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為了讓玉林人吃上一口放心糧,他面朝黃土背朝天40餘載!

農資 水稻 農業 三農 玉林新聞網 2017-06-21
感動!為了讓玉林人吃上一口放心糧,他面朝黃土背朝天40餘載!

玉林市農科院研究員容林熙,他曾先後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獎13項,獲得“全國糧食生產突出貢獻農業科技人員”等榮譽50多項,並被聘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廣西創新團隊水稻產業功能專家。儘管已經年逾花甲,但容林熙還是日復一日地奔波在桂東南大地上,為水稻增產和糧食安全窮盡大半輩子的精力。

投身田野40餘載育良種

感動!為了讓玉林人吃上一口放心糧,他面朝黃土背朝天40餘載!

容林熙在察看水稻的抽穗情況。

容林熙來自桂平市麻垌鎮,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兒子。和許多同年代的人一樣,從小就吃不飽穿不暖的他,下定決心要為辛苦勞作的農民吃飽穿暖儘自己的一份力,所以他自參加工作以來就一直從事雜交水稻新三系及新組合選育和科技項目實施的工作,圓了農民兄弟一個又一個吃飽、吃好、增收的金色夢。然而,我們想象不到的是,為了一顆種子,容林熙在背後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

“對於育種行業而言,有時候一個好品種的問世,甚至需要數十年的時間。”容林熙說道。面朝黃土背朝天,烈日當空、颳風下雨也要下田,這是容林熙的工作日常。容林熙說,他工作中記憶最深刻的當屬播種時期在田間電老鼠的經歷,“以前老鼠很多,又不能用老鼠藥。”所以容林熙和助手們經常下班後又得來到田間用“電貓”滅鼠,而為了避免傷害到周邊群眾,他們得輪流在旁邊一直看著,就這樣一直到天明。

容林熙就像一顆種子一樣,深深地紮在農村,紮在田野。他精心培育的良種帶來了農業的豐收,帶動了玉林制種業的發展,創造出巨大的財富。據不完全統計,40餘年來,容林熙先後選育出並通過國家、廣西品審(鑑定)的水稻新品種(組合)汕優玉83、特優233、特優269等21個,並在生產上推廣應用,累計推廣面積1.7億多畝,新增社會效益180多億元。

“退而不休”發揮餘熱

“其實我早在2011年就應該退休了。”容林熙笑著說道。但是作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廣西創新團隊水稻產業功能專家,他的任期為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0日,所以玉林市農科院返聘他繼續工作。2014年12月,容林熙正式退休。聽聞這個消息,幾家種業公司蜂擁而至想要聘用他作為公司的技術顧問,經過一番考慮,容林熙選擇了南寧的一家種業公司。“在那裡工作可比我現在輕鬆多了,一個月上去給他們做幾次培訓就可以了。”

然而輕鬆的工作卻沒能留住容林熙的心,當時玉林市農科院正在建設廣西五彩田園隆平高科雜交水稻種植示範基地,老單位的工作時時刻刻牽動著容林熙的心。2015年12月,在玉林市農科院的邀請下,容林熙又回到了玉林市農科院工作。回來後,容林熙馬上投入到籌建基地的工作中,資料的收集整理、材料的編寫,這些繁瑣的工作沒有難倒這位已經60多歲的老人。在他們的努力下,基地按時高質量完成了建設,成為了展示玉林市水稻科技研究成果的重要窗口和加強對外學術交流和水稻研究與生產的重要平臺。

甘為人梯育良人

“水稻高產需要有四良:良田、良法、良種、良態。但是我認為要確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更需要腳踏實地的‘良人’。”容林熙認為,一個人本事再大,意志再堅強,力量還是有限的。所以他要把知識教給更多學生,讓他們成長為紮根山區、服務“三農”的有用之才。

在40餘年的水稻科研工作中,容林熙曾先後參加或者主持30多個省部級水稻育種重點攻關和國家、廣西科技項目,在他的課題組的大批學生被他“趕”到田間地頭,把所學知識與生產實踐結合。“坐在辦公室,敲敲電腦,這可選育不出好品種。”容林熙這樣說道。他不僅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在容林熙的帶領下,他的學生為了不讓老鼠偷吃種子,在田間地頭守候了一夜又一夜;暴雨來時,為了不讓種子被沖走,他們不顧一切冒著滂沱大雨為種子蓋上薄膜;在水稻收割時,他們又和農民一起頂著烈日收割。

“大概有90多名學生在我這裡幹過吧,他們現在都已經成長為獨當一面的人才了。”容林熙高興而自豪地說道。

信息來源:玉林日報(記者 樑華 通訊員 凌發祥)

感動!為了讓玉林人吃上一口放心糧,他面朝黃土背朝天40餘載!

責編:覃維|主編:劉海東

玉林新聞網 玉林日報社新媒體中心 出品

感動!為了讓玉林人吃上一口放心糧,他面朝黃土背朝天40餘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