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走進普寧泥溝村,記錄這種流行於潮汕地區的“廣場舞”

英歌,是廣東省普寧市民間廣為流傳的一種融舞蹈、南拳套路、戲曲演技於一體,壯美、陽剛的群體廣場舞蹈,主要表現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豪情鬥志和英雄氣概,泥溝英歌,便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央視走進普寧泥溝村,記錄這種流行於潮汕地區的“廣場舞”

據載,泥溝英歌的起源,是泥溝先祖從福建南下定居後才有的,至今已有數百年曆史。如普寧其他英歌一樣,泥溝英歌源於人民群眾勞動之餘喜好習武,藉以消除疲勞、健身壯體,後又在習武的基礎上,根據宋朝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故事創編了“唱英歌”,後代代相傳,發展為南方漢民族優秀民間傳統舞蹈。

最初先祖傳下來的泥溝英歌舞前棚是八槌八鼓一蛇,雖套路不多,卻極為精堪。經過一代代的相傳加工,形成自己獨有的風格,具有嚴謹的身法,步法,槌法,陣法

央視走進普寧泥溝村,記錄這種流行於潮汕地區的“廣場舞”

在傳統潮汕民俗裡,英歌具有驅鬼逐疫、鼓舞士氣、威懾敵人之說。而以其中“驅鬼逐疫”尤為突出!故此,有研究英歌的學者認為這是古代儺舞的遺存。英歌舞演員配合舞蹈動作發出的叫聲,尖厲有力,勝似猛獸發出的吼叫,以此達到驅鬼逐疫的目的。每每活動中,也總以英歌為先鋒隊伍,伴隨其動作吼叫,甚為震撼!

“鼓舞士氣”、“威懾敵人”這些是現場才能真正體驗到的!

在隊伍每到達一個有特別意義的地方,英歌都會激起帶來一場具有陣法的“打圈”表演,英歌舞者扮演的是梁山伯英雄好漢,所以,舞者臉部化妝是根據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徵而定的,一般如下:

隊頭玩蛇的鼓上蚤時遷,臉上盤一條銀環蛇;

頭槌是黑旋風李逵,黑鬚滿腮、倒鉤;

二槌是大刀關勝,紅臉紅須;

三槌花和尚魯智深,是個花點環須綠眼角怪樣;

四槌行者武松卻描得英姿煥發、剛強無敵美男子。

央視走進普寧泥溝村,記錄這種流行於潮汕地區的“廣場舞”

央視走進普寧泥溝村,記錄這種流行於潮汕地區的“廣場舞”

央視走進普寧泥溝村,記錄這種流行於潮汕地區的“廣場舞”

央視走進普寧泥溝村,記錄這種流行於潮汕地區的“廣場舞”

在頭槌帶隊中,英歌隊伍長龍一般,遨遊在廣場之上,如萬馬奔騰。拍攝時候,我站得很遠,儘管拉長了焦距,卻都沒捕捉到頭槌表現的那種英雄氣概。在近日整編這些照片是照片時候才發現,上面這張照片右側的頭槌,動作竟如此精彩!

央視走進普寧泥溝村,記錄這種流行於潮汕地區的“廣場舞”

許多外鄉人都說,普寧泥溝英歌毫無氣勢、軟弱無力、不值一看,各種比對、評價、爭議,多不勝數。如果泥溝英歌真如此讓人不屑,又何來的諸多爭議?也許,見仁見智吧。

泥溝英歌的特點是:扣槌在下,從下而上,雙提臂,單踢腿,幅步大。雙槌起落,扣擊對舞,手腕轉動打活槌,產生漂亮的槌花。上身和頭部左右自然晃動,極富舞蹈感。

套路有:觀音坐蓮,單鎖鏈,雙鎖鏈,鉤腳,飛鷹等。

槌法有:推槌,背槌,合槌,搓槌,釗槌等。

陣法有:8字雙金錢,雙龍擺尾,八卦螺旋、李逵下山、內外重圍、洗街、五星閃光、落地梅花、披星戴月等。

央視走進普寧泥溝村,記錄這種流行於潮汕地區的“廣場舞”

央視走進普寧泥溝村,記錄這種流行於潮汕地區的“廣場舞”

央視走進普寧泥溝村,記錄這種流行於潮汕地區的“廣場舞”

陣法、槌法舞動時候,粗獷豪爽,氣勢磅礴,剛柔並濟,變化多端。環套環,圈套圈,層層交織,隊隊相應,有如猛虎下山,萬馬奔騰,讓觀眾百看不厭。

央視走進普寧泥溝村,記錄這種流行於潮汕地區的“廣場舞”

央視走進普寧泥溝村,記錄這種流行於潮汕地區的“廣場舞”

值得一說的是,泥溝英歌的打槌法——雙拋槌,是種普寧英歌中打法最為獨特的。與普寧其他英歌風格相比較,泥溝英歌的雙拋槌又被稱為“活槌”!最典型的是雙槌從右胯旁沿一斜線向左上方拋擊又甩擊回原位,配合其腳下特有的跑跳步反覆進行,整個動態非常的輕靈、活躍,柔中顯剛,舞蹈性特別強。

儘管我知道這些套路、槌法、陣法等,可惜我還是無法清楚的分辨現場這些誰是誰,但估計出場時候的這陣法應該就是“八卦螺旋”吧。泥溝英歌的步態、圖案變化十分豐富,如快速的倒步連接,是泥溝英歌最富特色的隊形變化之一。在表演中,舞隊以三人一組不斷地套換位置,形成環環相扣、循環不息的單向群體運動,表現了英雄們前赴後繼奮勇向前的偉大氣概。

央視走進普寧泥溝村,記錄這種流行於潮汕地區的“廣場舞”

雙龍擺尾

由黑衣的頭槌、青衣的二槌分別帶隊,又以頭槌為主,耍蛇的時遷帶隊分別在隊伍中慢拍衝出,形似雙龍擺尾。

央視走進普寧泥溝村,記錄這種流行於潮汕地區的“廣場舞”

視頻、圖、文/安靜聲音


聲明:本文不代表我們的觀點,僅供讀者參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