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麗娜:將脫貧進行到底

農村 農民 三農 畜牧業 中青在線 2017-05-26

就在年輕人紛紛往經濟發達的大城市跑時,廣西陸川的85後女碩士梁麗娜卻義無反顧地回到農村,她要嘗試用自己的學識和努力改變家鄉貧困落後的面貌。

2011年夏天,梁麗娜從廣西師範大學理論物理專業研究生畢業,原本打算做一名教師。畢業前一天,她回村找退休老支書辦理黨組織關係轉出時,滿頭白髮的老支書的一番話讓她改變了主意。

梁麗娜的老家陸川縣陸河村位於廣西、廣東交界處,是個山多地少的革命老區貧困村。村裡沒有什麼產業,年輕人都外出打工,留在村裡的多是老人和孩子,“村裡特別需要一名像你這樣有能力的年輕人帶領大家脫貧致富。”老支書滿懷期待地說。

在梁麗娜看來,讀書不僅是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更是為了幫助更多的人改變命運。她毅然打消在城市工作的念頭,返鄉做起了當時月工資只有620元的村幹部。梁麗娜的父母看著剛碩士畢業的女兒又回到村裡工作,一時間難以理解,媽媽甚至放出狠話:“你任性不聽話,遲早有一天會哭的。”

“當時村裡的群眾有支持我的,但更多的人並不看好我。”梁麗娜說,那段時間,她頂著很大的心理壓力,但自己既然選擇走這條路,就要把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夢想堅持到底。

2011年8月18日,陸河村舉行村支部換屆選舉,梁麗娜高票當選為陸河村黨總支部書記。

儘管從小在農村長大,但梁麗娜很快認識到,要真正做好群眾工作,還得從頭學起。除了虛心向鄰村和鎮上的幹部學習,還得跟老百姓打成一片。陸河村18個村小組、1046戶人家,她一家家地走,一戶戶地問,3個月時間,大到村裡的人口、土地、教育、醫療,小到家長裡短,全都摸得清清楚楚。

針對村裡存在的諸多問題,梁麗娜通過和村幹部討論商量、召開村民代表會議,制訂出陸河村整體發展規劃,並建立了村裡“一事一議”、多方協商的長效機制。

陸河村有4000多人,山多、田少、交通不便,修路一直是村民們的渴望。瞭解這一情況後,梁麗娜積極向上級有關部門反映情況爭取資金。經過幾年建設,陸河村硬化了12.8公里道路,18個村民小組已經有17個小組通了水泥路。

扶貧先扶智,梁麗娜認為,要徹底改變村裡落後面貌,首先要改變村民的思想認識。她非常重視村裡的教育,為讓孩子們能在好的環境裡讀書學習,在她的帶領下,村裡對學校實施改造,建起了一棟二層教學樓和一棟教師週轉房。為激勵孩子們好好學習,梁麗娜還主動提出讓村委會設置成績優秀獎學金制度,獎學金的資金由她負責牽頭籌措。

要增加群眾致富的“造血細胞”,就要發展有競爭力的特色產業。針對陸河村山多地少,傳統農業發展空間不大的實際情況,梁麗娜和村幹部確定大力發展種植橘紅和養殖陸川豬的產業發展思路。

陸川豬是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的特色品種,為了解決規模化養殖的問題,梁麗娜主動聯繫當地知名的豬肉製品公司,通過“公司+農戶”的合作形式,由公司提供豬苗、飼料和技術指導,農民出場地建豬場並負責日常飼養管理,豬出欄後由公司直接把豬收回來加工,加工成臘肉和扣肉銷售,最後和農戶五五分成。

這種模式降低了農民的養殖風險,但因為有了中間收購商這個環節,養豬戶真正增收其實很有限。梁麗娜開始琢磨怎麼跳過中間收購商這個環節,直接利用電商來銷售豬肉。

剛從學校回來時,陸河村家裡通了網絡的村民屈指可數。為了幫助群眾搭上“互聯網+”的快車,梁麗娜利用自己全國人大代表的身份,在全國兩會上提出關於促進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建議,希望網絡能夠普及到村一級,希望在新一輪新型城鎮化規劃裡能夠把物流公司也規劃進去,使物流能夠到達村一級,更加方便鮮活農產品快速銷售。與此同時,她還多方聯絡各類電商平臺,引進人才為村民的土特產進行包裝銷售。

如今,農村淘寶已進駐到廣西縣一級,佈局輻射到村裡。“我們家鄉的陸川豬,通過農村電商平臺就很方便地實現銷售,包括現在鮮豬肉也可以直接在網上下單,第二天就可以直接吃到我們的鮮豬肉。”梁麗娜欣喜地說,通過將陸川豬、橘紅、油茶等搬上電子商務平臺進行銷售,陸河村的發展也漸漸與互聯網經濟接軌。2011年,她上任時當地的人均年收入不到2500元,經過5年多的發展,該村2016年人均年收入增長至6216元。

今年3月8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來到廣西代表團,參加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全國人大代表梁麗娜一口氣向總理彙報了自己擔任陸河村黨總支部書記以來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取得的成效,並提了多條建議。

梁麗娜表示,要帶領村民不斷提升陸川豬、橘紅的品質,打響陸川豬等特色品牌,爭取今年實現全村脫貧摘帽的目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