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州將重點打造新一批18個特色村寨

農村改革 十三五 經濟 合作社 延邊新聞網 2017-04-29

近年來,我州立足實際,真抓實幹,大力實施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項目,進一步加強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為促進民族文化傳承,增進民族團結進步,加快新農村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今年,我州將加快民族經濟發展,打好脫貧攻堅戰,投入1620萬元,重點打造和續建18個特色村寨,堅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髮展與新農村建設、民俗旅遊、民族文化傳承相結合,因地制宜搞好規劃設計。

◆大力發展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實施以來,為推進民族地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國家民委與財政部決定,從2009年起,選擇一批少數民族村寨作為“民族特色村寨保護和發展項目”試點。我州和龍市西城鎮金達萊村等19個村先後被確定為試點村,累計獲得國家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資金3625萬元,整合各部門項目資金1億元。

在資金支持下,各試點村大力新建朝鮮族特色民居、完善基礎設施、發展特色產業和旅遊產業,一批具有朝鮮族民俗風情、村容整潔、服務配套、民族和睦的示範村和特色村寨初步建成,現已成為當地新農村建設的樣板。2014年,安圖縣石門鎮茶條村等5個村寨入選首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命名掛牌名錄。2016年,我州8個村申請成為第二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現已全部入選。

◆深入推進興邊富民行動實施

今年以來,我州認真貫徹實施《吉林省少數民族事業“十三五”規劃》和《吉林省興邊富民行動“十三五”規劃》,制訂可操作性強、科學具體的實施方案,深入推進興邊富民行動和“百村萬戶”脫貧致富工程。在項目安排上重點向邊境一線傾斜、向貧困村傾斜,切實改善邊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帶動貧困人口脫貧。

同時,積極發揮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探索委託管理、承包租賃等經營模式,完善利益聯結機制,不斷強化項目帶動功能,注重由“輸血”向增強自身“造血”功能的轉變。進一步加大對龍井市老頭溝鎮桃源村的幫扶力度,確保如期完成脫貧任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