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陽多舉措助本土大學生村幹部成長成才

農民 農村 創業 農業 宿遷網 宿遷網 2017-09-19

宿遷網訊日前,沭陽縣435名本土大學生掛職村幹部已全部選聘到位。為了讓他們儘快進入角色,該縣通過對大學生村幹部開展任職集體談心談話、簽訂履職承諾書、組織“一對一”掛鉤幫帶、到重點部門跟班學習等方式,確保他們“下得去、學得快、幹得好”。

“到鎮裡報道後,書記就找我們談話,向我們傳授基層工作經驗,讓我們儘快適應新的工作。”顏集鎮堰下村本土大學生村幹部趙蘇杭說。

在每名大學生掛職村幹部上任之初,該縣鄉鎮場(街道) 都會圍繞“如何當好一名群眾滿意的本土大學生村幹部”,召開本土大學生村幹部任職集體談心談話會,從新時期農村工作的特點、村幹部應具備的能力素質等方面,為新任職人員釋疑解惑,傳授經驗、鼓勁加壓,讓他們克服“本領恐慌”,明確工作方向。

為加強新選聘大學生村幹部的培訓管理工作,該縣還制訂了《沭陽縣掛職村幹部履職承諾書》,從帶頭帶領創業、聯繫服務群眾、推動脫貧致富等方面,明確到村任職8條工作職責,讓本土大學生村幹部知曉自己到村應該怎麼幹、怎樣才能幹得好。

建立跟班學習制度是沭陽促進本土大學生村幹部儘快成長的重要一環。該縣把9月份定為“跟班學習月”,結合本土大學生專業特長、發展意願,分類別、分批次安排本土大學生村幹部到專業對口的部門或經濟一線、招商一線、幫辦一線、信訪一線重點培養鍛鍊,讓他們儘快熟悉鎮情村情,更好地服務農村發展。

大學生掛職村幹部普遍缺少農村工作經驗,如何融入農村成為難題。為此,該縣建立了鄉鎮領導班子成員、村“兩委”負責人與本土大學生“二幫一”聯繫培養機制,形成了鎮領導教著幹、村幹部領著乾的聯動培養模式,為本土大學生村幹部幹事創業搭建平臺,激勵他們在服務農村發展中施展抱負、實現價值。(許哲 吳明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