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滑縣質監局駐小鋪鄉胡營村第一書記王曦先進事蹟

農民 三農 農村 養羊 中國質量新聞網 2017-06-26

從中央到地方,新一輪脫貧攻堅戰役已經打響;派往貧困村的“第一書記”,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帶領困難群眾找出路、想辦法,向貧困發起了“最後一戰”。伴隨著2015年夏日的蟬叫,河南省滑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機關黨支部副書記王曦同志作為小鋪鄉胡營村第一書記開始了他的駐村生活。胡營村位於小鋪鄉政府西北1公里處,距離縣城2.5公里,總耕地面積2144畝。全村共有632戶,共2044人,共分8個村民小組,黨員39名。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62戶共711人,14年脫貧50戶228人,15年脫貧98戶439人,16年脫貧5戶13人,截止目前尚未脫貧9戶31人。駐村以來,王曦同志切實擔負起駐村幫扶的職責和使命,把自己當作村民的親人,把村裡的事當作自己的事,用真心、動真情,出實招、幹實事,得到了村民的拍手好評。

安全飲水潤心田

為了摸清貧困村的基本情況,一駐村他就開始深入走訪調查,不停的走訪村裡的老幹部、老同志、貧困戶,逐個與他們促膝談心。在老黨員章某的家裡,年過七旬的老黨員拉著他的手說:“你可不能像以前的村官一樣,來了什麼事都辦不成就走了,我們村現在連自來水都沒通上啊,請王書記一定要幫我們解決吃水難的問題!”胡營村雖然離縣城較近,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一直沒通上自來水,瞭解到這一情況後,王曦一邊著手查閱有關文件政策,一邊召集村支部班子開會研究,並開始向村民逐戶瞭解意願。經過近3個月的走訪調研,最後依據村民意願擬寫了項目申請報告並遞交至鄉政府、縣水利局,向上級有關部門反映這一問題。2016年2月,胡營村安全飲水項目終於獲批立項,5月安全飲水工程實施完畢。胡營村通上了安全飲水,困擾胡營村民多年的吃水難問題在第一書記的不懈努力下終於得到解決,受到群眾一致好評,扶貧的“活”水滋潤了胡營村民的心田。

基礎修建暖人心

在走訪入戶時,作為第一書記的他發現出入胡營村的主幹道路是行人、車輛出入村子以及本村孩子上學的必經之路,因為當時的修建不合理,加之路旁的排水坑被路邊的垃圾阻擋,以致於這條村內唯一的出入主道路長年積水,這成了村民們的一塊心病。王曦到村裡上任第一天,聽得最多的就是村民們對這段路的抱怨,他暗下決心一定要解決村民出行難問題。經過多方諮詢,他積極爭取上級有關部門的資金扶持,終於落實了修路方案。在修路過程中,王曦和村兩委班子成員堅持在修路一線,嚴把築路質量關,積極做好村內與建設方的協調工作,確保工程順利進行,2016年9月胡營村整體道路硬化完畢,通過回填處理,原來臭氣熏天的垃圾坑變成了的村內老百姓的活動廣場。道路修好了,廣場建起來了,村民們臉上露出了笑容,駐村第一書記王曦也贏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

真心幫扶一家親

“王書記,我想在自家地裡種植蔬菜大棚,國家有沒有扶持政策?”“我家孫子從小就是腦癱兒,這樣的條件能辦理殘疾證麼?”“我想在自留地上養羊,但現在缺乏資金,也沒有技術,政府能幫我不能?”……對這些,第一書記王曦都是不厭其煩地走村串戶,宣傳政策,讓群眾知道政策,懂得怎麼去做,盡心盡力地去做好每一件村民的需求事。胡某是2016年的貧困戶,他的妻子乳腺癌晚期,他們還有兩個正上學的孩子.這幾年為了給妻子看病,胡某花完了全家的積蓄還負債累累。據村裡人介紹,自從胡某妻子生病以來,全家的擔子都落到了胡某的肩膀上,要照顧生病的妻子,又要照看孩子,還要出去工作掙錢,確實不容易。特別是今年病情惡化後,胡某就連出去掙錢的時間都沒有了,很多人勸他放棄妻子另謀幸福,妻子也多次讓他不要管了,提出離婚,可他堅決不答應,說就是再難再累也要把家撐起來。王曦瞭解到他家的情況後,幫助其在輕鬆籌上籌集愛心捐款3萬餘元。16年8月份的一天,胡某推開村辦公室的門,進去後先深深鞠了個躬,說了聲謝謝,王曦將他扶起來,胡某眼裡含著淚花對他說:“這是我妻子臨走時交代我向你說的一句話,這句謝謝也是我想代表我全家給你說的真心話。”這一個鞠躬,一句謝謝看似小事,卻在王曦心裡引起了深深的震撼。王曦說:“這就是老百姓,老百姓就是盼著莊稼有個好收成的老王家,老百姓就是想著孩子畢業後能找個工作的老李家,老百姓就是望著丈夫打工掙錢回家的新媳婦,老百姓也有自家的小算盤,有自己的小九九,但老百姓心裡有桿秤,誰對他好他就對誰好。”

捨己扶貧為百姓

“第一書記不是‘烏紗帽’,而是‘責任帽’。‘第一’意味著責任第一、衝鋒第一。”王曦說。做為駐村第一書記,作為一名年輕的黨員幹部,他深深認識到自己肩上的責任。他的母親16年被查出患有重病,他平日在村內工作,週末才能回去陪著母親,卻從未因此耽誤扶貧工作。16年7月19日對他來說記憶深刻,那天是他初為人父的日子,但是從下午開始暴雨傾盆,到了傍晚他開始陸續接到貧困戶的求助電話,當他得知連續的強降雨已經形成災情,村內的老百姓生命財產受到威脅時,毅然把懷中剛出生的寶寶交給了妻子,在縣領導的帶領下,同鄉村幹部一起投入到防汛救災工作中。“我是一名普通的國家公職人員,普通平凡。然而,我還是一名黨員幹部,是駐村第一書記,有職有責,光榮自豪。這是一項職責,它所肩負的是一種堅持、一種擔當、一種犧牲。”

建強堡壘求發展

農村要想富,全靠黨支部;農村要脫貧,黨建要先行。王曦知道只有通過建設一個好支部,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才能使貧困村的面貌得到根本改善。集體經濟是村級財力的主要來源,是發展農村公益事業的物質基礎,更是實現農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徑。只有壯大村集體經濟才能實現胡營村從“輸血”向“造血”功能的轉變,增強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為此他和村幹部一起多次放棄休息的時間到外地學習養殖社區建設,到大企業商談養殖合作計劃,籌劃他們的養殖社區建設,今年的集體經濟發展項目試點雖然沒有成功,但是他們不氣餒,準備明年做足準備再次申請,王曦說:“村集體經濟壯大了,老百姓得到真正實惠了,才會相信我們,才會支持我們,才會跟著我們,”

扶貧濟弱心向黨,愛心幫扶在路上。胡營村駐村第一書記王曦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明“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並非是一句口號。相信今後的工作中,王曦同志依然會盡心做好黨的政策的宣傳員、農村黨建的工作員、脫貧致富的服務員,為群眾過上更幸福的生活無私奉獻!(王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