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坪縣孔家灣村貧困戶 產業助我走向脫貧路

農民 豬苓 農村 天麻 陝西農村網 2017-06-10

陝西農村網-陝西農村報漢中訊(記者 胡漢傑)“我先把香菇、豬苓、天麻種植搞起來,然後想再逐步把養蜂帶上,通過產業發展使家庭能夠早日脫貧走向致富路。"6月8日上午,佛坪縣陳家壩鎮孔家灣村貧困戶譚德軍對記者說。

佛坪縣孔家灣村貧困戶 產業助我走向脫貧路

譚德軍

佛坪縣孔家灣村貧困戶 產業助我走向脫貧路

譚德軍在豬苓地裡除草。

譚德軍家住孔家灣村三組,今年50歲,看上去比實際年齡略大,熱情憨厚的他,一雙勤勞的雙手把產業搞的有聲有色。據瞭解,前些年譚德軍一直在外打工,長時間遠離家鄉照顧不上家裡,收入也有限且在外花費多,一年下來也掙不了多少錢,加之在幹活時不小心把左手食指壓斷,2014年便返鄉在家休息了一年,2015年決定在家門口自己搞些產業,試著種些豬苓、天麻,但規模都比較小,均只有幾分地。去年小額貼息貸了2萬元,擴大了豬苓栽培面積,今年又貸了3萬元貼息貸款,養了兩頭豬,又栽種了一畝天麻,5月份在陳家壩食用菌產業園發展貸料香茹50O0貸,自己購買了烘乾機,目前正通過園區技術指導在大棚中進行栽培。

佛坪縣孔家灣村貧困戶 產業助我走向脫貧路

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在譚德軍(左一)家瞭解產業發展情況。

佛坪縣孔家灣村貧困戶 產業助我走向脫貧路

譚德軍家精準脫貧明白卡和公示欄。

譚德軍告訴記者,豬芩栽培成熟期大約得3一4年才能見效益,香菇、天麻當年就能見效有收益。如果照現在的種植規模按正常情況下,一年下來可收入18000元左右。據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閆偉介紹,像譚德軍這樣的貧困戶帶頭脫貧致富,不等不靠,用勤勞改變面貌,一定會走出貧困,在脫貧致富的路上越走越寬,日子會越過越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