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木盆景I 玩盆景,我們審樁的時候看什麼

歡迎朋友收藏,更期待您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記得關注@愛木盆景,更多盆景圖文視頻分享給你。

歡迎轉發,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陸游在《冬夜讀書示子聿》詩中寫到:“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他在書本與實踐的關係上強調了實踐的重要性,一方面在學習過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心到”,另一方面獲取知識後還要“躬行”,通過親身實踐化為己有,轉為己用。

玩盆景,不是做綠化盆栽,樁材到手不能一栽了事,在栽種之前必須對樁材做處置。用一雙慧眼,去發掘樁材的特點和亮點,為後期表現出其藝術性打下基礎。這個過程我們通常稱為審樁和截樁。

一、如何審樁

審樁也叫讀樁,是我們從多角度、多方位的對樁材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在玩盆景的過程中,樁材的利用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因材施藝,一種是因意選材。在實際操作中以因材施藝居多,這也讓審樁的過程變得更為重要。

1、 審樁看什麼

玩盆景是一個相對長期而系統的工作,對於長期的工作都會涉及戰略、戰術和技術的問題。對於盆景而言,戰略是花多長的時間將樁材培養成什麼樣的盆景,是方向性問題,一旦確定不要輕易改變;戰術則是如何利用好樁材,採用什麼樣的方式培養更好;技術則是如何修剪蟠扎,如何翻盤換土等。總體而言,戰略大於戰術,戰術大於技術。從實際情況來看,很多朋友將三者本末倒置,一味的追求技術性問題,對戰略性問題總喜歡朝秦暮楚,今天是懸崖,明天改臨水,再過兩年變成了文人樹。最根本的問題就是審樁不夠深入,未能把握樁材的特性。

愛木盆景I 玩盆景,我們審樁的時候看什麼

愛木盆景I 玩盆景,我們審樁的時候看什麼

圖1、圖2:同樣一棵對接白蠟,做不同樹型,枝幹的取捨和枝片佈局會完全不同。

盆景初期是大幹大枝的骨架,我們求其勢;中期枝片逐漸豐滿,我們求其型;後期配合盆、幾架和置場,我們求其韻。因此,審樁就是看樁材的勢。

所謂勢,就是樁材給我們最強烈的感覺,包括樁材的根、幹、枝、葉的整個輪廓,以及它不同角度下的形態。特別是角度,一個樁材,在不同的角度,表現出來的勢是不同的,或剛或柔,或拙或巧,或老態或清秀。這就決定了我們需要多角度,多方位的去審樁,找出最有氣勢,看起來最順眼的一面,也就是我們要確定的觀賞面,即正面。

在本刊2017年11月刊《盆景設計圖之我見》一文中,有一棵柏樹有3個設計圖的案例,便是我們對同一樁材不同的解讀。

愛木盆景I 玩盆景,我們審樁的時候看什麼

圖3:一棵柏樹的三個設計方案,不同的舍利處理方式和枝片佈局

松柏盆景做舍利雕刻就用愛木定製雕刻刀:

2、 樁材的樹型和勢的關係

在審樁的過程中,樹勢和樹型二者密切相關。比如一棵樁材有著直立穩固,整體向上的氣勢,多會選擇做大樹型;若樁材有高挑清廋之勢,一般首選做文人樹型;如果樁材枝條有柔媚之勢,這可以考慮做柳格垂枝造型。在審樁的過程中,判斷樹勢、決定樹型和製作者是息息相關的,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樹勢和自己擅長的樹型為佳,

臺灣盆景藝術家林慶祥老師有過一個案例,將一盆黃楊樹樁材從大樹型做起,最後不斷審視,取捨,將樁材打造成盆風動型盆景,非常有借鑑意義。

愛木盆景I 玩盆景,我們審樁的時候看什麼

A、黃楊樁材原樁狀態

愛木盆景I 玩盆景,我們審樁的時候看什麼

B、初步修剪為大樹型狀態

愛木盆景I 玩盆景,我們審樁的時候看什麼

C、舍掉另外3個分枝,做成舍利,定型為風動式

圖4:黃楊樁材從大樹型到風動式的造型過程

未完待續,歡迎朋友們多關注。

認可愛木盆景最好的方式——轉發,

頂愛木盆景最好的方式——關注,

關注愛木盆景,和愛木一起玩盆景。

點擊底部藍色“瞭解更多”,

查看愛木的店鋪,更多樁材和工具選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