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乃康熙十四子的後代,擅自簽訂條約丟失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

清朝 康熙 奕山 璦琿條約 十三叔看歷史 2017-04-04

愛新覺羅·胤禵,康熙帝的第十四子,生母為孝恭仁皇后,雍正帝同胞手足。他從小聰明過人,才能出眾,重情重義,從小就得到父親的鐘愛,經常隨父出巡。公元1718年,準噶爾部首領策妄阿喇布坦出兵進攻西藏,拉藏汗請求清朝發兵救援,胤禵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統率大軍進駐青海,討伐策妄阿喇布坦,封大將軍王,並以天子親征的規格出征。康熙末年,隨著太子胤礽被兩度廢立,眾皇子開始覬覦皇位,即所謂的九子奪嫡,形成了以皇四子胤禛和皇八子胤禩為首的兩大集團,胤禵從小為人謙和的皇八子胤禩情投意合。胤禩在自知奪嫡無望後,轉而支持其十四弟胤禵。康熙帝去世,雍正帝胤禛繼位後,所謂的“八爺黨”備受打擊,胤禵被囚禁大半生,乾隆即皇位不久才被釋放。

此人乃康熙十四子的後代,擅自簽訂條約丟失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

康熙突然病逝時,十四子胤禵在西北即將班師回朝,並未在北京,究竟他是打算傳位於十四子胤禵,還是四子胤禛,還是去世突然,未能留下傳位憑據,被四子與隆科多搶佔先機,史學界還沒有統一意見。由於現存的康熙遺詔是康熙身故後由雍正和隆科多擬出,再由翰林院修改而成,並非康熙真跡,所以並不能說明任何問題,留給後世一個千古之謎。謎案不好說,但是十四阿哥胤禵的後代奕山卻是一個十足的大草包。黑龍江將軍奕山,全名愛新覺羅·奕山,康熙帝十四子愛新覺羅·胤禵玄孫,道光帝族侄。1841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奕山被其族叔道光皇帝派往廣州封為靖逆將軍,英軍發炮轟擊廣州城,奕山所居貢院被炮火擊中,清政府在廣州的高級官員亂成一團。奕山更是驚慌失措,命人在城上懸起白旗,並派廣州知府餘保純出城求見英軍頭領義律乞降。英軍提出了苛刻的議和條件,要求中國賠款一千二百萬兩,後經美國調停,減半為六百萬兩,並讓清軍退出廣州城。奕山未經清廷同意,便嚇得接受了侵略者的條件。奕山向清廷報告情況時,卻謊話連篇,說義律“窮蹙乞撫”,將賠款六百萬說成是“作為追交商欠完案”,企圖矇混了事。此事為了解內情的閩浙總督顏伯燾等人所揭發,引得道光帝大怒,立命將奕山降職留用,後又將其停職治罪,圈禁在專門關押宗室的宗人府空室內候審。

此人乃康熙十四子的後代,擅自簽訂條約丟失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

但事後不久,奕山不僅被釋放了還另有任用,被調往新疆“襄辦軍務”,又先後受封鎮國將軍和伊犁將軍。1855年12月,奕山被任命為黑龍江將軍。1858年5月,作為清方首席代表負責對俄進行邊界談判,擅自簽訂了喪權辱國的《璦琿條約》,璦琿條約把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60多萬平方公里的大清國領土劃歸了俄國,同時規定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約四十萬平方公里由中俄“共管”。《璦琿條約》簽訂後,奕山又謊話連篇為自己脫罪,向咸豐皇帝詳細敘述了自己簽訂條約時的無奈,但咸豐皇帝對其甚為惱怒,又一次開革了他的職務,召回北京。後又覆被起用,直至1878年病死在北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