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

他被譽為北宋的文壇領袖,蘇軾蘇轍是他的學生、曾鞏是他最喜歡的弟子,王安石、蘇洵都受到過他的提拔……

他是知名史學家,他主持編纂的《新唐史》和《新五代史》,在史學史上和《二十四史》中都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作為政治家,他一生剛正不阿,但又自然隨性;

無論是北宋的政壇,還是文壇,他都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領軍人,他就是歐陽修。

"

他被譽為北宋的文壇領袖,蘇軾蘇轍是他的學生、曾鞏是他最喜歡的弟子,王安石、蘇洵都受到過他的提拔……

他是知名史學家,他主持編纂的《新唐史》和《新五代史》,在史學史上和《二十四史》中都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作為政治家,他一生剛正不阿,但又自然隨性;

無論是北宋的政壇,還是文壇,他都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領軍人,他就是歐陽修。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

他被譽為北宋的文壇領袖,蘇軾蘇轍是他的學生、曾鞏是他最喜歡的弟子,王安石、蘇洵都受到過他的提拔……

他是知名史學家,他主持編纂的《新唐史》和《新五代史》,在史學史上和《二十四史》中都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作為政治家,他一生剛正不阿,但又自然隨性;

無論是北宋的政壇,還是文壇,他都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領軍人,他就是歐陽修。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直言敢諫,不懼得罪權貴

後人給歐陽修起了外號,即大宋朝的槓精,這極好地詮釋了歐陽修直言敢諫的性格。

景佑三年,北宋王朝積弊已久,歐陽修的好友范仲淹深覺官員腐敗,呼籲改革,他上奏批評時政,卻惹惱了當時的宰相呂夷簡。

呂夷簡指責范仲淹越職言事,薦引“朋黨”,並離間君臣,范仲淹因此被貶饒州。

而肩負言諫之職的高若訥不僅不伸張正義,反而肆意詆譭范仲淹的人格。

歐陽修氣憤不過,回家寫了一篇《與高司諫書》對其冷嘲熱諷,最後還得出結論:“足下非君子也。”因此,歐陽修也被貶至湖北夷陵作縣令。

在那個偏遠的小縣城裡,沒什麼書籍可供他消遣,他便取來舊案宗反覆閱讀。看到其中冤假錯案不可勝數,於是便發誓:即使當個小縣令,對待政務也絲毫不倦怠、不容有半點疏忽。

之後,歐陽修輾轉於各地做地方官多年,每到一個地方都深受百姓擁戴。

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范仲淹再次被啟用,他想招歐陽修前去擔任掌書記,並已奏請朝廷獲得同意。但歐陽修卻推辭了,他嘆道:“昔者之舉,豈以為己利哉!同其退而不同其進可也。”

意思是說:過去我支持你,並非為我一己之力,我可以和你同退,同進就不必了。

這就是行事光明磊落的歐陽修,他高風亮節、令人欽仰。

"

他被譽為北宋的文壇領袖,蘇軾蘇轍是他的學生、曾鞏是他最喜歡的弟子,王安石、蘇洵都受到過他的提拔……

他是知名史學家,他主持編纂的《新唐史》和《新五代史》,在史學史上和《二十四史》中都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作為政治家,他一生剛正不阿,但又自然隨性;

無論是北宋的政壇,還是文壇,他都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領軍人,他就是歐陽修。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直言敢諫,不懼得罪權貴

後人給歐陽修起了外號,即大宋朝的槓精,這極好地詮釋了歐陽修直言敢諫的性格。

景佑三年,北宋王朝積弊已久,歐陽修的好友范仲淹深覺官員腐敗,呼籲改革,他上奏批評時政,卻惹惱了當時的宰相呂夷簡。

呂夷簡指責范仲淹越職言事,薦引“朋黨”,並離間君臣,范仲淹因此被貶饒州。

而肩負言諫之職的高若訥不僅不伸張正義,反而肆意詆譭范仲淹的人格。

歐陽修氣憤不過,回家寫了一篇《與高司諫書》對其冷嘲熱諷,最後還得出結論:“足下非君子也。”因此,歐陽修也被貶至湖北夷陵作縣令。

在那個偏遠的小縣城裡,沒什麼書籍可供他消遣,他便取來舊案宗反覆閱讀。看到其中冤假錯案不可勝數,於是便發誓:即使當個小縣令,對待政務也絲毫不倦怠、不容有半點疏忽。

之後,歐陽修輾轉於各地做地方官多年,每到一個地方都深受百姓擁戴。

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范仲淹再次被啟用,他想招歐陽修前去擔任掌書記,並已奏請朝廷獲得同意。但歐陽修卻推辭了,他嘆道:“昔者之舉,豈以為己利哉!同其退而不同其進可也。”

意思是說:過去我支持你,並非為我一己之力,我可以和你同退,同進就不必了。

這就是行事光明磊落的歐陽修,他高風亮節、令人欽仰。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慶曆五年(公元1045年),歐陽修聽到范仲淹等人又被免職的消息,寢食難安,揮筆寫就《論杜衍范仲淹等罷政事狀》,並將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竭力營救傑出的改革者們。

為此,歐陽修成了保守派的眼中釘,不久就被諫官錢明逸誣陷,說他與外甥女張氏有染,企圖侵吞張家財務。仁宗派人調查,結果“劵既弗明,辯無所驗”。

但歐陽修最終還是被流言蜚語所害,被貶至滁州做太守。

人在朝堂,身不由己。世間有幾個如歐陽修這般不畏權貴,敢於說真話,又不為私利的?大多人想的只怕是如何撇清關係、保全自己吧!

在那個多數人唯唯諾諾不敢出頭的時代,唯有歐陽修敢大聲宣告:志在聖賢,捨我其誰?

"

他被譽為北宋的文壇領袖,蘇軾蘇轍是他的學生、曾鞏是他最喜歡的弟子,王安石、蘇洵都受到過他的提拔……

他是知名史學家,他主持編纂的《新唐史》和《新五代史》,在史學史上和《二十四史》中都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作為政治家,他一生剛正不阿,但又自然隨性;

無論是北宋的政壇,還是文壇,他都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領軍人,他就是歐陽修。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直言敢諫,不懼得罪權貴

後人給歐陽修起了外號,即大宋朝的槓精,這極好地詮釋了歐陽修直言敢諫的性格。

景佑三年,北宋王朝積弊已久,歐陽修的好友范仲淹深覺官員腐敗,呼籲改革,他上奏批評時政,卻惹惱了當時的宰相呂夷簡。

呂夷簡指責范仲淹越職言事,薦引“朋黨”,並離間君臣,范仲淹因此被貶饒州。

而肩負言諫之職的高若訥不僅不伸張正義,反而肆意詆譭范仲淹的人格。

歐陽修氣憤不過,回家寫了一篇《與高司諫書》對其冷嘲熱諷,最後還得出結論:“足下非君子也。”因此,歐陽修也被貶至湖北夷陵作縣令。

在那個偏遠的小縣城裡,沒什麼書籍可供他消遣,他便取來舊案宗反覆閱讀。看到其中冤假錯案不可勝數,於是便發誓:即使當個小縣令,對待政務也絲毫不倦怠、不容有半點疏忽。

之後,歐陽修輾轉於各地做地方官多年,每到一個地方都深受百姓擁戴。

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范仲淹再次被啟用,他想招歐陽修前去擔任掌書記,並已奏請朝廷獲得同意。但歐陽修卻推辭了,他嘆道:“昔者之舉,豈以為己利哉!同其退而不同其進可也。”

意思是說:過去我支持你,並非為我一己之力,我可以和你同退,同進就不必了。

這就是行事光明磊落的歐陽修,他高風亮節、令人欽仰。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慶曆五年(公元1045年),歐陽修聽到范仲淹等人又被免職的消息,寢食難安,揮筆寫就《論杜衍范仲淹等罷政事狀》,並將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竭力營救傑出的改革者們。

為此,歐陽修成了保守派的眼中釘,不久就被諫官錢明逸誣陷,說他與外甥女張氏有染,企圖侵吞張家財務。仁宗派人調查,結果“劵既弗明,辯無所驗”。

但歐陽修最終還是被流言蜚語所害,被貶至滁州做太守。

人在朝堂,身不由己。世間有幾個如歐陽修這般不畏權貴,敢於說真話,又不為私利的?大多人想的只怕是如何撇清關係、保全自己吧!

在那個多數人唯唯諾諾不敢出頭的時代,唯有歐陽修敢大聲宣告:志在聖賢,捨我其誰?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千古伯樂,鑄就文學輝煌

蘇軾曾贊歐陽修:“論大道似韓愈,論事似陸贄,記事似司馬遷,詩賦似李白。”蘇東坡對老師的評價雖有拔高之嫌,但作為文壇革新的領袖,歐陽修自是有真才實學的。

在文學上,他反對駢體文、反太學體,力開古文運動的先河。

甚至有人說,“唐宋八大家”中,真正引領整個古文運動,並帶動文學潮流和思想潮流的只有兩個人,一是唐代的韓愈,另一個則是歐陽修。

公元1057年,51歲的歐陽修受命擔任禮部科舉考試的主考官,負責為國選材。

兒時,歐陽修從鄰居的書婁裡發現了一本殘缺的《昌黎文集》,他覺得比當時流行的那種浮泛的文章好太多。因此,他手不釋卷地讀這本文集,同時下定決心要學習韓愈的文章。

"

他被譽為北宋的文壇領袖,蘇軾蘇轍是他的學生、曾鞏是他最喜歡的弟子,王安石、蘇洵都受到過他的提拔……

他是知名史學家,他主持編纂的《新唐史》和《新五代史》,在史學史上和《二十四史》中都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作為政治家,他一生剛正不阿,但又自然隨性;

無論是北宋的政壇,還是文壇,他都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領軍人,他就是歐陽修。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直言敢諫,不懼得罪權貴

後人給歐陽修起了外號,即大宋朝的槓精,這極好地詮釋了歐陽修直言敢諫的性格。

景佑三年,北宋王朝積弊已久,歐陽修的好友范仲淹深覺官員腐敗,呼籲改革,他上奏批評時政,卻惹惱了當時的宰相呂夷簡。

呂夷簡指責范仲淹越職言事,薦引“朋黨”,並離間君臣,范仲淹因此被貶饒州。

而肩負言諫之職的高若訥不僅不伸張正義,反而肆意詆譭范仲淹的人格。

歐陽修氣憤不過,回家寫了一篇《與高司諫書》對其冷嘲熱諷,最後還得出結論:“足下非君子也。”因此,歐陽修也被貶至湖北夷陵作縣令。

在那個偏遠的小縣城裡,沒什麼書籍可供他消遣,他便取來舊案宗反覆閱讀。看到其中冤假錯案不可勝數,於是便發誓:即使當個小縣令,對待政務也絲毫不倦怠、不容有半點疏忽。

之後,歐陽修輾轉於各地做地方官多年,每到一個地方都深受百姓擁戴。

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范仲淹再次被啟用,他想招歐陽修前去擔任掌書記,並已奏請朝廷獲得同意。但歐陽修卻推辭了,他嘆道:“昔者之舉,豈以為己利哉!同其退而不同其進可也。”

意思是說:過去我支持你,並非為我一己之力,我可以和你同退,同進就不必了。

這就是行事光明磊落的歐陽修,他高風亮節、令人欽仰。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慶曆五年(公元1045年),歐陽修聽到范仲淹等人又被免職的消息,寢食難安,揮筆寫就《論杜衍范仲淹等罷政事狀》,並將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竭力營救傑出的改革者們。

為此,歐陽修成了保守派的眼中釘,不久就被諫官錢明逸誣陷,說他與外甥女張氏有染,企圖侵吞張家財務。仁宗派人調查,結果“劵既弗明,辯無所驗”。

但歐陽修最終還是被流言蜚語所害,被貶至滁州做太守。

人在朝堂,身不由己。世間有幾個如歐陽修這般不畏權貴,敢於說真話,又不為私利的?大多人想的只怕是如何撇清關係、保全自己吧!

在那個多數人唯唯諾諾不敢出頭的時代,唯有歐陽修敢大聲宣告:志在聖賢,捨我其誰?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千古伯樂,鑄就文學輝煌

蘇軾曾贊歐陽修:“論大道似韓愈,論事似陸贄,記事似司馬遷,詩賦似李白。”蘇東坡對老師的評價雖有拔高之嫌,但作為文壇革新的領袖,歐陽修自是有真才實學的。

在文學上,他反對駢體文、反太學體,力開古文運動的先河。

甚至有人說,“唐宋八大家”中,真正引領整個古文運動,並帶動文學潮流和思想潮流的只有兩個人,一是唐代的韓愈,另一個則是歐陽修。

公元1057年,51歲的歐陽修受命擔任禮部科舉考試的主考官,負責為國選材。

兒時,歐陽修從鄰居的書婁裡發現了一本殘缺的《昌黎文集》,他覺得比當時流行的那種浮泛的文章好太多。因此,他手不釋卷地讀這本文集,同時下定決心要學習韓愈的文章。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沒想到,到歐陽修參加科舉時,主考官提倡的卻是對仗工整、辭藻華麗的駢體文。比如唐初王勃寫的: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這種文體,非常華而不實。要想將文章中的每句都寫成如此對仗工整很困難,有的人寫著寫著就只顧文章的文采,反而忘記了文章的內容。歐陽修為了考取功名,不得不學習他深惡痛絕的這種駢體文。

所以,待歐陽修成為科舉主考官時,他發起了古文運動,首先摒棄這種文體。緊接著,晦澀難懂的“太學體”也被他淘汰。

利用科舉改革實現自己的文學主張,是歐陽修由來已久的夙願。因此,對於科舉考試的命題,歐陽修力圖以關係國計民生的現實問題為主,以平實自然的文風作為評判標準。

縱使有人不甘,給歐陽修寫篇祭文,並給他扔到院子裡頭;也有人當街攔住歐陽修的馬頭,與他當街爭辯;更有甚者,在外頭傳一些歐陽修不好的名聲,造謠中傷他。

歐陽修依然處之泰然。


"

他被譽為北宋的文壇領袖,蘇軾蘇轍是他的學生、曾鞏是他最喜歡的弟子,王安石、蘇洵都受到過他的提拔……

他是知名史學家,他主持編纂的《新唐史》和《新五代史》,在史學史上和《二十四史》中都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作為政治家,他一生剛正不阿,但又自然隨性;

無論是北宋的政壇,還是文壇,他都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領軍人,他就是歐陽修。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直言敢諫,不懼得罪權貴

後人給歐陽修起了外號,即大宋朝的槓精,這極好地詮釋了歐陽修直言敢諫的性格。

景佑三年,北宋王朝積弊已久,歐陽修的好友范仲淹深覺官員腐敗,呼籲改革,他上奏批評時政,卻惹惱了當時的宰相呂夷簡。

呂夷簡指責范仲淹越職言事,薦引“朋黨”,並離間君臣,范仲淹因此被貶饒州。

而肩負言諫之職的高若訥不僅不伸張正義,反而肆意詆譭范仲淹的人格。

歐陽修氣憤不過,回家寫了一篇《與高司諫書》對其冷嘲熱諷,最後還得出結論:“足下非君子也。”因此,歐陽修也被貶至湖北夷陵作縣令。

在那個偏遠的小縣城裡,沒什麼書籍可供他消遣,他便取來舊案宗反覆閱讀。看到其中冤假錯案不可勝數,於是便發誓:即使當個小縣令,對待政務也絲毫不倦怠、不容有半點疏忽。

之後,歐陽修輾轉於各地做地方官多年,每到一個地方都深受百姓擁戴。

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范仲淹再次被啟用,他想招歐陽修前去擔任掌書記,並已奏請朝廷獲得同意。但歐陽修卻推辭了,他嘆道:“昔者之舉,豈以為己利哉!同其退而不同其進可也。”

意思是說:過去我支持你,並非為我一己之力,我可以和你同退,同進就不必了。

這就是行事光明磊落的歐陽修,他高風亮節、令人欽仰。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慶曆五年(公元1045年),歐陽修聽到范仲淹等人又被免職的消息,寢食難安,揮筆寫就《論杜衍范仲淹等罷政事狀》,並將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竭力營救傑出的改革者們。

為此,歐陽修成了保守派的眼中釘,不久就被諫官錢明逸誣陷,說他與外甥女張氏有染,企圖侵吞張家財務。仁宗派人調查,結果“劵既弗明,辯無所驗”。

但歐陽修最終還是被流言蜚語所害,被貶至滁州做太守。

人在朝堂,身不由己。世間有幾個如歐陽修這般不畏權貴,敢於說真話,又不為私利的?大多人想的只怕是如何撇清關係、保全自己吧!

在那個多數人唯唯諾諾不敢出頭的時代,唯有歐陽修敢大聲宣告:志在聖賢,捨我其誰?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千古伯樂,鑄就文學輝煌

蘇軾曾贊歐陽修:“論大道似韓愈,論事似陸贄,記事似司馬遷,詩賦似李白。”蘇東坡對老師的評價雖有拔高之嫌,但作為文壇革新的領袖,歐陽修自是有真才實學的。

在文學上,他反對駢體文、反太學體,力開古文運動的先河。

甚至有人說,“唐宋八大家”中,真正引領整個古文運動,並帶動文學潮流和思想潮流的只有兩個人,一是唐代的韓愈,另一個則是歐陽修。

公元1057年,51歲的歐陽修受命擔任禮部科舉考試的主考官,負責為國選材。

兒時,歐陽修從鄰居的書婁裡發現了一本殘缺的《昌黎文集》,他覺得比當時流行的那種浮泛的文章好太多。因此,他手不釋卷地讀這本文集,同時下定決心要學習韓愈的文章。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沒想到,到歐陽修參加科舉時,主考官提倡的卻是對仗工整、辭藻華麗的駢體文。比如唐初王勃寫的: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這種文體,非常華而不實。要想將文章中的每句都寫成如此對仗工整很困難,有的人寫著寫著就只顧文章的文采,反而忘記了文章的內容。歐陽修為了考取功名,不得不學習他深惡痛絕的這種駢體文。

所以,待歐陽修成為科舉主考官時,他發起了古文運動,首先摒棄這種文體。緊接著,晦澀難懂的“太學體”也被他淘汰。

利用科舉改革實現自己的文學主張,是歐陽修由來已久的夙願。因此,對於科舉考試的命題,歐陽修力圖以關係國計民生的現實問題為主,以平實自然的文風作為評判標準。

縱使有人不甘,給歐陽修寫篇祭文,並給他扔到院子裡頭;也有人當街攔住歐陽修的馬頭,與他當街爭辯;更有甚者,在外頭傳一些歐陽修不好的名聲,造謠中傷他。

歐陽修依然處之泰然。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作為選拔人才的主考官,歐陽修又展現出了非凡的眼光。

對於有著真才實學的後輩,他都竭力推薦,不只是博學多才的蘇軾。還有蘇轍、曾鞏、張載、程顥和呂大鈞等,都被他挖掘出來,併成為當時的大學問家。

即使與他政見不合的王安石,都對歐陽修的人格大為讚賞。

歐陽修不僅積極提攜後輩,自己在學習上也毫不放鬆。他深信文章是改出來的,並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著這種作風,即使到了六十多歲,還經常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不斷地修改曾經寫過的文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可以說,作為伯樂的歐陽修,為宋代文化的盛世奠定了基礎。

"

他被譽為北宋的文壇領袖,蘇軾蘇轍是他的學生、曾鞏是他最喜歡的弟子,王安石、蘇洵都受到過他的提拔……

他是知名史學家,他主持編纂的《新唐史》和《新五代史》,在史學史上和《二十四史》中都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作為政治家,他一生剛正不阿,但又自然隨性;

無論是北宋的政壇,還是文壇,他都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領軍人,他就是歐陽修。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直言敢諫,不懼得罪權貴

後人給歐陽修起了外號,即大宋朝的槓精,這極好地詮釋了歐陽修直言敢諫的性格。

景佑三年,北宋王朝積弊已久,歐陽修的好友范仲淹深覺官員腐敗,呼籲改革,他上奏批評時政,卻惹惱了當時的宰相呂夷簡。

呂夷簡指責范仲淹越職言事,薦引“朋黨”,並離間君臣,范仲淹因此被貶饒州。

而肩負言諫之職的高若訥不僅不伸張正義,反而肆意詆譭范仲淹的人格。

歐陽修氣憤不過,回家寫了一篇《與高司諫書》對其冷嘲熱諷,最後還得出結論:“足下非君子也。”因此,歐陽修也被貶至湖北夷陵作縣令。

在那個偏遠的小縣城裡,沒什麼書籍可供他消遣,他便取來舊案宗反覆閱讀。看到其中冤假錯案不可勝數,於是便發誓:即使當個小縣令,對待政務也絲毫不倦怠、不容有半點疏忽。

之後,歐陽修輾轉於各地做地方官多年,每到一個地方都深受百姓擁戴。

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范仲淹再次被啟用,他想招歐陽修前去擔任掌書記,並已奏請朝廷獲得同意。但歐陽修卻推辭了,他嘆道:“昔者之舉,豈以為己利哉!同其退而不同其進可也。”

意思是說:過去我支持你,並非為我一己之力,我可以和你同退,同進就不必了。

這就是行事光明磊落的歐陽修,他高風亮節、令人欽仰。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慶曆五年(公元1045年),歐陽修聽到范仲淹等人又被免職的消息,寢食難安,揮筆寫就《論杜衍范仲淹等罷政事狀》,並將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竭力營救傑出的改革者們。

為此,歐陽修成了保守派的眼中釘,不久就被諫官錢明逸誣陷,說他與外甥女張氏有染,企圖侵吞張家財務。仁宗派人調查,結果“劵既弗明,辯無所驗”。

但歐陽修最終還是被流言蜚語所害,被貶至滁州做太守。

人在朝堂,身不由己。世間有幾個如歐陽修這般不畏權貴,敢於說真話,又不為私利的?大多人想的只怕是如何撇清關係、保全自己吧!

在那個多數人唯唯諾諾不敢出頭的時代,唯有歐陽修敢大聲宣告:志在聖賢,捨我其誰?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千古伯樂,鑄就文學輝煌

蘇軾曾贊歐陽修:“論大道似韓愈,論事似陸贄,記事似司馬遷,詩賦似李白。”蘇東坡對老師的評價雖有拔高之嫌,但作為文壇革新的領袖,歐陽修自是有真才實學的。

在文學上,他反對駢體文、反太學體,力開古文運動的先河。

甚至有人說,“唐宋八大家”中,真正引領整個古文運動,並帶動文學潮流和思想潮流的只有兩個人,一是唐代的韓愈,另一個則是歐陽修。

公元1057年,51歲的歐陽修受命擔任禮部科舉考試的主考官,負責為國選材。

兒時,歐陽修從鄰居的書婁裡發現了一本殘缺的《昌黎文集》,他覺得比當時流行的那種浮泛的文章好太多。因此,他手不釋卷地讀這本文集,同時下定決心要學習韓愈的文章。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沒想到,到歐陽修參加科舉時,主考官提倡的卻是對仗工整、辭藻華麗的駢體文。比如唐初王勃寫的: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這種文體,非常華而不實。要想將文章中的每句都寫成如此對仗工整很困難,有的人寫著寫著就只顧文章的文采,反而忘記了文章的內容。歐陽修為了考取功名,不得不學習他深惡痛絕的這種駢體文。

所以,待歐陽修成為科舉主考官時,他發起了古文運動,首先摒棄這種文體。緊接著,晦澀難懂的“太學體”也被他淘汰。

利用科舉改革實現自己的文學主張,是歐陽修由來已久的夙願。因此,對於科舉考試的命題,歐陽修力圖以關係國計民生的現實問題為主,以平實自然的文風作為評判標準。

縱使有人不甘,給歐陽修寫篇祭文,並給他扔到院子裡頭;也有人當街攔住歐陽修的馬頭,與他當街爭辯;更有甚者,在外頭傳一些歐陽修不好的名聲,造謠中傷他。

歐陽修依然處之泰然。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作為選拔人才的主考官,歐陽修又展現出了非凡的眼光。

對於有著真才實學的後輩,他都竭力推薦,不只是博學多才的蘇軾。還有蘇轍、曾鞏、張載、程顥和呂大鈞等,都被他挖掘出來,併成為當時的大學問家。

即使與他政見不合的王安石,都對歐陽修的人格大為讚賞。

歐陽修不僅積極提攜後輩,自己在學習上也毫不放鬆。他深信文章是改出來的,並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著這種作風,即使到了六十多歲,還經常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不斷地修改曾經寫過的文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可以說,作為伯樂的歐陽修,為宋代文化的盛世奠定了基礎。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六一居士”,退而未休流芳千世

歐陽修晚年被緋聞纏身,說他跟自己的兒媳不乾不淨,後來雖然調查清楚了,但髒水已潑,他的一顆赤膽之心早已涼到了冰點。

因此,歐陽修向朝廷反覆申明不願再在中央做官,並動了提前退休的念頭。

然而,彼時正值王安石推行改革變法,正是需要他這樣資歷老、經驗豐富,又忠直剛正之人坐鎮,因此,朝廷不但沒有準許他退休,反而一再給他升官。

歐陽修急了。他先是上了九道奏章,到蔡州任知州時,又連上了五道奏章,一而再再而三地請求退休。

無奈之下,神宗才允准了他提前退休。

身處仕途的上升期,有幾個能做到不以利而智昏?這不僅需要智慧,更加需要勇氣。

功成身退的歐陽修,給自己取了個“六一居士”的雅號,即藏書一萬卷、金石遺文一千卷、琴一張、棋一局、酒一壺,還有一個老醉翁。

"

他被譽為北宋的文壇領袖,蘇軾蘇轍是他的學生、曾鞏是他最喜歡的弟子,王安石、蘇洵都受到過他的提拔……

他是知名史學家,他主持編纂的《新唐史》和《新五代史》,在史學史上和《二十四史》中都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作為政治家,他一生剛正不阿,但又自然隨性;

無論是北宋的政壇,還是文壇,他都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領軍人,他就是歐陽修。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直言敢諫,不懼得罪權貴

後人給歐陽修起了外號,即大宋朝的槓精,這極好地詮釋了歐陽修直言敢諫的性格。

景佑三年,北宋王朝積弊已久,歐陽修的好友范仲淹深覺官員腐敗,呼籲改革,他上奏批評時政,卻惹惱了當時的宰相呂夷簡。

呂夷簡指責范仲淹越職言事,薦引“朋黨”,並離間君臣,范仲淹因此被貶饒州。

而肩負言諫之職的高若訥不僅不伸張正義,反而肆意詆譭范仲淹的人格。

歐陽修氣憤不過,回家寫了一篇《與高司諫書》對其冷嘲熱諷,最後還得出結論:“足下非君子也。”因此,歐陽修也被貶至湖北夷陵作縣令。

在那個偏遠的小縣城裡,沒什麼書籍可供他消遣,他便取來舊案宗反覆閱讀。看到其中冤假錯案不可勝數,於是便發誓:即使當個小縣令,對待政務也絲毫不倦怠、不容有半點疏忽。

之後,歐陽修輾轉於各地做地方官多年,每到一個地方都深受百姓擁戴。

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范仲淹再次被啟用,他想招歐陽修前去擔任掌書記,並已奏請朝廷獲得同意。但歐陽修卻推辭了,他嘆道:“昔者之舉,豈以為己利哉!同其退而不同其進可也。”

意思是說:過去我支持你,並非為我一己之力,我可以和你同退,同進就不必了。

這就是行事光明磊落的歐陽修,他高風亮節、令人欽仰。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慶曆五年(公元1045年),歐陽修聽到范仲淹等人又被免職的消息,寢食難安,揮筆寫就《論杜衍范仲淹等罷政事狀》,並將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竭力營救傑出的改革者們。

為此,歐陽修成了保守派的眼中釘,不久就被諫官錢明逸誣陷,說他與外甥女張氏有染,企圖侵吞張家財務。仁宗派人調查,結果“劵既弗明,辯無所驗”。

但歐陽修最終還是被流言蜚語所害,被貶至滁州做太守。

人在朝堂,身不由己。世間有幾個如歐陽修這般不畏權貴,敢於說真話,又不為私利的?大多人想的只怕是如何撇清關係、保全自己吧!

在那個多數人唯唯諾諾不敢出頭的時代,唯有歐陽修敢大聲宣告:志在聖賢,捨我其誰?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千古伯樂,鑄就文學輝煌

蘇軾曾贊歐陽修:“論大道似韓愈,論事似陸贄,記事似司馬遷,詩賦似李白。”蘇東坡對老師的評價雖有拔高之嫌,但作為文壇革新的領袖,歐陽修自是有真才實學的。

在文學上,他反對駢體文、反太學體,力開古文運動的先河。

甚至有人說,“唐宋八大家”中,真正引領整個古文運動,並帶動文學潮流和思想潮流的只有兩個人,一是唐代的韓愈,另一個則是歐陽修。

公元1057年,51歲的歐陽修受命擔任禮部科舉考試的主考官,負責為國選材。

兒時,歐陽修從鄰居的書婁裡發現了一本殘缺的《昌黎文集》,他覺得比當時流行的那種浮泛的文章好太多。因此,他手不釋卷地讀這本文集,同時下定決心要學習韓愈的文章。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沒想到,到歐陽修參加科舉時,主考官提倡的卻是對仗工整、辭藻華麗的駢體文。比如唐初王勃寫的: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這種文體,非常華而不實。要想將文章中的每句都寫成如此對仗工整很困難,有的人寫著寫著就只顧文章的文采,反而忘記了文章的內容。歐陽修為了考取功名,不得不學習他深惡痛絕的這種駢體文。

所以,待歐陽修成為科舉主考官時,他發起了古文運動,首先摒棄這種文體。緊接著,晦澀難懂的“太學體”也被他淘汰。

利用科舉改革實現自己的文學主張,是歐陽修由來已久的夙願。因此,對於科舉考試的命題,歐陽修力圖以關係國計民生的現實問題為主,以平實自然的文風作為評判標準。

縱使有人不甘,給歐陽修寫篇祭文,並給他扔到院子裡頭;也有人當街攔住歐陽修的馬頭,與他當街爭辯;更有甚者,在外頭傳一些歐陽修不好的名聲,造謠中傷他。

歐陽修依然處之泰然。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作為選拔人才的主考官,歐陽修又展現出了非凡的眼光。

對於有著真才實學的後輩,他都竭力推薦,不只是博學多才的蘇軾。還有蘇轍、曾鞏、張載、程顥和呂大鈞等,都被他挖掘出來,併成為當時的大學問家。

即使與他政見不合的王安石,都對歐陽修的人格大為讚賞。

歐陽修不僅積極提攜後輩,自己在學習上也毫不放鬆。他深信文章是改出來的,並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著這種作風,即使到了六十多歲,還經常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不斷地修改曾經寫過的文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可以說,作為伯樂的歐陽修,為宋代文化的盛世奠定了基礎。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六一居士”,退而未休流芳千世

歐陽修晚年被緋聞纏身,說他跟自己的兒媳不乾不淨,後來雖然調查清楚了,但髒水已潑,他的一顆赤膽之心早已涼到了冰點。

因此,歐陽修向朝廷反覆申明不願再在中央做官,並動了提前退休的念頭。

然而,彼時正值王安石推行改革變法,正是需要他這樣資歷老、經驗豐富,又忠直剛正之人坐鎮,因此,朝廷不但沒有準許他退休,反而一再給他升官。

歐陽修急了。他先是上了九道奏章,到蔡州任知州時,又連上了五道奏章,一而再再而三地請求退休。

無奈之下,神宗才允准了他提前退休。

身處仕途的上升期,有幾個能做到不以利而智昏?這不僅需要智慧,更加需要勇氣。

功成身退的歐陽修,給自己取了個“六一居士”的雅號,即藏書一萬卷、金石遺文一千卷、琴一張、棋一局、酒一壺,還有一個老醉翁。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歐陽修自稱,喝酒能夠讓他暢快,領略到生命的力量;撫琴能夠讓他內心平靜,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身心健康;下棋能夠讓他忘記煩惱,對他尤為重要。

歐陽修一生在很多地方做過官,那些地方的人都給他立祠堂,有的在他活著的時候就建了,稱作生詞。

還有他死後為他建的,有南宋的,也有元代。它們歷經明代、清代、民國,被反覆地翻修。

並且這些祠堂香火一直都特別旺,旺在歐陽修的品格,旺在他的文章千古流傳。

縱然歐陽修有很多缺點,但這些缺點和他的優點比起來,倒顯得有些可愛了,也使他的個性更加鮮活。


"

他被譽為北宋的文壇領袖,蘇軾蘇轍是他的學生、曾鞏是他最喜歡的弟子,王安石、蘇洵都受到過他的提拔……

他是知名史學家,他主持編纂的《新唐史》和《新五代史》,在史學史上和《二十四史》中都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作為政治家,他一生剛正不阿,但又自然隨性;

無論是北宋的政壇,還是文壇,他都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領軍人,他就是歐陽修。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直言敢諫,不懼得罪權貴

後人給歐陽修起了外號,即大宋朝的槓精,這極好地詮釋了歐陽修直言敢諫的性格。

景佑三年,北宋王朝積弊已久,歐陽修的好友范仲淹深覺官員腐敗,呼籲改革,他上奏批評時政,卻惹惱了當時的宰相呂夷簡。

呂夷簡指責范仲淹越職言事,薦引“朋黨”,並離間君臣,范仲淹因此被貶饒州。

而肩負言諫之職的高若訥不僅不伸張正義,反而肆意詆譭范仲淹的人格。

歐陽修氣憤不過,回家寫了一篇《與高司諫書》對其冷嘲熱諷,最後還得出結論:“足下非君子也。”因此,歐陽修也被貶至湖北夷陵作縣令。

在那個偏遠的小縣城裡,沒什麼書籍可供他消遣,他便取來舊案宗反覆閱讀。看到其中冤假錯案不可勝數,於是便發誓:即使當個小縣令,對待政務也絲毫不倦怠、不容有半點疏忽。

之後,歐陽修輾轉於各地做地方官多年,每到一個地方都深受百姓擁戴。

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范仲淹再次被啟用,他想招歐陽修前去擔任掌書記,並已奏請朝廷獲得同意。但歐陽修卻推辭了,他嘆道:“昔者之舉,豈以為己利哉!同其退而不同其進可也。”

意思是說:過去我支持你,並非為我一己之力,我可以和你同退,同進就不必了。

這就是行事光明磊落的歐陽修,他高風亮節、令人欽仰。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慶曆五年(公元1045年),歐陽修聽到范仲淹等人又被免職的消息,寢食難安,揮筆寫就《論杜衍范仲淹等罷政事狀》,並將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竭力營救傑出的改革者們。

為此,歐陽修成了保守派的眼中釘,不久就被諫官錢明逸誣陷,說他與外甥女張氏有染,企圖侵吞張家財務。仁宗派人調查,結果“劵既弗明,辯無所驗”。

但歐陽修最終還是被流言蜚語所害,被貶至滁州做太守。

人在朝堂,身不由己。世間有幾個如歐陽修這般不畏權貴,敢於說真話,又不為私利的?大多人想的只怕是如何撇清關係、保全自己吧!

在那個多數人唯唯諾諾不敢出頭的時代,唯有歐陽修敢大聲宣告:志在聖賢,捨我其誰?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千古伯樂,鑄就文學輝煌

蘇軾曾贊歐陽修:“論大道似韓愈,論事似陸贄,記事似司馬遷,詩賦似李白。”蘇東坡對老師的評價雖有拔高之嫌,但作為文壇革新的領袖,歐陽修自是有真才實學的。

在文學上,他反對駢體文、反太學體,力開古文運動的先河。

甚至有人說,“唐宋八大家”中,真正引領整個古文運動,並帶動文學潮流和思想潮流的只有兩個人,一是唐代的韓愈,另一個則是歐陽修。

公元1057年,51歲的歐陽修受命擔任禮部科舉考試的主考官,負責為國選材。

兒時,歐陽修從鄰居的書婁裡發現了一本殘缺的《昌黎文集》,他覺得比當時流行的那種浮泛的文章好太多。因此,他手不釋卷地讀這本文集,同時下定決心要學習韓愈的文章。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沒想到,到歐陽修參加科舉時,主考官提倡的卻是對仗工整、辭藻華麗的駢體文。比如唐初王勃寫的: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這種文體,非常華而不實。要想將文章中的每句都寫成如此對仗工整很困難,有的人寫著寫著就只顧文章的文采,反而忘記了文章的內容。歐陽修為了考取功名,不得不學習他深惡痛絕的這種駢體文。

所以,待歐陽修成為科舉主考官時,他發起了古文運動,首先摒棄這種文體。緊接著,晦澀難懂的“太學體”也被他淘汰。

利用科舉改革實現自己的文學主張,是歐陽修由來已久的夙願。因此,對於科舉考試的命題,歐陽修力圖以關係國計民生的現實問題為主,以平實自然的文風作為評判標準。

縱使有人不甘,給歐陽修寫篇祭文,並給他扔到院子裡頭;也有人當街攔住歐陽修的馬頭,與他當街爭辯;更有甚者,在外頭傳一些歐陽修不好的名聲,造謠中傷他。

歐陽修依然處之泰然。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作為選拔人才的主考官,歐陽修又展現出了非凡的眼光。

對於有著真才實學的後輩,他都竭力推薦,不只是博學多才的蘇軾。還有蘇轍、曾鞏、張載、程顥和呂大鈞等,都被他挖掘出來,併成為當時的大學問家。

即使與他政見不合的王安石,都對歐陽修的人格大為讚賞。

歐陽修不僅積極提攜後輩,自己在學習上也毫不放鬆。他深信文章是改出來的,並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著這種作風,即使到了六十多歲,還經常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不斷地修改曾經寫過的文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可以說,作為伯樂的歐陽修,為宋代文化的盛世奠定了基礎。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六一居士”,退而未休流芳千世

歐陽修晚年被緋聞纏身,說他跟自己的兒媳不乾不淨,後來雖然調查清楚了,但髒水已潑,他的一顆赤膽之心早已涼到了冰點。

因此,歐陽修向朝廷反覆申明不願再在中央做官,並動了提前退休的念頭。

然而,彼時正值王安石推行改革變法,正是需要他這樣資歷老、經驗豐富,又忠直剛正之人坐鎮,因此,朝廷不但沒有準許他退休,反而一再給他升官。

歐陽修急了。他先是上了九道奏章,到蔡州任知州時,又連上了五道奏章,一而再再而三地請求退休。

無奈之下,神宗才允准了他提前退休。

身處仕途的上升期,有幾個能做到不以利而智昏?這不僅需要智慧,更加需要勇氣。

功成身退的歐陽修,給自己取了個“六一居士”的雅號,即藏書一萬卷、金石遺文一千卷、琴一張、棋一局、酒一壺,還有一個老醉翁。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歐陽修自稱,喝酒能夠讓他暢快,領略到生命的力量;撫琴能夠讓他內心平靜,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身心健康;下棋能夠讓他忘記煩惱,對他尤為重要。

歐陽修一生在很多地方做過官,那些地方的人都給他立祠堂,有的在他活著的時候就建了,稱作生詞。

還有他死後為他建的,有南宋的,也有元代。它們歷經明代、清代、民國,被反覆地翻修。

並且這些祠堂香火一直都特別旺,旺在歐陽修的品格,旺在他的文章千古流傳。

縱然歐陽修有很多缺點,但這些缺點和他的優點比起來,倒顯得有些可愛了,也使他的個性更加鮮活。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縱觀歐陽修的一生,他既直言敢諫、寧折不彎,又秉公執事、以德報怨。

歐陽修引領了北宋文壇,成為一代宗師,更成就了唐宋八大家的集體陣容。他不僅用文字征服了讀者,更用高潔的人格滌盪了他的時代。

"

他被譽為北宋的文壇領袖,蘇軾蘇轍是他的學生、曾鞏是他最喜歡的弟子,王安石、蘇洵都受到過他的提拔……

他是知名史學家,他主持編纂的《新唐史》和《新五代史》,在史學史上和《二十四史》中都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作為政治家,他一生剛正不阿,但又自然隨性;

無論是北宋的政壇,還是文壇,他都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領軍人,他就是歐陽修。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直言敢諫,不懼得罪權貴

後人給歐陽修起了外號,即大宋朝的槓精,這極好地詮釋了歐陽修直言敢諫的性格。

景佑三年,北宋王朝積弊已久,歐陽修的好友范仲淹深覺官員腐敗,呼籲改革,他上奏批評時政,卻惹惱了當時的宰相呂夷簡。

呂夷簡指責范仲淹越職言事,薦引“朋黨”,並離間君臣,范仲淹因此被貶饒州。

而肩負言諫之職的高若訥不僅不伸張正義,反而肆意詆譭范仲淹的人格。

歐陽修氣憤不過,回家寫了一篇《與高司諫書》對其冷嘲熱諷,最後還得出結論:“足下非君子也。”因此,歐陽修也被貶至湖北夷陵作縣令。

在那個偏遠的小縣城裡,沒什麼書籍可供他消遣,他便取來舊案宗反覆閱讀。看到其中冤假錯案不可勝數,於是便發誓:即使當個小縣令,對待政務也絲毫不倦怠、不容有半點疏忽。

之後,歐陽修輾轉於各地做地方官多年,每到一個地方都深受百姓擁戴。

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范仲淹再次被啟用,他想招歐陽修前去擔任掌書記,並已奏請朝廷獲得同意。但歐陽修卻推辭了,他嘆道:“昔者之舉,豈以為己利哉!同其退而不同其進可也。”

意思是說:過去我支持你,並非為我一己之力,我可以和你同退,同進就不必了。

這就是行事光明磊落的歐陽修,他高風亮節、令人欽仰。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慶曆五年(公元1045年),歐陽修聽到范仲淹等人又被免職的消息,寢食難安,揮筆寫就《論杜衍范仲淹等罷政事狀》,並將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竭力營救傑出的改革者們。

為此,歐陽修成了保守派的眼中釘,不久就被諫官錢明逸誣陷,說他與外甥女張氏有染,企圖侵吞張家財務。仁宗派人調查,結果“劵既弗明,辯無所驗”。

但歐陽修最終還是被流言蜚語所害,被貶至滁州做太守。

人在朝堂,身不由己。世間有幾個如歐陽修這般不畏權貴,敢於說真話,又不為私利的?大多人想的只怕是如何撇清關係、保全自己吧!

在那個多數人唯唯諾諾不敢出頭的時代,唯有歐陽修敢大聲宣告:志在聖賢,捨我其誰?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千古伯樂,鑄就文學輝煌

蘇軾曾贊歐陽修:“論大道似韓愈,論事似陸贄,記事似司馬遷,詩賦似李白。”蘇東坡對老師的評價雖有拔高之嫌,但作為文壇革新的領袖,歐陽修自是有真才實學的。

在文學上,他反對駢體文、反太學體,力開古文運動的先河。

甚至有人說,“唐宋八大家”中,真正引領整個古文運動,並帶動文學潮流和思想潮流的只有兩個人,一是唐代的韓愈,另一個則是歐陽修。

公元1057年,51歲的歐陽修受命擔任禮部科舉考試的主考官,負責為國選材。

兒時,歐陽修從鄰居的書婁裡發現了一本殘缺的《昌黎文集》,他覺得比當時流行的那種浮泛的文章好太多。因此,他手不釋卷地讀這本文集,同時下定決心要學習韓愈的文章。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沒想到,到歐陽修參加科舉時,主考官提倡的卻是對仗工整、辭藻華麗的駢體文。比如唐初王勃寫的: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這種文體,非常華而不實。要想將文章中的每句都寫成如此對仗工整很困難,有的人寫著寫著就只顧文章的文采,反而忘記了文章的內容。歐陽修為了考取功名,不得不學習他深惡痛絕的這種駢體文。

所以,待歐陽修成為科舉主考官時,他發起了古文運動,首先摒棄這種文體。緊接著,晦澀難懂的“太學體”也被他淘汰。

利用科舉改革實現自己的文學主張,是歐陽修由來已久的夙願。因此,對於科舉考試的命題,歐陽修力圖以關係國計民生的現實問題為主,以平實自然的文風作為評判標準。

縱使有人不甘,給歐陽修寫篇祭文,並給他扔到院子裡頭;也有人當街攔住歐陽修的馬頭,與他當街爭辯;更有甚者,在外頭傳一些歐陽修不好的名聲,造謠中傷他。

歐陽修依然處之泰然。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作為選拔人才的主考官,歐陽修又展現出了非凡的眼光。

對於有著真才實學的後輩,他都竭力推薦,不只是博學多才的蘇軾。還有蘇轍、曾鞏、張載、程顥和呂大鈞等,都被他挖掘出來,併成為當時的大學問家。

即使與他政見不合的王安石,都對歐陽修的人格大為讚賞。

歐陽修不僅積極提攜後輩,自己在學習上也毫不放鬆。他深信文章是改出來的,並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著這種作風,即使到了六十多歲,還經常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不斷地修改曾經寫過的文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可以說,作為伯樂的歐陽修,為宋代文化的盛世奠定了基礎。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六一居士”,退而未休流芳千世

歐陽修晚年被緋聞纏身,說他跟自己的兒媳不乾不淨,後來雖然調查清楚了,但髒水已潑,他的一顆赤膽之心早已涼到了冰點。

因此,歐陽修向朝廷反覆申明不願再在中央做官,並動了提前退休的念頭。

然而,彼時正值王安石推行改革變法,正是需要他這樣資歷老、經驗豐富,又忠直剛正之人坐鎮,因此,朝廷不但沒有準許他退休,反而一再給他升官。

歐陽修急了。他先是上了九道奏章,到蔡州任知州時,又連上了五道奏章,一而再再而三地請求退休。

無奈之下,神宗才允准了他提前退休。

身處仕途的上升期,有幾個能做到不以利而智昏?這不僅需要智慧,更加需要勇氣。

功成身退的歐陽修,給自己取了個“六一居士”的雅號,即藏書一萬卷、金石遺文一千卷、琴一張、棋一局、酒一壺,還有一個老醉翁。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歐陽修自稱,喝酒能夠讓他暢快,領略到生命的力量;撫琴能夠讓他內心平靜,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身心健康;下棋能夠讓他忘記煩惱,對他尤為重要。

歐陽修一生在很多地方做過官,那些地方的人都給他立祠堂,有的在他活著的時候就建了,稱作生詞。

還有他死後為他建的,有南宋的,也有元代。它們歷經明代、清代、民國,被反覆地翻修。

並且這些祠堂香火一直都特別旺,旺在歐陽修的品格,旺在他的文章千古流傳。

縱然歐陽修有很多缺點,但這些缺點和他的優點比起來,倒顯得有些可愛了,也使他的個性更加鮮活。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縱觀歐陽修的一生,他既直言敢諫、寧折不彎,又秉公執事、以德報怨。

歐陽修引領了北宋文壇,成為一代宗師,更成就了唐宋八大家的集體陣容。他不僅用文字征服了讀者,更用高潔的人格滌盪了他的時代。

他是大宋朝槓精,文學領袖,晚年緋聞纏身,看盡人性後活成了自己

*作者簡介:安於悅讀,體制內工作,一手帶娃,一手寫文。努力寫出走心、有溫度的文章。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