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趙縣:互聯網+農機精準作業 創建智慧型農場

農資 玉米 小麥 種植業 長城網 2017-06-10

小麥聯合收穫機和玉米播種機在田間作業。長城網 解哲琳 攝

長城網石家莊6月9日訊(記者 解哲琳)6月9日,河北省(趙縣)農作物全程機械化農機精準作業演示會在趙縣舉行。

河北趙縣:互聯網+農機精準作業 創建智慧型農場

絞盤式淋灌機為剛剛種上的玉米灌溉。長城網 劉世檸 攝

在該縣光輝農業機械服務專業合作社的麥田中,智能、高效、多用的農機歡快地馳騁著。小麥收穫機在前方駛過,玉米播種機緊隨其後,一整塊地收穫、播種完畢後,絞盤式淋灌機登場。在這裡,從小麥收穫、到玉米播種施肥、再到玉米灌溉,“三夏”工作中的工序全程實現了機械化農機精準作業。

河北趙縣:互聯網+農機精準作業 創建智慧型農場

顆粒歸倉。長城網 劉世檸 攝

據介紹,隸屬趙縣農林牧業局的農業機械技術服務中心在2016年承擔並實施了農業部暨河北省全程機械化項目。在耕、播複合作業、籽粒收穫、田間管理(水、肥、藥管控)、糧食烘乾、秸稈還田6大作業環節上,技術路線和作業模式基本形成。2017年承擔農業部(趙縣)暨河北省(趙縣)小麥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續建任務,實施精準農機作業和農機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依託互聯網開展精準農機作業試驗示範,探索衛星導航精準定位、自動導航、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機裝備上的應用,積極開展智慧農場主題創建。

小麥聯合收穫機上裝有作業監測系統。長城網 劉世檸 攝

馳騁在田間的小麥聯合收穫機上裝有作業監測系統,通過該系統,機手可以實時監測割臺狀態與高度、作業速度;農機管理部門、合作社可以實時掌握收割機位置、作業情況,實現對收割機作業的遠程監測和作業面積核算,實現作業調度,提高收割機作業服務效率。

河北趙縣:互聯網+農機精準作業 創建智慧型農場

農技專家介紹現在使用的播種機。長城網 劉世檸 攝

玉米播種機則裝有變量施肥控制系統和玉米播種作業監測系統。“以前的播種機播種是用地輪驅動的,我們現在使用的是滅茬深鬆多層施肥精密播種機是馬達驅動。在機器前輪裝置有速度傳感器,可以監測拖拉機的行駛速度,根據速度和用戶輸入的施肥量計算液壓馬達的轉速,自動調整精準變量施肥。”北京農業信息技術研究中心工作人員介紹說,拖拉機前面還有一個導航系統,保證種子播下去很直,更加方便後續田間作業時淋灌機的操作。

河北趙縣:互聯網+農機精準作業 創建智慧型農場

精準變量施肥裝置。長城網 解哲琳 攝

而玉米播種作業監測系統可以使機手實時監測播種機作業位置、識別播種機作業狀態、作業速度和麵積;使農業管理部門、合作社通過後臺查看機具通過高清攝像頭定時採集的作業場景,實現對播種作業的遠程監測和作業面積核算。

劉立峰介紹“農機直通車”APP軟件。長城網 解哲琳 攝

此外,該縣農機合作社還使用了農業版的“滴滴打車”平臺——農機直通車全國農機化生產信息服務平臺,該平臺由農業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主辦,採用“滴滴打車”的模式,為農機需求者(種植戶、作業經紀人)和農機擁有者(合作社、農機手)之間搭建了一個信息對接平臺,通過預約和即時服務方式,可有效解決“我的麥子誰來收”、“我去收誰的麥子”的問題。該平臺對應的APP軟件“農機直通車”可以實現手機定位,方便了農機合作社的信息化管理,讓市場信息更加透明,更方便了農機管理部門對農機的緊急調度,同時也為跨區作業的機手提供了良好的服務。

河北趙縣:互聯網+農機精準作業 創建智慧型農場

劉立峰操作農機化生產信息服務平臺。長城網 解哲琳 攝

“機手們跨區作業,如果機器發生意外時,很難及時進行維修。有了這個平臺,就可以通過手機定位的數據,及時聯繫到附近的銷售、維修人員。”正在趙縣服務的農機直通車華北區市場主管劉立峰說,趙縣可以實現緊急定位調度的有六百多機手,因為有到趙縣跨區作業的,所以後臺顯示的數據還在不斷增加,而使用手機“農機直通車”APP的用戶遠遠超過這個數據。

河北趙縣:互聯網+農機精準作業 創建智慧型農場

劉立峰演示“農機直通車”手機APP。長城網 劉世檸 攝

“目前,在石家莊市使用“農機直通車”手機APP的機手用戶已達3300多戶。以後我們會加大力度繼續推廣‘農機直通車’手機APP,引導農機需求者和農機擁有者點對點直接對接,讓市場信息更加透明。”石家莊市農業局農機處李輝說,近年來,石家莊市積極推廣“互聯網+”技術在“三夏”麥收工作中的應用,通過“全國農機化生產信息服務平臺”免費發佈機具供需、收種進度、作業價格、氣象變化等信息1.5萬條。同時積極推廣“農機直通車”手機APP,借鑑“滴滴打車”模式,促進農機需求者和農機擁有者的點對點服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