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拜衣冠冢六十載 烈士後人終了夙願

清明節 社會 東南網南平站 2017-04-13

“另一名(烈士)祖籍為建甌市南雅鎮,名叫羅德榮,1952年9月在抗美援朝作戰中犧牲。”

“通過社會各界的幫助,黃金玉圓了自己的尋親夢。同時,也希望大家多向有關部門提供線索,早日尋到祖籍為建甌市南雅鎮的烈士羅德榮的後人。”

3月27日,建甌市文明辦工作人員倪榮旺看到本報的相關報道後,立即將幫烈士尋親的信息轉發給曾在義工協會認識的林順秀女士。林順秀召集團隊夥伴發揮網絡優勢,藉助“志願軍烈士尋親服務團”微信群對外發出了消息。

兩天後,一名網友在一個名叫“建甌市幫幫團”的微信平臺留言,說自己是建甌籍烈士羅德榮的侄孫,並留下了聯繫方式。

4月8日,經核實,這名網友確實是烈士羅德榮的親屬。

家人建衣冠冢 年年祭拜

60年來,每逢清明時節,家住延平區大橫鎮的羅永盛都會帶著孩子們,前往順昌縣高陽鄉五個高山邊遠行政村之一的南亨村,會同二哥羅永和,祭拜葬在老宅後山竹林的大哥——烈士羅德榮。其實,他們的心裡都明白,葬在墓碑下的僅僅是寫著烈士的名字及安葬日期而已,其它什麼都沒有。

“1953年,當我媽得知哥哥犧牲在朝鮮戰場的消息後,她整個人似乎都垮了。”家住南亨村,今年已經80歲的羅永和說。他是烈士羅德榮的二弟,羅永盛是三弟。至今,羅永和還依稀記得哥哥犧牲後,家人悲痛欲絕的情景。他取出家中的《生辰簿》告訴記者,哥哥是家中長子,參軍的時候也就十幾歲,未婚。當年,同村共有3人一起去參加抗美援朝,惟獨哥哥去了之後再也沒有回來。

“哥哥犧牲後,只得到消息,卻沒看到遺體。第二年,我媽帶著我和弟弟妹妹們,一同給哥哥建了一個衣冠冢。從那以後,每年我們幾兄弟,都會帶著孩子們來掃墓。”羅永和說。

“一直以來,全家上下都以為找不到繼父的遺體了。如果知道他安葬在朝鮮,早就過去祭拜了!現在我人在上海,去朝鮮相對方便。明年清明節的時候,一定要過去拜祭他!”在上海經商的羅廣旺通過視頻告訴記者。在烈士羅德榮犧牲後,原為羅永盛兒子的羅廣旺,過繼於烈士名下。

團隊合力 助烈士尋親

“通過網絡,我們不僅將信息散發到相應的烈士尋親服務團,還藉助團隊力量,在建甌城市周邊進行尋找。”林順秀說,“但之前我們沒有考慮到,由於行政區劃分的變更,也會造成烈士戶籍的改變。”

林順秀介紹,在看到烈士親屬的留言之前,團隊聯絡員週日清一直認為烈士在建甌周邊村莊。因此,許多網友提供的信息在核實的過程中都不匹配。看到留言後,得知烈士故鄉在順昌縣,大家對信息存在質疑,便立即與高陽鄉鄉政府取得聯繫,委託他們核實信息。

據高陽鄉鄉政府工作人員介紹,1949年5月13日,高陽解放後,屬建甌南雅管轄。1964年,成立了高陽人民公社,劃分為建西縣所轄(1970年,建西縣撤除,改名為順昌縣)。因此,烈士在參軍時為建甌南雅籍,與“中華英烈網”信息相符。

找到烈士親屬之後,建甌市文明辦工作人員、愛心人士、愛心企業建甌市“觀山墅”代表一行跟隨高陽鄉人民政府工作人員前往看望烈士的親屬,併為他們帶去了水果及營養品。

(閩北日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