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平邑:創新村務黨務管理方法 化解幹群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農村 管理 農民 農業 新華網 2017-06-05

新華社濟南6月3日電(李中文、孟哲)山東省平邑縣為提升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水平、更好地服務群眾,在實行對農村幹部經濟行為進行審計的基礎上,跟進黨務巡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實現村居經濟責任與黨務巡查深度融合。

如何解決村級財務不清、管理混亂、透明度差的問題,化解幹群矛盾,給農民一本清晰的村居賬?自2013年6月開始,平邑縣立足縣情,探索實行村居幹部經濟責任審計。在14個鎮街(經濟開發區)成立了審計所,配備4-6名專職審計人員,做到人員、工作和辦公“三獨立”。

通過幾年的實踐,平邑縣突出健全工作規範、強化業務指導、用好審計結果“三個關鍵”。縣紀委、組織部、監察局、審計局每月召開四部門聯席會議;分類明確村幹部、審計所和鎮級黨委政府的審計管理和整改責任,對相關責任人依法依紀處理;審計結果記入村幹部任職檔案,作為管理、監督和考核村幹部的重要依據。

據悉,到今年4月底,全縣第二輪審計已完成571個審計項目,查處糾正各類不規範資金10.4億元,收回各類資金80餘萬元,移送線索56條,有65名村居幹部受到組織處理或黨紀處分,並在全縣公開通報曝光。村級審計,創新解決了農村因幹部不公而引發的焦點、難點問題。

同時,至4月底,全縣黨務巡查共完成237個村,巡查問題3156個,已整改2180個。

實際工作中,平邑縣實現村級審計與黨務巡查融合。在區分村情、區分批次的前提下,科學編制進度表,實現項目共推;根據督查需要,組建審計、黨務“聯合式”督查組,實現人員共用;每週召開聯席會議,互通有無,實現資源共享,並將結果及時上傳至縣“雪亮工程+”,村民在家手拿遙控器進入“村務黨務”頻道就可一目瞭然。難怪一位村黨支部書記對村裡幹部說:“工作就得規規矩矩的,不然出點事,全村人都知道,家人也沒臉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