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名將僧格林沁:活捉林鳳祥、李開芳,死後慈禧為他痛哭

談到晚清時期的名將,大夥首先想到的就是湘軍陣營,胡林翼、左宗棠、羅澤南、塔齊布、李續賓、鮑超、劉長佑、李續宜、曾國荃,等等。的確,在滿清八旗與綠營這兩支正規軍腐朽沒落之時,新崛起的“湘軍”自然就顯得相當耀眼,其陣營中之名將也大受世人關注。就比如鮑超,中等個子,面貌漆黑的四川人,一生歷經大小戰陣500餘次,身受108處傷,且未嘗有一百,這實屬難得。反觀八旗與綠營,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南京,他們就一直被太平軍吊打,毫無招架之力。不過,八旗雖然沒落,但總是有一些拿得出手的名將,如科爾沁郡王僧格林沁,此人曾全殲太平天國北伐軍,活捉林鳳祥、李開芳,最後死於小兵之手。

晚清名將僧格林沁:活捉林鳳祥、李開芳,死後慈禧為他痛哭

僧格林沁(1811年—1865年),博爾濟吉特氏(與孝莊太后屬同一家族),蒙古族,出生在科爾沁大草原上。從世系上來說,僧格林沁血統相當高貴,他是成吉思汗弟弟哈布圖哈薩爾的二十六代孫,也算是蒙古草原上的“黃金家族”成員之一。不過,既然已經是26代孫,那自然是家道中落,整天為衣食溫飽問題而奔波忙碌,日子過得相當艱苦。少年時,僧格林沁替富人放牧,是典型的草原放牧娃,這點與明太祖朱元璋很相似。但是,僧格林沁又是幸運的,因為他的伯父沒有子嗣,道光五年(1825年),僧格林沁被選定為索特納木多布齋郡王嗣子,承襲科爾沁左翼後旗扎薩克郡王,人生就此逆襲。此後,僧格林沁官職一路飆升,道光去世時,擔任鑲黃旗蒙古都統,顧命大臣之一。

晚清名將僧格林沁:活捉林鳳祥、李開芳,死後慈禧為他痛哭

就在道光駕崩後不久,洪秀全、楊秀清等在桂平縣金田村舉起反清大旗,建號太平天國,覬覦華夏神器。1853年3月,太平軍攻克南京,改名天京,作為太平天國首都,正式與清朝對峙。1853年5月,林鳳祥、李開芳、吉文元等率兩萬老兵北伐,同年九月,北伐軍抵達天津城下,舉朝震動,咸豐皇帝打算逃往承德避暑山莊,以避鋒芒。此時,僧格林沁臨危受命,組建“勤王軍”,率蒙古馬隊與東三省馬隊南下阻擊北伐軍。僧格林沁到前線督師後,發現太平軍非常善於搞流動戰,勝保所部屢次被牽著鼻子走。此外,清軍攻堅能力不強,若是強行攻擊太平軍營壘,也是死傷慘重。為此,僧格林沁決定搞“長圍”,挖掘“壕溝”,堵死太平軍可能突圍之路。果不其然,在僧格林沁指揮下,林鳳祥、李開芳相繼在連鎮、馮官屯被俘虜,而後押往北京凌遲,北伐軍全軍覆沒。

晚清名將僧格林沁:活捉林鳳祥、李開芳,死後慈禧為他痛哭

消滅北伐軍後,僧格林沁名聲大震,成為大清王朝中興之希望。為此,咸豐皇帝封他為博多勒噶臺親王,世襲罔替,儼然就是鐵帽子王。要知道,大清王朝親王一大堆,但能夠享受“世襲罔替”之待遇,寥寥無幾。入關前,有禮親王、睿親王、肅親王、豫親王等八大鐵帽子王;入關後,能夠享受“世襲罔替”待遇的只有恭親王等四家。作為非皇室成員,僧格林沁能夠享受“世襲罔替”之待遇,可謂是皇恩浩蕩了。既然大清王朝如此看重自己,那不賣點力就說不過去了,必須要報答咸豐知遇之恩才行。1859年,僧格林沁前往大沽口布防,阻止英法聯軍登陸天津。不久,聯軍艦隊無視中國主權,強行進犯大沽口,僧格林沁下令部隊堅決抵抗,擊毀英軍戰艦3艘,英軍死傷464人,英海軍司令賀布受重傷,聯軍被迫後撤。此戰,乃是中國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反侵略戰爭的第一次勝利。就此而言,僧格林沁算是民族英雄,彪炳史冊。

晚清名將僧格林沁:活捉林鳳祥、李開芳,死後慈禧為他痛哭

英法聯軍在大沽口被僧格林沁擊敗後,惱羞成怒,於是繼續增兵中國,將戰事擴大化。1860年8月,英法聯軍憑藉船堅炮利之優勢攻破大沽口要塞,天津就此淪陷,僧格林沁率馬隊後撤至通州八里橋,並擺下陣型,繼續抵抗。9月,現代化裝備的8000英法聯軍抵達八里橋,雙方展開血戰。此戰,僧格林沁直接讓蒙古馬隊拿著大刀、長矛以及少量抬槍、鳥槍正面衝擊聯軍方陣,騎兵一度衝到距離聯軍20—30米處,戰況相當激烈。不過,由於裝備存在明顯代差,戰術又失誤,清軍在八里橋之戰中慘遭失敗,聯軍就此進犯北京,火燒圓明園。但是,僧格林沁敢於抵抗列強之精神還是令人敬佩。保爾·瓦蘭在《徵華記》記載說:“中國人和以勇氣鎮定著稱的韃靼人在戰鬥的最後階段表現得尤為出色……他們中沒有一個後退,全都以身殉職”。

晚清名將僧格林沁:活捉林鳳祥、李開芳,死後慈禧為他痛哭

僧格林沁在八里橋戰敗後,英法聯軍乘勝進攻北京,火燒圓明園,咸豐被迫逃往熱河承德避暑山莊。為此,咸豐下令剝奪僧格林沁一切職務,但任然保留他欽差大臣之頭銜。就在僧格林沁被革職一個月後,北方捻軍死灰復燃,他們聯合太平軍縱橫河南、湖北、陝西、山東、江蘇,大清在中原的統治根基動搖。為此,咸豐只好再次恢復僧格林沁職務,讓他繼續統帥蒙古、東三省馬隊南下剿捻,保護京畿重地安全。僧格林沁剿捻效果顯著,捻軍首領張洛行就被其所殺,餘部曾一度銷聲匿跡。1864年11月,僧格林沁在霍山黑石渡擊敗太捻聯軍,俘虜十幾萬人,又打散十幾萬人,扶王陳得才在絕望中自殺。黑石渡之戰,清軍損失也相當慘重,而僧格林沁此時卻不顧士兵疲憊,繼續追殺捻軍,以致釀成災難。1865年5月,僧格林沁在山東高樓寨中了賴文光埋伏,7000餘人陣亡,自己也身受重傷,在逃往麥田躲避時被16歲少年張皮綆斬殺。

晚清名將僧格林沁:活捉林鳳祥、李開芳,死後慈禧為他痛哭

聞知僧格林沁陣亡,慈禧太后痛哭失聲,直言“毀我長城”,“亡我大清”。原因很簡單,僧格林沁是當時唯一拿得出手的滿蒙將領,他一死,大清就只能依靠曾國藩、李鴻章等地主武裝來維持統治了,晚清軍政格局就此改變。試想,若是僧格林沁不死,大清也沒必要過多依靠湘軍、淮軍等私人武裝,近代中國是否就可以避免出現軍閥割據混戰之局面呢?要知道,湘軍可是近代軍閥之雛形哦!

本文由“縱橫國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漲知識。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