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市灌雲愛心群眾給四川彝族同胞送溫暖

朋友圈 玩具 正能量 社會 連網 2017-03-28

【連網】 (連雲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慧 通訊員 楊超 大明)14日上午近11時許,筆者在灌雲縣東王集鎮陽光雙語幼兒園附近見到了來自四川大涼山的彝族同胞鄭呷坡,皮膚黝黑,面帶微笑。“女兒又可以上學了,前幾天當地的好心人幫我們交的學費。”從鄭呷坡帶著濃厚家鄉口音的普通話中,筆者瞭解到鄭呷坡老家在山區沒有地方掙錢,與同鄉幾年前來到連雲港打工,今年過完年後就又帶了一些同鄉過來找活幹,都是拖家帶口,大人小孩共有40多人。

“感謝當地這些好心人幫助,我們這些衣服都是他們給的,小女兒身上這個也是,很好了。”鄭呷坡告訴筆者。原來鄭呷坡與同鄉所在的工地於近日才剛剛開工,從年後到3月初那段沒有收入的日子裡,這群從大山深處來連的彝族老鄉人生地不熟,缺衣少糧,還帶著一群只有幾歲的孩子們,是在灌雲縣一大批愛心群眾幫助下生活才有了保障。

“你們識字不?這邊有個工地上需要一個會識點數的……”筆者聽到給鄭呷坡打電話的是當地的一名女子,或許是怕鄭呷坡聽不懂灌雲當地方言,該女子又改用普通話大聲地與鄭呷坡交流,由於說得太快,鄭呷坡還是沒有完全理解其意,便將電話交給筆者,請筆者幫忙接聽。通過對話,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熱心女子是前幾天從朋友圈中瞭解到了四川同胞的大致情況,便幫鄭呷坡的兒子鄭木貴介紹到了一家汽修公司洗車。

筆者瞭解到比較早發動大家幫助鄭呷坡他們的是在灌雲開店的楊柳和鄭和林,筆者在楊柳的朋友圈看到這樣的內容:我圈裡的好友們,大家有一兩歲孩子穿的衣服,小玩具或是自己的、老公的舊衣服,你們不穿的,都可以送到我店裡來,或者我去拿也行,東王集那裡有八九個婦女她們來自四川,帶著孩子,你很難想象她們的樣子,前幾天我在街上偶然看見了她們一群人揹著孩子走在路上,樣子讓人看了真的好心酸,孩子和她們都穿著又髒又破又少的衣服,我把她們其中一個人喊到我家裡,找了四大包大人孩子的衣服給她,她一個勁地感謝我,我給她留了號碼,告訴她我要再給她們找點衣服,把東西給真正需要的人,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圈裡的朋友,獻出你的愛心。

“我也是一個媽媽,看到那些孩子穿得那麼少,真的很心疼。”楊柳告訴筆者,“當時我給她們衣服時,她們說為什麼要把這麼好的東西給她,我們知道其實這些都是我們穿小了或者過時的衣物,可是在她們眼中卻是很好的東西,給她們能讓她們那麼高興,我真的切實感受到了給予是快樂的含義了。”

“我們這些在富園美食廣場附近開店的商戶們組織去了幾次,不少人將東西送到我們這裡來交由我們帶過去 。”鄭和林等一群愛心人士瞭解到鄭呷坡他們的困境後,也在朋友圈呼籲大家參與幫助他們。有不少愛心人士人送來吃的、玩具、衣服,還有一位溫州的女同志得知此事,通過微信委託鄭和林給他們帶去1000元,她在微信中告訴鄭和林,自己老公就是灌雲人,希望鄭和林將錢帶去給孩子買點吃的……灌雲一批熱心群眾,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讓在連工作的四川同胞感受到了滿滿的愛心。

據筆者瞭解,鄭呷坡及其同鄉目前已經開始務工,有了收入來源,生活正在逐步步入正軌。灌雲政府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鄭呷坡等人如果日後遇到困難,他們會盡力提供相關幫助,讓在灌雲工作的少數民族同胞感受到灌雲政府及人民群眾的關心幫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