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方法可以使細碎化土地規模化經營,農民也樂意,實現共贏

農民 農村 三農 農村改革 農業 鄉村振新 2018-12-18

土地流轉、土地入股、土地託管等方式是實現土地規模化經營的主要方式。是減少成本,增加效益的主要方法。不同方法各有利弊,要看什麼地方適合什麼方法,小編今天想通過土地託管這種方式,來闡述說一下規模化經營。

這種方法可以使細碎化土地規模化經營,農民也樂意,實現共贏

寧夏靈武市鑫旺農業社會化綜合服務站負責人王海剛,把當地農民近8000畝耕地託管在他的農業服務站。農民每年為每畝地支付750元託管費,地裡的農活全包,還包產量,包質量,農民只等莊稼種出來賣錢就行,通過服務站牽線,農民還和一些糧食加工品牌企業簽收購合同,收益更加穩定。

王海剛的服務站裡有不少農技專家,還配備了各種大型農機具,生產中節本增效效果明顯。一天能平整上千畝地,並且通過水稻精量穴播技術,每畝地可以少用十幾斤的種子,直接節約30多元成本。同時,由於農資統一採購,還能享受批發的優惠。

這種方法可以使細碎化土地規模化經營,農民也樂意,實現共贏

當地農民很樂意這種方法,因為通過這種方法,收入不但不減少,而且還增加,農民不用再下地,節省了勞動力,農業服務機構也有穩定的利潤,服務機構和農民結成利益共同體,實現節本增效。例如,農民李懷把自家的20畝地全部託管,委託服務站按照企業訂單要求種植優質水稻,除去託管費,平均每畝淨掙1200元,在服務站打工還收入近8000元。

像王海剛這樣懂市場、有技術和實力的職業農民成了村裡的“紅人”,他們通過規模化、機械化、專業化的生產手段,有效地改變了傳統生產方式。在增加農民的收入的同時,自己一年也收入幾十萬元。

這種方法可以使細碎化土地規模化經營,農民也樂意,實現共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