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康熙與溥儀調換位置,可以挽救清朝嗎?這裡告訴你答案

清朝 康熙 溥儀 中國古代史 覃小懶講歷史 覃小懶講歷史 2017-10-25

如果把康熙大帝與溥儀調換位置,是否可以挽救清朝?答案是不行,原因有二:

1、執政根基已失。溥儀時期,滿清已無可用之才,且經濟、軍事實權(盛宣懷、袁世凱)均掌握在有起事之心的漢人手上,地方實力派也不再聽命於中央。溥儀就等於三國之時的漢獻帝,且不說重振江河,就連自保都很難。

如果康熙與溥儀調換位置,可以挽救清朝嗎?這裡告訴你答案

2、思想界已經混亂,家天下的皇權理論已經行不通。經過洋務運動、維新變法,以及日本明治維新的影響。家天下的思想體系對於當年左右民情的社會中堅已不適用。社會中堅力量追求共和政體的決心,讓失去執政根基的滿清已經無牌可打。

雖然挽救很難說,但是延續個百年不成問題!前提是得換成壯年的康熙,你要非得抬槓換成五歲的康熙... 那別說康熙了,哪吒也沒戲!康熙之所以被稱為大帝,人格魅力、判斷分析能力、知人善任、殺伐決斷缺一不可。

如果康熙與溥儀調換位置,可以挽救清朝嗎?這裡告訴你答案

中國不管什麼時候也不缺治世能臣,只是沒有明君的時候,能臣要麼不用,要麼成為亂臣。所以有康熙在,政治、經濟改革都會大不同,袁世凱也不會有自立亂國的機會。至於什麼時勢造英雄…… 就是屁話!首先得有英雄,太平時期混於眾人之中,遇到事了,大眾跪拜於行勢之下,那些站著的英雄自然就顯現出來了。

所以說不是時勢造康熙,而是康熙本身就有潛質,鰲拜,蒙古,新疆,三番,臺灣... 一東北小民族首領把這麼多事辦下來還能在中原立住腳,就不是一般人可比的。換個人可能早被趕回東北了,所以說人家康熙面對的事並不比溥儀簡單。

如果康熙與溥儀調換位置,可以挽救清朝嗎?這裡告訴你答案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戰後的德國,失地,賠款,連海外殖民地都被人分了。戰後國內政治動盪,本身重建所需的大筆資金就沒著落,然而還有每年要還的大筆賠款,整個國家都死氣沉沉。然而這還不是最壞的結果,最壞的結果是趕上全球性的經濟危機... ! 然而,德國人前後只用了二十年時間就走出了泥潭又成了強國,並打了二戰,幹翻了整個歐洲... !為什麼?因為他們有希特勒!可以化腐朽為神奇!

當然,歷史無法假設。如果按照這樣的歷程,搞不好會給中國人民帶來更深重的苦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