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恩師牛利民先生(白亞軍口述 張振秦 整理)

2011年8月17日,我的恩師牛利民先生離開了我們,驚悉噩耗,我的心情異常悲痛。謹以此文,聊以追念先師。

我與先生結識於1999年,經我的老恩師李正寅先生引薦,正式拜先生為師。先生一生,從不輕易收徒,在我之前,只教過武威秦劇團的王中高一人,所以,能拜在先生門下,真是榮幸之至,令我受寵若驚。先生教戲非常嚴格,對基本功要求很高,一個動作不到位,便停下來讓我反覆練習,並親自示範,一招一式,均要求一絲不苟,僅一個“拉架子”,我足足練了有一年之久。我隨先生先後學習了《轅門射戟》、《逃國》、《闖新府》、《哭祖廟》、《葫蘆峪》、《獅子樓》、《祭靈》、《走雪》、《截江奪鬥》等十餘出,先生傳授的這些劇目,讓我受益匪淺,終身受用。每念至此,先生給我教戲時身影便浮現眼前,久久難忘。

先生於1921年生於長安縣鐵爐廟村(今屬西安市)的一個貧苦家庭,祖籍商州,原名牛隨。父親是一位落魄文人,家道艱難,難以為繼。十歲時,經陳雨農先生引薦,入易俗社第十一期,高培支先生為其取名牛利民,字宜農。與姜能易、樊新民、凌光民、鄧維民、賀孝民、王仲華等同科,由此開始了長達五十多年的從藝生涯。

先生啟蒙於鄭香亭、趙傑民兩位名師,以小生戲開蒙,11歲時便登臺表演,頭一齣戲是《華亭相會》。坐科期間,又蒙高天喜、呂通俗、楊實易等先生傳授,打下了紮實的基本功,文武皆能。1938年,應高希中(易俗社第四期學員,著名鬚生)之邀,隨同鄉薛再平(名青衣)遠赴甘肅平涼,搭班“平樂學社”,與高希中、劉易平、景樂民、閻更平、秦鴻德、雪文華、郭治秦、李可易、王文鵬、薛再平、孟遏雲、李景華等名演員同臺合作。先生於演戲之餘,經常觀摩其他名演員的演出,並細心揣摩,他記憶力驚人,能過目不忘,又加謙虛好學,深受前輩青睞,李可易先生傳授其《轅門射戟》,王超民先生授以《吃魚》等戲。1943年夏末,“平樂學社”被當局掌控,當權者排斥社長高希中,先生出於同門情誼,憤然與高希中、傅榮啟等先生出走“平樂學社”,輾轉搭入閻逢春的蒲劇班演出(風攪雪形式),在安口演出時加入了由十七軍新二師六團團長竇子章創辦的“精誠劇社”,演出於平涼、寶雞、西峰等地。1945年底,竇子章部換防民勤,劇社遂遷往部隊駐地。1946年,竇子章調往武威,劇社無人管理,先生便與高希中先生於該年8月將劇社帶到了蘭州,演出於雙城門劇場,同臺合作者有高希中、楊金鳳、劉易平、劉金榮、王曉玲等。先生在蘭州演出一年多,便隻身赴靖遠參加了“海嘯秦劇團”,與袁天霖、王正端、肖正惠等名演員合作。後應周正俗先生之邀,遠赴西寧加入其組建的“通俗社”,不久後返回蘭州,1948年復加入周正俗的“福利社”。在“福利社”,先生結識了嶽中華和趙福海先生,這兩位老先生對他後來藝術道路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1950年,“福利社”與“文化社”合併,更名“文化秦劇社”,1953年,先生經民主選舉,被推舉為社長。1956年7月,“文化社”與高希中先生任社長的“新光社”合併,稱“文光劇社”,先生擔任副社長。1958年,“反右運動”開始,先生與周正俗、李景奎、李壽平、魏牡丹、吳德育等先生遭遇不公正待遇,先後被下放基層劇團,先生被調入剛組建不久的永登縣劇團。60年代初,先生輾轉參加了武威地區秦劇團。“文革”中,先生受到殘酷迫害,被戴上“反****”的帽子,身陷牢獄9年之久,“文革”結束後,先生即從武威劇團退休,1980年隻身返回西安老家,息影舞臺。

先生學藝於西安,成名於蘭州,他的功底深厚紮實,扮相英俊,嗓音挺拔嘹亮,噴口遒勁有力,表演富於激情,規範嚴謹而又繁簡得當,張弛有度。先生的從藝道路,與一代宗師郗德育先生頗為近似,均為中路秦腔的功底,後又廣泛汲取甘肅秦腔的營養,陝甘合璧,融會貫通而成為一代翹楚。先生早年在平涼時,主要以表演陝西秦腔的劇目為主,如《軟玉屏》、《二度梅》、《淝水之戰》、《還我河山》、《臥薪嚐膽》、《忠義俠》等,1946年後,在蘭州、西寧、臨夏、靖遠等地演出時,逐漸為甘肅秦腔的魅力所折服,1948年加入“福利社”後,更是直接與甘肅流派的演員同臺合作,嶽中華精彩絕倫的“腿功”和工架、趙福海的武功、周正俗、黃致中的“郗派”藝術,都讓先生心往神馳。他虛心的向嶽中華先生學習甘肅流派的武生、文武鬚生戲,從趙福海先生研習武功,並仔細觀摩周正俗、劉金榮等先生的演出,揣摩他們的表演技藝,經過多年苦心孤詣的積累學習,逐漸形成了文武昆亂不擋的劇藝特色。他本工文武小生,又兼及鬚生、武生、紅生、花臉乃至丑角,缺什麼角色就補什麼角色,並且應付自如,皆有準譜,不亂章法。他腹內寬綽,對陝甘兩派的戲路特色,均能瞭然於胸。是50年代蘭州舞臺上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追憶恩師牛利民先生(白亞軍口述  張振秦 整理)

先生一生能戲百餘出,自認為的得意之作有三出:《轅門射戟》、《哭祖廟》和《花雲帶箭》。《轅門射戟》得自於李可易先生,往後的演出中,先生對這齣戲進行了多次加工處理,從扮相、唱詞、表演到人物性格的處理上,都有了較大幅度的改動。他將原來呂布著箭衣的裝扮改為穿黃靠掩蟒,穿彩靴,並仿效甘肅流派化妝的方法,在額頂中間以水紗打結,這種扮相英武跋扈,很符合呂布英勇浮躁又貴為一方諸侯的人物特徵。《轅門射戟》做為先生的代表作,自50年代名噪蘭州後,獨步西北,很少再有人問津。《哭祖廟》和《花雲帶箭》均為甘肅流派的代表劇目,先生的《哭祖廟》以“郗派”為本,唱腔上融入了自己的特色;《花雲帶箭》承自嶽中華先生,這兩齣戲唱唸做舞繁重,極見功夫。除此之外,先生的代表劇目還有《周仁回府》、《拷寇》、《獅子樓》、《截江奪鬥》、《出棠邑》(不帶“殺府”)、《葫蘆峪》(不帶“祭燈”)、《吃魚》、《激友》、《下河東》等。

先生為人急公好義,古道熱腸,深受業界的尊重和推崇。他嗜戲如命,胸無城府。他為甘肅秦腔在建國之後的頹廢景況深為擔憂,在1957年全國開展“大鳴大放”運動之際,為恢復“文化社”的老傳統特色,以副社長的名義毅然邀請李奪山先生的哲嗣李化仁先生來蘭演出《太和城》、《火焰駒》和《五嶽圖》三出甘肅流派戲,演出雖然盛況空前,但也埋下了他隨後被逐出蘭州的“禍根”,這次事件也成了他人生中的一個轉折點。後半生從此顛沛流離,飽經人世滄桑,備受磨難。此後看破世事,淡泊人生,晚年歸隱鐵爐廟,閉門不出,以練字、繪畫自娛。常年堅持練功、打拳,風雨無拒,至辭世前的數天,還在堅持練棍。這種“活到老、學到老”的高尚情操,何其珍貴!

願先生安息!

追憶恩師牛利民先生(白亞軍口述  張振秦 整理)

《周仁回府》 飾周仁

追憶恩師牛利民先生(白亞軍口述  張振秦 整理)

《葫蘆峪》 飾諸葛亮

追憶恩師牛利民先生(白亞軍口述  張振秦 整理)

《轅門射戟》 飾呂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