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盆景 玫瑰 愛木盆景 2019-08-23
"

作者: 韓學年

期待您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記得關注@愛木盆景,更多盆景圖文視頻分享給你。

歡迎轉發,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嶺南傳統習慣把叢林形體稱林格,叢林有拼植與連體。都說連體比拼植作品值高,這“高”未知是指價值還是藝值。我覺得這樣對比有些模糊,但可以說如兩樣都是好作品,那連體比拼植難度確是高很多。拼植最大的優點是可以根據需求選擇樹,可以選擇已成熟、大小合適並具有恰好中意的最佳正面的樹,定好主客,栽出高低疏密,造出遠近縱深,只要掌握了技理技藝,可立竿見影。日後若覺不理想,還可調整甚至重新構作。拼林和水旱盆景、山水盆景類似,是盆景中的組合技藝,因而最適於創作示範,但選材的眼力與組合出的效果,卻是作者日常藝術修養的掌控表達。

"

作者: 韓學年

期待您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記得關注@愛木盆景,更多盆景圖文視頻分享給你。

歡迎轉發,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嶺南傳統習慣把叢林形體稱林格,叢林有拼植與連體。都說連體比拼植作品值高,這“高”未知是指價值還是藝值。我覺得這樣對比有些模糊,但可以說如兩樣都是好作品,那連體比拼植難度確是高很多。拼植最大的優點是可以根據需求選擇樹,可以選擇已成熟、大小合適並具有恰好中意的最佳正面的樹,定好主客,栽出高低疏密,造出遠近縱深,只要掌握了技理技藝,可立竿見影。日後若覺不理想,還可調整甚至重新構作。拼林和水旱盆景、山水盆景類似,是盆景中的組合技藝,因而最適於創作示範,但選材的眼力與組合出的效果,卻是作者日常藝術修養的掌控表達。

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圖1 2009年2月

連體卻不然,最大分別是乾沒得選換,不能移動。一件坯材到手,多是隻有一段根或是已育出一組並不如意幹段的坯材。如果是一組幹,尚可根據樁子狀況取捨,但如只有一段根,還要先育出數個幹。而所育乾的出位、生長狀態等還可能不盡如人意,需作者深思細構,精心培育,花上數年時光。因而連體叢林作品,坯材已決定作品的基本定位。當然,作者憑藉自己的眼力藝養,可以讓坯材的潛能得到最好的挖掘,但並非都會成為好作品,這可能也是拼植與連體所說的“值”有高低的緣由吧。

"

作者: 韓學年

期待您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記得關注@愛木盆景,更多盆景圖文視頻分享給你。

歡迎轉發,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嶺南傳統習慣把叢林形體稱林格,叢林有拼植與連體。都說連體比拼植作品值高,這“高”未知是指價值還是藝值。我覺得這樣對比有些模糊,但可以說如兩樣都是好作品,那連體比拼植難度確是高很多。拼植最大的優點是可以根據需求選擇樹,可以選擇已成熟、大小合適並具有恰好中意的最佳正面的樹,定好主客,栽出高低疏密,造出遠近縱深,只要掌握了技理技藝,可立竿見影。日後若覺不理想,還可調整甚至重新構作。拼林和水旱盆景、山水盆景類似,是盆景中的組合技藝,因而最適於創作示範,但選材的眼力與組合出的效果,卻是作者日常藝術修養的掌控表達。

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圖1 2009年2月

連體卻不然,最大分別是乾沒得選換,不能移動。一件坯材到手,多是隻有一段根或是已育出一組並不如意幹段的坯材。如果是一組幹,尚可根據樁子狀況取捨,但如只有一段根,還要先育出數個幹。而所育乾的出位、生長狀態等還可能不盡如人意,需作者深思細構,精心培育,花上數年時光。因而連體叢林作品,坯材已決定作品的基本定位。當然,作者憑藉自己的眼力藝養,可以讓坯材的潛能得到最好的挖掘,但並非都會成為好作品,這可能也是拼植與連體所說的“值”有高低的緣由吧。

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圖2 2009年5月

叢林是我初學盆景的一個選項,因為它是小樹的組合,易出作品。我曾一次買了十數株榆樹和六月雪小樁,拼植了幾個“作品”,先後參加了當地的盆展,成為我最早參加展事的習作。玩樹多年,遇上合適的小樹,我仍愛弄上三幾盆。拼叢林好在不用漫長的培育時間,我覺得是玩盆景練藝的一種不錯選擇。

"

作者: 韓學年

期待您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記得關注@愛木盆景,更多盆景圖文視頻分享給你。

歡迎轉發,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嶺南傳統習慣把叢林形體稱林格,叢林有拼植與連體。都說連體比拼植作品值高,這“高”未知是指價值還是藝值。我覺得這樣對比有些模糊,但可以說如兩樣都是好作品,那連體比拼植難度確是高很多。拼植最大的優點是可以根據需求選擇樹,可以選擇已成熟、大小合適並具有恰好中意的最佳正面的樹,定好主客,栽出高低疏密,造出遠近縱深,只要掌握了技理技藝,可立竿見影。日後若覺不理想,還可調整甚至重新構作。拼林和水旱盆景、山水盆景類似,是盆景中的組合技藝,因而最適於創作示範,但選材的眼力與組合出的效果,卻是作者日常藝術修養的掌控表達。

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圖1 2009年2月

連體卻不然,最大分別是乾沒得選換,不能移動。一件坯材到手,多是隻有一段根或是已育出一組並不如意幹段的坯材。如果是一組幹,尚可根據樁子狀況取捨,但如只有一段根,還要先育出數個幹。而所育乾的出位、生長狀態等還可能不盡如人意,需作者深思細構,精心培育,花上數年時光。因而連體叢林作品,坯材已決定作品的基本定位。當然,作者憑藉自己的眼力藝養,可以讓坯材的潛能得到最好的挖掘,但並非都會成為好作品,這可能也是拼植與連體所說的“值”有高低的緣由吧。

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圖2 2009年5月

叢林是我初學盆景的一個選項,因為它是小樹的組合,易出作品。我曾一次買了十數株榆樹和六月雪小樁,拼植了幾個“作品”,先後參加了當地的盆展,成為我最早參加展事的習作。玩樹多年,遇上合適的小樹,我仍愛弄上三幾盆。拼叢林好在不用漫長的培育時間,我覺得是玩盆景練藝的一種不錯選擇。

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圖3 2011年

2008年春,我曾與盆友閒走南海平州花木市場。見得一盆連根雀梅,樁長1.5米,屬大規格,但幹最高的才約30釐米,屬小型,大小13個不粗的幹,推算已育三幾年。叢林我有好幾盆,都是拼植的,只一個連體榕在培育中,沒弄成過連體作品。主因是難遇上連體坯,也沒刻意尋。見到此樁,引起我的興致。我玩樹個性,向來成品不買,貴樁不購。探詢這樁價不貴,也有塑造空間,便購回嘗試弄個自己還沒有成作的連體林。

"

作者: 韓學年

期待您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記得關注@愛木盆景,更多盆景圖文視頻分享給你。

歡迎轉發,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嶺南傳統習慣把叢林形體稱林格,叢林有拼植與連體。都說連體比拼植作品值高,這“高”未知是指價值還是藝值。我覺得這樣對比有些模糊,但可以說如兩樣都是好作品,那連體比拼植難度確是高很多。拼植最大的優點是可以根據需求選擇樹,可以選擇已成熟、大小合適並具有恰好中意的最佳正面的樹,定好主客,栽出高低疏密,造出遠近縱深,只要掌握了技理技藝,可立竿見影。日後若覺不理想,還可調整甚至重新構作。拼林和水旱盆景、山水盆景類似,是盆景中的組合技藝,因而最適於創作示範,但選材的眼力與組合出的效果,卻是作者日常藝術修養的掌控表達。

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圖1 2009年2月

連體卻不然,最大分別是乾沒得選換,不能移動。一件坯材到手,多是隻有一段根或是已育出一組並不如意幹段的坯材。如果是一組幹,尚可根據樁子狀況取捨,但如只有一段根,還要先育出數個幹。而所育乾的出位、生長狀態等還可能不盡如人意,需作者深思細構,精心培育,花上數年時光。因而連體叢林作品,坯材已決定作品的基本定位。當然,作者憑藉自己的眼力藝養,可以讓坯材的潛能得到最好的挖掘,但並非都會成為好作品,這可能也是拼植與連體所說的“值”有高低的緣由吧。

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圖2 2009年5月

叢林是我初學盆景的一個選項,因為它是小樹的組合,易出作品。我曾一次買了十數株榆樹和六月雪小樁,拼植了幾個“作品”,先後參加了當地的盆展,成為我最早參加展事的習作。玩樹多年,遇上合適的小樹,我仍愛弄上三幾盆。拼叢林好在不用漫長的培育時間,我覺得是玩盆景練藝的一種不錯選擇。

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圖3 2011年

2008年春,我曾與盆友閒走南海平州花木市場。見得一盆連根雀梅,樁長1.5米,屬大規格,但幹最高的才約30釐米,屬小型,大小13個不粗的幹,推算已育三幾年。叢林我有好幾盆,都是拼植的,只一個連體榕在培育中,沒弄成過連體作品。主因是難遇上連體坯,也沒刻意尋。見到此樁,引起我的興致。我玩樹個性,向來成品不買,貴樁不購。探詢這樁價不貴,也有塑造空間,便購回嘗試弄個自己還沒有成作的連體林。

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圖4 2012年

購回沒修剪,原狀種育了1年(圖1),樁子狀況凌亂(圖2)。又過3個月才第一次整剪,樁材顯出三組。

左組兩幹大小高矮區別不大,分不了主次,相向而生更欠呼應,最應處理。右組三幹,大小高矮有別,更有一個不錯的根盤,美中不足的是高幹上段大小懸殊,收結太促。中組大小八幹,高矮明顯,但幹徑分別不大,八幹由一組根連串懸空,這組段嶺南稱作過橋式,下再有根,串連起三組,成一個連體。縱觀全樁,三組高矮不明顯,幹位基本處於一條直線上,缺乏深淺遠近,散而欠聚,缺立體感。

"

作者: 韓學年

期待您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記得關注@愛木盆景,更多盆景圖文視頻分享給你。

歡迎轉發,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嶺南傳統習慣把叢林形體稱林格,叢林有拼植與連體。都說連體比拼植作品值高,這“高”未知是指價值還是藝值。我覺得這樣對比有些模糊,但可以說如兩樣都是好作品,那連體比拼植難度確是高很多。拼植最大的優點是可以根據需求選擇樹,可以選擇已成熟、大小合適並具有恰好中意的最佳正面的樹,定好主客,栽出高低疏密,造出遠近縱深,只要掌握了技理技藝,可立竿見影。日後若覺不理想,還可調整甚至重新構作。拼林和水旱盆景、山水盆景類似,是盆景中的組合技藝,因而最適於創作示範,但選材的眼力與組合出的效果,卻是作者日常藝術修養的掌控表達。

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圖1 2009年2月

連體卻不然,最大分別是乾沒得選換,不能移動。一件坯材到手,多是隻有一段根或是已育出一組並不如意幹段的坯材。如果是一組幹,尚可根據樁子狀況取捨,但如只有一段根,還要先育出數個幹。而所育乾的出位、生長狀態等還可能不盡如人意,需作者深思細構,精心培育,花上數年時光。因而連體叢林作品,坯材已決定作品的基本定位。當然,作者憑藉自己的眼力藝養,可以讓坯材的潛能得到最好的挖掘,但並非都會成為好作品,這可能也是拼植與連體所說的“值”有高低的緣由吧。

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圖2 2009年5月

叢林是我初學盆景的一個選項,因為它是小樹的組合,易出作品。我曾一次買了十數株榆樹和六月雪小樁,拼植了幾個“作品”,先後參加了當地的盆展,成為我最早參加展事的習作。玩樹多年,遇上合適的小樹,我仍愛弄上三幾盆。拼叢林好在不用漫長的培育時間,我覺得是玩盆景練藝的一種不錯選擇。

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圖3 2011年

2008年春,我曾與盆友閒走南海平州花木市場。見得一盆連根雀梅,樁長1.5米,屬大規格,但幹最高的才約30釐米,屬小型,大小13個不粗的幹,推算已育三幾年。叢林我有好幾盆,都是拼植的,只一個連體榕在培育中,沒弄成過連體作品。主因是難遇上連體坯,也沒刻意尋。見到此樁,引起我的興致。我玩樹個性,向來成品不買,貴樁不購。探詢這樁價不貴,也有塑造空間,便購回嘗試弄個自己還沒有成作的連體林。

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圖4 2012年

購回沒修剪,原狀種育了1年(圖1),樁子狀況凌亂(圖2)。又過3個月才第一次整剪,樁材顯出三組。

左組兩幹大小高矮區別不大,分不了主次,相向而生更欠呼應,最應處理。右組三幹,大小高矮有別,更有一個不錯的根盤,美中不足的是高幹上段大小懸殊,收結太促。中組大小八幹,高矮明顯,但幹徑分別不大,八幹由一組根連串懸空,這組段嶺南稱作過橋式,下再有根,串連起三組,成一個連體。縱觀全樁,三組高矮不明顯,幹位基本處於一條直線上,缺乏深淺遠近,散而欠聚,缺立體感。

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圖5 2013年2月

最先動手的是左組。左幹全去,右幹只留一小段,整組減去大部分,似覺孤零。但這一改動,卻拉開了左組與中組的距離,整樁高低聚散有了變化,效果很明顯。中右兩組沒理出頭緒,暫沒下剪,先照此養育。

經幾年數次蓄剪,左組已長出另兩幹,大小高低算理想,右中兩組也育出了數條小幹,整樁已有不小改觀,緊湊了,立體感也顯出來了。照此再兩三年的蓄剪,待小枝豐滿後,估計會更有點效果(圖3~5)。

"

作者: 韓學年

期待您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記得關注@愛木盆景,更多盆景圖文視頻分享給你。

歡迎轉發,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嶺南傳統習慣把叢林形體稱林格,叢林有拼植與連體。都說連體比拼植作品值高,這“高”未知是指價值還是藝值。我覺得這樣對比有些模糊,但可以說如兩樣都是好作品,那連體比拼植難度確是高很多。拼植最大的優點是可以根據需求選擇樹,可以選擇已成熟、大小合適並具有恰好中意的最佳正面的樹,定好主客,栽出高低疏密,造出遠近縱深,只要掌握了技理技藝,可立竿見影。日後若覺不理想,還可調整甚至重新構作。拼林和水旱盆景、山水盆景類似,是盆景中的組合技藝,因而最適於創作示範,但選材的眼力與組合出的效果,卻是作者日常藝術修養的掌控表達。

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圖1 2009年2月

連體卻不然,最大分別是乾沒得選換,不能移動。一件坯材到手,多是隻有一段根或是已育出一組並不如意幹段的坯材。如果是一組幹,尚可根據樁子狀況取捨,但如只有一段根,還要先育出數個幹。而所育乾的出位、生長狀態等還可能不盡如人意,需作者深思細構,精心培育,花上數年時光。因而連體叢林作品,坯材已決定作品的基本定位。當然,作者憑藉自己的眼力藝養,可以讓坯材的潛能得到最好的挖掘,但並非都會成為好作品,這可能也是拼植與連體所說的“值”有高低的緣由吧。

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圖2 2009年5月

叢林是我初學盆景的一個選項,因為它是小樹的組合,易出作品。我曾一次買了十數株榆樹和六月雪小樁,拼植了幾個“作品”,先後參加了當地的盆展,成為我最早參加展事的習作。玩樹多年,遇上合適的小樹,我仍愛弄上三幾盆。拼叢林好在不用漫長的培育時間,我覺得是玩盆景練藝的一種不錯選擇。

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圖3 2011年

2008年春,我曾與盆友閒走南海平州花木市場。見得一盆連根雀梅,樁長1.5米,屬大規格,但幹最高的才約30釐米,屬小型,大小13個不粗的幹,推算已育三幾年。叢林我有好幾盆,都是拼植的,只一個連體榕在培育中,沒弄成過連體作品。主因是難遇上連體坯,也沒刻意尋。見到此樁,引起我的興致。我玩樹個性,向來成品不買,貴樁不購。探詢這樁價不貴,也有塑造空間,便購回嘗試弄個自己還沒有成作的連體林。

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圖4 2012年

購回沒修剪,原狀種育了1年(圖1),樁子狀況凌亂(圖2)。又過3個月才第一次整剪,樁材顯出三組。

左組兩幹大小高矮區別不大,分不了主次,相向而生更欠呼應,最應處理。右組三幹,大小高矮有別,更有一個不錯的根盤,美中不足的是高幹上段大小懸殊,收結太促。中組大小八幹,高矮明顯,但幹徑分別不大,八幹由一組根連串懸空,這組段嶺南稱作過橋式,下再有根,串連起三組,成一個連體。縱觀全樁,三組高矮不明顯,幹位基本處於一條直線上,缺乏深淺遠近,散而欠聚,缺立體感。

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圖5 2013年2月

最先動手的是左組。左幹全去,右幹只留一小段,整組減去大部分,似覺孤零。但這一改動,卻拉開了左組與中組的距離,整樁高低聚散有了變化,效果很明顯。中右兩組沒理出頭緒,暫沒下剪,先照此養育。

經幾年數次蓄剪,左組已長出另兩幹,大小高低算理想,右中兩組也育出了數條小幹,整樁已有不小改觀,緊湊了,立體感也顯出來了。照此再兩三年的蓄剪,待小枝豐滿後,估計會更有點效果(圖3~5)。

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圖6 2013年6月

然細思又覺有些不大順眼,右中兩組主幹同高,本想右組主幹育高育粗後會拉開整樁的高低,但由於幹上段枝已老,育幾年都沒能育粗,過渡不理想。多次比對思考,以圖4的狀態繼續育幾年,枝豐滿後也可以,但整體提升有限。能不能提升改變?要改變只能對幹做大修整,但幾年的時間就廢了。值不值?改後好不好?也只能推測。舍與得,商品或藝品,下不下得剪,這是玩樹人的一個坎。

"

作者: 韓學年

期待您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記得關注@愛木盆景,更多盆景圖文視頻分享給你。

歡迎轉發,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嶺南傳統習慣把叢林形體稱林格,叢林有拼植與連體。都說連體比拼植作品值高,這“高”未知是指價值還是藝值。我覺得這樣對比有些模糊,但可以說如兩樣都是好作品,那連體比拼植難度確是高很多。拼植最大的優點是可以根據需求選擇樹,可以選擇已成熟、大小合適並具有恰好中意的最佳正面的樹,定好主客,栽出高低疏密,造出遠近縱深,只要掌握了技理技藝,可立竿見影。日後若覺不理想,還可調整甚至重新構作。拼林和水旱盆景、山水盆景類似,是盆景中的組合技藝,因而最適於創作示範,但選材的眼力與組合出的效果,卻是作者日常藝術修養的掌控表達。

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圖1 2009年2月

連體卻不然,最大分別是乾沒得選換,不能移動。一件坯材到手,多是隻有一段根或是已育出一組並不如意幹段的坯材。如果是一組幹,尚可根據樁子狀況取捨,但如只有一段根,還要先育出數個幹。而所育乾的出位、生長狀態等還可能不盡如人意,需作者深思細構,精心培育,花上數年時光。因而連體叢林作品,坯材已決定作品的基本定位。當然,作者憑藉自己的眼力藝養,可以讓坯材的潛能得到最好的挖掘,但並非都會成為好作品,這可能也是拼植與連體所說的“值”有高低的緣由吧。

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圖2 2009年5月

叢林是我初學盆景的一個選項,因為它是小樹的組合,易出作品。我曾一次買了十數株榆樹和六月雪小樁,拼植了幾個“作品”,先後參加了當地的盆展,成為我最早參加展事的習作。玩樹多年,遇上合適的小樹,我仍愛弄上三幾盆。拼叢林好在不用漫長的培育時間,我覺得是玩盆景練藝的一種不錯選擇。

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圖3 2011年

2008年春,我曾與盆友閒走南海平州花木市場。見得一盆連根雀梅,樁長1.5米,屬大規格,但幹最高的才約30釐米,屬小型,大小13個不粗的幹,推算已育三幾年。叢林我有好幾盆,都是拼植的,只一個連體榕在培育中,沒弄成過連體作品。主因是難遇上連體坯,也沒刻意尋。見到此樁,引起我的興致。我玩樹個性,向來成品不買,貴樁不購。探詢這樁價不貴,也有塑造空間,便購回嘗試弄個自己還沒有成作的連體林。

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圖4 2012年

購回沒修剪,原狀種育了1年(圖1),樁子狀況凌亂(圖2)。又過3個月才第一次整剪,樁材顯出三組。

左組兩幹大小高矮區別不大,分不了主次,相向而生更欠呼應,最應處理。右組三幹,大小高矮有別,更有一個不錯的根盤,美中不足的是高幹上段大小懸殊,收結太促。中組大小八幹,高矮明顯,但幹徑分別不大,八幹由一組根連串懸空,這組段嶺南稱作過橋式,下再有根,串連起三組,成一個連體。縱觀全樁,三組高矮不明顯,幹位基本處於一條直線上,缺乏深淺遠近,散而欠聚,缺立體感。

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圖5 2013年2月

最先動手的是左組。左幹全去,右幹只留一小段,整組減去大部分,似覺孤零。但這一改動,卻拉開了左組與中組的距離,整樁高低聚散有了變化,效果很明顯。中右兩組沒理出頭緒,暫沒下剪,先照此養育。

經幾年數次蓄剪,左組已長出另兩幹,大小高低算理想,右中兩組也育出了數條小幹,整樁已有不小改觀,緊湊了,立體感也顯出來了。照此再兩三年的蓄剪,待小枝豐滿後,估計會更有點效果(圖3~5)。

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圖6 2013年6月

然細思又覺有些不大順眼,右中兩組主幹同高,本想右組主幹育高育粗後會拉開整樁的高低,但由於幹上段枝已老,育幾年都沒能育粗,過渡不理想。多次比對思考,以圖4的狀態繼續育幾年,枝豐滿後也可以,但整體提升有限。能不能提升改變?要改變只能對幹做大修整,但幾年的時間就廢了。值不值?改後好不好?也只能推測。舍與得,商品或藝品,下不下得剪,這是玩樹人的一個坎。

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圖7 2014年

考量弄樹的定位,我玩樹不理時,主觀往好處弄,弄不弄得好是技藝,想不想弄好是意識。決意定後便下剪去掉了右組右邊那條幹,中右兩組三條高幹修短。改截後整體空了,感覺比沒改前差了很多,看來此次修改失算了,有點後悔了。願望歸願望,改作後有時會失望,這是一例(圖6)。

"

作者: 韓學年

期待您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記得關注@愛木盆景,更多盆景圖文視頻分享給你。

歡迎轉發,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嶺南傳統習慣把叢林形體稱林格,叢林有拼植與連體。都說連體比拼植作品值高,這“高”未知是指價值還是藝值。我覺得這樣對比有些模糊,但可以說如兩樣都是好作品,那連體比拼植難度確是高很多。拼植最大的優點是可以根據需求選擇樹,可以選擇已成熟、大小合適並具有恰好中意的最佳正面的樹,定好主客,栽出高低疏密,造出遠近縱深,只要掌握了技理技藝,可立竿見影。日後若覺不理想,還可調整甚至重新構作。拼林和水旱盆景、山水盆景類似,是盆景中的組合技藝,因而最適於創作示範,但選材的眼力與組合出的效果,卻是作者日常藝術修養的掌控表達。

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圖1 2009年2月

連體卻不然,最大分別是乾沒得選換,不能移動。一件坯材到手,多是隻有一段根或是已育出一組並不如意幹段的坯材。如果是一組幹,尚可根據樁子狀況取捨,但如只有一段根,還要先育出數個幹。而所育乾的出位、生長狀態等還可能不盡如人意,需作者深思細構,精心培育,花上數年時光。因而連體叢林作品,坯材已決定作品的基本定位。當然,作者憑藉自己的眼力藝養,可以讓坯材的潛能得到最好的挖掘,但並非都會成為好作品,這可能也是拼植與連體所說的“值”有高低的緣由吧。

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圖2 2009年5月

叢林是我初學盆景的一個選項,因為它是小樹的組合,易出作品。我曾一次買了十數株榆樹和六月雪小樁,拼植了幾個“作品”,先後參加了當地的盆展,成為我最早參加展事的習作。玩樹多年,遇上合適的小樹,我仍愛弄上三幾盆。拼叢林好在不用漫長的培育時間,我覺得是玩盆景練藝的一種不錯選擇。

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圖3 2011年

2008年春,我曾與盆友閒走南海平州花木市場。見得一盆連根雀梅,樁長1.5米,屬大規格,但幹最高的才約30釐米,屬小型,大小13個不粗的幹,推算已育三幾年。叢林我有好幾盆,都是拼植的,只一個連體榕在培育中,沒弄成過連體作品。主因是難遇上連體坯,也沒刻意尋。見到此樁,引起我的興致。我玩樹個性,向來成品不買,貴樁不購。探詢這樁價不貴,也有塑造空間,便購回嘗試弄個自己還沒有成作的連體林。

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圖4 2012年

購回沒修剪,原狀種育了1年(圖1),樁子狀況凌亂(圖2)。又過3個月才第一次整剪,樁材顯出三組。

左組兩幹大小高矮區別不大,分不了主次,相向而生更欠呼應,最應處理。右組三幹,大小高矮有別,更有一個不錯的根盤,美中不足的是高幹上段大小懸殊,收結太促。中組大小八幹,高矮明顯,但幹徑分別不大,八幹由一組根連串懸空,這組段嶺南稱作過橋式,下再有根,串連起三組,成一個連體。縱觀全樁,三組高矮不明顯,幹位基本處於一條直線上,缺乏深淺遠近,散而欠聚,缺立體感。

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圖5 2013年2月

最先動手的是左組。左幹全去,右幹只留一小段,整組減去大部分,似覺孤零。但這一改動,卻拉開了左組與中組的距離,整樁高低聚散有了變化,效果很明顯。中右兩組沒理出頭緒,暫沒下剪,先照此養育。

經幾年數次蓄剪,左組已長出另兩幹,大小高低算理想,右中兩組也育出了數條小幹,整樁已有不小改觀,緊湊了,立體感也顯出來了。照此再兩三年的蓄剪,待小枝豐滿後,估計會更有點效果(圖3~5)。

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圖6 2013年6月

然細思又覺有些不大順眼,右中兩組主幹同高,本想右組主幹育高育粗後會拉開整樁的高低,但由於幹上段枝已老,育幾年都沒能育粗,過渡不理想。多次比對思考,以圖4的狀態繼續育幾年,枝豐滿後也可以,但整體提升有限。能不能提升改變?要改變只能對幹做大修整,但幾年的時間就廢了。值不值?改後好不好?也只能推測。舍與得,商品或藝品,下不下得剪,這是玩樹人的一個坎。

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圖7 2014年

考量弄樹的定位,我玩樹不理時,主觀往好處弄,弄不弄得好是技藝,想不想弄好是意識。決意定後便下剪去掉了右組右邊那條幹,中右兩組三條高幹修短。改截後整體空了,感覺比沒改前差了很多,看來此次修改失算了,有點後悔了。願望歸願望,改作後有時會失望,這是一例(圖6)。

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圖8 2015年

既成事實只能安心,就此聊作重頭來。還好,幾幹都不粗,且酸味小枝生長不慢,一年可剪兩三次,兩年多後經幾次蓄剪,顯豐滿了,原稀疏感減了不少(圖7)。又1年,小枝漸豐,可以脫掉培育盆換上淺景盆了(圖8).到2017年春修剪,基本顯出成熟,再換上一個定造盆(圖9)。用了9年,走了彎路,始得這習作,這正是拼林與連體出作的差異。

"

作者: 韓學年

期待您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記得關注@愛木盆景,更多盆景圖文視頻分享給你。

歡迎轉發,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嶺南傳統習慣把叢林形體稱林格,叢林有拼植與連體。都說連體比拼植作品值高,這“高”未知是指價值還是藝值。我覺得這樣對比有些模糊,但可以說如兩樣都是好作品,那連體比拼植難度確是高很多。拼植最大的優點是可以根據需求選擇樹,可以選擇已成熟、大小合適並具有恰好中意的最佳正面的樹,定好主客,栽出高低疏密,造出遠近縱深,只要掌握了技理技藝,可立竿見影。日後若覺不理想,還可調整甚至重新構作。拼林和水旱盆景、山水盆景類似,是盆景中的組合技藝,因而最適於創作示範,但選材的眼力與組合出的效果,卻是作者日常藝術修養的掌控表達。

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圖1 2009年2月

連體卻不然,最大分別是乾沒得選換,不能移動。一件坯材到手,多是隻有一段根或是已育出一組並不如意幹段的坯材。如果是一組幹,尚可根據樁子狀況取捨,但如只有一段根,還要先育出數個幹。而所育乾的出位、生長狀態等還可能不盡如人意,需作者深思細構,精心培育,花上數年時光。因而連體叢林作品,坯材已決定作品的基本定位。當然,作者憑藉自己的眼力藝養,可以讓坯材的潛能得到最好的挖掘,但並非都會成為好作品,這可能也是拼植與連體所說的“值”有高低的緣由吧。

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圖2 2009年5月

叢林是我初學盆景的一個選項,因為它是小樹的組合,易出作品。我曾一次買了十數株榆樹和六月雪小樁,拼植了幾個“作品”,先後參加了當地的盆展,成為我最早參加展事的習作。玩樹多年,遇上合適的小樹,我仍愛弄上三幾盆。拼叢林好在不用漫長的培育時間,我覺得是玩盆景練藝的一種不錯選擇。

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圖3 2011年

2008年春,我曾與盆友閒走南海平州花木市場。見得一盆連根雀梅,樁長1.5米,屬大規格,但幹最高的才約30釐米,屬小型,大小13個不粗的幹,推算已育三幾年。叢林我有好幾盆,都是拼植的,只一個連體榕在培育中,沒弄成過連體作品。主因是難遇上連體坯,也沒刻意尋。見到此樁,引起我的興致。我玩樹個性,向來成品不買,貴樁不購。探詢這樁價不貴,也有塑造空間,便購回嘗試弄個自己還沒有成作的連體林。

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圖4 2012年

購回沒修剪,原狀種育了1年(圖1),樁子狀況凌亂(圖2)。又過3個月才第一次整剪,樁材顯出三組。

左組兩幹大小高矮區別不大,分不了主次,相向而生更欠呼應,最應處理。右組三幹,大小高矮有別,更有一個不錯的根盤,美中不足的是高幹上段大小懸殊,收結太促。中組大小八幹,高矮明顯,但幹徑分別不大,八幹由一組根連串懸空,這組段嶺南稱作過橋式,下再有根,串連起三組,成一個連體。縱觀全樁,三組高矮不明顯,幹位基本處於一條直線上,缺乏深淺遠近,散而欠聚,缺立體感。

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圖5 2013年2月

最先動手的是左組。左幹全去,右幹只留一小段,整組減去大部分,似覺孤零。但這一改動,卻拉開了左組與中組的距離,整樁高低聚散有了變化,效果很明顯。中右兩組沒理出頭緒,暫沒下剪,先照此養育。

經幾年數次蓄剪,左組已長出另兩幹,大小高低算理想,右中兩組也育出了數條小幹,整樁已有不小改觀,緊湊了,立體感也顯出來了。照此再兩三年的蓄剪,待小枝豐滿後,估計會更有點效果(圖3~5)。

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圖6 2013年6月

然細思又覺有些不大順眼,右中兩組主幹同高,本想右組主幹育高育粗後會拉開整樁的高低,但由於幹上段枝已老,育幾年都沒能育粗,過渡不理想。多次比對思考,以圖4的狀態繼續育幾年,枝豐滿後也可以,但整體提升有限。能不能提升改變?要改變只能對幹做大修整,但幾年的時間就廢了。值不值?改後好不好?也只能推測。舍與得,商品或藝品,下不下得剪,這是玩樹人的一個坎。

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圖7 2014年

考量弄樹的定位,我玩樹不理時,主觀往好處弄,弄不弄得好是技藝,想不想弄好是意識。決意定後便下剪去掉了右組右邊那條幹,中右兩組三條高幹修短。改截後整體空了,感覺比沒改前差了很多,看來此次修改失算了,有點後悔了。願望歸願望,改作後有時會失望,這是一例(圖6)。

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圖8 2015年

既成事實只能安心,就此聊作重頭來。還好,幾幹都不粗,且酸味小枝生長不慢,一年可剪兩三次,兩年多後經幾次蓄剪,顯豐滿了,原稀疏感減了不少(圖7)。又1年,小枝漸豐,可以脫掉培育盆換上淺景盆了(圖8).到2017年春修剪,基本顯出成熟,再換上一個定造盆(圖9)。用了9年,走了彎路,始得這習作,這正是拼林與連體出作的差異。

愛木盆景I 群仙圖——一個失算的雀梅連體林培育

圖9 2016年

回頭看,如2013年那次不修改繼續育或不修剪得這麼短,所得的效果肯定與現在狀態不同。或好或差,已無法比對,也不重要了,當作是一個習作經歷,只是如開始就做此修改,就不用費去幾年時間了。

原載:《中國花卉盆景》,授權發佈,轉載請註明出處。

【關注愛木盆景,和愛木一起玩盆景】

認可愛木盆景最好的方式——轉發,

頂愛木盆景最好的方式——關注,

關注愛木盆景,和愛木一起玩盆景。

點擊底部藍色“瞭解更多”,

查看愛木的店鋪,更多樁材和工具選擇。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