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頭挑子竟是酷刑刑場,清兵入關時,看見挑子的漢人為何毛骨悚然

清朝 明朝 曹操 小說 晴川論史 晴川論史 2017-08-26

剃頭挑子竟是酷刑刑場,清兵入關時,看見挑子的漢人為何毛骨悚然

這是清朝流傳二三百年的一個故事,你也可以認為是聳人聽聞,不過,這是清宮裡一代又一代傳下來的,並非是空穴來風。

您可能聽說過一句俗語,叫做剃頭挑子一頭熱。這個剃頭挑子是什麼物件,現在大概也沒有幾個人真正見過。

這個挑子是一根扁擔挑著前後兩頭。前頭的是以一個圓圓的木桶做成,大約有一般水桶粗細。木桶裡放一個小火爐,用木炭生著火,火爐上邊擱置一個鐵架,鐵架上放著一個銅盔狀的臉盆,臉盆裡盛著水,溫熱了用來洗頭洗臉。挑子的後頭,主要是個板凳。這個板凳沒有腳,是幾塊木板拼成的,凳子是中空的,裡面有個匣子,盛放刀子、攏子之類的工具。

剃頭挑子竟是酷刑刑場,清兵入關時,看見挑子的漢人為何毛骨悚然

費了這麼多筆墨來描述這副挑子,絕對不是沒事閒的。接下來要給您講講這個看似普通的挑子隱藏的一個讓人汗毛倒豎的祕密——這可不是一般的剃頭工具,這是一整套殺人的刑具。

滿洲入關,為了穩固統治,把髮型看成是是否歸順的標誌。漢人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都是父母給的,不能隨便毀傷。看過明朝小說《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曹操曾經“割發代首”,這頭髮的重要性就可見一斑了。

滿人不講這個,把前額的頭髮剪光,留個月牙狀的髮際線,與漢人相區別。現在既然滿人成了統治者,這個區別就要取消,所有的人,都必須剃髮,留成和滿人一樣的髮式。這樣一來,這個政策立馬遭到了漢人的誓死反對。且不說違背了儒家的倫理綱常,一個大男人,光著前額,留個辮子,成何體統,後果比殺人還要嚴重。

滿洲不跟你論道理,很簡單,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要麼剃,要麼殺,沒有第三選項。

剃頭挑子竟是酷刑刑場,清兵入關時,看見挑子的漢人為何毛骨悚然

這個政策的實施,就是清兵大隊人馬後面,跟著一幫剃頭匠,個個剃頭匠,擔著這麼一副剃頭挑子。剃頭挑子上一條槓刀布,背面寫著十個大字“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這布正面用來蹭刀刃,立起來就是握有生殺大權的詔書。

擔子上還掛著一個又大又硬的鐵鉤子,平時用來掛毛巾,殺人以後用來掛人頭。鉤子上掛了人頭,不是要滴血嗎,血滴到木桶上就是一片紅,於是這桶的下半腰乾脆漆成紅色。

還有後頭的凳子,凳面上一般也漆成紅色。也就是說,這地方也是常年見血的。各位可能也猜到了,這個凳子除了給剃頭的人坐以外,還可以用來當砧板,不過是用來剁人頭用的。

於是,在被滿人征服的地方,漢人只要一看到這剃頭挑子,立馬就嚇個半死,那挑子上保不準還掛個腦袋,這可有夠驚悚了。就這麼一個簡單的剃頭挑子,背後顯示的那可是征服者對被征服者的殘酷殺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