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崔文靜 通訊員 韓君樑)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70年來,青島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直接堅強領導下,奮發圖強,開拓前進,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輝煌成就,城市綜合經濟實力躋身國內前列,城鄉面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並不斷完善,開放型經濟得到長足發展,社會事業建設全面推進,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新時代全市步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徵程,特別是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的成功舉辦,標誌著青島邁入國際化大都市行列,中央決定在青島建設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賦予青島新的國家使命,青島處處煥發出勃勃生機與活力。

一、綜合實力實現歷史性跨越,國內外影響力顯著增強

新中國成立70年來,青島市經濟規模不斷擴大,綜合實力持續增強,在全國、全球享有較高知名度,特別是上合組織青島峰會成功舉辦,國內外影響力顯著增強。

(一)經濟綜合實力排名進入全國前列

新中國成立時,青島市經濟基礎極為薄弱。1949年生產總值僅為2.9億元,人均生產總值僅為71元,相當於國際上最不發達國家(地區)的水平。改革開放初期,全市生產總值為38.4億元,1987年突破百億元,達到112億元;1999年突破千億元,達到1019億元;2010年邁上5000億元臺階,達到5749億元;隨後,全市經濟總量先後跨越七千、八千、九千、萬億四個千億元臺階,2016年達到10193.3億元,昂首挺進“萬億俱樂部”,成為全國第12個GDP總量過萬億的城市;2018年實現12001.5億元,比1949年增長782.7倍(按不變價計算),省內排名第1位,副省級城市排名第7位。人均生產總值由1949年的71元增加到2018年的128459元,摺合19412美元,人均GDP接近發達國家(地區)標準。

(二)財政實力逐步雄厚

新中國成立初期,青島市財政十分困難。1949年全市地方財政收入僅有1527萬元,1978年增加到13.1億元。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快速發展,財政收入大幅增長,2002年全市地方財政收入首次突破100億元,達到100.7億元。近十幾年,財政收入實現連續跨越,2011年突破500億元,2015年突破1000億元,2018年達到1231.9億元,副省級城市排名第8位。財政實力增強為經濟發展、民生改善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三)國內外影響力日益彰顯

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前,受外來封鎖等影響,青島市對外經濟交往較少。改革開放以來,青島市積極開展與世界各地的經貿合作、文化交流,國內外影響力和美譽度逐步提升。經國務院批准,1984年被列為全國14個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1986年被列為計劃單列市,1994年被列為全國15個副省級市之一,2016年被列為中國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濱海度假旅遊城市、國際性港口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08年第29屆奧運會帆船比賽、第13屆殘奧會帆船比賽在青島市成功舉辦,2018年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在青島市圓滿召開,城市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提升。成功舉辦2019全球(青島)創投風投大會,吸引了全球投資界眼光,全市出臺了創投風投10條政策,新引進五礦證券山東總部等金融機構152家,總數突破800家,上半年本外幣存貸款雙雙突破1.7萬億元。2019年中央決定在青島建設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賦予青島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對外開放戰略地位。

二、產業門類齊全興旺,供給側結構持續優化

新中國成立70年來,青島市農業基礎作用不斷加強,工業主導地位迅速提升,服務業對經濟社會的支撐效應日益突出,三次產業發展趨於均衡,經濟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不斷增強。

(一)農業農村條件持續改善

1949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僅1.6億元,糧食產量只有72.3萬噸,花生產量7.1萬噸,蔬菜35.6萬噸,水果1.0萬噸。改革開放以後,經濟體制改革縱深推進,農村改革在繼續完善家庭聯產承包的基礎上,重心是改革農產品流通體制、培育市場經濟,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和促進非農產業的發展等方面,農村經濟發展的基礎得到進一步夯實,發展步入快車道。黨的十九大以來,全市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精準脫貧、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轉變農業生產方式,農業生產穩中有進、穩中向好。2018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37.0億元,比1949年增長445倍;糧食產量為310.1萬噸,比1949年增長3.3倍;花生產量38.5萬噸,比1949年增長4.4倍;蔬菜644.4萬噸,比1949年增長17.1倍;水果109.2萬噸,比1949年增長108.7倍;農業穩步發展有力保障了全市“吃”的安全。

(二)工業體系逐步完善

新中國成立時,青島市工業比較落後。1949年全市工業總產值僅為2.2億元,輕重工業比例為85.6:14.4,發電量僅有1.2億千瓦時,鋼及鋼材僅0.06萬噸。經過30年努力,工業有了一定發展,1978年工業總產值達到56.6億元,輕重工業比例為59.6:40.4,發電量達到13.6億千瓦時,鋼及鋼材達到27.6萬噸。改革開放以來,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工業結構發生深刻變化,實現了由工業化初期向工業化中後期的歷史性跨越,實現了由工業基礎薄弱、技術落後、門類單一向工業基礎顯著加強、技術水平穩步提高、門類逐漸齊全的重大轉變。“青島製造”成為“中國製造”一路砥礪前行的典型縮影。青島的工業享譽國內外,有著“上青天”的美譽、“五朵金花”的驕傲和“品牌之都”的輝煌。從工業產值看,1985年突破百億元,1996年突破千億元,2009年突破萬億大關,成為全國第九個“萬億”城市。“十二五”以來,世界經濟持續走緩,面對諸多風險和挑戰,青島市工業步入了轉型升級發展的快車道。2018年全市規上工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6.8%,增速分別高於全國、全省0.6個、1.6個百分點;工業轉型升級成效顯著,規上裝備製造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的比重達49.0%,高技術製造業佔比提升至10.7%,規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佔比提升至 28.7%。

(三)服務業蓬勃發展

新中國成立直至上世紀70年代,生產資料行業優先發展,服務業發展相對緩慢。1949年服務業增加值只有0.58億元,1978年達到9.45億元。改革開放以來,服務業保持健康有序的發展態勢,八十年代增加值年均遞增11.6%;九十年代提速到15.4%;從2000年起,連續十三年保持兩位數增長。近年來,青島市出臺了一系列關於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政策措施,引導服務業加快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中介服務業、物流業、會展業、科技信息服務業、房地產、金融、旅遊、商貿流通等現代服務業體系不斷完善,2018年服務業增加值6764億元,佔全市生產總值比重為56.4%,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5.6%;現代服務業實現增加值3773.4億元,增長9.2%,佔全市GDP比重為31.4%。

(四)產業及供給側結構不斷優化

從依賴單一產業為主轉向依靠三次產業共同帶動。新中國成立時,農業落後,工業、服務業發展滯後,整個經濟總體上處於失衡狀態,1952年三次產業結構為26.1:48.2:25.7。隨著對社會主義經濟發展規律的逐步認識和深入探索,全市的工業化進程不斷推進,經濟結構逐步走向協調合理,1957年調整為18.5:53.3:28.2,工業主導地位得到加強。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三產得不到重視,比重不斷下滑,到1978年三次產業結構變化為22.7:52.7:24.6,這種趨勢一直持續影響到1984年(三次產業結構26.6:48.3:25.1),三產比重降至谷底。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對產業政策進行了調整,1992年中央出臺《關於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決定》,市委、市政府結合本地實際出臺了很多配套的政策措施,第三產業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時期:1993年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首次突破百億元,達到126.35億元,佔經濟總量的34%;此後全市又提出“調整優化二產,加快發展三產”的發展思路,2012年第三產業比重達到48.5%,首次超過第二產業;2014年第三產業比重首次過半,達50.7%,由工業經濟主導逐步轉向服務經濟主導;2018年第三產業比重達到56.4%,高於第二產業16個百分點,呈現高比重、高貢獻率“雙高”特徵,地區生產總值的增長從過去主要由單一產業帶動,進入到由第二、第三產業共同拉動的時代。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序推進。全市“三去一降一補”取得成效。在“去”上,大力破除無效供給,推動化解過剩產能,今年上半年全市平板玻璃產量下降30.9%;去庫存效果顯著,6月末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積降至422.8萬平方米,商品房去化週期達到13個月,處於合理區間;去槓桿成效明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62.3%,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在“降”上,大力降低實體經濟成本,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費用為82.95元,同比減少0.45元;減稅降費成效顯現,全市新增減稅規模77.47億元,其中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6.88億元,受惠面達100%。規模以上服務業行政事業性收費同比下降10.9%,應交增值稅同比下降8.3%。在“補”上,大力培育新動能,強化科技創新,上半年全市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增長11.5%,工業技改投資增長9.5%,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38.1%,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59.3%,投資快速增長推動青島市傳統“存量”產業優化升級和新動能“增量”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滿足了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生活的需求,上半年全市能效等級為1級和2級的商品零售額增長19.8%,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增長349%。

三、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關鍵領域發展突飛猛進

新中國成立70年來,青島市基礎設施加快建設,交通郵電快速發展,能源供給能力穩步提升,為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一)綜合運輸網絡四通八達

新中國成立初期,青島市交通十分落後。市委、市政府不斷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綜合運輸體系和大交通格局已經形成,為促進青島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提供了有力保障。鐵路建設加快,青島客運北站建成投入運營,青榮城際鐵路、海青鐵路、青連鐵路、濟青高鐵、董家口港區疏港鐵路相繼建成通車,膠新鐵路電氣化改造完成,2018年鐵路實現客運週轉量105.36億人公里,貨運週轉量190.90億噸公里。港口經濟不斷壯大,青島港由大港港區、黃島油港區、前灣港區、董家口港區等四大港區組成,港區陸域總面積近90平方公里。2018年港口吞吐量5.4億噸,居世界第六位;集裝箱吞吐量1932萬標準箱,居世界第八位。空港建設進入“門戶機場”時代,膠東國際機場即將建成,2018年末擁有航線192條,增長3.2%。其中,國內航線160條,國際航線29條,港澳臺地區航線3條。公路建設全國領先,截至2018年底,全市高速公路14條共836.1公里,全省排名第一位,副省級城市排名第四位,達到發達國家水平;普通國道8條共677.8公里,普通省道21條共1549.5公里,全省排名第一位,副省級城市排名第二位;農村公路總里程11722.3公里。地鐵實現從無到有,2018年底總運營里程915萬列公里,總客運量15294萬人次。

(二)通信率先進入“5G”時代

新中國成立初期,青島市郵政通信能力很低。70年來青島市電信業實現了由弱到強的跨越式發展,特別是近些年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迅猛發展,青島市從2G跟隨、3G突破、4G同步,到5G引領,實現了電信業的歷史性跨越。2016年開始,青島市把握現代城市建設管理和城市信息化發展的新形式、新特點、新機遇,貫徹“寬帶中國”戰略,移動基站設施建設步入規範化軌道。2018年全市固定寬帶互聯網用戶398萬戶,移動電話1259萬戶,其中4G用戶932萬戶。青島市邁入移動互聯時代,從網絡大市邁向網絡強市。

(三)清潔能源實現突破式發展

新中國成立初期,青島市能源供給嚴重短缺。經過70年的不斷努力,青島市能源供給能力明顯增強,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能源供給體系。2018年全市能源生產量2834萬噸標準煤,其中,原油加工量1541萬噸,汽油生產量474萬噸,柴油生產量383萬噸,發電量192億千瓦時。最近幾年,青島市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得到迅速發展。2018年底,全市風力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87.3萬千瓦,全年發電量9.9億千瓦時。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2萬千瓦,年發電量1.6億千瓦時。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0萬千瓦,年發電量3.3億千瓦時。垃圾焚燒發電裝機容量達到6.3萬千瓦,年發電量2.7億千瓦時。

四、城市發展質量顯著提升,鄉村振興戰略穩步推進

新中國成立70年來,青島市區域發展戰略穩步實施,城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逐步形成,不同地區比較優勢有效發揮。

(一)城鎮化率達到較高水平

新中國成立初期,青島市城市建成區面積僅有27平方公里,經過70年發展,2018年末達到715.1平方公里。改革開放以來,青島市城鎮化進程明顯加快,2018年末青島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73.67%。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戶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證制度推進實施,2018年末全市常住總人口939.48萬人,其中,市區常住人口635.25萬人。

(二)農村建設成效顯著

新中國成立初期,青島市農業生產方式十分落後。隨著人口較快增長,農民溫飽問題長期未得到解決,農村建設相對滯後。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高度重視“三農”問題,在積極推進城鎮化發展的同時,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加強。黨的十九大會議提出鄉村振興戰略,農村建設進一步強化。近100%的村集中或部分集中供水、生活垃圾集中處理或部分集中處理,100%的村通公路、通電,且通村主要道路為水泥路面的佔78.1%,村內主要道路為水泥路面的佔91.3%,村內主要道路有路燈的村佔94.3%。97.3%的村通寬帶互聯網,75.6%的鎮街有商品交易市場。

(三)行政區劃調整優化

1949年底青島市僅包括市南區、市北區、臺西區、臺東區、四滄區、李村區、浮山區。1978年11月,煙臺地區的即墨縣,昌濰地區的膠縣、膠南縣劃歸青島市;新設立青島市黃島區。1983年8月,煙臺地區的萊西縣、濰坊地區的平度縣劃歸青島市。2012年11月,撤銷市北區、四方區,設立新的市北區,撤銷黃島區、膠南市,設立新的黃島區。2017年10月,即墨撤市改區。調整後,青島市轄7個市轄區(市南、市北、李滄、嶗山、黃島、城陽、即墨),代管3個縣級市(膠州、平度、菜西)。

五、國際競爭能力明顯加強,全方位對外開放成效顯著

新中國成立70年來,青島市積極與世界各國發展友好合作,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抓住全球化機遇,從大規模“引進來”到大踏步“走出去”,再到共建“一帶一路”,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顯著拓展。

(一)外貿“量”“質”雙提升

新中國成立初期,青島市外貿落後失衡,進出口規模十分有限。1958年成立對外貿易公司,負責組織出口貨源,收購本市出口產品,當年收購值0.8億元;1978年的收購值也只有1.72億元。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青島市對外貿易快速發展。2018年全市實現外貿貨物進出口5321.3億元,在副省級城市中居第5位;其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進出口2590.4億元;服務進出口176.1億美元。外貿由加工貿易為主轉變為以一般貿易為主。特別是近些年,一般貿易方式出口規模保持較快增長態勢,2011-2018年均增長39.1%,2018年一般貿易方式出口佔全市出口69.2%。

(二)引進外資大幅增加

新中國成立初期直至上世紀70年代,青島市利用外資渠道單一、規模很小。改革開放以來,青島市市場準入不斷放寬,投資環境持續優化。1981年成立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1984年批准成立第一家外商投資企業華和國際租賃有限公司,利用外資方式逐步轉變為外商直接投資為主;進入新世紀以來,青啤境外發行可轉換債券,海爾香港上市等利用外資方式有新突破。2018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資項目956個,合同外資98.2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86.9億美元。

(三)對外投資層次和水平不斷提升

新中國成立至上世紀六十年代,青島市未開展對外投資。1974年青島市紡織組代表中國與贊比亞簽訂建廠洽談紀要,成為紡織企業“走出去”成功範例。1979年開始,青島市建築企業開始了最初的對外承包勞務服務,在八十年代末,青島市的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項目每年均在十項左右,營業額只有一千萬美元,進入九十年代後,從當初的中青國際公司一家擁有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經營權發展到1998年的9家。進入21世紀,青島市企業對外投資步伐明顯加快。2018年青島市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1205億美元。

六、科教文衛體事業全面發展,社會服務能力不斷增強

新中國成立70年來,青島市大力促進各項社會事業發展。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等,科學教育文化服務能力不斷增強,醫療衛生體系逐步完善,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碩果累累,人民群眾獲得感顯著提升。

(一)科技實力顯著增強

1952年全市僅有2個科研機構,科技人員不足百人,1958年成立青島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和科學技術研究院,建立了9個專業研究所。改革開放後,科技發展進入快車道。2018年國家知識產權示範企業10家,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60家,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14家。國家企業技術中心39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 3112家。研發力量加快聚集,國家重點實驗室達到9家,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達到193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達到292家。

(二)教育事業蓬勃發展

1949年全市有公(私)立小學(含教會辦)2475所,在校生213470人;普通中學19所,在校生12204人;普通高等學校1所,在校生1007人。新中國成立後,黨委政府非常重視教育事業,1952年市區基本普及了小學六年教育,1957年創辦民辦中學。改革開放後,全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教育事業走上了蓬勃發展之路,形成規模較大、門類齊全,初等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協調發展的教育體系。2018年末全市共有各類大專院校(含民辦高校)25所,中等專業學校6所,技工學校22所,職業學校42所,普通中學319所,小學713所,特殊教育學校13所,幼兒園2241所。

(三)文化事業欣欣向榮

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市只有3家藝術團體、9處影劇院和3個文化館;1993年開始引入市場機制,加快表演團體與企業聯姻,先後成立了青島話劇院、海爾兒童藝術劇團、青島海信交響樂團、青島華天京劇團、青島曲藝團、青島澳柯瑪歌舞團、青島海天輕音樂團等,形成了一支實力較強的文藝創作、演出和研究隊伍。進入21世紀,隨著現代藝術中心、青島大劇院、市人民會堂、青島音樂廳、市博物館、市美術館、市群眾藝術館等公共文化設施的規劃建設,青島市的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大大豐富了市民文化活動陣地。2018年底,全市擁有公共圖書館12個,藏書冊數達到7479千冊,閱覽席位達到5866張,文化館12個;藝術表演場所10個,藝術展覽機構5個。公共文化設施的增多,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發揮了巨大作用。

(四)衛生事業巨大改善

1949年衛生機構只有80處,各類衛生技術人員僅有2637人,千人擁有醫生僅0.32人、擁有床位數0.27張。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全市衛生事業投入持續加大,社區衛生服務得到大力發展,公共衛生應急機制得以建立,惠民醫療體系付諸實施。2018年末全市共有衛生機構(不含村衛生室)3745處,其中,醫院、衛生院422處,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6處,婦幼保健機構12處,門診部(所)、診所、衛生所、醫務室2917處;各類衛生技術人員8.4萬人,其中,醫生3.5萬人;擁有醫療床位5.8萬張,其中,醫院、衛生院床位5.6萬張。

(五)體育事業蒸蒸日上

新中國成立以後,青島市體育隊伍從無到有,逐步壯大。2018年全市重點體校8所,學員1370人;業餘體校10所,學員1846人。群眾體育蓬勃發展。截至2018年底,全市擁有全民健身場地設施達到9200餘處,社會體育指導員數量超過2.5萬人,基本實現城市社區“8分鐘健身圈”和農村社區全民健身工程全覆蓋。競技體育實力在全國保持領先優勢。在北京奧運會上,由萊西籍運動員張娟娟實現了青島市奧運會金牌“零”的突破;在倫敦奧運會上,獲得2枚金牌,在里約奧運會上,獲得1金、1銀、1銅;在第十三屆全運會上,獲得23枚金牌,25枚銀牌、12枚銅牌,列全國副省級城市第一名;在第二十四屆省運會上,獲得265枚金牌、161枚銀牌、166枚銅牌,金牌數、獎牌數和團體總分均居全省第一,並囊括大會所設7個獎項全部第一。引進克利伯環球帆船賽、沃爾沃帆船賽、國際極限帆船賽、世界盃帆船賽等國際賽事,是亞洲引入國際帆船賽事最多的城市。

七、社會民生持續改善,人民生活發生翻天覆地變化

新中國成立70年來,青島市始終堅持社會主義生產目的,在發展生產的同時不斷改善民生,積極擴大就業,努力增加居民收入,逐步提供社會保障,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實現總體小康,正在邁向全面小康,社會主要矛盾已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

(一)就業水平提高

社會從業人員從1949年的149.4萬人增加到2017年的603.9萬人。就業結構逐步優化升級,1952年三次產業就業結構為73.5:14.7:11.8;1978年為61.3:25.6:13.1。隨著第一產業勞動力不斷向二三產業轉移,到2001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首次超過第一產業,三次產業就業結構為33.4:35.5:31.1。2017年進一步調整為16.9:37.8:45.3,第三產業對全市就業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高,成為全市擴大就業的主渠道。

(二)居民財富迅速增加

1949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14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42元。2018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817元,比1949年增長352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20元,比1949年增長495倍。居民生活水平持續提升,新中國成立初期“缺食少穿”,改革開放後逐步實現溫飽,進而消費結構加快升級換代,由八十年代的“三轉一響”(自行車、手錶、縫紉機、收音機),到九十年代的“摩托車、彩電、冰箱、洗衣機”,再到目前的“電腦、汽車、商品房”,享受發展型消費明顯增加,2018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2890元,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3885元。1958年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積不足4平方米,2018年城鎮居民人均現住房建築面積提高到32.9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現住房建築面積提高到35.9平方米。

(三)社會保障日趨完善

城鎮居民的養老、失業、醫療保障制度不斷完善,離退休人員當期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2018年末全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人數為273.51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為223.69萬人,全年累計領取失業保險金的人數為7.5萬人。全市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94%,持續控制在較低水平。

八、創新改革掀起新高潮,城市高質量發展趟出新路

全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視察青島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透徹精準理解習近平總書記“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的重要指示要求的深刻內涵,放大座標找不足、提高標準找差距,“學深圳、趕深圳”,發起“15個攻勢”,擔當作為、奮力爭先,青島煥發出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新風采。

(一)新動能不斷培育

全市發起“高端製造業+人工智能”攻勢,有力推動新動能加快增長。新產業新技術發展勢頭良好,上半年全市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8.3%,戰略性新興工業增加值增長10.8%,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5.9%;戰略性新興服務業增加值增長9.5%,高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25.3%。網絡經濟、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等新業態發展迅速,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84.8%,電商平臺商品交易額增長5.9%,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21.6%。為進一步提升海洋優勢,全市發起“海洋”攻勢。今年上半年全市海洋生產總值佔GDP比重達到23.5%。新舊動能加快轉換,新經濟佔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5.5%,居全省首位。總部經濟和新興企業快速成長。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功能型總部企業49家,世界500強企業1家。平臺思維推動影視產業加快發展,首次構建起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產業要素集聚的平臺,全國一流的影視產業生態逐步形成,全國領先、世界水平的“電影之都”建設步伐加快。全省4家獨角獸企業均出自青島(傑華生物、日日順、聚好看和偉東雲教育)。

(二)創新驅動再上水平

全市發起“科技引領城建設”攻勢,努力打造長江以北地區創新創業高地。集聚高端平臺,青島藍谷打造國家海洋技術轉移中心,聚集22個“國字號”研究機構。集聚關鍵技術,加快組建青島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科研機構改革先行區。加快推進時速400公里高速列車動車組項目、快速貨運動車組項目和基於“車—車”通信的列車自主運行系統(TACS),將填補國內空白。集聚頂尖人才,國際院士港加快引才步伐,先後引進袁隆平、諾獎得主丹尼•舍特曼等海內外院士108人,院士港營業收入突破100億元。形成全城創新氛圍,全市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26267件,同比增長20.5%,佔全省1/3。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28.5件。2018年全市實現技術交易額155.8億元,同比增長23.0%,佔全省近1/5,居全省首位。

(三)營商環境持續改善

營商環境事關發展大計,全市多措並舉發起“高效青島”“平安青島”“國際時尚城建設”攻勢,推進商事改革,深化“一次辦好”改革,建設“一窗式”綜合受理平臺,將原有的839個窗口壓縮至228個。建成“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平臺,在全國率先將本市地方立法設定的行政許可事項全部清零。口岸環境不斷優化,通關作業效率提高30%,口岸整體通關時間壓縮45%,集裝箱進出口合規成本降低14%。

風雨砥礪不忘初心,春華秋實繼往開來。70年披荊斬棘,70年風雨兼程,青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展望新時代,發展任務依然繁重。全市上下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重要指示要求,勇敢扛起“建設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國家使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奮進,發起“15個攻勢”,加快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島力量!

[來源:青島新聞網 編輯:芃芃]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