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應朋友之約,刊登啟功這幅鉅作。但圖片像素較低,亦能看出大師的鉅作容貌,望朋友見諒!

參閱:出版:1、《啟功臨董其昌草書<琵琶行>》單行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2、《啟功臨董其昌草書<琵琶行>》單行本,文物出版社,2011年。

海內第一元白翁

啟功先生一生成就卓著。作為學者,先生廣泛收集歷代法書資料,對資料深入分析:文字訂正、詞語註釋、史實考辨、典故溯源、真偽論證、優劣賞評、著書立說。作為書法大師,先生大量臨習前賢法書,品類眾多,數量龐大,八十餘載從未間斷,成就獨樹高幟,名揚四海。

《臨董其昌草書琵琶行》是啟功先生應著名文史研究家王伯祥先生之子王湜華之請,參照王氏舊藏神州國光社影印本《董其昌草書琵琶行》而摹寫的草書長卷。手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開外,滿紙跳蕩激越,透著啟功書法高華的貴胄氣質,也包含著超脫的謙虛穩練。卷末恭敬地題寫著“伯祥老先生命臨,即求誨正,啟功。”手卷經王家兩代學者祕藏遞傳,承載著兩代學人的世交深情,也是名士間以翰墨寄懷的最佳例證。啟功書法風行宇內數十年,求著如潮,書作萬千,但如此鉅製,堪稱僅見,稱為海內第一啟書,實不為過。

巢者,窩也。數萬冊的經史典籍,當得起“書巢”這個名號。北京小雅寶衚衕一個整潔的四合院裡,東廂房書架林立,只留一方小小余地,懸掛著弘一法師1939年書寫的齋號---書巢。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啟功1974年作 草書臨《董其昌琵琶行》卷,赫然鉅製,長達六七丈

王伯祥老先生,書巢的主人。蘇州人,一生教書、著書、編書、藏書,與葉聖陶、顧頡剛、俞平伯、張元善並稱“蘇州五老”,齋號自顯讀書人本色。先生愛書也愛字,老一輩的學人寫字,個個透著高華文雅的氣質,一紙花箋的問候、幾行詩文的酬酢,非但情深意篤,更是滿紙珠璣的書法藝術,展開這些吉光片羽,似是風雨故人來。

王門人丁興旺,湜華先生年序最幼。因為從小隨父左右,所受啟沃與薰陶也最多。伯祥老先生晚年足不出戶,有朋之間的魚雁通問,幾乎都由湜華先生代傳,老先生們都稱他“世仁兄”,以感念與王家的兩代交誼。與前輩學人的交往,開啟了湜華先生學術道路的門徑,收藏名士手跡,成為王氏父子共同的嗜好。

書巢中的方丈之地,書香浸潤著墨香,養出了王家兩代學者。書巢所藏名士手跡,粲然多方,縈繞著王氏兩代的九曲情絲,足可看作一部中國近代文化史的縮影。

湜華先生自幼仰慕啟先生書道,後得以機緣同友人一道去醫院探望患眩暈症的啟功,二人初見即似“知交已久”的舊友,日後往來頻繁,頗為熟稔。1974年秋天,王湜華將家藏神州國光社印本《董玄宰草書》面謁啟先生,並以舊藏清代玉版宣紙求先生照臨一過,不料啟功先生欣然應允。數日後,湜華先生從西直門小乘巷抱回一大束書卷,稟告老父。視力已極為不堪的伯祥先生急忙讓兒子將書卷拼接連讀,滿紙跳蕩激越的點畫,一時令老先生心目豁然!他濡毫命筆,在影印本《董玄宰草書》的扉頁上滿滿書寫了一篇感言,作為啟功草書長卷的題跋,也是對世事的慨嘆。半年之後,八十六歲高齡的伯祥老人赫然長逝,啟先生修書一封,寄予湜華,滿紙痛悼之忱,令觀者動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