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縣這座橋要火了

秦觀 海棠 海棠花 旅遊 醉美橫縣 2017-05-06

海棠橋位於橫縣海棠公園內,始建於宋紹聖時期(公元1246年),清乾隆七年(1742年)重建,至今已有700多年曆史。橋長30米,高9米,橋面寬1.8米,土石結構,是原縣城往西部地區必經之橋樑,相信不少朋友不但路途經過也去遊覽過;可是你知道這條橋它歷史上還與一個人有著密不可分的故事嗎?今天我們就一起回到宋朝一起揭祕它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橫縣這座橋要火了

秦少游被編管到橫州,橫州人不把他作為犯人看待,而把他看作是一個貴人,州官把他安置在城西南浮搓館居住,他在那裡為準備參加科舉考試的學子講學,解答疑難問題,深受橫州父老鄉親的愛戴。

橫縣這座橋要火了

人們說橫州必說海棠橋,說海棠橋必說秦少游,民間敬仰秦少游,把他稱為海棠公公。有關海棠公公和海棠橋還流傳著一個動人的故事。

橫州城西南面有一條香稻溪,宛轉流入鬱江,這裡原來建有一座木橋,這座木橋由於年久失修,損壞嚴重,官府發動民眾,在原址上修建了一座石拱橋。經過一年多的施工,石拱橋終於建成,就在大家慶賀新橋落成的時候,一位鶴髮童顏的老翁走上橋頭,看著香稻溪兩邊盛開著許多熱情奔放的海棠花,隨口唱了一首山歌:“海棠花開海棠橋,往來行人得方便。贈與橋面三尺土,水陸平安萬萬年”。說畢飄然而去。老翁唱完這首山歌后離開,沒想到第二天早上,橋面真的有了一層厚實的黃土,用尺子一量,這層黃土不多丌少剛好三尺。

橫縣這座橋要火了

這三尺黃土年年保持著,既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由於有了這層黃土的保護,橋面減少了振動,多少年來這座石拱橋沒有受到損壞。人們相信,這位熱心助人的仙翁就是秦少游的化身,把這石拱橋叫做“海棠橋”秦少游被尊為海棠公公。

橫縣這座橋要火了

人們懷念秦少游,在海棠橋頭修建海棠廟紀念他。海棠廟屬橫州城附近的名廟,四時香火輝煌。有名廟必有廟誕,有廟誕必有歌圩,這是橫州城鄉各地的風俗習慣。每年農曆九月初三是海棠廟廟誕之期,也是海棠歌圩的日子。這天一早,男女歌手們從各地鄉村趕來相會,大展歌候。鬱江河面上的艇家妹也來湊熱鬧,他唱的是鹹水歌。此起彼服的歌聲在海棠橋周圍迴蕩,來自各地的歌手儘管演唱的歌調不同,大家都是通過歌聲來表對文學大師的敬仰和愛戴山歌愛好者來到歌圩唱歌,大家都習慣先到海棠廟上香,朝拜海棠公公,據說只有這樣,山歌對唱的時候才能思路清晰,歌聲才能悅耳動人。

橫縣這座橋要火了

文章作者:吳光

圖片:馬彪

編輯:雯雯baby

歡迎非盈利公眾號轉發,並註明來源!

《醉美橫縣》致力於原創圖文發佈,努力挖掘橫縣的最美風景、獨特風情、城鄉建設、特色美食!

歡迎關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