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山鄉留守老人、婦女巧手編織致富夢

農民 手工藝 三農 福建閩南網 福建閩南網 2017-09-22

[閩南網]

編制村民致富夢

手工編織這個傳統的手藝,如今成就了虹山鄉許多留守老人、在家婦女的創收夢,更成就了虹山鄉編織鞋產業的發展。

2000年,編織鞋剛引入鄉里時,村民或不熟識或不認可,僅小部分人蔘與,經過不斷的發展,現在越來越多人加入其中。如今,訂單量多的時候,在虹山鄉隨處可見村民做編織鞋忙碌的身影。

虹山鄉留守老人、婦女巧手編織致富夢

蘇山村村民黃鳳英平時在家照顧年幼的孩子,如今也加入了編織者隊伍,“照顧小孩的同時又可賺點錢補貼家用,雖然速度不快,每天只能編7、8雙,一個月下來也能掙到1千多元。”黃鳳英說。村民彭建彩夫婦是全鄉編織者中年紀最大的,兩人都已是88歲高齡,做編織鞋已近20年,一個月可賺2—3千元,老人表示,閒暇的時候織鞋,可靈活手腳,慢慢地成了一種生活習慣。

虹山鄉編織鞋產業逐漸興起,零星的小作坊實現華麗蛻變,全鄉現有編織鞋企業9家。成立於2010年的新利來鞋服有限公司,專注於手工編織鞋生產,主要面向歐美、韓日等外貿市場。企業將訂單發給下設的10餘個小組長,村民經過小組長培訓後,便開始手工編織。公司總經理彭水利介紹,訂單主要發給留守老人、在家婦女加工,根據鞋面花色、編織難易程度每雙加工費在7至10元不等。發展至今,已吸納周邊1000多名村民,家家戶戶只要有富餘勞動力的都加入了編織鞋行業,甚至輻射到莆田仙遊、永春等周邊地區,企業年產量一路攀升,由最初的10萬雙增加至如今的70至80萬雙。

一個產業,改變一座城。在虹山鄉這座小城裡,人們用勤勞的雙手改變生活,在一針一線穿梭之間,編織起美好的致富夢。據不完全統計,虹山全鄉編織鞋企業一年產量達6400多萬雙,人均收入逐年上升,越來越多外出務工人員選擇返鄉,投入到家鄉發展建設隊伍中。(葉雅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