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本屆白玉蘭獎小鮮肉幾乎全軍覆沒?

女人一輩子 張譯 殷桃 關曉彤 電影爬蟲 2017-06-18

昨夜,23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落下帷幕。

先總覽一番名單:

最佳電視劇:《好傢伙》

最佳男主角:張譯《雞毛飛上天》

最佳女主角:殷桃《雞毛飛上天》

最佳男配角:吳剛、張志堅《人民的名義》

最佳女配角:關曉彤《好先生》

最佳導演:沈嚴、劉海波《中國式關係》

最佳編劇:張蕾《中國式關係》

最佳海外電視短劇:《救贖之路》(德國)

最佳海外電視長劇:《古戰場傳奇》(美國)

最佳季播電視節目:《朗讀者》第一季

最佳周播電視節目:《開講啦》

最佳電視劇:《好傢伙》

為什麼本屆白玉蘭獎小鮮肉幾乎全軍覆沒?

這個獎項被斬獲地,實在出人意料。

當所有人都把目光瞅準《人民的名義》時,卻被這匹冷不丁冒出的黑馬殺了個措手不及。

從該劇的資料看,出品時間是2013年。

也就是說,直到播出,它整整被塵封了三年。

從劇中那耿直而生硬的閹割,以及其詭異的切鏡,也許能看出點端倪,猜到這部劇的播映經歷了些什麼。

能播,已是幸事。

為什麼本屆白玉蘭獎小鮮肉幾乎全軍覆沒?

對於這部劇的評論,十分地兩極化

認為它好的,覺得這是一部有深度,有厚重感,值得靜下心來去細細品味的好劇。

認為它差的,覺得這部劇太裝,看了十集完全不知所云,都是導演的鍋。

該劇講述的是1940年皖南事變後,一群革命隊伍中籍籍無名的“好傢伙”們,要護送重要同志去上海,期間所發生的許許多多的故事。

由李晨和張譯挑起大梁,客觀的說,李晨在劇中表現尚可,而張譯自然不必多說,戲瘋子一個,焉能不好?

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張譯&殷桃

張譯可以說是本屆白玉蘭獎最大贏家。

為什麼本屆白玉蘭獎小鮮肉幾乎全軍覆沒?

獲封視帝,所參演的《好傢伙》也奪得年度最佳電視劇。

從《士兵突擊》的史今,到《北京愛情故事》的石小猛。

從《親愛的》中的韓德忠,到《追凶者也》裡的董小鳳。

無論是小熒幕,還是大銀幕,張譯全都能做到信手拈來,收放自如。

金星說,十年內,有好本子,張譯必拿影帝。

阿蟲說,三年內,有好本子,張譯必拿影帝。

這次的視帝,便是對他最好的褒獎。

殷桃,好像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在熱門新聞了。

為什麼本屆白玉蘭獎小鮮肉幾乎全軍覆沒?

因為她是一個演員,而不是一位明星。

從02年到17年,十五年的時間裡,殷桃共出演50部電視劇,平均每年3部電視劇。

堪稱中國的傑西卡·查斯坦,“勞模姐”的頭銜理應有她一份!

上次提名白玉蘭獎還是08年的《女人一輩子》,只可惜那一年有了蔣雯麗的《金婚》。

這次能夠再次提名並最終斬獲,說眾望所歸絕不為過。

最佳男配角:吳剛&張志堅

為什麼本屆白玉蘭獎小鮮肉幾乎全軍覆沒?

年度現象級電視劇《人民的名義》,最終只拿到了最佳男配的獎項,難免讓人感到些許遺憾。

不過仔細一想,如果在“最佳電視劇”上落馬,那麼整部劇最大的亮點也就剩兩位書記了。

“達康書記”和“育良書記”,兩位真·老戲骨。

最佳女配角:關曉彤

為什麼本屆白玉蘭獎小鮮肉幾乎全軍覆沒?

本屆白玉蘭獎最年輕獲獎者,憑藉《好先生》擊敗胡靜、王子文、楊紫、迪麗熱巴。

今年不滿20歲的關曉彤,演藝生涯卻已經有16年了。

從04年第一部《煙海浮塵》開始,十幾年的時間裡,關曉彤演遍了各式各樣的女兒,被觀眾親切地稱為“國民閨女”。

有時是貼心小棉襖的乖乖女,有時是處處給親爹下絆子的“壞女孩”,表演流暢自然,再加上她對細微末節恰到好處的拿捏總是讓人對這個角色感同身受,得到了不少觀眾的讚美。

為什麼本屆白玉蘭獎小鮮肉幾乎全軍覆沒?

與她搭戲的也大多都是老戲骨,孫紅雷、張嘉譯、王志文、李小冉…

她還年輕,進步的空間還有很多,正如她自己所表示,作為年輕演員會謹記“認認真真演戲,老老實實做人!”還會繼續好好學習,在角色上有更多的嘗試,不斷提高自己。

讓我們對她接下來的表現,拭目以待。

最佳導演:沈嚴、劉海波《中國式關係》 最佳編劇:張蕾《中國式關係》

為什麼本屆白玉蘭獎小鮮肉幾乎全軍覆沒?

《中國式關係》同時問鼎最佳導演,最佳編劇

這是一部講述一個年近四十正春風得意的體制內官員在因緣際會之下離開官場。

而後從零開始經歷職場打拼重新找回自我的歡樂故事。

通過刻畫不同階層、年齡、背景的人物,反映出形態各異的“關係”。

不僅具有社會現實意義且飽含幽默氣質,剖析人情事理,對當代人處境的“熱思考”,處處隱喻的中國式人情世故,無疑會令你會心一笑。

主演陳建斌和馬伊琍也同時提名了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

為什麼本屆白玉蘭獎小鮮肉幾乎全軍覆沒?

可是在阿蟲眼中,劇中的岳母一角,卻是我所見過的現階段中國所有影視劇中,表演最出色的“岳母”!

有趣的是,岳母的扮演者李野萍老師有個弟弟也是位演員,李幼斌,不過大家更習慣稱他李雲龍。

為什麼本屆白玉蘭獎小鮮肉幾乎全軍覆沒?

從最佳季播電視節目和最佳周播電視節目被《朗讀者》《開講啦》奪得我們可以看出,觀眾對節目的深度越來越看重。

而不再是單純的圖個呵呵一樂,看完什麼也沒留下。

為什麼本屆白玉蘭獎小鮮肉幾乎全軍覆沒?

隨著社會的發展,就像人民群眾已經不再侷限於三十年前的吃得飽,而是開始講究要吃得好。

綜藝節目,也從最起初的豐富群眾的閒暇生活,逐漸起到了一種引導群眾價值觀社會觀的風向標作用。

它的意義,絕不僅限於博大家一笑,更多地是鼓勵社會的正能量,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以及營造一種良好的社會氛圍。

而《朗讀者》和《開講啦》,它們做到了。

第23屆白玉蘭獎,除了關曉彤拿下最佳女配角外,其餘獎項全被“老戲骨”包攬。

可是這和當下娛樂圈的半壁江山被小鮮肉小花們佔據的現象,顯然有點扦格難通。

為什麼本屆白玉蘭獎小鮮肉幾乎全軍覆沒?

這是當初白玉蘭獎最佳男演員的入圍名單。

經過篩選,五位提名演員是這樣的:

為什麼本屆白玉蘭獎小鮮肉幾乎全軍覆沒?

五位公認的老戲骨,唯一和小鮮肉沾點邊的算是姑父趙又廷,但人家也靠的是演技而不是顏值。

李易峰、楊洋、陳學冬之輩,雖被分在“小鮮肉”的行列中,但最小的楊洋也馬上要過自己的26歲生日了。

他們演技和這些老臘肉相比尚且欠佳,卻又拿著最好的資源,讓人嘆息的同時卻也無可奈何,畢竟他們的的確確代表了流量,代表了經濟效益。

他們怕的不是被人黑,而是怕沒人理。

只要有人黑,就證明有人看,就證明有市場。

在粉絲與路人之間,小鮮肉們這趟車開得又快又穩。

育良書記張志堅說:

“有很多稱得上是演員的演員,他們的收入卻非常可憐,而某些拿了天價的還要提出那麼多要求,我覺得他們根本不配”。

阿蟲也不想去具體討論到底配不配了,因為從商業價值的角度去考慮,他們其實是配的。

本次白玉蘭獎,鮮肉們幾乎全軍覆沒,既是給鮮肉們敲響警鐘,也是給觀眾們一種提醒。

這青黃不接的年代,越來越需要小鮮肉們扛起大旗的時代,你們,是時候證明自己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