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
"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在以前的文章《兵器譜|掛錯地方死得快!圖說騎兵馬刀的佩帶與懸掛》,有讀者問:清代的武將大多數都是刀柄朝右邊,掛在屁股後面,算不算雙附耳式懸掛法的一個變種呢?這樣到底是不是真的有助於馬上拔刀?那麼中國之前那多朝代和同時期的國家為什麼沒有這麼佩戴呢?這個問題其實問得是說佩刀的刀柄向前還是向後佩帶的問題。清代日常佩刀的慣例是刀柄向後刀鞘朝前,不單是騎兵,步兵日常也都是這樣佩帶的。這個就是常見的雙附耳佩戴法。這樣作法主要出於禮儀的習俗,表示無威脅。清代這樣佩刀並不會有助於馬上或步下拔刀。下面照片為晚清 蘇元春(1844年2月8日-1908年6月13日):

"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在以前的文章《兵器譜|掛錯地方死得快!圖說騎兵馬刀的佩帶與懸掛》,有讀者問:清代的武將大多數都是刀柄朝右邊,掛在屁股後面,算不算雙附耳式懸掛法的一個變種呢?這樣到底是不是真的有助於馬上拔刀?那麼中國之前那多朝代和同時期的國家為什麼沒有這麼佩戴呢?這個問題其實問得是說佩刀的刀柄向前還是向後佩帶的問題。清代日常佩刀的慣例是刀柄向後刀鞘朝前,不單是騎兵,步兵日常也都是這樣佩帶的。這個就是常見的雙附耳佩戴法。這樣作法主要出於禮儀的習俗,表示無威脅。清代這樣佩刀並不會有助於馬上或步下拔刀。下面照片為晚清 蘇元春(1844年2月8日-1908年6月13日):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下圖為清代銅版戰功圖《平定回部獻俘》:

"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在以前的文章《兵器譜|掛錯地方死得快!圖說騎兵馬刀的佩帶與懸掛》,有讀者問:清代的武將大多數都是刀柄朝右邊,掛在屁股後面,算不算雙附耳式懸掛法的一個變種呢?這樣到底是不是真的有助於馬上拔刀?那麼中國之前那多朝代和同時期的國家為什麼沒有這麼佩戴呢?這個問題其實問得是說佩刀的刀柄向前還是向後佩帶的問題。清代日常佩刀的慣例是刀柄向後刀鞘朝前,不單是騎兵,步兵日常也都是這樣佩帶的。這個就是常見的雙附耳佩戴法。這樣作法主要出於禮儀的習俗,表示無威脅。清代這樣佩刀並不會有助於馬上或步下拔刀。下面照片為晚清 蘇元春(1844年2月8日-1908年6月13日):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下圖為清代銅版戰功圖《平定回部獻俘》: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通過文字描述我們也能知道清代人平時是怎麼佩刀的:講個小故事吧:莽古爾泰和皇太極爭吵一時興起,說話的同時,他做了一個小小的動作,把腰間佩刀的刀柄轉向前。這就是拔刀之前的一個預備動作,為的是更快、更方便地把刀抽出鞘來。對於一個經常用刀的武將來說,這是一個下意識的習慣性的動作,但是在眼前這個場合之下,卻極不恰當。他的胞弟德格類伸手搗了他一拳,說:“你的舉動,實在不成體統。”但莽古爾泰原本就是一個粗魯之人,此時又在氣頭上,哪裡知道弟弟的苦心,開口罵道:“爾為何拳毆我耶!”一邊說,一邊就要把佩刀抽出。這個抽刀的動作是針對弟弟德格類的。問題是,此刻皇太極也在面前。德格類還是很清醒的,趕快上前把他推出去。在場的大貝勒代善也有點看不下去了,責備莽古爾泰說:“與其如此悖亂,不若死矣。”可見清代平時佩帶的腰刀柄是朝後的拔刀時才翻轉過來。下圖為靖逆將軍三等義烈公工部尚書納穆扎爾像 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館藏:

"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在以前的文章《兵器譜|掛錯地方死得快!圖說騎兵馬刀的佩帶與懸掛》,有讀者問:清代的武將大多數都是刀柄朝右邊,掛在屁股後面,算不算雙附耳式懸掛法的一個變種呢?這樣到底是不是真的有助於馬上拔刀?那麼中國之前那多朝代和同時期的國家為什麼沒有這麼佩戴呢?這個問題其實問得是說佩刀的刀柄向前還是向後佩帶的問題。清代日常佩刀的慣例是刀柄向後刀鞘朝前,不單是騎兵,步兵日常也都是這樣佩帶的。這個就是常見的雙附耳佩戴法。這樣作法主要出於禮儀的習俗,表示無威脅。清代這樣佩刀並不會有助於馬上或步下拔刀。下面照片為晚清 蘇元春(1844年2月8日-1908年6月13日):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下圖為清代銅版戰功圖《平定回部獻俘》: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通過文字描述我們也能知道清代人平時是怎麼佩刀的:講個小故事吧:莽古爾泰和皇太極爭吵一時興起,說話的同時,他做了一個小小的動作,把腰間佩刀的刀柄轉向前。這就是拔刀之前的一個預備動作,為的是更快、更方便地把刀抽出鞘來。對於一個經常用刀的武將來說,這是一個下意識的習慣性的動作,但是在眼前這個場合之下,卻極不恰當。他的胞弟德格類伸手搗了他一拳,說:“你的舉動,實在不成體統。”但莽古爾泰原本就是一個粗魯之人,此時又在氣頭上,哪裡知道弟弟的苦心,開口罵道:“爾為何拳毆我耶!”一邊說,一邊就要把佩刀抽出。這個抽刀的動作是針對弟弟德格類的。問題是,此刻皇太極也在面前。德格類還是很清醒的,趕快上前把他推出去。在場的大貝勒代善也有點看不下去了,責備莽古爾泰說:“與其如此悖亂,不若死矣。”可見清代平時佩帶的腰刀柄是朝後的拔刀時才翻轉過來。下圖為靖逆將軍三等義烈公工部尚書納穆扎爾像 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館藏: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那麼在戰場上呢?還是那話一圖勝千言。看看王致成繪製於1770年的清代銅版畫《鄂壘扎拉圖之戰》裡的戰時清兵佩刀方向,這個不用我多解釋了吧?刀柄朝前!都玩命了還在乎禮儀嗎?當然是怎麼快速拔刀怎麼佩刀了。

"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在以前的文章《兵器譜|掛錯地方死得快!圖說騎兵馬刀的佩帶與懸掛》,有讀者問:清代的武將大多數都是刀柄朝右邊,掛在屁股後面,算不算雙附耳式懸掛法的一個變種呢?這樣到底是不是真的有助於馬上拔刀?那麼中國之前那多朝代和同時期的國家為什麼沒有這麼佩戴呢?這個問題其實問得是說佩刀的刀柄向前還是向後佩帶的問題。清代日常佩刀的慣例是刀柄向後刀鞘朝前,不單是騎兵,步兵日常也都是這樣佩帶的。這個就是常見的雙附耳佩戴法。這樣作法主要出於禮儀的習俗,表示無威脅。清代這樣佩刀並不會有助於馬上或步下拔刀。下面照片為晚清 蘇元春(1844年2月8日-1908年6月13日):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下圖為清代銅版戰功圖《平定回部獻俘》: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通過文字描述我們也能知道清代人平時是怎麼佩刀的:講個小故事吧:莽古爾泰和皇太極爭吵一時興起,說話的同時,他做了一個小小的動作,把腰間佩刀的刀柄轉向前。這就是拔刀之前的一個預備動作,為的是更快、更方便地把刀抽出鞘來。對於一個經常用刀的武將來說,這是一個下意識的習慣性的動作,但是在眼前這個場合之下,卻極不恰當。他的胞弟德格類伸手搗了他一拳,說:“你的舉動,實在不成體統。”但莽古爾泰原本就是一個粗魯之人,此時又在氣頭上,哪裡知道弟弟的苦心,開口罵道:“爾為何拳毆我耶!”一邊說,一邊就要把佩刀抽出。這個抽刀的動作是針對弟弟德格類的。問題是,此刻皇太極也在面前。德格類還是很清醒的,趕快上前把他推出去。在場的大貝勒代善也有點看不下去了,責備莽古爾泰說:“與其如此悖亂,不若死矣。”可見清代平時佩帶的腰刀柄是朝後的拔刀時才翻轉過來。下圖為靖逆將軍三等義烈公工部尚書納穆扎爾像 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館藏: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那麼在戰場上呢?還是那話一圖勝千言。看看王致成繪製於1770年的清代銅版畫《鄂壘扎拉圖之戰》裡的戰時清兵佩刀方向,這個不用我多解釋了吧?刀柄朝前!都玩命了還在乎禮儀嗎?當然是怎麼快速拔刀怎麼佩刀了。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至於同時期的作戰騎兵佩刀刀柄方向也有圖呀!請看王致成繪製於1766年的《平定準部回部得勝圖-和落霍澌之捷銅版畫》。以下圖上左側是拉弓的是清軍,右側用火槍的是準噶爾叛軍,我把準噶爾叛軍的佩刀位置畫了圈:

"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在以前的文章《兵器譜|掛錯地方死得快!圖說騎兵馬刀的佩帶與懸掛》,有讀者問:清代的武將大多數都是刀柄朝右邊,掛在屁股後面,算不算雙附耳式懸掛法的一個變種呢?這樣到底是不是真的有助於馬上拔刀?那麼中國之前那多朝代和同時期的國家為什麼沒有這麼佩戴呢?這個問題其實問得是說佩刀的刀柄向前還是向後佩帶的問題。清代日常佩刀的慣例是刀柄向後刀鞘朝前,不單是騎兵,步兵日常也都是這樣佩帶的。這個就是常見的雙附耳佩戴法。這樣作法主要出於禮儀的習俗,表示無威脅。清代這樣佩刀並不會有助於馬上或步下拔刀。下面照片為晚清 蘇元春(1844年2月8日-1908年6月13日):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下圖為清代銅版戰功圖《平定回部獻俘》: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通過文字描述我們也能知道清代人平時是怎麼佩刀的:講個小故事吧:莽古爾泰和皇太極爭吵一時興起,說話的同時,他做了一個小小的動作,把腰間佩刀的刀柄轉向前。這就是拔刀之前的一個預備動作,為的是更快、更方便地把刀抽出鞘來。對於一個經常用刀的武將來說,這是一個下意識的習慣性的動作,但是在眼前這個場合之下,卻極不恰當。他的胞弟德格類伸手搗了他一拳,說:“你的舉動,實在不成體統。”但莽古爾泰原本就是一個粗魯之人,此時又在氣頭上,哪裡知道弟弟的苦心,開口罵道:“爾為何拳毆我耶!”一邊說,一邊就要把佩刀抽出。這個抽刀的動作是針對弟弟德格類的。問題是,此刻皇太極也在面前。德格類還是很清醒的,趕快上前把他推出去。在場的大貝勒代善也有點看不下去了,責備莽古爾泰說:“與其如此悖亂,不若死矣。”可見清代平時佩帶的腰刀柄是朝後的拔刀時才翻轉過來。下圖為靖逆將軍三等義烈公工部尚書納穆扎爾像 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館藏: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那麼在戰場上呢?還是那話一圖勝千言。看看王致成繪製於1770年的清代銅版畫《鄂壘扎拉圖之戰》裡的戰時清兵佩刀方向,這個不用我多解釋了吧?刀柄朝前!都玩命了還在乎禮儀嗎?當然是怎麼快速拔刀怎麼佩刀了。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至於同時期的作戰騎兵佩刀刀柄方向也有圖呀!請看王致成繪製於1766年的《平定準部回部得勝圖-和落霍澌之捷銅版畫》。以下圖上左側是拉弓的是清軍,右側用火槍的是準噶爾叛軍,我把準噶爾叛軍的佩刀位置畫了圈: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刀柄也是朝前!這個也不用再解釋了吧?說完了清代說其他國家騎兵刀柄向後問題。如一戰時期的英國騎兵,士兵佩用1908式騎兵軍刀(左),軍官使用1912式騎兵軍刀(右)刀柄在鞍上攜行都是朝後,從照片上看出來,這樣攜帶騎兵軍刀是為了不妨礙騎坐。

"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在以前的文章《兵器譜|掛錯地方死得快!圖說騎兵馬刀的佩帶與懸掛》,有讀者問:清代的武將大多數都是刀柄朝右邊,掛在屁股後面,算不算雙附耳式懸掛法的一個變種呢?這樣到底是不是真的有助於馬上拔刀?那麼中國之前那多朝代和同時期的國家為什麼沒有這麼佩戴呢?這個問題其實問得是說佩刀的刀柄向前還是向後佩帶的問題。清代日常佩刀的慣例是刀柄向後刀鞘朝前,不單是騎兵,步兵日常也都是這樣佩帶的。這個就是常見的雙附耳佩戴法。這樣作法主要出於禮儀的習俗,表示無威脅。清代這樣佩刀並不會有助於馬上或步下拔刀。下面照片為晚清 蘇元春(1844年2月8日-1908年6月13日):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下圖為清代銅版戰功圖《平定回部獻俘》: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通過文字描述我們也能知道清代人平時是怎麼佩刀的:講個小故事吧:莽古爾泰和皇太極爭吵一時興起,說話的同時,他做了一個小小的動作,把腰間佩刀的刀柄轉向前。這就是拔刀之前的一個預備動作,為的是更快、更方便地把刀抽出鞘來。對於一個經常用刀的武將來說,這是一個下意識的習慣性的動作,但是在眼前這個場合之下,卻極不恰當。他的胞弟德格類伸手搗了他一拳,說:“你的舉動,實在不成體統。”但莽古爾泰原本就是一個粗魯之人,此時又在氣頭上,哪裡知道弟弟的苦心,開口罵道:“爾為何拳毆我耶!”一邊說,一邊就要把佩刀抽出。這個抽刀的動作是針對弟弟德格類的。問題是,此刻皇太極也在面前。德格類還是很清醒的,趕快上前把他推出去。在場的大貝勒代善也有點看不下去了,責備莽古爾泰說:“與其如此悖亂,不若死矣。”可見清代平時佩帶的腰刀柄是朝後的拔刀時才翻轉過來。下圖為靖逆將軍三等義烈公工部尚書納穆扎爾像 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館藏: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那麼在戰場上呢?還是那話一圖勝千言。看看王致成繪製於1770年的清代銅版畫《鄂壘扎拉圖之戰》裡的戰時清兵佩刀方向,這個不用我多解釋了吧?刀柄朝前!都玩命了還在乎禮儀嗎?當然是怎麼快速拔刀怎麼佩刀了。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至於同時期的作戰騎兵佩刀刀柄方向也有圖呀!請看王致成繪製於1766年的《平定準部回部得勝圖-和落霍澌之捷銅版畫》。以下圖上左側是拉弓的是清軍,右側用火槍的是準噶爾叛軍,我把準噶爾叛軍的佩刀位置畫了圈: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刀柄也是朝前!這個也不用再解釋了吧?說完了清代說其他國家騎兵刀柄向後問題。如一戰時期的英國騎兵,士兵佩用1908式騎兵軍刀(左),軍官使用1912式騎兵軍刀(右)刀柄在鞍上攜行都是朝後,從照片上看出來,這樣攜帶騎兵軍刀是為了不妨礙騎坐。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一、二戰期間的德國騎兵,他們的佩刀用鞍上劍吊懸掛在馬鞍右側,為了不妨礙騎坐刀柄向後,這樣用右手下垂拔刀也比較方便。掛右側的原因是習慣左側攜帶騎槍。

"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在以前的文章《兵器譜|掛錯地方死得快!圖說騎兵馬刀的佩帶與懸掛》,有讀者問:清代的武將大多數都是刀柄朝右邊,掛在屁股後面,算不算雙附耳式懸掛法的一個變種呢?這樣到底是不是真的有助於馬上拔刀?那麼中國之前那多朝代和同時期的國家為什麼沒有這麼佩戴呢?這個問題其實問得是說佩刀的刀柄向前還是向後佩帶的問題。清代日常佩刀的慣例是刀柄向後刀鞘朝前,不單是騎兵,步兵日常也都是這樣佩帶的。這個就是常見的雙附耳佩戴法。這樣作法主要出於禮儀的習俗,表示無威脅。清代這樣佩刀並不會有助於馬上或步下拔刀。下面照片為晚清 蘇元春(1844年2月8日-1908年6月13日):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下圖為清代銅版戰功圖《平定回部獻俘》: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通過文字描述我們也能知道清代人平時是怎麼佩刀的:講個小故事吧:莽古爾泰和皇太極爭吵一時興起,說話的同時,他做了一個小小的動作,把腰間佩刀的刀柄轉向前。這就是拔刀之前的一個預備動作,為的是更快、更方便地把刀抽出鞘來。對於一個經常用刀的武將來說,這是一個下意識的習慣性的動作,但是在眼前這個場合之下,卻極不恰當。他的胞弟德格類伸手搗了他一拳,說:“你的舉動,實在不成體統。”但莽古爾泰原本就是一個粗魯之人,此時又在氣頭上,哪裡知道弟弟的苦心,開口罵道:“爾為何拳毆我耶!”一邊說,一邊就要把佩刀抽出。這個抽刀的動作是針對弟弟德格類的。問題是,此刻皇太極也在面前。德格類還是很清醒的,趕快上前把他推出去。在場的大貝勒代善也有點看不下去了,責備莽古爾泰說:“與其如此悖亂,不若死矣。”可見清代平時佩帶的腰刀柄是朝後的拔刀時才翻轉過來。下圖為靖逆將軍三等義烈公工部尚書納穆扎爾像 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館藏: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那麼在戰場上呢?還是那話一圖勝千言。看看王致成繪製於1770年的清代銅版畫《鄂壘扎拉圖之戰》裡的戰時清兵佩刀方向,這個不用我多解釋了吧?刀柄朝前!都玩命了還在乎禮儀嗎?當然是怎麼快速拔刀怎麼佩刀了。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至於同時期的作戰騎兵佩刀刀柄方向也有圖呀!請看王致成繪製於1766年的《平定準部回部得勝圖-和落霍澌之捷銅版畫》。以下圖上左側是拉弓的是清軍,右側用火槍的是準噶爾叛軍,我把準噶爾叛軍的佩刀位置畫了圈: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刀柄也是朝前!這個也不用再解釋了吧?說完了清代說其他國家騎兵刀柄向後問題。如一戰時期的英國騎兵,士兵佩用1908式騎兵軍刀(左),軍官使用1912式騎兵軍刀(右)刀柄在鞍上攜行都是朝後,從照片上看出來,這樣攜帶騎兵軍刀是為了不妨礙騎坐。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一、二戰期間的德國騎兵,他們的佩刀用鞍上劍吊懸掛在馬鞍右側,為了不妨礙騎坐刀柄向後,這樣用右手下垂拔刀也比較方便。掛右側的原因是習慣左側攜帶騎槍。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日本近代攜帶的長軍刀就更不要說了。日軍騎兵士兵隨身佩刀掛左側,鞍上懸掛掛右側,刀柄都是朝後。

"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在以前的文章《兵器譜|掛錯地方死得快!圖說騎兵馬刀的佩帶與懸掛》,有讀者問:清代的武將大多數都是刀柄朝右邊,掛在屁股後面,算不算雙附耳式懸掛法的一個變種呢?這樣到底是不是真的有助於馬上拔刀?那麼中國之前那多朝代和同時期的國家為什麼沒有這麼佩戴呢?這個問題其實問得是說佩刀的刀柄向前還是向後佩帶的問題。清代日常佩刀的慣例是刀柄向後刀鞘朝前,不單是騎兵,步兵日常也都是這樣佩帶的。這個就是常見的雙附耳佩戴法。這樣作法主要出於禮儀的習俗,表示無威脅。清代這樣佩刀並不會有助於馬上或步下拔刀。下面照片為晚清 蘇元春(1844年2月8日-1908年6月13日):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下圖為清代銅版戰功圖《平定回部獻俘》: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通過文字描述我們也能知道清代人平時是怎麼佩刀的:講個小故事吧:莽古爾泰和皇太極爭吵一時興起,說話的同時,他做了一個小小的動作,把腰間佩刀的刀柄轉向前。這就是拔刀之前的一個預備動作,為的是更快、更方便地把刀抽出鞘來。對於一個經常用刀的武將來說,這是一個下意識的習慣性的動作,但是在眼前這個場合之下,卻極不恰當。他的胞弟德格類伸手搗了他一拳,說:“你的舉動,實在不成體統。”但莽古爾泰原本就是一個粗魯之人,此時又在氣頭上,哪裡知道弟弟的苦心,開口罵道:“爾為何拳毆我耶!”一邊說,一邊就要把佩刀抽出。這個抽刀的動作是針對弟弟德格類的。問題是,此刻皇太極也在面前。德格類還是很清醒的,趕快上前把他推出去。在場的大貝勒代善也有點看不下去了,責備莽古爾泰說:“與其如此悖亂,不若死矣。”可見清代平時佩帶的腰刀柄是朝後的拔刀時才翻轉過來。下圖為靖逆將軍三等義烈公工部尚書納穆扎爾像 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館藏: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那麼在戰場上呢?還是那話一圖勝千言。看看王致成繪製於1770年的清代銅版畫《鄂壘扎拉圖之戰》裡的戰時清兵佩刀方向,這個不用我多解釋了吧?刀柄朝前!都玩命了還在乎禮儀嗎?當然是怎麼快速拔刀怎麼佩刀了。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至於同時期的作戰騎兵佩刀刀柄方向也有圖呀!請看王致成繪製於1766年的《平定準部回部得勝圖-和落霍澌之捷銅版畫》。以下圖上左側是拉弓的是清軍,右側用火槍的是準噶爾叛軍,我把準噶爾叛軍的佩刀位置畫了圈: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刀柄也是朝前!這個也不用再解釋了吧?說完了清代說其他國家騎兵刀柄向後問題。如一戰時期的英國騎兵,士兵佩用1908式騎兵軍刀(左),軍官使用1912式騎兵軍刀(右)刀柄在鞍上攜行都是朝後,從照片上看出來,這樣攜帶騎兵軍刀是為了不妨礙騎坐。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一、二戰期間的德國騎兵,他們的佩刀用鞍上劍吊懸掛在馬鞍右側,為了不妨礙騎坐刀柄向後,這樣用右手下垂拔刀也比較方便。掛右側的原因是習慣左側攜帶騎槍。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日本近代攜帶的長軍刀就更不要說了。日軍騎兵士兵隨身佩刀掛左側,鞍上懸掛掛右側,刀柄都是朝後。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日軍軍官佩刀都是隨身攜帶,統一掛左側,騎馬時刀柄有朝前也有朝後的。

"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在以前的文章《兵器譜|掛錯地方死得快!圖說騎兵馬刀的佩帶與懸掛》,有讀者問:清代的武將大多數都是刀柄朝右邊,掛在屁股後面,算不算雙附耳式懸掛法的一個變種呢?這樣到底是不是真的有助於馬上拔刀?那麼中國之前那多朝代和同時期的國家為什麼沒有這麼佩戴呢?這個問題其實問得是說佩刀的刀柄向前還是向後佩帶的問題。清代日常佩刀的慣例是刀柄向後刀鞘朝前,不單是騎兵,步兵日常也都是這樣佩帶的。這個就是常見的雙附耳佩戴法。這樣作法主要出於禮儀的習俗,表示無威脅。清代這樣佩刀並不會有助於馬上或步下拔刀。下面照片為晚清 蘇元春(1844年2月8日-1908年6月13日):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下圖為清代銅版戰功圖《平定回部獻俘》: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通過文字描述我們也能知道清代人平時是怎麼佩刀的:講個小故事吧:莽古爾泰和皇太極爭吵一時興起,說話的同時,他做了一個小小的動作,把腰間佩刀的刀柄轉向前。這就是拔刀之前的一個預備動作,為的是更快、更方便地把刀抽出鞘來。對於一個經常用刀的武將來說,這是一個下意識的習慣性的動作,但是在眼前這個場合之下,卻極不恰當。他的胞弟德格類伸手搗了他一拳,說:“你的舉動,實在不成體統。”但莽古爾泰原本就是一個粗魯之人,此時又在氣頭上,哪裡知道弟弟的苦心,開口罵道:“爾為何拳毆我耶!”一邊說,一邊就要把佩刀抽出。這個抽刀的動作是針對弟弟德格類的。問題是,此刻皇太極也在面前。德格類還是很清醒的,趕快上前把他推出去。在場的大貝勒代善也有點看不下去了,責備莽古爾泰說:“與其如此悖亂,不若死矣。”可見清代平時佩帶的腰刀柄是朝後的拔刀時才翻轉過來。下圖為靖逆將軍三等義烈公工部尚書納穆扎爾像 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館藏: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那麼在戰場上呢?還是那話一圖勝千言。看看王致成繪製於1770年的清代銅版畫《鄂壘扎拉圖之戰》裡的戰時清兵佩刀方向,這個不用我多解釋了吧?刀柄朝前!都玩命了還在乎禮儀嗎?當然是怎麼快速拔刀怎麼佩刀了。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至於同時期的作戰騎兵佩刀刀柄方向也有圖呀!請看王致成繪製於1766年的《平定準部回部得勝圖-和落霍澌之捷銅版畫》。以下圖上左側是拉弓的是清軍,右側用火槍的是準噶爾叛軍,我把準噶爾叛軍的佩刀位置畫了圈: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刀柄也是朝前!這個也不用再解釋了吧?說完了清代說其他國家騎兵刀柄向後問題。如一戰時期的英國騎兵,士兵佩用1908式騎兵軍刀(左),軍官使用1912式騎兵軍刀(右)刀柄在鞍上攜行都是朝後,從照片上看出來,這樣攜帶騎兵軍刀是為了不妨礙騎坐。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一、二戰期間的德國騎兵,他們的佩刀用鞍上劍吊懸掛在馬鞍右側,為了不妨礙騎坐刀柄向後,這樣用右手下垂拔刀也比較方便。掛右側的原因是習慣左側攜帶騎槍。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日本近代攜帶的長軍刀就更不要說了。日軍騎兵士兵隨身佩刀掛左側,鞍上懸掛掛右側,刀柄都是朝後。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日軍軍官佩刀都是隨身攜帶,統一掛左側,騎馬時刀柄有朝前也有朝後的。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不管怎麼懸掛,馬上拔刀沒得說,只要是掛左側,不管正掛反掛都是把刀柄翻過來朝前,圖為法國共和國衛隊騎兵。

"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在以前的文章《兵器譜|掛錯地方死得快!圖說騎兵馬刀的佩帶與懸掛》,有讀者問:清代的武將大多數都是刀柄朝右邊,掛在屁股後面,算不算雙附耳式懸掛法的一個變種呢?這樣到底是不是真的有助於馬上拔刀?那麼中國之前那多朝代和同時期的國家為什麼沒有這麼佩戴呢?這個問題其實問得是說佩刀的刀柄向前還是向後佩帶的問題。清代日常佩刀的慣例是刀柄向後刀鞘朝前,不單是騎兵,步兵日常也都是這樣佩帶的。這個就是常見的雙附耳佩戴法。這樣作法主要出於禮儀的習俗,表示無威脅。清代這樣佩刀並不會有助於馬上或步下拔刀。下面照片為晚清 蘇元春(1844年2月8日-1908年6月13日):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下圖為清代銅版戰功圖《平定回部獻俘》: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通過文字描述我們也能知道清代人平時是怎麼佩刀的:講個小故事吧:莽古爾泰和皇太極爭吵一時興起,說話的同時,他做了一個小小的動作,把腰間佩刀的刀柄轉向前。這就是拔刀之前的一個預備動作,為的是更快、更方便地把刀抽出鞘來。對於一個經常用刀的武將來說,這是一個下意識的習慣性的動作,但是在眼前這個場合之下,卻極不恰當。他的胞弟德格類伸手搗了他一拳,說:“你的舉動,實在不成體統。”但莽古爾泰原本就是一個粗魯之人,此時又在氣頭上,哪裡知道弟弟的苦心,開口罵道:“爾為何拳毆我耶!”一邊說,一邊就要把佩刀抽出。這個抽刀的動作是針對弟弟德格類的。問題是,此刻皇太極也在面前。德格類還是很清醒的,趕快上前把他推出去。在場的大貝勒代善也有點看不下去了,責備莽古爾泰說:“與其如此悖亂,不若死矣。”可見清代平時佩帶的腰刀柄是朝後的拔刀時才翻轉過來。下圖為靖逆將軍三等義烈公工部尚書納穆扎爾像 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館藏: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那麼在戰場上呢?還是那話一圖勝千言。看看王致成繪製於1770年的清代銅版畫《鄂壘扎拉圖之戰》裡的戰時清兵佩刀方向,這個不用我多解釋了吧?刀柄朝前!都玩命了還在乎禮儀嗎?當然是怎麼快速拔刀怎麼佩刀了。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至於同時期的作戰騎兵佩刀刀柄方向也有圖呀!請看王致成繪製於1766年的《平定準部回部得勝圖-和落霍澌之捷銅版畫》。以下圖上左側是拉弓的是清軍,右側用火槍的是準噶爾叛軍,我把準噶爾叛軍的佩刀位置畫了圈: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刀柄也是朝前!這個也不用再解釋了吧?說完了清代說其他國家騎兵刀柄向後問題。如一戰時期的英國騎兵,士兵佩用1908式騎兵軍刀(左),軍官使用1912式騎兵軍刀(右)刀柄在鞍上攜行都是朝後,從照片上看出來,這樣攜帶騎兵軍刀是為了不妨礙騎坐。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一、二戰期間的德國騎兵,他們的佩刀用鞍上劍吊懸掛在馬鞍右側,為了不妨礙騎坐刀柄向後,這樣用右手下垂拔刀也比較方便。掛右側的原因是習慣左側攜帶騎槍。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日本近代攜帶的長軍刀就更不要說了。日軍騎兵士兵隨身佩刀掛左側,鞍上懸掛掛右側,刀柄都是朝後。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日軍軍官佩刀都是隨身攜帶,統一掛左側,騎馬時刀柄有朝前也有朝後的。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不管怎麼懸掛,馬上拔刀沒得說,只要是掛左側,不管正掛反掛都是把刀柄翻過來朝前,圖為法國共和國衛隊騎兵。

戰場上騎兵應該怎麼拔刀?從清人佩刀為何總是刀柄向後說起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冷豔鋸,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