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青島知青在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的“兵荒馬亂”'

""往事|青島知青在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的“兵荒馬亂”

40多年前,18萬知識青年從北京、天津、上海、青島等大城市來到了內蒙古,成為北京軍區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的戰士,如今他們正在分別走向退休的年齡,隨著電視劇《知青》的熱播,那個激情燃燒的青春歲月不斷出現在這些老知青的面前。

文|宋立嘉

"往事|青島知青在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的“兵荒馬亂”

40多年前,18萬知識青年從北京、天津、上海、青島等大城市來到了內蒙古,成為北京軍區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的戰士,如今他們正在分別走向退休的年齡,隨著電視劇《知青》的熱播,那個激情燃燒的青春歲月不斷出現在這些老知青的面前。

文|宋立嘉

往事|青島知青在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的“兵荒馬亂”

作者提供的當年在內蒙草原上的留影及報紙

"往事|青島知青在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的“兵荒馬亂”

40多年前,18萬知識青年從北京、天津、上海、青島等大城市來到了內蒙古,成為北京軍區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的戰士,如今他們正在分別走向退休的年齡,隨著電視劇《知青》的熱播,那個激情燃燒的青春歲月不斷出現在這些老知青的面前。

文|宋立嘉

往事|青島知青在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的“兵荒馬亂”

作者提供的當年在內蒙草原上的留影及報紙

往事|青島知青在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的“兵荒馬亂”

1970年9月8日,在青島火車站,青島市第一批去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的知青坐上專列,開始踏上離家的路。火車站擠滿了歡送內蒙古兵團的知青家長和市革命委員會組織的紅小兵和部隊戰士。說是歡送,其實不如說是哭送。汽笛一聲長鳴,火車站頓時哭聲一片。車上車下千萬雙手拉扯在一起,真是驚天地泣鬼神。

知青們迅速地從城市裡消失了,城市的街道一下子顯得清靜了許多,許多家庭突然安靜起來,父母們看著屋裡空出來的床鋪發呆。

9月26日第二批出發時,汲取上次教訓,用卡車把知青先拉到滄口飛機場,因為這裡是軍事禁區,點完名後再拉到城陽火車站,在這裡,青島知青悄悄地離開島城,坐上專列向內蒙古大草原出發。

青島知青赴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主要分為三大批,分別為1970年的9月8日、9月18日和9月26日(赴180電廠的是單獨搭乘火車前往的)。後來,還有零星的青島知青到內蒙古,前後總計4320人。

知青赴內蒙似黃河決口般擁入,內蒙古成了兵團的天下,自包頭附近的白彥花起沿黃河河套西行,至烏拉山下、烏加河畔,至烏樑素海,至臨河,至海勃灣,處處可見身著兵團服裝英姿颯爽的知青男女,處處可聽到掩不盡鄉音的“青普話”,處處可受到每月只有5元錢收入的兵團戰友們的吃住款待。青島知青的仗義豪情一時間傳遍整個大草原,青島知青打架凶狠也同樣使兵團領導頭疼不已。

其實從1971年開始,已有高幹子弟離開兵團返回城市。記得我連有一位知青的家長是駐外大使,某一日他收到從北京寄來的一封外交部公函,要求其回北京探親。該知青請好假當天就走了。

我連一知青聰明過人,知X光機對金屬物體穿透力差,遂剪一鐵片拴在胸前,經X光機透視初步診斷為“肺結核”。醫生大為驚訝,疑發現世界重大奇蹟,肺結核病灶咋能這樣大呢?遂決定二次拍片,知青忙中出錯,將鐵片拴錯位置。醫生納悶,怎麼肺結核病灶還遊移?後查出是知青搗鬼,醫生大為惱火。那時為了能病退回城,真是不擇手段啊!

1973年8月30日,21團5連青島知青打了包頭知青。次日,包頭知青聚眾報復,又發生傷人事件。團領導竟然挑動群眾鬥群眾,於9月5日調動22團部分知青和21團包頭知青毆打青島知青,有80多人加入戰團,20人捱打,受傷15人,重傷8人。群毆事件造成了極惡劣的影響,消息傳到包頭、青島之後,更引起知青家長的強烈反應。大多數家長來信、來電打聽子女的安危。一個被打傷的青島知青的家長,4次來電報,堅決要求孩子回青島治療養傷。有的家長則在包頭和青島知青辦公室兩頭活動,要求把子女調回去。有些青島知青家長甚至每天到火車站接自己的孩子,接不到就大哭一場……

當時全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工作會議剛開完,各大城市正在組織新的上山下鄉動員,如此大規模的知識青年群毆行為,居然在由解放軍領導的生產建設兵團發生,令人難以理解。為解決青島知青在內蒙被打事件,3師和21團派出工作組前往青島走訪了知青家庭並向山東省委和知青辦彙報了情況,承擔了責任,對有關人員進行了處理,使被打事件圓滿解決。

1975年6月24日,國務院中央軍委下達國發(75)年95號文,改變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體制,撤銷兵團、師兩級機構,把農業團隊改為國營農、牧場。位於巴彥淖爾盟烏拉特前旗的十四團改為蘇獨侖農場。那時候知青思想波動很大,紛紛要求返城,解決遺留問題。知青返城風達到高潮。青島市關閉了內蒙古知青返城的大門,為了能脫離農場,很多人辦了轉插,就是轉到別的地方,然後通過上大學、參軍、招工等方式曲線回城。

之後的幾年,返城渠道打開,知青們終於陸續返城,最後一批知青於1979年4月離開了戰鬥八年的邊疆,回到了青島。一個轟轟烈烈的時代結束了。

我們最好的青春年華是在大草原上度過的,我們將永遠珍惜和懷念建設邊疆、保衛邊疆的那些日子。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佈,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