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遵義市葡萄滯銷農民愁 地企攜手解民憂

農民 種植業 三農 農業 環球網 環球網 2017-09-18

葡萄滯銷農民愁地企攜手解民

——多彩貴州網有限責任公司遵義分公司會同中共遵義市紅花崗區委宣傳部力助當地農民解決葡萄滯銷工作紀實

多彩貴州網訊(蒙永文 本網記者 餘旭 圖文) 葡萄成熟豐收上市本應該是高興的時候,但遵義市紅花崗區金鼎山鎮銀江村種植葡萄的農民們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原來是他們手中的10餘萬斤葡萄銷售遇到了困難!得知這一信息後,多彩貴州網有限責任公司遵義分公司經理楊必順趕赴金鼎山鎮銀江村進行調查,並給村民們出謀劃策,使問題得到了解決。

很多葡萄仍掛在藤上待摘銷售

深入調研掌握實情分析原因解惑釋疑

9月4日,正在遵義市播州區鴨溪鎮採訪鄉村旅遊的楊必順,得知紅花崗區金鼎山鎮銀江村葡萄滯銷的消息,晚上便與中共遵義市紅花崗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高見聯繫被證實後,楊必順本著為群眾辦好事為群眾解憂的原則,決定第二天赴紅花崗區金鼎山鎮銀江村進行採訪調查。

9月5日,楊必順帶著工作人員冒著大雨從播州區鴨溪鎮驅車前往紅花崗區金鼎山鎮,與在金鼎山鎮人民政府所在地與紅花崗區委對外宣傳中心辦公室鄧主任、金鼎山鎮銀江村黨支部羅支書匯合,一同前往銀江村與種植葡萄的農民們進行面對面交談了解情況。

農民們認為,造成他們今年葡萄滯銷的原因是遵義市正在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使他們不能像過去一樣葡萄成熟時在公路邊擺攤設點或者是擔著走街串巷地賣,而只能拿到正規的市場去進行批發銷售。楊必順對村民們解釋,遵義市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目的是提高全市人民的文明素質,對建設美好家園意義重大,今後也將是一項長期性工作,作為一名市民,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支持黨委政府的決策。

楊必順一行還到部分葡萄種植戶的葡萄園進行實地察看,發現掛在葡萄藤上的葡萄有的確實已經在腐爛。

楊必順(右三)在給葡萄種植戶提建議

急民所急四處奔走協調各方解決問題

對當前葡萄的銷售問題,銀江村農民反映,他們到遵義市南部新區馬家灣市場去進行銷售時受到不公平的對待,不但存在亂收費,而且部分市場管理人員態度不友好。聽到農民們的訴說後,楊必順隨即與南部新區管委會有關領導和位於龍坑街道辦事處境內的馬家灣水果交易市場主管單位遵義金土地綠色產品交易有限公司取得聯繫,向他們反映這一情況,懇請他們幫助協調解決問題,該公司董事長陳宗雲表示全力給予支持配合。

楊必順還向農民們普及電商有關知識,介紹多彩貴州網電商平臺,並與多彩貴州網電商平臺有關負責人去電聯繫,希望能夠通過多彩貴州網電商平臺幫助銀江村農民們銷售葡萄。在對照多彩貴州網電商平臺有關負責人發來的《貴州省產品收集信息表》相關要求後認為,銀江村的葡萄在短時間內進行包裝上市非常困難,只有走馬家灣市場進行批發銷售這一渠道。

楊必順(中)在馬家灣市場實地查看協調出來給銀江村葡萄種植戶批發銷售葡萄場地

在紅花崗區對外宣傳中心辦公室主任鄧佳的陪同下,楊必順一行從金鼎山鎮驅車前往馬家灣市場進行實地調查瞭解,面對面向馬家灣市場招商部負責人進行溝通、協調,尋求解決辦法。聽到楊必順和紅花崗區對外宣傳中心辦公室主任鄧佳的反映後,馬家灣市場負責人餘先生當即表示全力支持,並責成馬家灣市場招商部立即協調部分攤位給銀江村農民進行批發銷售葡萄。

本著把好事做實,楊必順一行在馬家灣招商部負責人陪同下實地察看了市場給銀江村農民協調出來的攤位地理位置,並電話聯繫銀江村負責組織貨源進行批發銷售的農民唐官紅(小名唐老七)(銀江村葡萄種植大戶之一),向他介紹協調出來的攤位位置情況並徵求意見。唐官紅對攤位位置表示滿意。

楊必順(左一)在與金鼎山鎮黨委副書記(中)和紅花崗區對外宣傳中心主任鄧佳(右一)進行溝通

傾聽意見統一思想出謀劃策謀劃未來

在落實了市場攤位後,楊必順一行再次驅車返回金鼎山鎮銀江村,並在種植大戶唐遠均家大院組織該村葡萄種植大戶們召開“壩壩會”,向他們通報在馬家灣市場調查瞭解到的情況。參加“壩壩會”的除了銀江村葡萄種植大戶外,還有金鼎山鎮黨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陳銘傑和銀江村黨支部羅支書共10餘人。

“壩壩會”會議上,楊必順和紅花崗區對外宣傳中心辦公室主任鄧佳向葡萄種植大戶們通報了在馬家灣市場現場辦公的情況,並就農民們反映馬家灣市場存在亂收費問題轉答:銀江村農民們到馬家灣市場進行葡萄批發銷售所繳納的費用,是經過市場管理部門許可的,其它經營戶也同樣需要交納,一視同仁。為確保銀江村農民到馬家灣市場進行葡萄批發銷售的合法利益,銀江村村委會出具證明由農民們攜帶前往,做到居民身份證姓名與村委會證明一致。

為了確保銀江村葡萄儘快銷售出去,把農民們的損失降到最低,楊必順提出建議:銀江村應該集中力量分批次採摘葡萄分批次有序組織前往馬家灣市場進行批發銷售,並明確產品市場指導價,不能隨意亂甩賣擾亂市場。建議迅速得到了在場葡萄種植大戶們的迴應,一致表示認可。

夜幕降臨,銀江村葡萄種植戶仍將葡萄裝車前往馬家灣市場進行批發銷售

針對銀江村葡萄種植已達十多年之久,有的葡萄品種和銷售方式單一、傳統已經不適應市場消費需要情況,楊必順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對現有葡萄品種進行改種改良;二是打造地方特色品牌,提高產品知名度;三是建立專業合作社,規範葡萄市場銷售秩序;四是開展線上線下銷售工作,走實地和網絡銷售方式,使產品儘快銷售出去;五是提前做好產品投放前市場的宣傳工作;六是做好產品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使產品經濟效益最大化。建議也迅速得到了在場葡萄種植大戶們的迴應,一致表示認可。

夜幕降臨,“壩壩會”結束後,楊必順一行在農民們的一片感謝聲中離開了銀江村。

截至記者發稿時止,銀江村葡萄種植戶們的葡萄已經銷售6萬餘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