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知識,天生就是被包圍的美軍火力基地

軍事知識,天生就是被包圍的美軍火力基地

作戰營地的概念美軍1964年在越南設立的前哨作戰基地,用於為深入敵方領土的美軍巡邏人員提供火力支援和補給,兩個營地之間的平均距離是17英里,早期營地中的許多隻是茅草屋頂建築、一些迫擊炮陣地和一些圍場。掩體、壕溝和幾乎沒有任何周邊障礙物。後來的戰鬥營地內有營房、補給室、彈庫和其他支持設施,所有的設施和住所都在地下防禦炮火攻擊,周圍佈置精心設計的帶刺鐵絲網,佈置在前沿的機槍掩體,雷區和護城河,

軍事知識,天生就是被包圍的美軍火力基地

一個營地通常有1000人,除了部隊,他們的家人還住在營地裡。發電機提供電力,有水井,儲備的口糧足夠圍困30天。每個營地都有一個配備齊全的藥房,有學校、理髮店和裁縫店,游泳池和車輛維修廠,甚至一個咖啡館。許多營地都有一個機場和直升機停機坪,炮兵陣地是作戰營地的靈魂,各種迫擊炮負責封鎖防區結合部內的道路,遠程重炮用於打擊敵人和支援附近其他營地

軍事知識,天生就是被包圍的美軍火力基地

戰鬥營地的核心包括指揮和補給設施,是營地的日常神經中樞。指揮團隊通常用一個大房間,用作會議室和創建室,以及一個一般行政工作區。餐廳和廚房也是一部分,宿舍是單獨建築,通信中士通常睡在通信艙裡,醫生睡在緊急醫療艙裡。口譯員和護士的宿舍也位於室內。高達71英尺的無線電天線塔被安裝在通訊室旁邊。緊急醫療掩體在營地受到襲擊時可以使用。供應室基本上是一個小倉庫,軍械室存放備用武器,還有一個帶淋浴的洗手間,營地內停放的車輛很少,通常包括兩輛M35貨車、一輛M37B1貨車和一輛M151AL吉普。一輛或兩輛400加侖M149水拖車總是裝滿了水,安裝有兩臺10千瓦的發電機,

軍事知識,天生就是被包圍的美軍火力基地

戰鬥營地通常位於離邊境很近的地方,自然成為北越軍隊的眼中刺,從炮火攻擊到步兵偷襲圍攻不斷,基地守軍的每天作息安排大致一樣:在第一縷晨光下從防空洞和掩體中小心地探出頭;在霧氣籠罩的4~5小時裡提防來襲的炮彈;能見度逐漸提高後,注意觀察越軍的發炮位置,然後儘快(最快記錄是40秒)對其實施炮火反壓制;入夜後,可以稍稍舒緩筋骨,當然也要用夜視裝置防止越軍偷襲。

軍事知識,天生就是被包圍的美軍火力基地

北越“工兵”是經過專門訓練的突擊和突擊部隊。他們被訓練滲透通過帶刺的鐵絲網屏障,經常在突擊前對營地進行偵察掃雷,越軍82和120mm迫擊炮是非常有效,高爆彈穿透掩體屋頂,會造成大量損壞。密集的迫擊炮火力造成的損害最為嚴重,而107mm、122mm和140mm的無制導火箭通常效率較低,因此很少使用,這種基地由於常常受到攻擊,最終還是棄守了

軍事知識,天生就是被包圍的美軍火力基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