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藥企TOP15發佈!強生穩居寶座,賽諾菲跌出前五,中國將是下一個主戰場!

  • 專利懸崖、仿製藥衝擊、人事劇變、戰略調整···這些製藥大佬們去年經歷了許多共同的變化和挫折。

截至目前,基本上跨國藥企都發布了2018財年的年報,根據FiercePharma發佈的全球製藥企業營收排名TOP15榜單來看,相比去年,上榜企業沒有變動,但排名卻發生了變化。

去年排名第五的賽諾菲銷售額下滑了近2%,跌至第七位;吉利德多年來一直受丙肝藥物定價的壓力,2018年的下跌態勢加大,下滑了三個位置至第13位。另一方面,默克在Keytruda的強勁勢頭下,進入前五;“背水一戰”的百時美施貴寶從第15名上升到12名。如果對於Celgene的收購最終成功,按照去年Celgene 150億美元的收入,BMS有極大希望躋身前十大製藥公司之列。

專利問題仍是跨國藥企最頭疼的問題之一,過去幾年,幾家藥企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專利懸崖。此前FiercePharma發佈了一份2019年可能在美國面臨專利挑戰風險的10大藥品清單,羅氏抗癌“三大王牌”上榜,吉利德“二代”產品有兩款在列,輝瑞、GSK各有一款失去專利保護的明星藥也出現在榜單中。

而根據2018年全球銷售情況看,10大藥品中一半以上的藥品銷售額同比去年下滑,隨著多個仿製藥獲批上市,這10大藥品在2019年將面臨更大的銷售危機。因此藥企都在尋找下一個重磅炸彈,來抵消專利到期帶來的負面影響。

從產品角度看,創新藥仍是企業發展主要驅動力。在銷售增速較快的企業中,羅氏、強生、艾伯維的研發投入已超100億美元。與此形成對比的是,輝瑞、諾華雖然營收仍居前列,受制於專利懸崖和新藥難產,增長已經呈現疲態。而在新藥中,抗癌藥正在成為新的發力點。除了羅氏、強生、阿斯利康等原本以抗癌藥為重點的企業,此前一直專注丙肝領域的吉利德,也推出了CAR-T療法Yescarta,且表現不俗。

從國內市場來看,雖然在過去一年經歷了國家談判、臨床替代、降稅降價、4+7帶量採購等一系列挑戰,但一系列機會仍然已經呈現。2月國家醫保局發佈消息稱,新一輪醫保目錄即將調整,利好抗癌藥、罕見病用藥、兒童藥等,而這些正是跨國藥企的“強項”。作為重要市場,中國仍是大多數跨國藥企的業績引擎。與之相應,人事調整和戰略調整也將持續推進。

全球藥企TOP15發佈!強生穩居寶座,賽諾菲跌出前五,中國將是下一個主戰場!全球藥企TOP15發佈!強生穩居寶座,賽諾菲跌出前五,中國將是下一個主戰場!

01強生:東邊不亮西邊亮

2018年,強生以815.82億美元的收入繼續穩坐第一的位置。相比2017年,製藥板塊成為保持業績增長的最大動力,貢獻了407.34億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長12.4%,消費者保健產品和醫療器械業務板塊的收入分別為138.53億美元和269.94億美元。從收入的地域分佈上看,亞太和非洲地區是強生2018年業績增長最快的地方,增幅有10.5%,其次是歐洲9.5%。

2018年,當家品種Remicade(英夫利昔單抗)雖然依舊奉獻了超過50億美元的收入,但是輝瑞和默克的生物類似藥已經對其虎視眈眈,遭遇了生物類似物競爭加上不得不提高折扣和退款補償,其銷售額也相比2017年下降了15.7%。

不過其銀屑病用藥Stelara(烏司奴單抗)迎來了快速擴容,銷售額大漲28.5%,2018年銷售額首次突破了50億美元,很大程度上彌補了英夫利昔單抗的市場萎縮。

Darzalex(達雷木單抗)是首個獲批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單抗藥物, 2015年底上市後從四線用藥陸續擴大到二線用藥和三線用藥,上市2年後便成為年銷售額12億美元的重磅炸彈。2018年10月19日,強生在中國向NMPA遞交了達雷木單抗的上市申請,被納入優先審評,預計2019第三季度獲批,增長後勁十足。

但是同時,Xarelto(利伐沙班)和Invokamet(卡格列淨)都在市場上遭遇了競品的壓制,業績繼續下滑。2018第四季度,FDA批准了卡格列淨新適應症,加上此前在國內大幅降價,相信能換來相應的市場。

強生去年的業務可以用此消彼長來形容,對於未來,有一點是肯定的:無論這些藥物以後走向如何,強生都將在2020年再次登上榜首。唯一的問題是,製藥板塊將這場勝利中扮演了多大角色。

02羅氏:後浪推前浪,新產品扛大旗

2018 財年,羅氏實現收入 581.21億美元。分業務板塊來看,公司業務包括製藥和診斷兩個領域。2018年製藥業務和診斷業務均衡發展, 2018 年均實現 7%左右的增長。其中製藥業務實現收入449.53 億美元,佔收入比重的 77%。

利妥昔單抗、曲妥珠單抗、貝伐珠單抗是羅氏鼎鼎大名的三大“王牌”產品,多年來一直是羅氏業績的強大支柱。2018年,羅氏三大王牌總體依舊算是堅挺,但是隨著生物類似藥衝擊,利妥昔單抗已經率先開始出現業績滑落,歐盟地區收入更是大幅下滑,2018年減少47%。

在老一代產品受生物類似藥衝擊的境況下, Ocrevus、帕捷特等新一代產品扛起大旗,推動羅氏收入快速增長。Perjeta全球收入增長 27%、所有地區均增長,表現亮眼。

作為多發性硬化治療領域標杆產品的Ocrevus被稱為羅氏最成功的產品,上市的第一年便收穫了近30億美元的銷售額。2019 年隨著在歐洲和其他市場逐步上市、向更早期療法推進甚至替代口服藥品,可以預見,Ocrevus將會為羅氏帶來更高的銷售增長。

2017年經過國家藥價談判,羅氏旗下四款靶向藥物曲妥珠單抗、利妥昔單抗、貝伐珠單抗、厄洛替尼降價50%-70%,列入國家醫保目錄,兩個月後各地醫保報銷迅速落地。據E藥經理人知悉,羅氏中國2018年的銷量猛增達75%,銷售業績增長了28%。此前在接受E藥經理人採訪時,羅氏中國負責人周虹就表示,希望能通過2019年醫保目錄的更新把帕捷特納入國家的醫保。相關閱讀:羅氏周虹:枕戈待旦迎新一輪醫保調整,新藥定價有望全球最低

03輝瑞:看中中國市場

年報顯示,輝瑞2018年營業收入達到536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市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增長都超過20%,是新興市場迅猛增長的關鍵因素,這也使得輝瑞格外看重中國市場。

2019年3月,輝瑞新任首席執行官艾伯特前往中國,參加在北京召開的2019國際醫藥創新大會,在演講中其還專門針對中國的藥品監管環境提出了四點建議,包括建立可靠、可預測、基於實證的監管系統,包括保護知識產權、可持續的定價和報銷系統等,甚至還提到了目前正在中國備受關注的4+7藥品集採。

實際上,在接手輝瑞後,艾伯特已經著手將公司業務重組為三個全球部門,其中專注品牌非專利藥和仿製藥業務的Upjohn將會設立在中國,將負責把“公司最具代表性的20個品牌產品帶到全球100多個市場”,其中包括輝瑞的大部分非專利固體口服劑量傳統品牌,如Lyrica、立普妥、絡活喜、偉哥和西樂葆。其中目的之一便是更好地抓住新興市場和中國增長帶來的機遇。

但從全球來看,儘管全年淨利潤達到111.5億美元,但與2017年相比下降48%。去年輝瑞針對其無菌注射藥物的問題進行生產升級,但是卻造成了其中一些藥物嚴重短缺,而輝瑞CEO艾伯特曾在一月份承認藥品短缺問題,並表示短缺甚至會持續到2020年。

對於輝瑞來說,最讓它頭疼的是數個藥物在主要市場即將專利到期的問題。受影響最大的便是其經典藥物Viagra(西地那非),由於在2017年12月在美國專利保護過期,Viagra的全球銷售額從2017年的12.04億美元下滑到6.36億美元。

另外,在臨床項目上,最主要的管線產品Bavencio (avelumab)在2018年並沒給輝瑞帶來太多好消息,治療卵巢癌的III期JAVELIN Ovarian 200研究和JAVELIN Ovarian 100研究也都遭遇失敗,輝瑞和默克最終決定終止了JAVELIN Ovarian項目的開發。

但輝瑞在年底突然發力,第四季度銷售同比增長5%至140億美元。輝瑞表示,新上市藥物,生物類似藥和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為其業績的主要增長動力。

在產品開發方面,輝瑞是2018年新藥獲批上市的最大贏家,將4款新藥收入囊中,第四季度,輝瑞生物類似藥業務在的發達國家市場銷售實現了31%的增長。 2019年,輝瑞預計有多達四種生物類似藥將在美國獲得上市批准。

04諾華:戰略轉型,交易頻繁

諾華2018年營業收入531.7億美元億美元,這主要得益於銀屑病重磅藥物Cosentyx(司庫奇尤單抗)和心衰藥物Entresto的強勁表現。即使面臨著強生和太陽製藥出現了新的競爭,但司庫奇尤單抗在2018年的銷售額為28億美元,增長了36%,尤其是在司庫奇尤單抗與烏司奴單抗頭對頭臨床試驗中,司庫奇尤單抗在銀屑病適應症顯示出優於烏司奴單抗,這讓司庫奇尤單抗名聲大噪,未來司庫奇尤單抗市場將依舊高速增長。

另外,司庫奇尤單抗在納入第一批臨床急需境外新藥名單的基礎上,已經在中國獲批。

2018年,諾華除了陷入了一場涉及向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前私人律師行賄的醜聞外,最受關注的應該是戰略上的調整,例如將消費者保健合資企業36.5%的股份以130億美元出售給GSK、宣佈了剝離愛爾康的提案、以及山德士開始轉型,重塑投資組合、地理重點、精簡成本結構等。而山德士CEO此前的辭職更是引發了諾華或將把山德士分拆的或者出售的猜想。

雖然諾華正在剝離或計劃剝離某些資產,但它的雄心已經跨到了目前最火熱的基因檢測領域。去年4月份,諾華以87億美元現金收購美國基因治療公司AveXis Inc。另外,Kymriah最然是其全球首個獲批上市的CAR-T療法,但表現卻不如後來的吉利德。因此諾華與CELLforCURE公司達成生產製備CAR-T產品的合作協議,這也是歐洲地區達成的一筆金額最大的細胞和基因療法相關的CDMO合作協議。

在此前河南省的集中招標採購中,諾華、豪森和石藥歐意的伊馬替尼片在抗癌藥專項集中採購議價工作中均未確認專家建議價,整組流標。但是此後,各地採購平臺上的格列衛(甲磺酸伊馬替尼片)紛紛降價,降幅達28%,一方面有著4+7的壓力,另一方面國內伊馬替尼仿製藥申報扎堆,已有品種完成BE臨床,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國產仿製藥將繼續瓜分市場。或許此次在各地降價也是為了保持住其市場。

05默沙東:繼續押寶腫瘤藥

默克2018年營業收入422.9億美元,不難看出,增長的背後離不開其明星產品Keytruda的功勞。如果說去年最火的腫瘤治療領域是PD-1的話,那麼默克的Keytruda和百時美施貴寶的Opdivo則是當之無愧的佼佼者。而在一線治療肺癌方面,Keytruda則已經佔據了絕對的王者地位。與去年同期的38.1億美元相比,Keytruda 2018年銷售額達71.7億美元,翻了一番。

除了Keytruda,默克近幾年“押寶”都相當成功,9價HPV的大量需求幫助默克實現了疫苗收入的大幅增長,特許經營權的銷售額從2017年的23.1億美元攀升至今年的31.5億美元。

相對於其他公司“買買買”,默沙東在投資上顯得更加謹慎。2019年初,在J.P.摩根大通健康保健年會上,默沙東首席執行官Ken Frazier表示,“近期沒有看到我們有大型併購計劃,並不代表我們不想參與進來,競爭實在太激烈了。或許小型併購會是我們的選擇。”

而默克與輝瑞共研的的PD-L1藥物Bavencio於2017年3月首次獲批,當年實現銷售額2100萬歐元,2018年這一數字實現三番,達到了6900萬歐元,由於獲批時間晚、適應證獲批少等原因,相較於K藥、O藥70億美元量級的銷售額,默克的Bavencio銷售額著實不大,但增速依然強勁。但最近Bavencio卻接連給默克帶來了幾個壞消息。除了在上市時間上落後於K藥和O藥外,Bavencio在卵巢癌、胃癌、肺癌等三大癌種方面的三項三期臨床試驗遭遇失敗,影響了其適應證獲批和銷量。

此前,默克高性能材料業務CEO畢康明曾表示,中國已經成為默克公司全球第二大市場。2018年,亞太地區的收益佔到默克集團全球市場的三分之一,年增長約為8%,其中默克在中國的銷售額達19億歐元,較前年增長了18%。此前,9價HPV疫苗在國內需求量旺盛,一度出現缺貨甚至要搖號打針的局面,這也給默克的疫苗業務帶來的不小的增長。

06GSK:做腫瘤藥,我們是認真的

GSK去年的收入為409.6億美元,按匯率不變計算,比2017年增長了5%。其中,帶狀皰疹疫苗Shingrix在2017年10月獲批後,2018年銷售收入直接突破10億美元,帶動GSK整個疫苗板塊增長了16%。

2018年,GSK大動作頻頻。首先是動刀消費者保薦業務。在2018年3月以130億美元回購了諾華持有的消費者保健業務合資公司的36.5%的股票後,又在2018年12月與輝瑞達成協議,雙方剝離出各自的消費者保健業務,成立一家新的合資公司。

GSK在2014年進行了重大業務調整,“退圈”腫瘤領域,用整個腫瘤業務資產置換了諾華除流感疫苗外的疫苗業務資產。減負後的GSK在艾滋病業務板塊強勢復甦的帶領下,確實回到了增長的軌道。不過GSK拋棄掉的腫瘤產品Tafinlar+Mekinist以及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藥物艾曲波帕在諾華手下也都成了10億美元的重磅炸彈。

現在,GSK對於腫瘤的態度來了個180度的大轉變。2018年12月對於Tesaro51億美元的收購,同時也獲得了針對PARP、PD-1的項目以及探索各種腫瘤免疫組合療法的空間。而與默克圍繞M7824這一個雙功能蛋白藥物簽訂了37億歐元的深度捆綁合作更是為GSK 在腫瘤領域的佈局添了一把火。如果一切都按計劃進行,腫瘤藥物很快就會對GSK的業績做出重大貢獻。

這一系列的動作或許來自於呼吸業務的受阻。哮喘藥物Advair 由於受到定價壓力的增加以及仿製藥的侵蝕,2018年在美國的銷售額下降了32%,整體呼吸管線的銷售額下降1%。多年來,GSK一直在對Advair進行貼現,以保持市場份額,併為此損失了數十億英鎊。

07賽諾菲:失去糖尿病優勢

從去年的409.1億美元到今年的406.6億美元,賽諾菲成為業績下滑的五家公司之一,並且跌出了前五名。這背後,是賽諾菲面臨的幾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首先,是糖尿病持續拖累。隨著淨價格暴跌和回扣膨脹,賽諾菲在美國主要市場多年來一直承受著定價壓力。在這些壓力下,該公司去年的糖尿病銷售額下降了10.5%。另外,作為賽諾菲在糖尿病領域的拳頭產品,Lantus近年來飽受仿製藥的衝擊,而隨著禮來等同行推出同類型產品,擺在賽諾菲面前的壓力也不斷增加。

總之,該公司的銷售額在2018年下降了1.7%,也直接體現在了薪酬方面。賽諾菲公司CEO奧利維爾·布蘭迪科特(Olivier Brandicourt)在2018年減薪25%。在FiercePharma編制的生物製藥高管收入排名中,這個數字很可能會讓他墊底。

秉承近年剝離“非核心”業務的戰略措施,賽諾菲還對外表示,其已從自身研發管線中剔除38個研發項目,其中包括13個正在開發中的項目和25個尚處於研究階段的項目。而在保留的項目中,賽諾菲已經選擇包括專科護理領域、腫瘤、免疫學、罕見病和罕見血液疾病在內的17項進行加速開發。

在2018年財報電話會議上,賽諾菲執行副總裁兼全球研發負責人JohnReed介紹,賽諾菲的研發重心將向疫苗和專科治療領域轉移,並且將集中資源推動優先研發項目的進展。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中國疫苗事件爆發後,賽諾菲的五聯疫苗Pentaxim恢復供應,一定程度地拉動了疫苗業務單元賽諾菲巴斯德2018年業績的增長。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賽諾菲整體收入下降,但是在新興市場銷售增長7.5%,其中中國市場增長達12.7%,成為2018年賽諾菲業績增速最快的區域。

08艾伯維:“藥王”的憂傷

乍一看,財報的數字顯示艾伯維在2018年過得非常好:營業收入327.5億美元,銷售額增長16%,每股收益增長40%;暢銷藥Humira銷售額達到199.4億美元;另外,經過去年的稅率改革後,稅率調整後僅為8.7%,這是大型製藥公司的最低稅率。

但如果細細分析,艾伯維的2018並不像表面上那麼光鮮亮麗。以股市為例,在2017年市值漲1540億美元之後,艾伯維去年股價從100美元下跌至90美元。年初Imbruvica治療晚期胰腺癌III期臨床遭遇失敗,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艾伯維對於Imbruvica的增長信心。此外,艾伯維抗體藥物偶聯物Rova-T在去年12月份小細胞肺癌III期臨床失敗後,命運也不容樂觀。該藥是艾伯維在2016年支付58億美元收購Stemcentrx後獲得。

與此同時,在第四季度,Humira在美國以外市場的淨收入已大幅下跌17.5%。分析人士指出,這一數據表明,10月份進入歐洲市場的多款阿達木單抗生物仿製藥已迅速獲得市場份額。Abbvie正在削減Humira在歐洲的價格,以應對在其市場份額之後出現的生物仿製品。有分析師認為,這一趨勢正在加速,今年Humira將失去超過三分之一的美國銷售額。Humira佔了艾伯維總收入的60%以上。截至目前,艾伯維已與6家公司就阿達木單抗生物仿製藥上市時間達成了協議,預計在2023年1月之前,仿製藥不會打入美國市場。這給了艾伯維喘息的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幾年裡,艾伯維已成功建立起了其他特許專營權,特別是血液腫瘤學療法,這一投資組合淨收入已大幅上漲,其中Imbruvica全球淨收入35.9億美元,同比增長39.5%;Venclexta全球淨收入3.44億美元。

好消息是,Venclexta獲得美國FDA批准AML適應症,同時歐洲方面已批准Venclexta用於二線治療複發性/難治性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R/R CLL)。目前,艾伯維也正在尋求推出2款新的免疫學產品,以幫助保護未來業績增長。

目前Humira在國內也面臨著眾多的威脅,目前國內已有齊魯製藥,正大天晴,海正藥業,信達生物等28家企業進行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物的仿製藥申報,步長製藥日前也發佈公告稱其生物類似藥已經進入Ⅰ期臨床。

09拜耳:戰略調整進行時

拜耳2018年營業收入298.8億美元,相比於2017年的300.2億美元略有下降。

在2018年夏季拜耳完成了史上最大規模的的對於孟山都的收購,但此前,有分析師建議,拜耳股價受到多個部門的拖累,一旦分拆可能會提振股市。11月,拜耳公佈了一項大型改革計劃,該公司的動物保健業務被取消,此外,還剝離了健康消費品事業部品牌Coppertone和Dr. Scholl’s以及出售所持有的德國生產基地服務商Currenta 60%的股權計劃。與此同時,拜耳包括製藥研發、製造、消費者等在內10%的員工近12000個工作崗位,成為了“砧板之魚”。

對於拜耳來說,眼科藥物Eylea、抗凝血藥物Xarelto、肺動脈高血壓治療藥物Adempas、腫瘤藥物Stivarega、腫瘤藥物Xofigo仍然是其處方藥業務的關鍵增長點,銷售額提升13.5%(經匯率與資產組合調整)達到68.38億歐元。其中,由於在歐洲、中國和加拿大市場的銷量提升,拜瑞妥增長12.8%。在其他處方藥產品中,銷售增長最強勁的是糖尿病治療藥物拜唐蘋,這也得益於在中國市場銷量的大幅提升,銷售額上升13.8%)。

10禮來:尋求差異化優勢

禮來2018年收穫了245.6億美元的營業收入,儘管糖尿病藥物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艱難的定價動力,但該公司去年的銷售額仍然增長了7%。禮來近年來一直在重大的專利損失作鬥爭。例如與廉價仿製藥抗爭的ED藥品Cialis去年的銷售額下滑了20%。除了Cialis,禮來最近還因為抗利尿藥物Stratera和血液稀釋劑的有效性而受到專利過期的打擊。

禮來實際上是近幾年從新藥上市中獲益最大的製藥巨頭,在糖尿病、腫瘤、自身免疫疾病、偏頭痛這幾個領域都有產品佈局。尤其是2014 年以後獲批上市的多個新產品在 2018 年顯著放量,彌補了 Cialis(他達拉非), Effient(普拉格雷)、Strattera(阿託莫西汀)等產品失去專利保護的不利影響。而 Humalog、Alimta 這些老產品受臨床需求增加和零售價格提高的影響,也取得了增長。

禮來目前沒有PD-1產品管線,但並不影響其在腫瘤領域的步伐。雖然除了老產品培美曲塞,禮來並沒有特別重磅的腫瘤產品,但胃癌新藥Cyramza(雷莫蘆單抗)和乳腺癌新藥Verzenio都正給禮來穩定地創造現金回報,每個產品在2018年的銷售額都超過2億美元。另外,禮來前不久宣佈將以 80 億美元收購明星公司 Loxo,準備差異化地擴充腫瘤產品管線。

2017年9月初,禮來關閉了位於上海張江的早期臨床研究實驗室並裁減3500人,同時聲明在華研發活動的重心將轉到通過本土協作推動早期和臨床研究上來。去年年初,禮來宣佈其中國創新合作中心正式在上海成立,將聚焦更多通過本土協作推動早期新藥研發。

*本文版權均屬E藥經理人所有,如需轉載請在後臺留言,經允許後方可轉載,並在文首註明來源、作者。

全球藥企TOP15發佈!強生穩居寶座,賽諾菲跌出前五,中國將是下一個主戰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