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區域性股權市場監督管理試行辦法》看現貨文交所發展新出路

期貨 投資 新三板 金融 贏勢網 2017-05-09

近日,證監會官網發佈了《區域性股權市場監督管理試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自7月1日施行,與目前現貨文交所類交易市場清理整頓期限基本一致。其中部分制度規定與時下的交易所清理整頓不謀而合,足見監管部門全面整治交易所市場的綜合佈局與規範市場有秩序合理合法運行的決心。

從《區域性股權市場監督管理試行辦法》看現貨文交所發展新出路

從《辦法》中可以發現最為嚴格的幾點規定:

  1.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行政區域內設立的股權類運營機構不得超過一家;

    簡評:這樣有益於防範股權交易所市場重複建設,浪費資源,還可避免不必要的惡性市場競爭,降低交易市場運營成本的同時提高市場運行效率。此次交易所清理整頓的要求也是希望各省市同類型交易所僅保留一家。

    2、股權市場證券發行與轉讓需向合格投資者發行,合格投資者金融資產價值不得低於50萬元,且具有2年以上金融產品投資經歷或者金融行業相關工作經歷,同時,單隻證券持有人數量累積不得超過200人;

    簡評:金融市場投資具備一定的風險性,因此,對於投資此市場的投資者而言需要對市場有充分的認識與瞭解,2年以上的金融行業相關投資經歷或者工作經歷使得市場參與者擁有一定的金融領域投資經驗;50萬金融資產價值又提高了投資者抗風險能力;由於在區域性股權市場掛牌的企業必須進行股份制改造成為股份公司,而我國未上市股份公司的股東數量紅線則是200人,一旦超過200人就成為公眾公司,如果未上市則監管難度更大,因此,單隻證券持有人數量累積不得超過200人可以有效防範公司運作風險,也可以避免市場的系統性風險。此項規定對於此次交易所清理整頓有著借鑑意義,對於金融市場投資者准入設置一定的條件,從而降低市場風險與投資風險十分必要。根據近期各地清理整頓回頭看工作情況預計,投資者准入制度有望在清理結果公佈後陸續出臺。

    3、區域性股權市場可與證券交易所、新三板市場進行合作,但不得跨區域經營;

    簡評: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一直是我國金融市場發展的主要方向,各資本市場又有其不同的功能定位,而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的服務主體主要是轄區內的中小企業,因此,不得跨區域經營可以使得交易市場專注服務創新與開拓市場功能,集中精力解決區域中小企業發展難題。

    近些年,隨著全國股轉系統公司的運行以及區域性股權市場的推進,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已經初見成效,但單個市場之間的聯動機制還不健全,資本市場綜合服務能力受限。故而推進區域股權市場與證券交易所、新三板市場的合作,打通各市場之間的融合連接渠道,才能更有效的強大我國資本市場綜合服務功能。

    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不僅包括證券市場、期貨市場、新三板與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對於這些年備受市場追捧的現貨文交所類交易市場同樣不可或缺,而此次交易所清理整頓之後,現貨文交所類交易市場與其他資本市場的合作對接將成為未來行業突破性發展機遇。

    4、不得采取集中競價、連續競價、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

    簡評:區域性股權市場目前主要採用點選成交與協議轉讓交易兩種方式,沒有了做市場的參與,沒有集合競價與連續競價交易方式,市場的流動性相對偏弱,但投機性也大大降低,價格被操縱局面減少。根據部際聯席會議文件規定,現貨文交所類交易市場同樣不得采用集中競價、連續交易與做市商交易方式,那麼也就意味著只有點選交易與協議交易制度可以採用,但從目前市場運行情況來看,此項規定的實施效果顯然不盡人意。在筆者看來,這項規定有點矯枉過正,市場的運行需要循序漸進,現貨文交所類市場初期可以運用點選成交或者協議成交模式嘗試過度,隨著市場的逐步發展,還是需要引進做市商、連續競價等交易模式。

    5、區域性股權市場投資者買入後賣出或賣出後買入同一證券的時間間隔不得少於5個交易日。

    簡評:不同於股票市場的T+1,也不同於期貨市場的T+0,更不同於新三板的T+1與T+0相結合,區域股權市場施行的是T+5交易方式。通過對投資者買賣交易間隔期限加長的規定,可以有效防止市場投機過度,迴歸投資與服務現貨企業的屬性,保證市場穩步運行。

    對於商品定價類的金融投資市場來說,比如期貨市場,T+0交易模式是最能體現市場價格發現功能,活躍的市場機制可以使現貨企業做經營參考,還可輕鬆實現套利,可以套期保值;而對於發展初期的新三板以及區域性股權金融市場來說T+0反而會加大其市場投機性,影響市場運行效率。

    相比來說,現貨文交所類交易市場定位極其尷尬,一方面由於其單向交易模式,對於現貨實體商而言並不存在套保功能,二級市場價格的暴漲暴跌反而對一級市場產生了負面作用,擾亂了一級市場經營秩序;另一方面,就投融資功能而言,不具備證券市場的融資功能,並沒有與現貨實體商之間形成有效的合作與聯動效用,缺乏整體運作視野。同時,對於投資者而言,只能博取差價收益,缺乏衍生收益體系。綜合來看,現貨文交所類交易市場的市場處境略顯為難,與現有主流交易模式與交易體系格格不入,創新難以突破,轉型又岌岌可危。

    筆者斷言,未來現貨文交所的發展在經過清理整頓之後想必還需進行徹底大洗盤,清理整頓結果的公佈只是第一步,行業的涅磐重生還需耗費時日,而考慮融入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有望成為行業未來為數不多的出路之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