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紅白喜事立規 向陳年陋習“開刀”

農村 農民 三農 環境保護 岳陽新聞網 2017-04-18

——華容移風易俗引領鄉風文明建設

岳陽廣電全媒體中央廚房訊 “為了響應村紅白理事會狠剎人情風、禁鞭的號召,請前來弔唁的親友一概不買、不燃放煙花鞭炮,以獻花圈的方式寄託哀思。請大家相互轉告和支持!” 4月14日,華容縣三封寺鎮輔安村村口兩頭,白字黑字立著兩塊碩大的喪事禁鞭告知書。

授意立告知書的村民叫廖治明,4月13日其80多歲的父親辭世後,不等村紅白理事會上門,他就表態堅決支持理事會的工作。“以前我們村不管誰家辦紅白喜事,幾乎家家戶戶都大擺宴席,相互攀比,生怕丟了臉面,現在村裡有了統一的標準,我們都樂意遵守執行。”廖治明說。

當前,婚喪嫁娶大操大辦、講排場、比闊氣的奢靡風氣,在農村愈演愈烈,甚至連生孩子、搬新房、過生日、孩子上大學、參軍等也大操大辦。農戶每年人情支出少則五六千元,多則兩三萬元,已成為很多家庭最大的開銷,群眾不堪重負。

“迫於傳統習俗、宗族勢力和人情世故等因素,儘管群眾內心非常反感,但單靠一家一戶難以突破,群眾熱切期盼黨委政府能夠引導推動,加以改進。”華容縣紀委副書記、監察局長易立新一語中的。

給紅白喜事立規 向陳年陋習“開刀”

政府倡導,刀鋒划向病灶

“鎮裡出面給紅白事定標準,我們一百個擁護。”三封寺鎮蓮花堰村嚴瑞芳感慨地說,請客送禮,表面看,操辦者可以“藉機斂財”,其實因大操大辦,鋪張浪費而往往得不償失,結果不論請客的還是做客的都成了受害者,人人惡之惱之又為了“面子”不得不為之,導致人情風愈演愈烈,兩年辦三件事的大有人在。

為了遏制這一勢頭,今年1月,華容縣紀委率先在三封寺鎮開展規範人情宴請試點和移風易俗工作。該鎮採取建立機構、立體宣傳、出臺意見、典型引導等多種措施,打好移風易俗“組合拳”,引導群眾逐步養成勤儉節約、崇尚文明的生活方式。該鎮出臺的意見規定,對紅白喜事實行婚嫁新辦、喪事簡辦、其他不辦的“三辦”政策。婚喪事宜從簡辦理,對規模和規格嚴格限制,親戚以外的宴席不超過6桌,每桌總價控制在300元以內,親屬禮金不超過200元,非親屬人員禮金不超過100元。同時倡導文明新風尚,用電子鞭炮代替實物煙花鞭炮,不做道場等封建迷信活動。為營建全民參與的輿論氛圍,該鎮在農村廣泛開展革除陋習宣傳教育,以書寫、懸掛、張貼宣傳標語、建美德文化牆,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給紅白喜事立規 向陳年陋習“開刀”

黨員帶頭,紅白事簡約辦

“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大背景下,農村和新時期的農民成了管理的“真空”。 華容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李學鬆說,推動移風易俗,讓文明新風成為鄉風主流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搞‘一刀切’不太現實,黨組織倡導推動,具體操作還要靠農村黨員幹部帶頭。

該鎮抓住農村黨員幹部這一關鍵少數,突出黨員幹部模範帶頭作用,建立完善黨員幹部操辦婚喪喜慶事宜報告制度,並以簽訂承諾書、在村務公開欄上簽名等方式,接受上級和群眾的監督,以黨風帶政風促民風,紮實推進移風易俗。

3月15日,三封寺鎮輔安村總支書毛鐵夫的母親去逝後,一直到母親下葬都沒有燃放一掛鞭炮,全部用電子鞭炮代替。當地送老人“上山”時有“路祭”的習俗,毛鐵夫事前跟父老鄉親們打招呼,請求他們不要燃放鞭炮,這讓很多親朋威友不理解。

“好的制度說上千遍,不如黨員幹部做一次。”毛鐵夫說,因為我是支書,現在全面禁鞭,你不帶頭的話,今後怎麼來勸導別人啊 !

在此期間,一批村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在狠剎人情風上亮點頻出,引領文明新風尚。華一村是環境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省級示範基地。該村出資5000多元為村民購回了3份音響和電子鞭炮,中高檔碗筷、杯子、環保桌布等,方便村民們在辦紅白喜事時使用,讓過去辦一次酒席一次性的碗筷堆成山的現象成為歷史。該村還斥資120多萬元,在村部新建600多平米的村民活動中心,方便村民集中辦理婚嫁喜事和開展文化活動,目前正緊鑼密鼓進行室內裝修,有望5月底投入使用。

給紅白喜事立規 向陳年陋習“開刀”

制訂民約,釋放自治活力

“狠剎人情風,公職人員管住了、黨員村幹部管住了,難點在群眾,這要讓村紅白理事會充分發揮作用。”三封寺鎮黨委書記黎志良說。

在華容農村,紅白喜事都有專人負責張羅,被稱為“都管”,他們和有威望的鄉賢、老幹部、媒婆組成紅白理事會,指導制訂各村紅白理事會對本村婚喪等事宜的辦理流程、標準要求等新規,得到群眾的廣泛認可後,再納入村規民約。

有人不遵守新規,又該怎麼辦?紅白理事會自有辦法。“農村辦事需要“都管”主持,凡不遵守新規的,理事會不派人蔘加。”蓮花堰村紅白理事會會長敖學成說。

辦酒席,除鎮裡出臺的規定外,標準怎麼定?蓮花堰村紅白理事會開了多次村民會,討論了多次。村委會宣傳欄上張貼章程:“婚嫁彩虹門不超過1個;婚車不超過6輛。喪事提倡3日辦完,不佔道搭棚;彩虹門不超過2個。”標準確定後,張榜公佈,村民自覺遵守。

改變習俗難,保持更不易。如何從機制上保證不反彈?三封寺鎮一邊剎歪風,一邊正民風,將移風易俗納入全鎮目標管理和文明村鎮、文明單位等考核體系。同時,把選樹先進作為涵養民風的抓手,開展鄉賢、孝賢、“好婆婆”“好媳婦”“星級文明戶”等多項評選,厚養薄葬逐漸深入人心。對違規大操大辦的村民,則取消其參評先進資格。目前,該鎮人情風得到有效遏制。“以前,我每年的人情開支近3萬元,合村後我感覺人情壓力山大,沒想到新規出來後,人情不增反減,比往年減少近四成。”華一村黨總支書記劉再躍如是說。 (劉立武 嚴非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