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古鎮的吉林打牲烏拉遺存


烏拉古鎮的吉林打牲烏拉遺存

古拉古鎮保存最完好的四合院建築魁府。

清代在吉林設打牲烏拉衙門,地點就在今天的吉林市烏拉街滿族鎮。如今,這裡還留存著昔日留下的建築。烏拉街著名的三府:“魁府”、“前府”和“後府”,其中,“前府”和“後府”都曾作為昔日打牲烏拉總管的私邸。這些清代四合院建築也是迄今為止,東北最古老的四合院遺存。

曾作為打牲烏拉總管私邸的古鎮院落

在吉林市烏拉街鎮的東南,一所中學的院內,就是“薩府”所在地,“薩府”因地處“打牲烏拉總管衙門”的南面,也被稱為“前府”。在烏拉街三府中,“前府”的歷史最為久遠,始建於清乾隆二十年,即1755年,曾為“打牲烏拉總管衙門”第十三任總管(第十五任、第十七任兼理)屁齊里氏索柱的私人底邸的府邸,乾隆五十三年,即1785年索柱病故後,他的兒子吉錄,也就是打牲烏拉第十八任總管就成了這座府邸的主人,後來,多次變換主人,最後為薩英額大人宅邸,這也是“薩府”名稱的由來。薩府灰瓦屋面、飛簷翹脊、典雅古樸,現存正房五間,前出簷廊,東西兩廂四棟,每側兩棟各三間,門房五間,它是典型的清初八旗民居二進四合院的代表。

烏拉街的“後府”損毀非常嚴重,曾經的“後府”也是典型的二進四合院。據介紹,“後府”是打牲烏拉第31任總管三品翼領雲生的宅邸,清朝末年逐漸傾覆,上世紀四十年代,國民黨第88師曾在此駐防,將兩座倉房拆建為碉堡;後來,院牆、大門等逐漸作它用,影壁、詩碑扁額也都不明下落。1950年前後,永吉縣機械廠遷來此地,成為它的鄰居,拆除了兩個修建別緻的大煙囪。1979年東廂房因失火被燒燬。原有建築僅存正房與西廂房。後府在百餘年的歷史變遷中,因主人的富庶數次遭到土匪洗劫,在“文化大革命”中,多數玉雕、石雕、磚雕被當做“四舊”損毀。

烏拉鎮保留最完整的清代四合院

在吉林市烏拉古鎮,除了與打牲烏拉衙門有密切聯繫的“前府”和“後府”,“魁府”往往是到這裡踏查、觀光的人們到達後的第一站,其最重要的原因便是這處建築保留得相對完整,它也因此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記者踏訪這裡時,魁府掩映在一片現代建築中,它青磚灰瓦,飛簷翹脊,雖歷經百年滄桑,朝代更迭,幾易其主,仍保存完好。進門後,面前是一處影壁牆,影壁牆上刻著一個生僻的滿文“福”字。這個影壁牆上之前是一幅彩繪的“海水託日”圖,後來,在歷史的沿革中,“海水託日”被白灰覆蓋,再後來,滿文“福”字被刻上去。可以看到,這曾是一處清代二進四合院,正房、東西廂房、耳房均無大的損壞。抬樑、斗拱、木架結構、青磚小瓦,整個建築雖顯陳舊,但透過歲月的滄桑,依然可以看到其昔日的典雅古樸和精良建造。頭、牆角等處鑲嵌的磚雕、石雕圖飾還能告訴世人,院落主人曾經的品位與喜好。

魁府始建於清光緒二十五年,即1899年,是曾經出征伊犁,並立過戰功的王魁福的私邸。1898年,王魁福曾任查城大臣、察哈爾副都統。1899年,升任後,為其原配夫人和大、二妾三人修建此府邸。1905年,王魁福任張家口副都統。一年後,死於任上。魁府由他的兒子王棟齋繼承,民國時賣於松花江水上公安局長張茂堂,解放後,先後作為政府的辦公室和招待所。

打牲烏拉曾是清朝政府劃定的“經濟特區”

作為清代的打牲烏拉衙門所在地,烏拉古鎮的物產一定非常豐饒。據介紹,在吉林烏拉街鎮,有一條消失的古街,名字叫尚義街。在明清兩代,尚義街是名符其實的東北的“清明上河圖”,據介紹,打牲烏拉曾是清朝政府劃定的關外的“經濟特區”,來自各個國家、民族、不同膚色的商人在這裡聚集,交易,路兩旁,各類店鋪林立,叫賣不斷。

烏拉街因曾經是烏拉古城所在地而得名。公元1562年,烏拉部主建立烏拉國,當時的領地包括吉林省的長春、吉林、延邊三個地區。後來努爾哈赤重兵破城,滅烏拉得以壯大自己,揮師南下。努爾哈赤的後輩建立清朝,入主中原後,也將烏拉古城所在地視為自己的龍興之地,加以封禁保護,順治皇帝封禁烏拉方圓五百里,尊為“本朝發祥之聖地”。清代歷代皇帝,有五位在烏拉街留下過足跡、戰績和墨跡。康熙、乾隆兩位帝王曾多次親臨松花江東巡祭祖,康熙東巡的終點就是烏拉古城。如今的烏拉古鎮名氣日益響亮,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們前來,正是因為它曾作為清王朝的貢品基地,而作為中國古典名著的創作原型也為其增加了更多文學的光輝。

信息來源:長春晚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