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奉賢區政協委員年中集中協商活動分組討論發言選萃'

"

7月24日下午,區政協組織全體區政協委員、在奉市政協委員、歷屆區(縣)政協主席、區政協之友社理事會成員、區政協委員聯絡組組長、區政協工作聯絡員等列席區五屆人大五次會議,聽取郭芳代理區長作上半年區政府工作情況報告;並開展區政協委員年中集中協商活動,圍繞上半年區政府工作情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預算執行情況、區政協提案辦理情況等報告進行分組討論。

在分組討論中,大家對區政府上半年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今年以來,全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全面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各項目標任務推進有序、成效明顯,成績實實在在、有目共睹;部署下半年工作體現了全年工作的延續性,思路清晰、舉措得當,整個工作報告振奮人心、鼓舞士氣,描繪了全力建設“四個奉賢”,奮力打造新時代“奉賢美、奉賢強”新高峰、新傳奇的美好願景。同時,大家圍繞區政府下半年工作積極協商建言。現在年中集中協商活動時發言的64位委員中,選摘部分委員的發言。

一、保持戰略定力,加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何志明(區政協常委,上海新航星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航星通用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不能“唯稅收”論,應將吸納就業力作為評定企業貢獻的重要指標之一。就一個地區而言,相比同金額的稅收,就業收入往往能發揮6-7倍甚至更大的價值,建議以就業安置為重要指標內容,結合綠化率、廢水廢氣排放等指標,形成更為科學合理的企業評價體系。

餘純(區政協委員,上海市社保中心奉賢分中心主任):進一步堅定發展信心,保持戰略定力,積極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自貿區新片區建設等發展機遇,以“東方美谷+未來空間”雙引擎為驅動,加快培育和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形成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現代產業集群,不斷提高經濟密度,增加經濟發展韌性,持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徐強(區政協委員,上海沁竺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在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形勢下,應進一步優化區域營商環境。如,研究優化融資政策,調整政策性融資擔保基金代償率和放大倍數;優化“信貸風險補償”機制,以“銀政分擔”模式,真正為中小微民企的“財務信用”增進價值;加大政府部門與銀行在涉企信息方面的數據共享聯通。

謝敬東(區政協委員,上海貴緣商務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保持清醒頭腦,我區雖然工商註冊戶數在全市名列前茅,但有效納稅戶量不是很理想,建議在“招商引稅”上多動腦筋、多出實招,把“東方美谷”品牌效應真正放大。

陳沈融(區政協委員,上海鼎豐釀造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目前,我區食品生產企業較為分散,還未形成集聚的、具有較大規模的食品生產加工產業區,建議在做大東方美谷品牌的同時,重點扶持一批食品生產企業,做大規模、做強品牌。

高嵩(區政協委員,中國聯通上海分公司商貿行業中心總經理):積極研究5G通信技術在美麗健康產業中的應用,做好前瞻性規劃,在東方美谷園中園、“未來空間”等開發建設中發揮5G作用。

董麗紅(區政協委員,海灣鎮黨委副書記):重視工業廠房“二房東”回潮現象,加強產業用房准入監管,規範產業用房轉租分租行為,及時遏制工業用地被蠶食的苗頭,進一步穩定工業用房租賃價格,降低企業發展成本。

馬曉晶(區政協委員,區科技館副館長):針對我區存在的創新創業氛圍不足、科創成果缺乏集聚效應等問題,建議從打造人才服務新模式、提升投融資服務引導、加強區內各大平臺合作、推進美谷園中園產業綜合體建設著力,建立眾創聯盟平臺,開闢科創成果交流展示平臺,藉助外力開展創新創業活動,促進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建設。

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吳康軍(區政協委員,區委黨校區域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深化改革、激活動力,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推動農民相對集中居住“政策超市”有效落地,解決好街鎮試點中與市級政策不一致等問題;在“三塊地”改革中,堅持以人為本,尊重農民意願,突出農民主體 ,讓農民在“政策超市”中自己做主。

李丹(區政協委員,奉城鎮黨委副書記):美麗鄉村建設並非城市化的翻版,不能依葫蘆畫瓢簡單地複製城市建設形態,建議充分遵循自然規律和鄉村自身發展規律,保護好原有的村莊肌理和風貌格局,讓百姓真正留住鄉愁記憶,重溫小時候的童年意境。

宋莉莉(區政協委員,四團鎮五四村黨支部書記):加強對農村住房建設的引導和管理,儘快制定出臺關於鄉村風貌保護以及農民住房改造建設的相關標準,避免因政策滯後,影響農民翻建新房。

何迎春(區政協委員,區委統戰部主任科員,民建奉賢區委祕書長):農民相對集中居住政策的出臺要“讓利於民”,不斷增強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建議尊重農民選擇,確保農民都有平移或上樓的自主權;相對集中居住認定的有效面積應就高不就低,差額部分補償標準應適當提高;政府有關部門對農民宅基地後續問題儘快有個明確說法。

徐菊英(區政協委員,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人力資源開發與市場管理科科長):吸引更多奉賢籍青年人才和鄉賢迴流,同時加大引進非奉籍人才;積極引入產業資本,在農村“三塊地”改革、深化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方面加強創新與合作,不斷提高農民的財產性收入。

三、堅持建管並舉,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

徐春光(區政協委員,奉浦街道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進一步加快區域大交通發展步伐,著力推進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高在奉生產、生活和工作的便捷性和吸引力。張翁廟等地區軌交5號線短駁車班次較少,建議增加班次,方便周邊群眾換乘出行。

朱滌非(區政協委員,上海凱傑玩具有限公司總經理):繼續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注重工作細節措施考量,比如溼垃圾的破袋是否會帶來二次汙染,垃圾分類投放點增加供洗手用的水源是否造成另一種浪費?加大城市管理和社會治理力度,重視排查和整改車庫住人等城市安全隱患。

朱洪芳(區政協委員,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青村市場監督管理所副所長):垃圾分類工作要因地制宜、以人為本,應關注百姓需求,避免出現“一刀切”。如,結合小區實際,科學合理設置垃圾投放點;老人居多的小區可適當增加投放點位,方便老人就近投放垃圾。進一步優化垃圾分類收運流程,借鑑引進先進技術,切實提升末端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能力。

四、加大制度供給,補齊民生短板

林春輝(區政協委員,奉賢中學校長):讓教育成為最亮的城市品牌。強化超前佈局思維,加快新城地區優質教育資源配置;通過適當增加教職員工編制、加大骨幹教師獎勵力度、探索特色教師引進機制等舉措,著力加強奉賢優秀教育人才隊伍建設。

趙心怡(區政協委員,奉浦街道辦事處黨建辦科員):目前,對青少年的教育重學校教育,輕社區教育,應注重加強社區教育,在社區內設置專門機構承擔相關教育教導職責。我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在規劃建設上應結合社區教育的功能,進一步明確其公益性、教育性的定位,以便滿足青少年群體的實際需求。

李蓮(區政協委員,區衛健委黨工委委員、副主任):把加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綜合能力建設納入政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架構下統籌安排,出臺相應的扶持和激勵政策,有計劃、有步驟地利用三至五年時間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村衛生室進行新一輪標準化建設,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完善的基本醫療公共服務。

孫紅(區政協委員,區社會體育服務管理中心主任):當前我區在發展公共體育事業中,存在多部門建設公共體育健身設施現象,帶來了建設標準不一、建維責任脫節等問題,群眾投訴多,建議借鑑閔行區做法,在體育設施建設過程中,加強各部門間的溝通,整合資源,建立長效工作協調和建設維護責任機制,參照國家相關體育設施標準建設和管理,避免不必要的更新和重建,消除安全隱患。

五、加強環境綜合治理,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石偉傑(區政協委員,柘林鎮黨委副書記):重視對柘林地區生態補償機制的研究,讓柘林鎮通過生態補償資金的撥付使用,逐步改善敏感項目周邊百姓的生活生產環境,以緩解周邊百姓對這些項目的牴觸情緒,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王太白(區政協委員,區規土局建築管理科副科長):生態安全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我區在生態環境建設中應重點關注森林覆蓋率的不斷提高,在生態環境修復工作中應重點關注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