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操案例:生產線平衡分析及瓶頸改善,產能提升39%

汽車產業 職場 智慧工廠 智慧工廠 2017-11-03

現場案例

某企業某條生產線每月的工作天數為22天,正常工作時間每天為8小時,該生產線做A產品有5個工序,第1個工序(裝配1)為28秒,第2個工序(裝配2)為34秒,第3個工序(測試)為31秒,第4個工序(總裝)為40秒,第4個工序(包裝)為24秒),現在客戶給了18000個/月的A產品訂單,該生產線要如何完成任務?

因為每天完不成819臺的任務,該生產線的組長小王找人事部招了1個新員工,讓這個新員工在生產線上5個工序來回幫忙,哪裡做不過來就到哪裡幫忙做。生產部經理不接受小王這種增加人手的做法,要求進行攻關,在不增加人工成本的情況下滿足客戶的訂單需求。

運作思路及具體工作1第一步:明確攻關目的和對象

是否因生產量變動(增產或減產)而進行改善;

是否為了提高生產率、減少作業人員;

改善針對某條生產線、某段工序還是整個流程。

2第二步:測量對象各工序的時間

秒錶法(正常的作業速度,測試20個以上工序時間,取平均值)

3第三步:衡量生產線平衡情況

1、生產線平衡率水準

平衡率<85%,水準差,90%>平衡率≥85%,良好;平衡率≥90%,屬於優秀

2、客戶需求節拍:

生產線瓶頸工時要小於客戶需求節拍

A產品平衡率

=生產線各工序時間總和/(瓶頸工時*人員數)

=(28+34+31+40+24)/(40*5)=78.5%

客戶需求節拍

=有效出勤時間/[生產計劃量*(1+不良率)]

=22*8*3600/18000=35.2秒

實操案例:生產線平衡分析及瓶頸改善,產能提升39%

注:瓶頸工時40,客戶需求節拍35.2s

4第四步:明確增值和非增值時間

增值時間:物料加工、產品組裝,質量控制及對產品有利包裝。

非增值時間:包括取料距離大於60釐米,彎腰,走動,物料的質量造成的過程返工缺料的等待,停機,工裝夾具的維修時間,物料和半成品的運輸等。

5第五步:通過ECRS法則改善平衡

在確保人員和物料正常後,採用ECRS法則改善

符號名稱說明
E取消Eliminate

將不必要、非增值的動作或工序取消

C

合併Comebine

對於無法取消又是必要的,看是否可以合併以達到省時、簡化的目的。合併時間不能超過客戶需求節拍。

R

重排Rearrange經過取消、合併後,可再根據方便物流的原則進行工序重排

S

簡化Simplify

經過取消、合併、重排後的必要工序,應考慮能否採用最簡單的方法或設備替代,以節省人力和時間

案例中ECRS法則運用

實操案例:生產線平衡分析及瓶頸改善,產能提升39%

符號名稱說明

E

取消Eliminate

總裝中,物料放在員工身後的地上,員工彎腰取料浪費3秒時間。製作物料容器,把物料放在員工左手位置,節約3秒。

C

合併Comebine

R

重排Rearrange

1、將裝配2的一個3秒的作業動作給裝配1做,2個裝配的時間都變成了31秒。

2、將總裝3秒貼標籤動作給包裝做,將總裝時間再減少3秒,包裝時間變為27秒。

S簡化Simplify

6第六步:再次衡量生產線平衡情況改善前

實操案例:生產線平衡分析及瓶頸改善,產能提升39%

改善後

實操案例:生產線平衡分析及瓶頸改善,產能提升39%

A產品平衡率

=生產線各工序時間總和/(瓶頸工時*人員數)

=(31+31+31+34+27)/(34*5)=90.6%

實操案例:生產線平衡分析及瓶頸改善,產能提升39%

注:瓶頸工時34,客戶需求節拍35.2s

7第七步:制定改善方案及計劃並實施8第八步:PDCA循環改善

P(Plan)—— 計劃,確定方針、目標和活動計劃

D(Do) —— 執行,實現計劃中的內容

C(Check)—— 檢查,總結執行計劃的結果,找出問題

A(Action)—— 行動,對總結檢查的結果進行處理

成果展示

預裝改善前後產線數據對比

項目改善前改善後對比

平衡率

69.3%

90.4%

提高30%

產能

9.23臺/小時

12.86臺/小時

提升39%

總裝改善前後產線數據對比

項目改善前改善後對比
平衡率

66.4%

86.4%

提高30%

產能10.5臺/小時

12.41臺/小時

減少1人,產能提升18.2%

瓶頸工位改善(消除不增值活動)

實操案例:生產線平衡分析及瓶頸改善,產能提升39%

工序2(內膽鑽孔、貼內膽膠片),取料走動遠浪費工時(工時390秒)

改善前

實操案例:生產線平衡分析及瓶頸改善,產能提升39%

用料盒裝料放置工作區旁,減少走動,製作工作架放料盒,工時280秒

改善後瓶頸工位改善(作業內容調整)

實操案例:生產線平衡分析及瓶頸改善,產能提升39%

工序1:打導軌(工時343秒/4人),工序瓶頸,其中裝導軌作業工時53秒/臺

改善前

實操案例:生產線平衡分析及瓶頸改善,產能提升39%

將裝導軌作業調整至工序12(裝門體),工序12工時由原120秒變為173秒,工序1作業工時減少290秒/臺

改善後

後記/通過平衡生產線可以達到的目的:

1、 加快產品流動,減少生產週期。

2、消除工程瓶頸,提高作業效率,穩定產品質量,優化作業流程,減少單件產品的工時消耗,降低成本,提高人均產量。

3、減少工序在製品,真正實現“一個流”。

4、實現單元生產,提高生產應變能力。

5、 綜合程序分析、動作分析、佈置分析,搬動分析、時間分析等方法,減少浪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