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政敵屢屢提攜曾國藩,曾言:我們滿人多混蛋

清朝 曾國藩 慈禧 咸豐 歷史吐槽怪 2017-06-06

肅順是咸豐死後託孤的“顧命八大臣”中最為囂張的角色,並直接和慈禧、恭王對抗,成為“祺祥故事”的第一主人公。肅順,字裕庭,鄭親王第六子。他的行事,有點像乾隆朝權臣和珅,不學而有術。但在用人、行政兩方面,眼光之敏銳、體察之精準,則比和大人高明多了。行政的才能,主要體現在“興大獄”,用人的眼光,則在於“親漢疏滿”。慈禧政敵屢屢提攜曾國藩,曾言:我們滿人多混蛋

滿清一代,科舉考試舞弊現象很普遍,如果考官也牽涉在內 (所謂通關節),往往就會“興大獄”,自上而下,死傷無數。順、康兩朝,天下初定,為警示、馴服漢族讀書人起見,懲治尤為嚴厲。

慈禧政敵屢屢提攜曾國藩,曾言:我們滿人多混蛋

咸豐八年的科場案,則以受刑官員級別之高創了紀錄。這年,文淵閣大學士兼軍機處領班大臣柏葰擔任順天鄉試主考官,考生羅鴻禩通過關係找到了柏葰的家人靳祥。柏葰年老,雜事都委託靳祥辦理。柏葰閱卷,將羅卷定為副榜。考試被錄取,稱為正榜,獲得參加會試的資格;副榜則入國子監肄業,不得參加會試。

羅鴻禩乃委託靳祥從正榜內取出一卷,和己卷對調。於是,羅捲進入了正榜。不過,正榜取中之卷,還要進行“磨勘”,也就是複審。此案即在磨勘時暴露。羅卷文理一無可取,光錯別字就有三百多,磨勘官一見大驚,但懾於柏葰權位,不敢公開批駁,只是私下告訴了御史孟傳金。御史的職責就是糾察,遂以上奏。咸豐親派太監到禮部取得羅卷,看到滿紙錯字,不禁勃然大怒。

一審判決,自柏葰以下,擬棄市、流放等處罰者幾十人,俱交給皇帝定奪。咸豐頗有念其昏老,寬恕柏葰的意思,肅順則按律力爭,堅執不可。明年,柏丞相、羅同學、程公子等都在菜市口被砍下了腦袋。肅順辦此案,反對者視為“嚴酷”,有“傾軋”的嫌疑,但是不得不承認,自此以後,“司文衡者懍懍畏法,科場清肅”,效果持續三十年之久,即使光緒中葉“弊竇復滋”,但也“終未至如前此之甚”,可見“用重典之效,足以挽回風氣也”。

科場一案,肅順揚刀立威,大臣談之色變,再加上他整頓戶部卓有成效,浸然就有了天子以下第一人的派頭。在用人方面,肅順的眼光也不拘一格,賞識曾國藩,暗助左宗棠,是他最著名的事蹟,但他平生未到過湖南,此前也未聞與曾、左有私交,怎麼就和湖南人結下這麼深的淵源呢?這就得說說“肅門五君子”了。

肅順身為滿人,卻最看不慣同族,對待滿族下屬,恣雎暴戾,如同奴隸,而對漢員則禮數有加。他曾說:“咱們旗人混蛋多,懂得什麼?漢人是得罪不得的,他那隻筆厲害得很啊”;所以受賄也只收滿人不受漢人的。碰到有才學的漢人,他以尚書親貴之尊,頗能折節下士,因此幕府中網羅了大批才俊,其中尤以高心夔、王闓運、龍汝霖、李壽蓉和黃錫燾最為著名,號稱“肅門五君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