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兒別生倆,生倆輪官馬!生三個更慘,農村這句俗語三觀好正'

農村 不完美媽媽 農俗俱樂部 2019-08-15
"

農村重男輕女的現象是根深蒂固的,我們也常聽到關於“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說法,這裡的“後”其實並非說有後人就是孝順,更深的意思是說,得有兒子的意思。

農村很多父母覺得,女兒都是遲早要嫁人的,是要成為別人家的人的,所以以前的很多婦女都沒能讀書習字,還被“女子無才便是德”這樣的傳統觀念所壓迫。

"

農村重男輕女的現象是根深蒂固的,我們也常聽到關於“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說法,這裡的“後”其實並非說有後人就是孝順,更深的意思是說,得有兒子的意思。

農村很多父母覺得,女兒都是遲早要嫁人的,是要成為別人家的人的,所以以前的很多婦女都沒能讀書習字,還被“女子無才便是德”這樣的傳統觀念所壓迫。

生兒別生倆,生倆輪官馬!生三個更慘,農村這句俗語三觀好正

生女兒是賠錢的,生兒子則是舉家歡慶的事情,所以農村也有“多子多福”的說法。

但是生兒子這事,在農村也不是越多越好,今天要分享的這句俗語,就道出了生兒子太多的痛苦。

生兒別生倆,生倆輪官馬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一個家庭最好是不要生兩個兒子,不然父母就會像以前的馬一樣,被人輪流著養,其實就是被推來推去,誰也不願意養。

這樣看好像有點不科學,按照以前老人“養兒防老”的說法,兒子是給自己養老的,多個兒子應該多個依靠呀,但為何這裡說,養兩個兒子,父母年老反而會沒人養呢?

其實吧,在農村這種現象其實非常明顯。

"

農村重男輕女的現象是根深蒂固的,我們也常聽到關於“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說法,這裡的“後”其實並非說有後人就是孝順,更深的意思是說,得有兒子的意思。

農村很多父母覺得,女兒都是遲早要嫁人的,是要成為別人家的人的,所以以前的很多婦女都沒能讀書習字,還被“女子無才便是德”這樣的傳統觀念所壓迫。

生兒別生倆,生倆輪官馬!生三個更慘,農村這句俗語三觀好正

生女兒是賠錢的,生兒子則是舉家歡慶的事情,所以農村也有“多子多福”的說法。

但是生兒子這事,在農村也不是越多越好,今天要分享的這句俗語,就道出了生兒子太多的痛苦。

生兒別生倆,生倆輪官馬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一個家庭最好是不要生兩個兒子,不然父母就會像以前的馬一樣,被人輪流著養,其實就是被推來推去,誰也不願意養。

這樣看好像有點不科學,按照以前老人“養兒防老”的說法,兒子是給自己養老的,多個兒子應該多個依靠呀,但為何這裡說,養兩個兒子,父母年老反而會沒人養呢?

其實吧,在農村這種現象其實非常明顯。

生兒別生倆,生倆輪官馬!生三個更慘,農村這句俗語三觀好正

反而是隻有一個兒子的家庭,那個兒子異常的孝順,父母的老年生活還被安排得好好的,爸爸經常就說很羨慕那家的父母。

而與之相對的是另外一家,正好是兩個兒子,父母老了,做不了農活了,兩兄弟就商量父母的贍養問題。

最終兩兄弟決定,哥哥養爸爸,弟弟養媽媽,結果媽媽沒幾年就去世了,弟弟希望哥哥出錢一起給媽媽辦葬禮,但哥哥不同意,說是說好弟弟養媽媽的,就要負責到底。

當時兩人就這個問題還大打一架,讓他們的老父親傷心不已,也讓村裡人看了寒心。

"

農村重男輕女的現象是根深蒂固的,我們也常聽到關於“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說法,這裡的“後”其實並非說有後人就是孝順,更深的意思是說,得有兒子的意思。

農村很多父母覺得,女兒都是遲早要嫁人的,是要成為別人家的人的,所以以前的很多婦女都沒能讀書習字,還被“女子無才便是德”這樣的傳統觀念所壓迫。

生兒別生倆,生倆輪官馬!生三個更慘,農村這句俗語三觀好正

生女兒是賠錢的,生兒子則是舉家歡慶的事情,所以農村也有“多子多福”的說法。

但是生兒子這事,在農村也不是越多越好,今天要分享的這句俗語,就道出了生兒子太多的痛苦。

生兒別生倆,生倆輪官馬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一個家庭最好是不要生兩個兒子,不然父母就會像以前的馬一樣,被人輪流著養,其實就是被推來推去,誰也不願意養。

這樣看好像有點不科學,按照以前老人“養兒防老”的說法,兒子是給自己養老的,多個兒子應該多個依靠呀,但為何這裡說,養兩個兒子,父母年老反而會沒人養呢?

其實吧,在農村這種現象其實非常明顯。

生兒別生倆,生倆輪官馬!生三個更慘,農村這句俗語三觀好正

反而是隻有一個兒子的家庭,那個兒子異常的孝順,父母的老年生活還被安排得好好的,爸爸經常就說很羨慕那家的父母。

而與之相對的是另外一家,正好是兩個兒子,父母老了,做不了農活了,兩兄弟就商量父母的贍養問題。

最終兩兄弟決定,哥哥養爸爸,弟弟養媽媽,結果媽媽沒幾年就去世了,弟弟希望哥哥出錢一起給媽媽辦葬禮,但哥哥不同意,說是說好弟弟養媽媽的,就要負責到底。

當時兩人就這個問題還大打一架,讓他們的老父親傷心不已,也讓村裡人看了寒心。

生兒別生倆,生倆輪官馬!生三個更慘,農村這句俗語三觀好正

而弟弟把他們的媽媽送走後,雖然花了不少錢,但肩上是徹底沒負擔了。

哥哥獨自贍養著爸爸,哪知道一晃五六年過去了,爸爸身體依然硬朗,但偶爾生病住院也花費不少錢,這下哥哥不開心了,開始埋怨,甚至每次爸爸住院都要抓著弟弟說要一起出錢,弟弟可不願意了。

於是乎兩兄弟又開始吵吵鬧鬧,一家人鬧得雞飛狗跳,村裡人更是感嘆,養兒子有什麼用?

其實吧,這是正常的,如果家裡只有一個兒子,父母奮鬥的目標都是他,以後的財產都是這個兒子的,養父母他自然是沒話說的。

而且如果父母只有一個兒子,也會好好教育,父母的重視也會讓這個兒子對父母懷有感恩之心。

但兩個兒子,農村人常說“一碗水要端平,手心手背都是肉”,所以一旦父母稍稍關係大兒子一點,二兒子就肯定有意見,矛盾由此產生。

所以才有了這句俗語,父母老的時候,兄弟兩很容易相互推脫責任,父母自然淪為官馬,無人贍養。

生兒別生三,生三沒有家

前面說到,生兩個兒子父母沒人養,那麼生三個,甚至更多呢?

這裡的生三,其實也是說三個或者三個以上的意思,兒子越多,這個家的矛盾其實會更深,家的意義會更淺薄。

以前爸媽們喜歡看山歌碟,記得就有個關於“多個兒子多把刀”的故事。

父母有很多個兒子,但等幾個兒子都結婚後,卻在父母財產分配問題上不滿意,之後誰家都不願養老人,甚至用剩菜剩飯給老人吃,幾個兒子家也經常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打架。

"

農村重男輕女的現象是根深蒂固的,我們也常聽到關於“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說法,這裡的“後”其實並非說有後人就是孝順,更深的意思是說,得有兒子的意思。

農村很多父母覺得,女兒都是遲早要嫁人的,是要成為別人家的人的,所以以前的很多婦女都沒能讀書習字,還被“女子無才便是德”這樣的傳統觀念所壓迫。

生兒別生倆,生倆輪官馬!生三個更慘,農村這句俗語三觀好正

生女兒是賠錢的,生兒子則是舉家歡慶的事情,所以農村也有“多子多福”的說法。

但是生兒子這事,在農村也不是越多越好,今天要分享的這句俗語,就道出了生兒子太多的痛苦。

生兒別生倆,生倆輪官馬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一個家庭最好是不要生兩個兒子,不然父母就會像以前的馬一樣,被人輪流著養,其實就是被推來推去,誰也不願意養。

這樣看好像有點不科學,按照以前老人“養兒防老”的說法,兒子是給自己養老的,多個兒子應該多個依靠呀,但為何這裡說,養兩個兒子,父母年老反而會沒人養呢?

其實吧,在農村這種現象其實非常明顯。

生兒別生倆,生倆輪官馬!生三個更慘,農村這句俗語三觀好正

反而是隻有一個兒子的家庭,那個兒子異常的孝順,父母的老年生活還被安排得好好的,爸爸經常就說很羨慕那家的父母。

而與之相對的是另外一家,正好是兩個兒子,父母老了,做不了農活了,兩兄弟就商量父母的贍養問題。

最終兩兄弟決定,哥哥養爸爸,弟弟養媽媽,結果媽媽沒幾年就去世了,弟弟希望哥哥出錢一起給媽媽辦葬禮,但哥哥不同意,說是說好弟弟養媽媽的,就要負責到底。

當時兩人就這個問題還大打一架,讓他們的老父親傷心不已,也讓村裡人看了寒心。

生兒別生倆,生倆輪官馬!生三個更慘,農村這句俗語三觀好正

而弟弟把他們的媽媽送走後,雖然花了不少錢,但肩上是徹底沒負擔了。

哥哥獨自贍養著爸爸,哪知道一晃五六年過去了,爸爸身體依然硬朗,但偶爾生病住院也花費不少錢,這下哥哥不開心了,開始埋怨,甚至每次爸爸住院都要抓著弟弟說要一起出錢,弟弟可不願意了。

於是乎兩兄弟又開始吵吵鬧鬧,一家人鬧得雞飛狗跳,村裡人更是感嘆,養兒子有什麼用?

其實吧,這是正常的,如果家裡只有一個兒子,父母奮鬥的目標都是他,以後的財產都是這個兒子的,養父母他自然是沒話說的。

而且如果父母只有一個兒子,也會好好教育,父母的重視也會讓這個兒子對父母懷有感恩之心。

但兩個兒子,農村人常說“一碗水要端平,手心手背都是肉”,所以一旦父母稍稍關係大兒子一點,二兒子就肯定有意見,矛盾由此產生。

所以才有了這句俗語,父母老的時候,兄弟兩很容易相互推脫責任,父母自然淪為官馬,無人贍養。

生兒別生三,生三沒有家

前面說到,生兩個兒子父母沒人養,那麼生三個,甚至更多呢?

這裡的生三,其實也是說三個或者三個以上的意思,兒子越多,這個家的矛盾其實會更深,家的意義會更淺薄。

以前爸媽們喜歡看山歌碟,記得就有個關於“多個兒子多把刀”的故事。

父母有很多個兒子,但等幾個兒子都結婚後,卻在父母財產分配問題上不滿意,之後誰家都不願養老人,甚至用剩菜剩飯給老人吃,幾個兒子家也經常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打架。

生兒別生倆,生倆輪官馬!生三個更慘,農村這句俗語三觀好正

其實這一句更多的是在說,農村家庭不應該只想著生兒子,或者熱衷於生一堆兒子,而更加要注意培養兒子們的品行和教育。

以前我家也只有我哥哥一個男孩子,我出生的時候,街坊領居都說可惜,應該再生個兒子的,因為上面兩個都是姐姐。

但我父母就常說,人家誰誰誰老師家,一個兒子沒有,但是三個女兒都考上大學有工作,現在還不是把父母接到城裡去過,一家人過得可好了。

"

農村重男輕女的現象是根深蒂固的,我們也常聽到關於“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說法,這裡的“後”其實並非說有後人就是孝順,更深的意思是說,得有兒子的意思。

農村很多父母覺得,女兒都是遲早要嫁人的,是要成為別人家的人的,所以以前的很多婦女都沒能讀書習字,還被“女子無才便是德”這樣的傳統觀念所壓迫。

生兒別生倆,生倆輪官馬!生三個更慘,農村這句俗語三觀好正

生女兒是賠錢的,生兒子則是舉家歡慶的事情,所以農村也有“多子多福”的說法。

但是生兒子這事,在農村也不是越多越好,今天要分享的這句俗語,就道出了生兒子太多的痛苦。

生兒別生倆,生倆輪官馬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一個家庭最好是不要生兩個兒子,不然父母就會像以前的馬一樣,被人輪流著養,其實就是被推來推去,誰也不願意養。

這樣看好像有點不科學,按照以前老人“養兒防老”的說法,兒子是給自己養老的,多個兒子應該多個依靠呀,但為何這裡說,養兩個兒子,父母年老反而會沒人養呢?

其實吧,在農村這種現象其實非常明顯。

生兒別生倆,生倆輪官馬!生三個更慘,農村這句俗語三觀好正

反而是隻有一個兒子的家庭,那個兒子異常的孝順,父母的老年生活還被安排得好好的,爸爸經常就說很羨慕那家的父母。

而與之相對的是另外一家,正好是兩個兒子,父母老了,做不了農活了,兩兄弟就商量父母的贍養問題。

最終兩兄弟決定,哥哥養爸爸,弟弟養媽媽,結果媽媽沒幾年就去世了,弟弟希望哥哥出錢一起給媽媽辦葬禮,但哥哥不同意,說是說好弟弟養媽媽的,就要負責到底。

當時兩人就這個問題還大打一架,讓他們的老父親傷心不已,也讓村裡人看了寒心。

生兒別生倆,生倆輪官馬!生三個更慘,農村這句俗語三觀好正

而弟弟把他們的媽媽送走後,雖然花了不少錢,但肩上是徹底沒負擔了。

哥哥獨自贍養著爸爸,哪知道一晃五六年過去了,爸爸身體依然硬朗,但偶爾生病住院也花費不少錢,這下哥哥不開心了,開始埋怨,甚至每次爸爸住院都要抓著弟弟說要一起出錢,弟弟可不願意了。

於是乎兩兄弟又開始吵吵鬧鬧,一家人鬧得雞飛狗跳,村裡人更是感嘆,養兒子有什麼用?

其實吧,這是正常的,如果家裡只有一個兒子,父母奮鬥的目標都是他,以後的財產都是這個兒子的,養父母他自然是沒話說的。

而且如果父母只有一個兒子,也會好好教育,父母的重視也會讓這個兒子對父母懷有感恩之心。

但兩個兒子,農村人常說“一碗水要端平,手心手背都是肉”,所以一旦父母稍稍關係大兒子一點,二兒子就肯定有意見,矛盾由此產生。

所以才有了這句俗語,父母老的時候,兄弟兩很容易相互推脫責任,父母自然淪為官馬,無人贍養。

生兒別生三,生三沒有家

前面說到,生兩個兒子父母沒人養,那麼生三個,甚至更多呢?

這裡的生三,其實也是說三個或者三個以上的意思,兒子越多,這個家的矛盾其實會更深,家的意義會更淺薄。

以前爸媽們喜歡看山歌碟,記得就有個關於“多個兒子多把刀”的故事。

父母有很多個兒子,但等幾個兒子都結婚後,卻在父母財產分配問題上不滿意,之後誰家都不願養老人,甚至用剩菜剩飯給老人吃,幾個兒子家也經常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打架。

生兒別生倆,生倆輪官馬!生三個更慘,農村這句俗語三觀好正

其實這一句更多的是在說,農村家庭不應該只想著生兒子,或者熱衷於生一堆兒子,而更加要注意培養兒子們的品行和教育。

以前我家也只有我哥哥一個男孩子,我出生的時候,街坊領居都說可惜,應該再生個兒子的,因為上面兩個都是姐姐。

但我父母就常說,人家誰誰誰老師家,一個兒子沒有,但是三個女兒都考上大學有工作,現在還不是把父母接到城裡去過,一家人過得可好了。

生兒別生倆,生倆輪官馬!生三個更慘,農村這句俗語三觀好正

意在說明,沒有兒子也不意味著老年要無依無靠,看父母能否把孩子培養成真正意義上的人。

其實農村現在父母贍養問題還挺值得關注的,越來越多的父母有家不願回不能回,老無所依,老無所養。

那些表面上有很多兒子,卻和喪子無異,這不得不讓人們思考,一味的生兒子卻忽略教育和培養,到最後真的能實現自己“養兒防老”的夢想麼?

此外,農村人也常說“一母能養九子,九子難養一母”,道出的也是這個道理。

其實農村很多人已經意識到生太多兒子的弊端,但更多人接受的,卻是“多子多福”這樣的落後思想,反而對一些值得學習和深思的俗語視而不見,也沒法看到本質上存在的問題。

"

農村重男輕女的現象是根深蒂固的,我們也常聽到關於“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說法,這裡的“後”其實並非說有後人就是孝順,更深的意思是說,得有兒子的意思。

農村很多父母覺得,女兒都是遲早要嫁人的,是要成為別人家的人的,所以以前的很多婦女都沒能讀書習字,還被“女子無才便是德”這樣的傳統觀念所壓迫。

生兒別生倆,生倆輪官馬!生三個更慘,農村這句俗語三觀好正

生女兒是賠錢的,生兒子則是舉家歡慶的事情,所以農村也有“多子多福”的說法。

但是生兒子這事,在農村也不是越多越好,今天要分享的這句俗語,就道出了生兒子太多的痛苦。

生兒別生倆,生倆輪官馬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一個家庭最好是不要生兩個兒子,不然父母就會像以前的馬一樣,被人輪流著養,其實就是被推來推去,誰也不願意養。

這樣看好像有點不科學,按照以前老人“養兒防老”的說法,兒子是給自己養老的,多個兒子應該多個依靠呀,但為何這裡說,養兩個兒子,父母年老反而會沒人養呢?

其實吧,在農村這種現象其實非常明顯。

生兒別生倆,生倆輪官馬!生三個更慘,農村這句俗語三觀好正

反而是隻有一個兒子的家庭,那個兒子異常的孝順,父母的老年生活還被安排得好好的,爸爸經常就說很羨慕那家的父母。

而與之相對的是另外一家,正好是兩個兒子,父母老了,做不了農活了,兩兄弟就商量父母的贍養問題。

最終兩兄弟決定,哥哥養爸爸,弟弟養媽媽,結果媽媽沒幾年就去世了,弟弟希望哥哥出錢一起給媽媽辦葬禮,但哥哥不同意,說是說好弟弟養媽媽的,就要負責到底。

當時兩人就這個問題還大打一架,讓他們的老父親傷心不已,也讓村裡人看了寒心。

生兒別生倆,生倆輪官馬!生三個更慘,農村這句俗語三觀好正

而弟弟把他們的媽媽送走後,雖然花了不少錢,但肩上是徹底沒負擔了。

哥哥獨自贍養著爸爸,哪知道一晃五六年過去了,爸爸身體依然硬朗,但偶爾生病住院也花費不少錢,這下哥哥不開心了,開始埋怨,甚至每次爸爸住院都要抓著弟弟說要一起出錢,弟弟可不願意了。

於是乎兩兄弟又開始吵吵鬧鬧,一家人鬧得雞飛狗跳,村裡人更是感嘆,養兒子有什麼用?

其實吧,這是正常的,如果家裡只有一個兒子,父母奮鬥的目標都是他,以後的財產都是這個兒子的,養父母他自然是沒話說的。

而且如果父母只有一個兒子,也會好好教育,父母的重視也會讓這個兒子對父母懷有感恩之心。

但兩個兒子,農村人常說“一碗水要端平,手心手背都是肉”,所以一旦父母稍稍關係大兒子一點,二兒子就肯定有意見,矛盾由此產生。

所以才有了這句俗語,父母老的時候,兄弟兩很容易相互推脫責任,父母自然淪為官馬,無人贍養。

生兒別生三,生三沒有家

前面說到,生兩個兒子父母沒人養,那麼生三個,甚至更多呢?

這裡的生三,其實也是說三個或者三個以上的意思,兒子越多,這個家的矛盾其實會更深,家的意義會更淺薄。

以前爸媽們喜歡看山歌碟,記得就有個關於“多個兒子多把刀”的故事。

父母有很多個兒子,但等幾個兒子都結婚後,卻在父母財產分配問題上不滿意,之後誰家都不願養老人,甚至用剩菜剩飯給老人吃,幾個兒子家也經常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打架。

生兒別生倆,生倆輪官馬!生三個更慘,農村這句俗語三觀好正

其實這一句更多的是在說,農村家庭不應該只想著生兒子,或者熱衷於生一堆兒子,而更加要注意培養兒子們的品行和教育。

以前我家也只有我哥哥一個男孩子,我出生的時候,街坊領居都說可惜,應該再生個兒子的,因為上面兩個都是姐姐。

但我父母就常說,人家誰誰誰老師家,一個兒子沒有,但是三個女兒都考上大學有工作,現在還不是把父母接到城裡去過,一家人過得可好了。

生兒別生倆,生倆輪官馬!生三個更慘,農村這句俗語三觀好正

意在說明,沒有兒子也不意味著老年要無依無靠,看父母能否把孩子培養成真正意義上的人。

其實農村現在父母贍養問題還挺值得關注的,越來越多的父母有家不願回不能回,老無所依,老無所養。

那些表面上有很多兒子,卻和喪子無異,這不得不讓人們思考,一味的生兒子卻忽略教育和培養,到最後真的能實現自己“養兒防老”的夢想麼?

此外,農村人也常說“一母能養九子,九子難養一母”,道出的也是這個道理。

其實農村很多人已經意識到生太多兒子的弊端,但更多人接受的,卻是“多子多福”這樣的落後思想,反而對一些值得學習和深思的俗語視而不見,也沒法看到本質上存在的問題。

生兒別生倆,生倆輪官馬!生三個更慘,農村這句俗語三觀好正

好了,今天就說到這,那麼關於這句俗語的理解,大家還有哪些其他看法呢?歡迎留言交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