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地上拓新路——方山縣後則溝村探索以股份制模式發展集體經濟、助力穩定脫貧紀實

農村 三農 農民 林業 黃河新聞網呂梁頻道 2017-04-18

□記者 樑瑜 李召和 馬溫博 通訊員肖繼旺

2016年以來,方山縣麻地會鄉後則溝村通過股份制經營,打造農村支柱產業,利用退耕坡地種植經濟林及林下中藥材,厚植集體經濟根基,完善精準扶貧機制,支撐貧困戶穩定脫貧,取得初步成效。他們的成功經驗,被方山縣委、縣政府概括為“後則溝模式”。

發展支柱產業 從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型

“後則溝模式”,起源於脫貧攻堅戰役打響之後扶貧工作隊的實踐。麻地會鄉後則溝村是市財政局的扶貧點,位於方山縣北部,距離縣城9公里。這裡山大溝深,生態條件惡劣,全村315戶904口人,就有低保戶90戶102人、五保戶3戶3人、殘疾人14人,精準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戶101戶222人,貧困發生率24.55%。扶貧工作隊通過對村內情況深入全面摸底得知,人多地少是制約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原因。該村共有耕地2366餘畝,退耕還林地就佔了一大半,再減去太佳高速徵地、高速交警徵地、通道綠化佔地,可耕種土地僅餘872畝,人均可耕種土地僅0.9畝。加上近年來封山育林,農產品市場不景氣,養殖業也非常薄弱,村民收入只能靠外出打工掙點零錢。

以第一書記張瑞則為代表的扶貧幹部,對多年傳統扶貧模式展開深入分析和反思:作為市財政局的扶貧點,該村歷年來均得到傾力扶持,村子的面貌雖然取得了一定改變,但為什麼產業基礎仍不穩固,農民生活水平依然低下?究其根源,就在於沒有建立一個穩定的產業支柱,農民生產生活沒有依託,缺少可持續發展的保證。

“只有支柱產業建起來了,村集體才能有錢辦事,村民才能發家致富。輸血只能解決一時之需,造血才是扶貧的要義。”張瑞則向大家說出了自己的思考,“後則溝村要實現精準脫貧,當務之急是尋找到起引領作用的拳頭產業、支柱產業。”

在深入群眾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後,張瑞則迅速召開黨員會和村民代表

會,通過集體研究反覆討論,確立了新的發展規劃。決定推出新型主導產業:利用退耕坡地種植1000畝經濟林及林下中藥材,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借力脫貧攻堅大勢,發展光伏產業;發展鄉村旅遊,拓寬村民增收渠道;完善公共基礎設施,打造宜居宜業美麗鄉村。與此同時,趁勢發展和壯大村集體經濟,夯實農村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經過一年多的艱苦奮戰,該村主導產業成果初現,截至目前,紅山楂經濟林及林下中藥材種植已基本完工,100KV村級分佈光伏發電已併網發電,900多平方米的健身文化廣場已投入使用,鄉村文化旅遊開發也進入實施階段。

探索股份制經營 為群眾持續穩定脫貧加上“雙保險”

有了基本的產業雛形,只是萬里長征走出了第一步,如何讓支柱產業穩固下來,使其步入科學管理良性循環的軌道,為貧困群眾建立起可持續脫貧的機制,才是更關鍵的問題。於是,創辦農村專業合作社的思路開始進入張瑞則的腦際——是否可以按股份制運營的辦法,像辦工業一樣發展集體經濟?

村集體搞股份制辦產業,是個新生事物,縣裡、市裡都沒有先例,甚至全省都少有,涉及到股份合作、收益分配等複雜問題怎麼辦?一時之間,謗議四起。有的人認為,集體經濟搞股份合作,必然導致集體資產流失;有的村民則認為,扶貧資金必須分發到戶,不能由集體統一支配;還有的人,則乾脆說扶貧幹部們有私心,要從中漁利。

對待這些議論,張瑞則和扶貧幹部們也氣憤過,苦惱過,但他們靜心細思,反覆討論,在黨的歷史上,凡是開拓性的事業,哪一項不是遭受過重重阻力呢?只要是符合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工作,不論多苦多難,我們也要一步步去推動。

後則溝村的專業合作社,一開始就建立了和集體經濟的緊密聯繫。張瑞則帶領村幹部和村民代表多次到青海、運城、忻州等地進行考察學習,並大膽進行創新實踐。他們按照“村集體控股、建檔立卡貧困戶免費配股、土地入股、其他村民(現金或勞力)入股”的模式,在村集體建立專業合作社,並按照股份制模式開始實施經營和分配,從最基礎的環節踏踏實實做起,讓成功的典型做出帶動和示範。

合作社具體的經營內容是:利用村裡的退耕坡地,發展經濟林及林下中藥材種植,並開辦相關產業項目。具體的合作和分配辦法是,將扶貧資金形成的資產折股量化,轉化為村集體和貧困戶的入股資本金,取得的收益則由村集體、貧困戶和其他村民按股分紅。貧困戶通過參與扶貧項目建設,可分別獲得資產性分紅和工資性收入。由此為全村精準穩定脫貧一舉加上了“雙保險”。2016年年底黨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意見》,明確要求有序推進農村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後則溝村興辦合作社更是定下了心,鼓足了勁。

完善“後則溝模式” 給農村留下不走的工作隊

“我們家有三口人,2畝地,合作社給每人免費配2股,每畝土地換取2股,所以我們家共計10股。去年我通過參加栽植經濟林還領到了1350元工資。”村裡的貧困戶劉玉文,拿著合作社頒發的股權證書,高興地向記者介紹。

在劉玉文的帶領下,沿著一條盤山路,記者來到後則溝後山的退耕還林地。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黃澄澄的土地上,已全部栽種了山楂林。橫成行,豎成列,整整齊齊,像一隊隊列隊接受檢閱的戰士。據介紹,在合作社,這樣的山楂林及林下中藥材目前已栽植1000多畝,項目投產達效後,紅山楂年產量可達2000噸,黑枸杞年產量可達1.5噸(鮮果),年平均純收益可達150餘萬元,每股年紅利可達375元。

第一書記張瑞則說,合作社要取得最終成功,還必須進一步完善經營管理體制,提升脫貧開發模式的可持續性。為此,他們又乘勢而上,開始向生態景觀建設、採摘觀光經濟、美麗鄉村建設等休閒旅遊產業延伸和拓展。著手修建林區的生態採摘公路,與209國道進行連接;註冊成立紅山楂初加工企業,發展實體經濟;新建500平米保鮮庫一座,購置分類、清洗、烘乾等功能設備一套,設計鮮果、乾果等內外包裝,力爭早日投產運行。

目前,後則溝村利用股份制經營發展集體經濟的方式,已被方山縣委、縣政府確定為可推廣、可複製的“後則溝模式”。一幅美麗的鄉村山水畫卷,正在這塊古老的黃土地上徐徐展開。

呂梁日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