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名字。》:原來你也在這裡

夢裡相逢人不見,若知是夢何須醒。

——小野小町

據說,新海誠會構思起這整個故事,全部都來自於這麼一句哀傷的和歌。

就好像已經是過去了很久很久的事情一樣,許多東西都變了。

變了時間,變了地點,也變了認識的人,以前熟悉的逐漸變得陌生,而很多陌生的東西卻開始變得熟悉。

回過頭來,就連自己都不知道這些改變是好是壞的時候,新海誠又回來了,他還在寫著那一個相似的故事,如此熟悉。男孩女孩,遙遠的思念,還有醒了就會忘記的夢。

所以,就這樣簡單的,當我轉過頭來的時候,這些波瀾不驚的話語卻又像春雷一樣擊穿了我的心臟。

所以就像自己所經歷的一切都有了補償。

真好,當我回過頭來的時候,還可以說——

“原來你也在這裡。”

票房超越《千與千尋》,《你的名字》到底為何成為傳奇

(1998年,《永遠的伊蘇2》OP動畫,由新海誠製作。)

在一開始的時候,新海誠仍舊在Falcom做著美術的工作,據他自己來說,那是一段難受的日子,怎樣難受?我不知道。但是在他辭去自己的工作之後像瘋魔一樣完成了那部《星之聲》,一部SF獨立動畫,一部異端的個人作品。

他說,他想表達的事物只有一件,便是“我就在這裡啊”。

在PSP上玩《伊蘇7》的時候,看完OP的時候我突然莫名地感到懷念,於是我又找出《永遠的伊蘇2》的OP來反覆地看。

那時我就想啊——

就在現在,如果近藤社長和新海誠又碰見了,他們還會說些什麼。

是會唏噓感慨,還是相見陌路?

其實新海誠這些年來講了很多或長或短的故事,直到現在,還是還是走不出當年他自己寫下的那句話——

“我就在這裡啊!”

票房超越《千與千尋》,《你的名字》到底為何成為傳奇

(2002年,新海誠獨立動畫《星之聲》的臺詞。)

2013年10月26日,北京電影資料館有一個特別的放映活動,那是新海誠動畫電影連放——《星之聲》、《雲的彼端,約定的地方》、《秒速五釐米》和《言葉之庭》。

所以我一早就從昌平坐公車前往海淀。

遺憾的是,路上依然堵車了。

我知道我會遲到。

可我也莫名地堅信我一定能夠趕上。

不知道是從哪裡來的這種心情,我站在顛簸的公車上,明明不停地看著自己表上的指針慢慢轉動,心情卻那麼平靜。

我想著遠野貴樹那場漫長的痛苦的遲到的列車旅行,感受著被車窗割裂的細碎的陽光,金黃得冰涼。

我抓著頭頂的拉環,默默等待著。

超過開場的時間了,時間依然緩慢地流逝著,一分一秒地,無法阻止地。

而我只是等待著。

在放映開始的五分鐘後,我衝進了這個小小的影院裡,看著逐漸收工的櫃檯。

我說:“還來得及。”

我看著工作人員略帶遺憾的臉。

“才剛開始,我還能看。”

我其實知道一個“不能”對我來說是多麼大的打擊。

但不會有不能。

因為我已經到了。

無論是多麼難耐,有多少慌亂,我都已經到這了。

所以我微笑著,懷著抱歉的表情看見她為我撕下了一張票。

所以我一直相信,等待是有意義的,所以追逐也是有意義的。

票房超越《千與千尋》,《你的名字》到底為何成為傳奇

那時看新海誠的動畫大概是這樣一種感覺吧。

融入在故事裡的遊離感,如此深刻,如此飽和,匯聚成寂寞的重量。

明明曾經覺得這是那樣一個緩慢的故事,在這時卻出乎意料得短。

宛如瞬間。

當一切結束,卻又好似剛剛開始。

一陣細微的掌聲將我從遊離拉回現實。

或是從現實拉向一次更深層的遊離。

我明白。

這是一次集體懷念,不僅僅屬於我一個人。

一群人的狂歡,一群人的孤單。

票房超越《千與千尋》,《你的名字》到底為何成為傳奇

當我第一次看見君名的STAFF的時候,對朋友開玩笑說——

“新海誠這陣容,果然是全日本的動畫師做全日本的動畫啊。”

“看見田中將賀的名字的時候我就已經認真檢查過了,STAFF裡面絕對沒有岡田大媽和長井龍雪,這部動畫已經穩了!”

票房超越《千與千尋》,《你的名字》到底為何成為傳奇

儘管一開始我就對這部動畫充滿了希望,但我還是沒料到,君名就像一次狂歡。

在獨白之後,OP響起,在茫茫人海中瀧和三葉回頭,然後轉身被淹沒。

在那一個瞬間我就差點失聲尖叫。

那是巖井俊二的《謎之轉校生》的ED分鏡!

依然為語文老師配音的香菜,是對《言葉之庭》的致敬。

掉落在電視機前的花哨少女雜誌,是錦織敦史。

瀧、司和奧寺前輩出行的一段,處處有著《花與愛麗絲》的影子。

儘管我一開始就知道天門不再負責這部動畫的音樂,但是在擁有瀧靈魂的三葉和親人一起前往御神體的時候,道中的BGM還是讓我瞬間便回憶起了《伊蘇》。

到達御神體的一段分鏡,滿滿的吉普力風格,與《追逐繁星的孩子》也顯得無比相似,就是不知道究竟是安藤雅司還是新海誠自己的主意。

當隕石墜落,短暫的停頓之後,我想,那應該便是橋本敬史啊!

然後,然後。

當時間撥到很久很久以後,回到那座繁華巨大的東京,到來的是無數熟悉的分鏡。

紛揚的雪,耀眼斑駁的光。

那是《秒速五釐米》,我無比熟悉的《秒速五釐米》。

那麼多年過去了,已經那麼久了啊。

他終於重新拿起了那個故事,寫下了一個不同的結局。

不曾傳達到的思念,在此刻,終於傳達到了。

真美好啊!

“我就在這裡啊。”

吶,是的,我看見了,你就在這裡啊。

票房超越《千與千尋》,《你的名字》到底為何成為傳奇

票房超越《千與千尋》,《你的名字》到底為何成為傳奇

票房超越《千與千尋》,《你的名字》到底為何成為傳奇

(《你的名字。》OP的鏡頭與巖井俊二《謎之轉校生》ED的鏡頭對比,新海誠在訪談中也格外提及了這份借鑑。)

其實是真的已經過去了很久很久了,所以一切都變了。

變了時間,變了地點,也變了認識的人,以前熟悉的逐漸變得陌生,而很多陌生的東西卻開始變得熟悉。

新海誠終於學會了妥協,也終於就像他自己所願望的那樣,讓很多很多的人看見了他自己。

曾經那個作家性極強,又在傳統動畫圈裡被視作異端的獨立動畫製作人,終於走到了如今的地方,讓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能看見的地方。

在看著電影結尾長長的STAFF名單,我一直笑。

看見安藤雅司,看見黃瀨和哉,看見松本憲生、衝浦啟之和橋本敬史;看到製作協力裡排在第一位的P.I.G.;看見排在攝影最後的新海誠;看見感謝名單裡刺目亮眼的巖井俊二。

我莫名地驕傲,卻又莫名地失落。

為什麼呢?

或許會讓我想很久很久。

票房超越《千與千尋》,《你的名字》到底為何成為傳奇

但在這部作品裡,最讓我銘記深刻的依然還是奔跑。

屬於衝浦啟之的奔跑。

當宮水三葉一路沿著蜿蜒的盤山公路向著下方衝刺的時候,她氣喘吁吁、筋疲力竭,膝蓋發軟、跌倒,卻依然掙扎著站起。

即使只擁有畫面,即使不需要話語,每一個動作裡所透露的那種意志都是那樣真實而堅定得震撼人心。

這便是那最“真實系”的分鏡,那種我最愛的分鏡。

奔跑、奔跑。

這或許便是那屬於日本的演出和監督們所擁有的某種堅持,無論是衝浦啟之、新海誠、石田祐康還是細田守……

無論重複了多少次,都讓我如此無力抵抗。

彷彿唯有在那不斷向前的奔跑之中,那些混雜的感情、衝動、回憶與意志不斷地被提煉、昇華,才能讓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能夠在奔跑跳躍中如同飛翔一般耀眼地釋放、爆發,直到最後,聲嘶力竭。

在《穿越時空中的少女》細田守如是。

在《你的名字。》中,衝浦啟之與新海誠亦然如是。

票房超越《千與千尋》,《你的名字》到底為何成為傳奇

票房超越《千與千尋》,《你的名字》到底為何成為傳奇

票房超越《千與千尋》,《你的名字》到底為何成為傳奇

(《你的名字。》中,宮水三葉的奔跑。這段演出原畫由衝浦啟之負責。它借鑑模仿了下面的經典鏡頭。)

票房超越《千與千尋》,《你的名字》到底為何成為傳奇

票房超越《千與千尋》,《你的名字》到底為何成為傳奇

票房超越《千與千尋》,《你的名字》到底為何成為傳奇

(《穿越時空的少女》中由細田守所構思的著名分鏡。這是女主真琴的奔跑。她開始跑得不快,卻被逐漸加快平移的鏡頭拉下,所以她開始加速、衝刺,逐漸趕上鏡頭,跑得比鏡頭更快,直到超越鏡頭。僅僅通過一個鏡頭連續的畫面,就展現出了強大的張力與爆發力。)

……

當瀧喝了口嚼酒回到那一天遇見外婆的時候,茶梗立了起來。

在日本民間的傳說裡,這便是好運的意思。

票房超越《千與千尋》,《你的名字》到底為何成為傳奇

我不相信命運。

但我相信那些無法言說的聯繫,我將其稱為“緣”。在時間裡這種聯繫不斷地蔓延、糾纏、斷裂、縫合。

新海誠把這稱作,“Musubi”。

或許便是因為這“Musubi”,所以我才能看到這部電影,才能在一切結束後喃喃:“原來你也在這裡啊。”

謝謝。

謝謝。

票房超越《千與千尋》,《你的名字》到底為何成為傳奇

票房超越《千與千尋》,《你的名字》到底為何成為傳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