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仲會:明確監督重點 增強監督實效'

農村 政治 沁水 黃河新聞網呂梁頻道 2019-08-12
"

省紀委十一屆四次全會對“做實做細監督職責”作出具體部署。落實好省紀委全會關於強化監督的安排部署,我們必須牢牢把握監督第一職責,進一步在增強監督效能上探索創新、實現突破,推動監督工作高質量發展。

一是“四個聚焦”明確監督重點。聚焦政治定位開展政治監督。圍繞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中央、省、市和縣委重大決策部署,對新形勢下黨內法規執行情況、深化改革推進情況、“三大攻堅戰”任務落實等情況開展專項監督,踐行“兩個維護”,確保政令暢通。聚焦作風建設開展“四風”問題專項整治。圍繞中央紀委“四個方面12類突出問題”、省紀委監委“六方面26個問題”,結合沁水實際,開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專項整治;聚集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緊盯“四風”隱形變異,狠剎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堅定不移糾“四風”、樹新風。聚焦人民群眾關切繼續開展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整治。圍繞扶貧領域四方面、民生領域六方面、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三方面內容,繼續開展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專項整治。深挖扶貧資金項目、政策落地、民生資金、徵地拆遷、教育醫療、生態環保、惠民政策落實、幹部作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嚴懲“微腐敗”,破除“中梗阻”,進一步增強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聚焦巡察整改責任落實開展巡察整改專項監督。抓住“三清單一制度”的落實,加強對巡察整改落實情況的日常監督,對拒不整改、應付交差、虛假整改等問題嚴肅追責問責,推動未巡察單位對照巡察發現的問題,舉一反三、即知即改,拓展延伸巡察整改成效。

二是“四個強化”創新監督方式。強化日常監督。堅持走出去監督,通過走訪調研、聽取彙報、個別談話、列席民主生活會和“三重一大”會議等方式,全面瞭解監督對象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況。為精準處置問題線索、服務審查調查工作提供有力支撐。強化賬務監督。分批對各鄉鎮和單位的財務支出情況進行監督檢查,通過賬務檢查全覆蓋,深挖“三資”管理中存在的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線索。強化精準監督。緊盯關鍵人、關鍵事、關鍵崗位、關鍵環節,全面收集監督檢查方面的工作數據和案例,加強分析研判,找準突出問題,開展“解剖麻雀”式精準監督。強化協作配合。通過開展交叉監督、指定監督、聯合監督,形成縣鄉監督“一盤棋”,破解基層人情關係難題。加強相關部室的協調配合,構建監督工作信息互通、資源共享、成果共用的監督聯動機制,切實形成監督合力。

三是“四項制度”健全體制機制。追責問責制度壓實主體責任。堅持一案三查,既追究當事人的直接責任,同時還要追究監管責任和主體責任。調查報告和審理報告要提出是否問責的意見,經相關會議研究後對問責免責情況作出決定,通過追責問責倒逼責任落實。月彙報季通報制度壓實監督責任。監督檢查會議在每月彙報案件的同時,要對開展監督工作情況一併彙報,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掌握全縣政治生態。每季度對鄉鎮紀委、派駐紀檢監察組、監督檢查室等31個監督單位的監督情況進行通報,壓實監督責任。以案促改制度做好後半篇文章。通過典型案例深度剖析政治生態,深入具體分析典型個案、類案、系統案,透過現象看本質,重點從“兩個責任”落實和體制機制上查問題、找原因、堵漏洞,及時提出紀檢監察建議,推動以案促改。農村幹部懲戒機制打通監督“最後一公里”。根據實際情況建立農村幹部違紀違規行為與工資掛鉤制度,增加農村幹部違紀違規成本,對農村幹部形成有力震懾,解決農村幹部“怕法不怕紀”的問題。同時,充分發揮村務監督委員會作用,提高發現問題的能力和質量,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和監督權,有效規範農村幹部履職行為。(沁水縣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委主任 陳仲會)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