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聚力生態康養 構建全域旅遊高地:打好山水氣候文化三張牌

農村 三農 蔬菜 旅遊 頭條四川 2017-04-19

廣元聚力生態康養 構建全域旅遊高地:打好山水氣候文化三張牌

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曾家山鴛鴦池森林公園(馬建忠 攝)

地處川陝甘結合部的四川省廣元市,依託優良的空氣、水等自然生態資源和蜀道文化、三國文化等歷史文化資源優勢,以全域旅遊為統領、生態康養為特色,著力打造“綠色廣元、康養之都”品牌,推動生態、文化、康養、旅遊深度融合發展,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加快形成全域旅遊大格局。

3月18日,第十三屆蒼溪梨花節正式開幕,掀起廣元春季花事活動熱潮,朝天沙河櫻桃花節等特色節慶活動相繼登場……剛剛過去的清明小長假,全市接待遊客71.28萬人次,同比增長38%。其中,全市主要旅遊景區共接待遊客46.11萬人次,同比增長6%,實現門票收入920.53萬元,同比增長13.2%。

種菜既能吃又能看

廣元植被茂密,森林覆蓋率達55.78%,空氣質量良好,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以上天數年均保持在363天左右。

進入春天,朝天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中國西部養生基地——曾家山比往年更加熱鬧。除了前來踏青的遊客外,靠種植傳統蔬菜脫貧致富的群眾種起了顏色更加豐富多彩的高品質蔬菜,按照計劃開始建設“多彩曾家山”。

作為打造“蜀道亞高原、康養曾家山”品牌中的一環,拿當地群眾的話來說,是把貧瘠坡地、房前屋後、林邊地角,種上適宜當地生長的花卉,綠化了山川,留住了遊客的腳步。現在種的菜,既能吃又能看,一分地賣出了幾倍的錢。

在發展旅遊產業道路上,廣元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向旅遊者提供高質量旅遊經歷為目標,厚植生態底色,推進“大規模綠化全川”廣元行動,實施“藍天行動”“碧水行動”“淨土行動”,全面築牢嘉陵江上游生態屏障。科學利用山、水、林等綠色生態和自然景觀資源,深入挖掘生態、文化、康養、旅遊等資源的比較優勢,打好“山水牌”“氣候牌”“文化牌”,不斷推進綠色發展,實現綠色崛起。

每週定點開行旅遊專車

旅遊產業的發展,便捷的交通是關鍵。

3月18日,川陝甘渝赴廣元的旅遊直通車在朝天區明月峽景區正式啟動,陝西、甘肅、河南、重慶等地遊客可每週定點乘坐專車前往廣元旅遊觀光。

廣元首個國家5A級旅遊景區——劍門蜀道劍門關旅遊區建成已有一年多的時間。一年多來,景區“以點帶線”輻射聯動了蜀道沿線景區、鄉鎮、村落,南至攔馬牆、覺苑寺,北至明月峽、龍門閣,劍門蜀道,線路熱點不斷南北拓展延伸,市場熱度較去年同期增長明顯,沿108國道蜀道自駕遊受遊客青睞。

依託自然山水格局和歷史文化脈絡,廣元突出全域旅遊帶動,東拓北進拉大城市骨架,完善城市康養旅遊功能,中心城市“康養之都”雛形初現;各縣區獨特魅力和品位的康養旅遊區域集散中心基本形成;富有活力的康養旅遊特色小鎮、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蜀道驛站”“蜀道人家”特色村落集群加速發展。

廣元在發展全域旅遊實踐中,把旅遊與文化、農業、體育、工業、康養等產業互動互融,既加快休閒觀光型向生態康養度假型旅遊轉變,又助推了多元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更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美麗鄉村建設。

鄉村旅遊帶火農產品

據廣元旺蒼縣旅遊局介紹,自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旺蒼縣立足生態康養城市發展定位,圍繞鄉村旅遊扶貧示範村建設,努力改善旅遊基礎設施和功能服務配套,推動鄉村旅遊快速發展,助推全縣脫貧攻堅。

目前,該縣正實施萬家鄉西陵村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該項目總投資125萬元,建成後將改善萬家鄉西陵村人居環境,有助於發揮鄉村旅遊在脫貧攻堅中的重要作用。

在廣元市朝天區,目前已將旅遊產業和農業產業、民俗文化等深度融合,並圍繞“景區帶動型、鄉村旅遊型、旅遊商品型”三種旅遊扶貧模式,依託五條百里幸福美麗新村走廊,以及核桃、蔬菜、食用菌等五大特色產業園區和多種農特產品,因村、因戶、因人制宜,激發全民參與熱情,大力發展鄉村旅遊……

在鄉村旅遊的帶動下,像麻柳刺繡、核桃深加工、初榨橄欖油等越來越多的地方旅遊商品受到市場的青睞。據不完全統計,清明小長假期間,全市鄉村旅遊接待遊客高達32.3萬人次。

如今,廣元正利用森林、中藥材、山水溼地等生態資源,大力發展康養旅遊業;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大力發展生態休閒農業、創意農業等新業態,建成蒼溪紅心獼猴桃、米倉山富硒富鋅綠茶、青川特色山珍等一大批農旅融合示範區。

(來源:人民日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