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北京農業嘉年華臺灣主題日活動在京舉辦

農業 臺灣 三農 農產品 環球網 2017-04-06
第五屆北京農業嘉年華臺灣主題日活動在京舉辦

國臺網與大陸相關單位簽發合作協議。(中國臺灣網 劉暢 攝)

中國臺灣網4月3日北京訊 (記者 劉暢)伴隨著原汁原味的臺灣少數民族歌舞表演,第五屆北京農業嘉年華臺灣主題日活動3日在北京昌平區正式拉開帷幕,備受關注的臺灣農特精品展區首次亮相。活動中,臺灣農特精品展主辦方國臺網(臺灣)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臺網”)與大陸相關單位簽署了一系列合作協議。

據瞭解,此次臺灣農特精品展由國臺網主辦,來自臺北、臺南、宜蘭等臺灣10餘個縣市共200多種精緻特色農副產品集中參展。記者在臺灣農特精品展區看到,展區內人潮湧動,產品非常受市民的歡迎。精選臺灣的麻油、純正的苦茶油,鮮嫩多汁的蓮霧,獨特的阿里山茶、咖啡等臺灣農產品都受到人們的青睞。值得一提的是,本屆農業嘉年華的p2餐飲區為臺灣小吃區,全部由擁有多年經驗和技藝的臺灣廚師烹飪,選用經過嚴格質檢的新鮮食材,配以臺灣純手工古法釀造的調味料烹製出的臺灣夜市著名小吃,將原汁原味的臺灣風味呈現給北京市民。

國臺網開發有限公司採購總監洪家興告訴記者,特供空運臺灣水果非常受市民青睞,如金鑽鳳梨、火龍果、蓮霧銷售的都非常好,較預期更好,大陸人民非常熱情,北京農業嘉年華這個平臺非常好。

活動過程中,國臺網與大陸相關單位簽署了《成立海峽京臺合作安全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協議》、《聯合組建京津冀生鮮冷鏈物流一條龍的合作協議》、《共同組建兩岸農業顧問團的合作協議》、《關於在望都縣進行農業合作的框架協議》、《安全農業及孵化基地的合作協議》以及《農業及有機水稻生產的合作協議》等合作協議。

國臺網總經理王惠群表示,臺灣農業種植技術很發達,但銷售出口少。基於此,國臺網與北京新發地中央市場合作,積極搭建兩岸市場平臺,解決臺灣農產品市場問題。另外,國臺網的重點在於堅持做安全農業, 結合大陸農業載體,從種植到銷售建立冷鏈物流、安全農業的“產、供、銷”一條龍,通過嚴檢、嚴選的方法做出標準,建立安全合作平臺,讓大家吃的起“優質平價”的安心菜。據介紹,國臺網在北京新發地中央市場成立的第一個安全農產品批發市場佔地5000平方米,將於7月份正式啟用。

第一次帶著阿里山農產品來大陸的鄭虞坪對本次展覽非常重視,他說,大陸經濟實力強大,人民消費能力強,這次踏上北京的土地,希望能讓北京市民真正認識到阿里山產品的“真”。鄭虞坪表示,臺灣與大陸應相互借鑑,兩岸交流不能中斷,通過本次展覽,希望拉近大陸與臺灣的關係,讓大陸人民可以看到臺灣農業的精緻,帶來一些啟發。

據瞭解,嘉年華期間還將會組織大量兩岸農業技術交流學習,促進兩岸農民間相互分享與交流,農業企業之間的相互聯繫與合作,共同助力“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

北京市臺辦主任王力軍,國臺網(臺灣)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孟立中、總經理王惠群,臺灣阿里山優遊吧斯董事長鄭虞坪,北京農產品流通協會祕書長陳亞中以及北京昌平區、河北省望都縣、固安縣、山東墾利區等相關領導出席本次活動。(完)

第五屆北京農業嘉年華臺灣主題日活動在京舉辦

國臺網總經理王惠群。(中國臺灣網 劉暢 攝)

第五屆北京農業嘉年華臺灣主題日活動在京舉辦

臺灣農業特色展示令人耳目一新。(中國臺灣網 劉暢 攝)

第五屆北京農業嘉年華臺灣主題日活動在京舉辦

臺灣農特精品展區。(中國臺灣網 劉暢 攝)

第五屆北京農業嘉年華臺灣主題日活動在京舉辦

臺灣農特精品展區的空運臺灣水果。(中國臺灣網 劉暢 攝)

第五屆北京農業嘉年華臺灣主題日活動在京舉辦

臺灣農特精品展區的空運臺灣水果。(中國臺灣網 劉暢 攝)

第五屆北京農業嘉年華臺灣主題日活動在京舉辦

臺灣農特精品展區展品。(中國臺灣網 劉暢 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