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導演亮相威尼斯:僅用5天寫完劇本

(本文來自影視生活第一站 時光網)

時光網威尼斯訊達倫·阿羅諾夫斯基讓觀眾們翹首以待的新作是驚悚片《母親》,導演與片方至今都把影片的細節藏得很深,保密工作做得滴水不漏。影片在威尼斯電影節上首映後,影評人推測,估計會造成觀眾們兩極分化的反應

《母親》在威尼斯電影節上首次舉辦了記者試映會,在這部兩個小時的影片中,詹妮弗·勞倫斯與哈維爾·巴登飾演的夫妻膝下無子,他們邀請陌生人來到位於郊區的房子,結果引來了恐怖的後果。電影結束後,《母親》既迎來了掌聲,又得到了差評。

位於郊區的豪宅

IndieWire評論說,《母親》是一部心理驚悚片,背景設定在像是恐怖噩夢中的場景,故事慢慢印烙在人心,最後以“激烈的爆發”作為結尾。

勞倫斯的角色就是片名中的“母親”(Mother),巴登的角色被稱為“他”(HIM)。 IndieWire寫道,“夫妻兩人住在先生位於郊區的古老豪宅中,這棟房子在兩人結婚前很久就幾乎快被徹底摧毀了,因此夫妻兩人重回故地,試圖在展開家庭生活前修繕房子。

“至少她是這麼計劃的,她丈夫是一位世界知名的詩人,卻遇到寫作靈感障礙。他大部分時間是坐在自己的書房裡,盯著空白頁沉思。直到艾德·哈里斯飾演的”男子“(Man)、以及米歇爾·菲佛飾演的“女子”(Woman)造訪,混亂展開一連串。”

英國的《電訊報》也對《母親》有著至高評價,更點出阿羅諾夫斯基探討了現代社會的問題,包含戰爭、饑荒、以及氣候變遷,阿羅諾夫斯基一向是一位環保主義者。《電訊報》更寫道,《母親》最後呈現的成果像是沸騰爆發的有毒火山岩漿。“阿羅諾夫斯基的作品會讓有些人因幻想而暈眩,或著薰的另一些人乾嘔反胃。

艾德·哈里斯與米歇爾·菲佛所飾演的夫婦

《綜藝》則不是太欣賞《母親》,說這部片是“巴洛克式的惡夢,膚淺的只有自己。” 《好萊塢報道者》則把《母親》與羅曼·波蘭斯基執導的1968年電影《羅絲瑪麗的嬰兒》做比較,形容《母親》是一部緊抓著觀眾注意力的影片,“大膽做出了藝術比生活更重要的結論。”

第一場試映會之後的記者會現場,阿羅諾夫斯基(《黑天鵝》、《諾亞方舟:創世之旅》)表示,《母親》是一部寓言故事,觀眾可以自己決定該片是在講述什麼話題,他說自己是在“發燒的夢裡”寫出的劇本。

阿羅諾夫斯基說:“這是一個很陌生的體驗,因為我大多數作品都花好多年才能完成,像是《黑天鵝》花了10年,《諾亞方舟:創世之旅》花了20年,而《母親》則花了五天就完成了。”“我們在這個星球上活著,目睹著周遭一切的發生,卻沒辦法採取實際行動改變,這很奇怪。我就有很多怒氣與憤怒,想要透過一種情緒抒發,只花了五天時間,就利用這種感覺寫下了初版劇本,彷彿洪水潰堤一般。之後我把劇本給詹妮弗看,她很喜歡這個故事,一轉眼間,我們就在拍電影了。”

好萊塢報道者將《母親》與《羅絲瑪麗的嬰兒》做了比較

時光網也認同,這部電影可能會引起觀眾兩種極端的看法,有些人會很喜愛,有些人會很討厭,認為只是一個愛裝模作樣的導演,讓自己狂野的想像力像脫韁野馬一樣抒發,還用到了《聖經》相關的隱喻義。但另外一派人,尤其是阿羅諾夫斯基的粉絲,會認為這是一部創新的想像恐怖故事,背後有著深厚含義。劇中的房子代表著地球,而勞倫斯的角色就像是大自然母親。一開始她創造的世界是美麗而近乎完美的,但當越來越多人類入侵、破壞、予取予求,房子就被摧毀了。

阿羅諾夫斯基也承認,這部影片被他描述為“發燒的夢”,並不會適合所有人。 “要娛樂觀眾有很多方法,我保證,如果你問所有喜愛這部片的觀眾,是否認為這部片很無聊,我確信答案會是否定。”“但是觀眾口味程度總是有個極限。有趣的是,今晚凌晨3時是滿月時分,我認為這簡直完美,因為我總是開玩笑說,這部電影是我(像狼人一樣)的滿月嚎啕。”

《母親》中大表姐飾演的是大自然母親的角色

“《母親》是烈酒,當然不會所有人都喜歡這樣的體驗,所以也沒關係。我一直以來都清楚表示:’這就像是坐過山車,做好騰空翻轉幾次的心理準備再進電影院來看。”“我想要觀眾體驗(勞倫斯飾演的)母親的感受,和她怎麼看這場恐怖入侵,因為這是這部片的重點。”“這部電影的設計就是要非常自然、接地氣,因為我們創造了這個盛大的寓言故事,當人類逐漸入侵時,他們帶來了種種不同的顏色和材料,都是非自然的物質。”

勞倫斯則說,這個角色與她所出演過的其它角色截然不同。 “這個角色讓我接觸了一個完全不同的自我,我之前也沒有發掘過我還有這一面。”“我們非常嚴謹地排練了三個月的戲,有一段達倫幫我找到了精髓,對我幫助非常大。因為難度很高,我從來沒有這麼逼過自己。“

勞倫斯也拿自己和阿羅諾夫斯基間的戀情開玩笑,根據美國媒體報導,兩人已經交往超過一年。當米歇爾·菲佛被問到為什麼會被如此黑暗的電影吸引時,米歇爾說:”我深受黑暗導演所吸引……”勞倫斯則馬上接話:”我也是!”菲佛笑了,“嗯我聽說了……”

約會中的兩人

電影接近尾聲的時候,由巴登所飾演的詩人“Him”的粉絲入侵了夫妻兩人的住宅,勞倫斯被問到這一幕會不會讓她想到自己的粉絲。“如果沒有粉絲支持,我無法做我喜愛的事,如果我不能演戲,其實對社會也沒有幫助,因為演戲是我唯一會做的事。我熱愛我的工作,沒有粉絲我沒辦法實現這一點。”

“所以我對粉絲的感激是無以言喻的,但我想在電影裡,達倫暗示了人性的一面是貪婪與不知足。”勞倫斯藉機感謝了粉絲的支持,但也說,還是需要有底線的。“我會參加電影節等活動,也很樂意簽名照、與粉絲見面,但有時候我只是想去超市買東西,或者只是下車去餐廳吃個飯。”

“我自己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我不想讓別人覺得,我連上飛機素顏都不能拒絕被拍照,也不想聽到時尚網站批評我的睡衣。所以有時候我會拒絕,有些界線是需要劃清的。 ”“我認為達倫想探討的是,人性的貪婪是所有人都有的,尤其現在網絡這麼發達,慾望更無限放大。達倫探討的是人性,不只是粉絲。”

《母親》劇組亮相威尼斯電影節

(更專業的影視媒體,更全面的票務周邊服務,盡在時光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