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時報網】 6月5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英國首相梅、美國總統特朗普、法國總統馬克龍、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德國總理默克爾等多國的領導人共聚英國港口城市樸次茅斯,一起參加了諾曼底登陸 ( D-Day )75週年紀念活動。

新聞“全歐了”:歐美領導人齊聚紀念諾曼底登陸 普京:我呢?


6月5日,來自法國、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荷蘭、盧森堡、挪威、比利時、捷克、斯洛伐克、丹麥、希臘、波蘭共16國的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出席在英國朴茨茅斯舉行的登陸戰75週年紀念儀式。(圖片來源:法新社)

據法新社說,這是自2012年倫敦奧運會後,第一次有如此多外國領導人齊聚英國。這些領導人6日還將在法國諾曼底集合,繼續紀念活動。

祥和氣氛中,英國女王的一番話引人沉思。女王說,她很高興有機會現場感謝老兵們,並說:“我參加D-day 60週年紀念時,有人就說這或許是最後一次這樣的紀念活動了。”

“但是,我們戰時一代人都極具韌性。”

新聞“全歐了”:歐美領導人齊聚紀念諾曼底登陸 普京:我呢?

6月4日,在諾曼底地區奧馬哈(Omaha)海灘附近的Colleville-sur-Mermei美軍公


此次諾曼底登陸75週年紀念活動,還有約300名二戰老兵也一同參加。與曾經親歷過二戰的伊麗莎白二世一樣,現在還健在的當年參戰軍人,最年輕的也都是九旬老人,或許很難等到下一次逢五逢十的紀念活動了。

新聞“全歐了”:歐美領導人齊聚紀念諾曼底登陸 普京:我呢?

英國紀念諾曼底登陸75週年。(圖片來源:新華社)


不過,除了無法改變的生老病死,還有一些洶湧的暗流埋藏在曾經攜手同心的幾大“盟友”之間,威脅著來之不易的平靜生活……

美國與英國:難以維持的“特殊關係”

作為75年前實施“諾曼底登陸”的兩大主力部隊,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參加紀念活動前先行對英國進行了國事訪問。

雖然在訪問中,特朗普盛讚美國與英國建立了“世界上最偉大的聯盟”,享受到了英方接待全套的最高禮遇。不過,英國人看來並不買賬,用示威遊行和“特朗普寶寶”接待他。

新聞“全歐了”:歐美領導人齊聚紀念諾曼底登陸 普京:我呢?

美國總統特朗普到訪英國的第二天,抗議者在國會廣場上升起“特朗普寶寶”氣球。(圖片來源:法新社)


即使是在官方,美國和英國近幾年的“特殊關係”也十分緊繃。簡單來說,英國對特朗普的眾多提議都表示反對:

特朗普:我要退出伊核協議!

英國:……別退。

特朗普:不許幫助伊朗!

英國:……幫了。

特朗普:不許用華為!

英國:……用了。

特朗普:北約成員應該在防務上再多花錢!

英國:……沒錢。

新聞“全歐了”:歐美領導人齊聚紀念諾曼底登陸 普京:我呢?

特朗普對梅說:“我們是你們最大的合作伙伴……我認為這是擴大合作的絕佳良機,尤其是現在。”(圖片來源:


另一方面,特朗普的各種行為也讓英國人非常不滿。拿美國在氣候問題上的不作為舉例,英國《衛報》稱,特朗普原本計劃在國事訪問期間與威爾士親王(查爾斯王子)會晤15分鐘,但實際上,會談持續了90分鐘,其間主要是親王試圖說服特朗普更重視氣候問題,多做一些事情,讓子孫後代擁有美好的未來。

特朗普:十分感動然後拒絕了王子,並且甩鍋給中印俄,表示汙染問題找他們去。

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聯盟”,將來還可能持續嗎?

美國與法國:“蜜月期”結束

作為“諾曼底登陸”的發生地,法國一向負責主辦紀念儀式。其實,法國國內此前一直對這個紀念日表現冷淡,因為當時法軍在登陸戰中參與甚少,而戰後好萊塢出品的各色電影讓法國覺得英美完全忽視了本國在敵佔區抵抗勢力的貢獻,直到後來“諾曼底登陸”這一活動被賦予了聯合各國關係的新內涵才開始積極參與。

新聞“全歐了”:歐美領導人齊聚紀念諾曼底登陸 普京:我呢?

圖為馬克龍(左)和特朗普在愛麗捨宮舉行工作會談。(圖片來源:中新社)


不過此次,馬克龍與特朗普的眾多分歧也讓紀念活動蒙上了一層陰霾。據法新社、BFM電視臺等媒體報道,特朗普訪歐之前,馬克龍3日在巴黎出席國際貨幣政策研討會時嚴厲批評美國的貿易政策。馬克龍批評,美國的貿易戰不僅“殺死了歐洲鋼鐵工業”,而且讓“特朗普的好朋友班農”支持的民粹主義者受益。

兩人間的針鋒相對已經有一陣子。曾經,馬克龍當選後,兩個人的關係一度友好,被媒體評為“蜜月期”。但是,美國退出《巴黎協定》,退出《伊核協議》等一系列事件以及特朗普對極右翼的支持讓兩人關係連續降溫。

特別是去年11月,馬克龍再提建立“歐洲軍隊”後,特朗普連發5條推特多次嘲諷馬克龍,特別是他還用了“揭法國老底”的“二戰梗”,令人難以忘懷:

“馬克龍建議打造一支歐洲軍隊來保衛歐洲免受美俄威脅。但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是德國威脅了法國,法國當時經歷了什麼呢?在巴黎,他們不得不在美國人到來之前學習德語。到底還要不要為北約掏錢!”

新聞“全歐了”:歐美領導人齊聚紀念諾曼底登陸 普京:我呢?

圖為美國總統特朗普(右)與到訪的法國總統馬克。(圖片來源:新華社)


在法國的民意調查中,只有17%的法國受訪者認為特朗普“對法美關係產生了積極影響”。《赫芬頓郵報》援引法國前駐美大使傑拉德·阿勞德(Gerard Araud)稱,特朗普“對友誼和歷史漠不關心”。他看不到聯盟的利益。他拒絕馬克龍的聯合提議,是因為在對付完中國,之後,下一步貿易戰的對象可能就是歐盟。

不知道在這個紀念“美國人到來,免於法國人學德語”的日子裡,兩個人會不會提起推特舊事?

歐美與俄羅斯:普京此次成為被“忽視”的人

比起合照中幾國間的複雜關係,一個沒有在場的國家也同樣深深陷於其中,那就是俄羅斯。

5年前,俄羅斯總統普京曾前往法國參加諾曼底登陸70週年紀念活動。此次法國邀請了多位世界領導人,卻唯獨落下了普京。這也是自2004年以來,普京首次沒有被邀請參加諾曼底登陸紀念活動。

新聞“全歐了”:歐美領導人齊聚紀念諾曼底登陸 普京:我呢?

圖為俄羅斯總統普京。(圖片來源:中新社)


與法國類似,俄羅斯長期以來也對此不滿,認為諾曼底登陸的意義被歐美誇大,忽略了蘇聯對二戰做出的貢獻。

雖然蘇聯並未參與諾曼底登陸,但蘇聯在東線戰場上對納粹德軍的牽制,為諾曼底登陸創造了重要條件。

德國曆史學家利勃(Peter Lieb)也指出,甚至在德國,諾曼底登陸的標誌性意義都沒有其在英美人心中的分量,因為“從1940年到1943年,德國的主要關注點都在蘇聯”。

在1945年歐洲戰場戰鬥結束後,法國民調機構Ifop的調查顯示,57%的法國受訪者認為蘇聯為二戰做出最大貢獻,僅有20%認為美國貢獻最大。而在經歷了冷戰、蘇聯解體,好萊塢戰爭英雄片蓬勃發展之後,到2004年,普京首次參加諾曼底紀念活動之時,調查結果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僅有20%認為蘇聯對二戰貢獻最大,認為美國貢獻最大的多達58%。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歷史學家佩斯錢斯基(Denis Peschanski)認為,普京此次未被邀請參加諾曼底登陸紀念活動與二戰無關,“而是關於現在”。自克里米亞併入俄羅斯、俄被指干涉美國大選、前俄間諜英國中毒事件之後,俄羅斯與歐美各國的關係急速惡化。

75年前,蘇聯曾經與歐美面對同一個敵人,如今,俄羅斯能否與歐美繼續維持關係呢?

新聞“全歐了”:歐美領導人齊聚紀念諾曼底登陸 普京:我呢?

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紀念諾曼底登陸75週年活動上講話。(圖片來源:新華社)


在5日的紀念活動中,各國領導人發佈了聯合聲明。聲明寫道:“過去75年間,我們支持歐洲和全球和平,支持民主、寬容和法治。”

“而今我們再度承諾那些共同價值,因為這些價值支持著我們這些國家和人民的安定與繁榮。我們將以盟友與朋友的身份同心協力,自由若遭威脅,必當挺身捍衛。”

這般令人心潮澎湃的宣言,能實現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