。

好劇都有隱藏劇情,但隱藏劇情的前提是留下蛛絲馬跡,讓細心的觀眾去分析破解,而不是咣嘰摔出個響來,讓觀眾一頭霧水。

所以我覺得,《老酒館》的合理評分應該在7.5~8.0之間。它遠未達到某些影評人所說的“吹爆”的程度,它仍需繼續證明自己。

【微信公眾號:滿倉大兄弟】深度劇評,淺談人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