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評氾濫導致票房撲街?差評不會傷害電影,爛片才會

眾所周知,一部影片上映,買票之前決定它值不值得花錢去看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上豆瓣,自從入了豆瓣坑以後,它幫大家完美的diss掉了成百上千部爛片,最直觀的方式就是看評分,6以下的幾乎不用浪費時間考慮。而一個高的豆瓣評分,也能拯救一個鮮為人知的電影。

而在美國,也有一個號稱“北美豆瓣”的網站——爛番茄。以提供電影相關評論、資訊、新聞為主,每一個買電影票的人都會在買票之前先看到該電影的評分。爛番茄上好的評價用紅番茄表示,差評用綠番茄表示。只有fresh和rotten兩個選項的爛番茄,標準簡單一目瞭然。

差評氾濫導致票房撲街?差評不會傷害電影,爛片才會

那麼混跡在豆瓣、爛番茄上這些專業/半專業/非專業的“影評家”們,對一部影片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首先先說一下今年北美暑期檔,去年7月北美票房為13.71億美元,而今年卻只有12.05億美元,其實不僅僅是7月,5月和6月的票房也有不同程度的下跌現象。

票房連續撲街,當然首當其衝是影片的鍋,除了《神奇女俠》,《蜘蛛俠:英雄歸來》,《神偷奶爸3》票房還不錯之外,《加勒比海盜5》、《異形:契約》、《亞瑟王:鬥獸爭霸》、《汽車總動員》、《變形金剛5》和《新木乃伊》這些原本萬眾期待的的影片票房全都不是那麼理想。

於是好萊塢開始流行一種說法,爛番茄是拖累票房的主要罪魁禍首。這話聽著很耳熟,豆瓣也曾經這樣為爛片背過鍋。

我們拿前段時間上映的《變5》和《神奇女俠》來對比一下。

首先《變5》在豆瓣評分也並不高,而爛番茄15%的新鮮度也是非常不堪入目

差評氾濫導致票房撲街?差評不會傷害電影,爛片才會

差評氾濫導致票房撲街?差評不會傷害電影,爛片才會

《神奇女俠》在爛番茄上獲得93%的高新鮮度,首周1億美元票房也正證明了爛番茄的影響力。

評價的確影響著一部分電影的票房,可票房高低到底是因為評價好壞還是電影本身呢?

小編認為《變5》票房不理想的原因,跟不受影評家待見導了至少3部“最後一部《變形金剛》”的邁克爾·貝分不開;也怪為了拍出更多續集,開闢編劇小房間的製片人;還有被《碟中諜》系列衝昏頭腦愛上續集的派拉蒙拖累。本身降低觀眾好感度外加劇情一言難盡,才導致觀眾差評多,而差評多又會導致沒看的觀眾不想看惡性循環。

而《神奇女俠》首周1億美元票房,在平權理念的引導之下,滿足觀眾們對於女性英雄角色的渴求,成了票房爆發的最大催化劑,而爛番茄的評分,正是將觀眾觀影的震撼感受傳遞給了未觀影的觀眾。

小編想到在《小時代》上映時也曾遭到豆瓣集體刷1星,一條“垃圾”兩個字的評論都能找來121個有用,《小時代》大結局上映後票房明顯不如前幾部,可見無論是流量還是大IP都敵不過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觀眾們不會錯過一個好電影,也不會放過一個爛片。

小編認為,這些網絡上的數字和語言,只能作為一個更加專業、公正、中立和品味的代表,為一部分人提供一個大方向,我們不能以這些網站的評價來對某部電影蓋棺定論,而且,有時候口碑與票房也並不是時時刻刻都成正比的。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就好。

也有很多電影上映之前為了避免網絡上的差評而採取一定措施,但是,雖然評價作為參考標準之一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影片的觀影人數,我更相信一句話,與其怨人,不如責己。與其把心思花在如何阻止差評出現在平臺上,不如提升影片質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