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輪臺縣駐村工作隊多措並舉拓寬群眾致富渠道

農民 三農 畜牧業 種植業 亞心網 2017-06-18

亞心網訊(通訊員 張慧勇)今年以來,新疆輪臺縣圍繞訪惠聚“1+2+5”工作任務,以促進群眾增收致富為目的,從思想引導、產業帶動、結對幫扶等方面入手,幫助駐村點找準本地特色,發揮優勢資源,引導勞務輸出,拓寬各族群眾致富渠道。

思想引導提升致富技能。各級駐村工作隊從群眾思想引導入手,找準“窮根”,利用週一升國旗、農牧民夜校、村村通大喇叭、板報櫥窗等載體大力弘揚“以勤勞奮鬥為榮 以好逸惡勞為恥”的社會主旋律,引導村民主動致富。結合春耕備耕、果樹嫁接、農業灌溉等時機,加強黨的惠民政策、農業技術、勞動力輸出轉移等內容的宣講,幫助村民拓寬致富渠道。各駐村工作隊結合駐村點實際,發揮自身優勢,廣泛徵求村民意見,舉辦果樹嫁接、地毯編制、畜牧養殖、炊事烹飪等專業技能培訓班,強化了村民就業技能。同時積極聯繫企業用工單位,根據用工需求,鼓勵村民有計劃、有步驟、分批次開展崗前技能培訓,達到就業目標。縣委組織部駐輪臺鎮依更巴格村工作隊以群眾需求為出發點,開辦雙語學習課堂,幫助村民提升就業創業競爭力,300名農牧民從中受益。縣人社局駐草湖牧場工作隊組織40名婦女手工藝編織愛好者開展為期半個月的地毯編織技能培訓,提升群眾就業技能。

產業帶動增多致富途徑。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輪臺縣各級駐村工作隊緊密結合駐村點工作實際,因地制宜幫助群眾發展特色產業,以特色產業幫助群眾致富創收。結合縣黨委制定的十萬畝白杏、十萬畝核桃“兩個十萬畝”農產品發展規劃,從技術、資金、銷售渠道等多方面給予支持,幫助村民成立特色農產品合作社,把單一的自主銷售變成訂單銷售、網絡銷售、聯合銷售等多渠道銷售模式,解決了農牧民群眾農產品銷售無渠道的問題。廣泛徵求村民意見,利用為民辦實事資金幫助村民發展牛、羊、雞等畜牧養殖業,幫助村民申請了畜牧養殖品牌,輻射帶動群眾壯大畜牧養殖。縣水利局駐群巴克鎮阿拉薩依村工作隊採用“試驗田”模式免費為群眾發放滴灌帶,鼓勵支持群眾採用滴灌節水技術灌溉,拓寬群眾致富路。縣農機局駐陽霞鎮其蓋布拉克村“訪惠聚”工作隊幫助村民成立幸福人生小白杏農民專業合作社,對高品質白杏篩選分類、精心包裝、集中銷售,品牌輻射效應明顯,拓寬了周邊數百戶白杏種植戶銷售渠道,助民走上致富道路。

結對幫扶強化致富信心。輪臺縣各級駐村工作隊緊密結合“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堅持多辦一些惠民生的實事,多解決一些各族群眾牽腸掛肚的問題,通過結對幫扶為群眾增福祉。堅持多做暖人心的事、多說暖人心的話,結合群眾因學、因病、因勞動力等致貧原因,按照八個一聯繫制度,由工作隊隊員與困難群眾結對定點長期幫扶,幫助困難群眾克服畏難情緒,重拾致富信心。巴州黨委政法委“訪惠聚”駐陽霞鎮博斯坦村工作隊隊員李曉雷幫助困難親戚阿卜杜熱伊木•卡迪爾開起了“一家親”饢店,“輸血”變“造血”, 讓阿卜杜熱伊木•卡迪爾覺得生活越來越有奔頭。縣住建局駐鐵熱克巴扎鄉闊納巴扎村工作隊隊長李瑞虎幫助親戚麥麥提·艾力夫妻兩個解決了就業問題,使親戚一家擺脫貧困。

編輯 連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