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你可能不信,但如果沒有慈禧,清朝之後的局面很可能會糟糕百倍

清朝 慈禧 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代史 林欣浩的操場 2017-06-24

清朝到了乾隆後期,走向滅亡已經成了必然——就算沒有對清廷而言科技如同外星人一樣的西方殖民者,單單是過剩的人口、急速增長的貧民,就足以讓清朝走向滅亡。

而且清政府皇權過度集中,給自己的政權帶來一個致命的弱點:當皇帝年齡過小的時候,會出現長時間的權力真空。

之所以前面有“康乾盛世”,那是因為乾隆之前的清朝皇帝,繼位時都已經是壯年,已經受到多年的高強度教育,本人能力也都不弱,這才維持了表面的繁華。等到乾隆之後的二帝,已經是守成有餘開創無能的笨貨。再往後,到了咸豐死後留下幼子,這皇權已經岌岌可危的。

在這種情況下奪權的慈禧太后,客觀來說她的政治能力絕對可以在中國歷史上能排上第一線。

說起來你可能不信,但如果沒有慈禧,清朝之後的局面很可能會糟糕百倍

因為歷史侷限性的問題,她當然也幹過不少蠢事——首當其衝的就是對義和團事件的處置。但是以當時人的眼光來看,換上其他的任何一個人,恐怕只能幹得更差。在晚清的最後這些年月裡,要不是因為半路殺出來的這麼一個篡位的女人,大清的天下恐怕亡的更快。

從這個角度看來,冒出一個慈禧,也真算是清政府暮年非常幸運的一件事。

恰好冒出一個政治能力超強的慈禧,這件事對於歷史是個小概率事件。那麼就讓人忍不住去想,假如沒有冒出這個慈禧呢?假如把持朝政的是另一個迂腐無能,眼界狹窄的笨蛋呢?清廷會亡的更快,那中國歷史會發生什麼改變呢?

首先能推測的是,假如不是慈禧專權而是另一個笨蛋,洋務運動還是會搞的。

因為洋務運動學的是技術,是枝節問題,動的不是儒家倫理的根本。中國任何一個王朝,都會在打仗上面去努力學習最先進的技術。而且就算這個當政的笨蛋拒斥洋務運動,因為到了二次鴉片戰爭時期,地方實際已經半獨立了。尤其是太平天國之後地方獨立得更厲害,因此地方上也一定會偷偷的引進外國的武器和機器。

說起來你可能不信,但如果沒有慈禧,清朝之後的局面很可能會糟糕百倍

那麼,假設這個笨蛋沒有慈禧那樣的能力,昏招百出,此後沒幾年清政府就完蛋了,那會是個什麼局面?

到底怎麼完蛋的其實無所謂了,無論是太平天國那樣的農民軍也好,袁世凱那樣的地方大員也好,八國聯軍那樣的外國入侵也好,這幾種完蛋方法,最後都會造成地方割據的出現。因為在太平天國之後割據已成事實,洋務運動就會加劇地方的獨立性。尤其是東南各省,尤其是湘軍一系,一定會出現一些割據的省份。

那麼,這裡出現的歷史最大的變數應該是:

既然清廷滅亡後,沒有出現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那麼外國列強多半會干涉中國內政,扶植代理政府。

這是因為,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在八國聯軍的時候,外國侵略者幾次討論過在中國扶植殖民政府的事——就像在其他被他們征服的國家裡做過的那樣。最後,都是被“清政府還有很強的統一性,還可以成為列強利益的代理人。如果換了其他的政府,很可能會導致中國四分五裂,無法維護列強利益”的原因駁回了。

說起來你可能不信,但如果沒有慈禧,清朝之後的局面很可能會糟糕百倍

那麼,在這個假設的時空裡,中國已經四分五裂,列強就沒有不扶植政府的可能了。

接下來更可怕的是,依照列強在真實歷史裡對殖民中國的各種討論,以及他們之間激烈的鬥爭,他們對殖民政府的扶植,多半是瓜分型的——每個殖民者選擇一個符合自己利益的省份。

實際上在真實歷史裡,已經有這樣的趨勢了。列強在中國選擇殖民地和口岸的時候,有一定的地域性。每個國家有自己鍾愛的省份、地區。那麼等到中國分裂已成事實的時候,這些殖民者直接就地派大軍上岸、控制重要城市港口、扶植代理人就太方便了。

就像在真實的歷史裡,民國初年軍閥混戰的背後都有帝國主義背景一樣。那些霸佔各地的軍閥為了在互相攻佔中不落下風,也會主動去找帝國主義當靠山。

接下來,還會發生第二個和真實歷史不同的地方。

在真實歷史裡,清廷滅亡的時候,中國已經有了一批學習西方文明,立志於拯救中國的知識分子。典型的以辛亥革命中的革命派為代表。

這批學習了西方知識的讀書人成了早期民國政府的中堅力量。在他們的努力下,中國很快建立了一個和國際接軌的政府——雖然國力上不能並肩,但是在國家意識上,在對外交流的方式上,已經接軌了。

但是,這批留學生都是甲午戰爭後才培養出來的。在假設的時空裡,清廷滅亡太早,還來不及擁培養有西化思想的留學生。

那麼,在外國扶植的政府裡,居於管理者位置的,都是外國人,或者是由外國殖民者直接培養的中國知識分子。當然,他們之中最後也會出現反抗者——就像英國培養的甘地最後趕走了英國人。但是,等他們被培養好了,再覺醒,再站起來恐怕又要十幾年的時間。在前面這十幾年裡,中國可能會一直陷入“由外國人控制主要省份”的,被外國人瓜分的境地。

那接下來會出現什麼情況呢?

看看同樣被殖民的印度。英國人為了能以少數殖民者控制龐大的印度人口,幹了很多挑撥離間的事。他們故意製造民族矛盾,故意把一些族群劃分到國家之外,故意隨便劃分國境線,要的就是族群分裂、內鬥不亂。

說起來你可能不信,但如果沒有慈禧,清朝之後的局面很可能會糟糕百倍

在真實的時空裡,清亡之後的民國政府都是一些接受西方訓練,又熱愛中國的人組成。因此他們能在第一時間提出“五族共和”,提出“中華民族”的概念,提出東北、新疆、西藏都是中國的領土。這樣才把中國凝結成一個整體。

如果是已經分裂的中國,又被居心叵測的殖民者挑撥呢?

很有可能,殖民者會故意挑撥民族矛盾,製造民族對立,甚至在中國劃分出一個個分裂的地區,讓不同民族的人處於互相仇恨之中。

也許吧。

幸好這一切都沒發生。

當然,我們並不是要說慈禧是個好人。

也許對於清政府來說,慈禧是個力挽狂瀾的救星。但是對於中國人民來說,慈禧的一切所作所為只想為了延續清廷的統治,她並不在乎平民百姓的幸福,不在乎中國是否能走向進步。哪怕上述一番推論成立,也不能說明她是一個好人。

我只是想說,中國的歷史也許還有另一個可能。只因為慈禧上臺這樣一個概率不大的事情發生,才避免了這個可能。

從這個角度來說,也許,這能算是中國的幸運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