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巴中脫貧攻堅模式受省委書記王東明等領導肯定

農村改革 農村 農民 農業 巴中發佈 巴中發佈 2017-08-31
贊!巴中脫貧攻堅模式受省委書記王東明等領導肯定贊!巴中脫貧攻堅模式受省委書記王東明等領導肯定

按:近年來,巴中市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四個好”目標,做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引領全市脫貧攻堅優質高效推進。近日,國扶辦在《扶貧信息》上轉發了《四川巴中“五建五評五比”綜合施策》一文,得到省委書記王東明,省委副書記鄧小剛,省委常委、省委農工委主任曲木史哈,省委常委、省委祕書長、省政府副省長王銘暉的肯定性籤批。市委書記羅增斌高度重視,要求原文轉發,請各地各部門重在對照落實,抓好深化推廣,將工作經驗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脫貧成果。

贊!巴中脫貧攻堅模式受省委書記王東明等領導肯定

四川省巴中市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目標,探索實施“五建五評五比”創建模式,走出一條邊遠貧困山區脫貧奔康新路子。

“五建”補短板 建出群眾幸福家園

針對貧困村基礎建設、產業發展、社會服務配套滯後的關鍵掣肘,突出抓好五項建設,加快補齊“硬件”短板。

建新居住上好房子。堅持以扶貧開發和幸福美麗新村建設為抓手,整合政策項目和各類資源幫助群眾建新房,讓群眾一步住上好房子。對貧困農戶,堅持“不超標、不豪華、不閒置”,全面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配建1550多套農村廉租房,兜底解決鰥寡孤獨殘的住房難題。2016年完成10909戶易地扶貧搬遷,2017年已開工建設25599戶,累計安置貧困戶11194戶,預計到2019年所有貧困群眾可搬進安全放心房。對非貧困戶,整合危舊房改造資金,推行土地增減掛鉤結餘指標省內跨市交易,收益重點用於農房建設,每年新建住房300萬平方米、安置3.2萬戶。

贊!巴中脫貧攻堅模式受省委書記王東明等領導肯定

建產業鋪就好日子。堅持“輸血”與“造血”並重、當前與長遠結合,通過“龍頭企業帶動、家庭農場(專合組織)聯動、財政資金推動”,大力發展生態旅遊、休閒農業、森林康養等新產業新業態,把農戶聚在產業鏈上穩定增收。2016年回引成功人士創辦經濟實體2800多個,集中連片發展茶葉、核桃、巴藥等特色產業基地282萬畝,帶動實現3.7萬貧困戶、11.9萬貧困人口依託新產業穩定脫貧。

贊!巴中脫貧攻堅模式受省委書記王東明等領導肯定

建設施全面補短板。堅持把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創建硬指標,推行“政府+市場、社會、群眾”“1+3”建設模式,統籌實施、合力攻堅。突出政府主導,依託脫貧攻堅政策,加大財政涉農資金整合,集中力量建好通村公路、供水供電、教育醫療、垃圾收運點等基礎設施。強化市場主體,吸引市場資本參與優質教育醫療、集中供水供氣等具有經營功能的基礎設施建設。用好社會力量,組織在外成功人士、企業經營主體、公益服務機構捐資捐建公益設施。激發群眾投入,引導群眾全程參與、自主管理,合力解決基礎設施建設難題。2015年以來全市新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236處,解決6.5萬人安全飲水問題,硬化村組道路2311公里,40%的村實現“五通五有”。

贊!巴中脫貧攻堅模式受省委書記王東明等領導肯定

建配套共享優服務。完善村級便民服務網點建設,實行群眾辦事“一站受理、全程代辦”,初步構建起適應農民生產生活方式變革的配套設施體系。完善教育、醫療、文化等農村公共服務,不斷提升服務能力。針對貧困學生“上學難、上好學難上難”問題,著力完善市、縣、鄉、村教育體系,通過城鄉、鎮村教師互派交流、網絡教學等方式,實現農村孩子就近就地上學、縣域內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突出以醫聯體改革為抓手,推進醫療隊伍診療、常態隨訪管理、綠色通道治療、特惠政策救助“四個到人”全覆蓋,方便群眾就醫看病。充分挖掘利用鄉土文化資源,編排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通過送文化下鄉活動浸潤群眾心靈、滿足群眾文化需求。

贊!巴中脫貧攻堅模式受省委書記王東明等領導肯定

建機制常態激活力。建立完善管理長效機制,推進農村社區化進程。針對農村大齡青年“成家難”和婦女離家多的問題,建立“助困興家”機制,整合“工青婦”等群團組織力量當“紅娘”幫助娶上媳婦,引導離家出走的媳婦及早歸家團聚。針對貧困群眾脫貧“缺資金、貸款難”等問題,深化農村人、地、林、房、錢和集體資產“六個盤活”,創新建立小額信貸扶貧機制,累計為8.2萬貧困戶發放扶貧信貸資金9.71億元。針對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意願,拓展集體資產經營渠道,建立“三個1/3”股權量化分紅機制,將當年集體經濟收益按集體股、貧困成員股、普通成員股三等分配股分紅,不斷增強集體組織凝聚力、向心力。

贊!巴中脫貧攻堅模式受省委書記王東明等領導肯定

“五評”育星級 評出黨員先鋒形象

隨機提問“現場評”。群眾在會議現場、田間地頭、村頭路尾等場所,均可以向黨員詢問村內重大決策、重大事項、重點任務的相關情況,有質疑當面提出,由黨員現場作答。群眾將自己的滿意程度上報村支部,作為黨員“星級”評定的重要參考。

組織生活“定時評”。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定期召開黨小組會,專題聽取黨員幹部的思想、工作彙報,重點對黨員幹部示範率帶、結對幫扶等情況進行量化考評,結果作為黨員幹部履職能力等次評定的重要內容。

限時整改“動態評”。對評議查擺出的問題,村支部實行“問題清單、臺賬銷號”的方式動態管理、定期結算,整改實效由村支部召集黨員、村民代表進行“星數”評議。對已整改的開展“回頭看”,防止反彈回潮、問題重疊,對整改落實不到位的責令公開承諾,限期交賬。

年終述職“集中評”。每年底,村黨支部分別召開“三嚴三實”“兩學一做”等專題民主生活會,集中對黨員進行黨性分析,並結合家教家風、鄉村治理等情況接受村幹部、黨員、群眾代表集中評議,結果作為推薦優秀的重要參考。

徵集意見“公開評”。設立意見箱,建立電話、短信意見徵集平臺,主動向廣大群眾徵求意見,發揮農村群眾對低保評審、醫療衛生、困難幫扶等利民惠民政策落實的監督評比作用,以群眾的評價來檢驗黨員幹部的“星級”等次。

“五比”優民風 比出群眾文明指數

充分發揮村黨支部核心引領作用,以村無職黨員、群眾代表和鄉賢名人為力量主體,組建村級勸導隊、考評組,常態公開開展“五比”活動,引導群眾自覺養成“愛黨愛國、尊老愛幼,互幫互助、自力更生”新風習慣。

比戶容院貌看“習慣”。按照室內、院落和個人衛生要求分類制定考評標準,採取“專門小組督查評比、保潔戶長督促評比、鄰里之間相互評比、獎懲措施促進評比”方式,開展“四查四看”活動,定期綜合評議、集中公開晾晒,推動貧困群眾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贊!巴中脫貧攻堅模式受省委書記王東明等領導肯定

比言談舉止看“修養”。通過懸掛標語、開設專欄、創設“文明講堂”方式,紮實開展“當文明人、說文明話、做文明事”活動,引導形成“說話文雅、行為規範、相互禮讓”的良好氛圍,促進農村家庭和諧、村風文明。

贊!巴中脫貧攻堅模式受省委書記王東明等領導肯定

比致富興業看“能力”。發揮能人牽頭示範作用,按照“一季度一主題”定期開展參觀、座談、評比活動,提升群眾致富能力。根據村民在發展致富產業、掌握生產技能、家庭綜合收入等方面情況,評選出“種養殖大戶”“創業示範戶” “致富能人”,不斷激發村民內生動力,引導群眾主動創業增收、勤勞致富。

贊!巴中脫貧攻堅模式受省委書記王東明等領導肯定

比尊老愛幼看“美德”。充分發揮群眾智慧,議定出臺“村規民約”,落細落實“尊老愛幼”辦法,每年集中開展一次尊老愛幼評選活動,培塑一批村“孝道之星”和“好婆婆”“好兒女”等先進模範,示範形成尊老愛幼、互敬互愛良好家風。

贊!巴中脫貧攻堅模式受省委書記王東明等領導肯定

比律己守法看“品行”。依託農民夜校、村民會議、道德講堂,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大力推廣遵紀守法典型事例,常態評選“遵紀守法戶”和“五好家庭戶”,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規範言行,著力形成良好村風民風。

贊!巴中脫貧攻堅模式受省委書記王東明等領導肯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