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定鄉村旅遊帶熱田園經濟 紅櫻桃之鄉上演“杵坭速度”

農村 三農 經濟 水果 四川新聞網 2017-06-08
瀘定鄉村旅遊帶熱田園經濟 紅櫻桃之鄉上演“杵坭速度”

俯瞰杵坭鄉,大渡河畔綠樹掩映。

四川新聞網甘孜6月3日訊(記者 雷茲 攝影報道)從2011年到2017年,位於甘孜瀘定縣城南的杵坭鄉,人均年純收入提高至10800元,幾乎一年增收上千元,上演了驚人的“杵坭速度”。近年來,隨著鄉村旅遊產業的大力開發推進,過去窮得“響叮噹”的杵坭鄉,正在一步步邁向小康,鄉長王博說,隨著今年最後一個貧困村摘帽,杵坭鄉將實現整體脫貧。

6月2日下午,“老宅山莊”的農家樂裡又來客人了,老闆娘劉萬莉忙著給遊客斟茶、端水果,一時間,茶香果香從清幽的庭院裡溢開。

談到農家樂的火爆生意,劉萬莉樂得合不攏嘴。但鮮有人知道,幾年前,劉萬莉所在的杵坭村,大部分還是一片生產效率低下的土地,村民收入甚微,村裡沒有一家農家樂。

杵坭鄉距離瀘定縣城約18公里,下轄7個行政村8個村民小組,如今全鄉有1023戶3424人。多年前,杵坭鄉的村民靠傳統種植業為生,種出來的玉米、小麥除了滿足口糧,剩下的都用來餵養牲畜,在種地這方面,村民根本沒有經濟收入可言。劉萬莉所在的杵坭村位於大渡河畔的乾熱河谷地帶,儘管村裡有悠久的紅櫻桃栽培歷史,但受限於交通等條件影響,村裡的經濟依然不景氣。

劉萬莉回憶,村裡的很多鄉親都選擇外出打工填補家用,但因為沒有一技之長,“常年打工也掙不到多少錢。”杵坭鄉鄉長王博介紹,2011年前,杵坭鄉人均收入僅3000元左右。隨著當地政府致力於林果經濟和鄉村旅遊的發展,杵坭鄉的經濟開始“活躍”起來,劉萬莉成為村裡第一家“吃螃蟹”開農家樂的農戶。

杵坭鄉海拔1300米左右,年平均氣溫16.5攝氏度,具有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晝夜溫差大的特點。特有的氣候和土壤條件,特別適合紅櫻桃的生長。2010年,杵坭鄉被中國果蔬協會評為“中國紅櫻桃之鄉”,併成功申報“中國紅櫻桃地理標誌”。有了這樣的品牌優勢,當地黨委政府迅速打出了“康養”牌和“旅遊”牌,為搞好瀘定縣首屆鄉村旅遊紅櫻桃節,當地政府投入巨資改善杵坭鄉的交通、水利、電力條件及農村居住條件。

瀘定鄉村旅遊帶熱田園經濟 紅櫻桃之鄉上演“杵坭速度”

老闆娘劉萬莉正忙活著給客人端水果。

通村硬化公路很快修到家門前,“以前‘夏天一身泥、冬天一身灰’的現象改變,家家戶戶還用上了自來水,電力穩定,民居條件也大大改善,基礎設施建設發生大變樣。”王博說,2011年,瀘定縣首屆鄉村旅遊紅櫻桃節成功舉辦,此後,大量遊客湧向杵坭鄉,紅櫻桃銷售再也不成問題。王博介紹,過去紅櫻桃靠人背馬馱運到集鎮上售賣,價格低至2、3元一斤,自從遊客“上門”來旅遊後,杵坭的紅櫻桃在本地就能實現售罄,而且價格大幅提高,村民收入越來越高。

遊客多起來了,儘管基礎設施大有改善,但仍然不能滿足旅遊市場的多元化需求。為此,杵坭鄉在杵坭村試點農家樂,劉萬莉家成為第一家“試點戶”。王博回憶,2011年,鄉上鼓勵村民開設農家樂,但沒有村民響應,“這可以理解,畢竟沒有經驗,大家都擔心會失敗。”為鼓勵信心,鄉政府牽頭幫助劉萬莉貸款,“第一年就貸了8萬元,那一年農家樂運營後掙了4萬多。”第一年就見到實效,這給劉萬莉注入了一針“強心劑”,此後,劉萬莉一家又陸續貸了30多萬元擴大規模。“現在一年能淨掙10多萬。”劉萬莉笑道。

觀望了兩年後,村民們發現劉萬莉的農家樂效果很好,於是紛紛仿效開辦農家樂。如今的杵坭村,農家樂已經到達30多家,儼然成為村民重要的經濟支柱。

靠鄉村旅遊,村民逐漸富起來了。王博說,如今杵坭鄉的人均年純收入已經達到10800元,翻了兩番多。到現在,杵坭鄉的基礎設施更加完善,通村公路黑化加寬,並實現了戶戶通,村民在家門口就能掙錢致富,今年全鄉產出的20多萬斤紅櫻桃就地就售賣完了。

除了主打“中國紅櫻桃之鄉”的名片,如今,杵坭鄉還在河谷及高半山栽培了桃子、獼猴桃、核桃、蘋果等一系列水果產品,“實現了一年不斷水果”,形成了一村一產、一村一色、一村一特的格局。王博說,遊客在杵坭可以享受到遊、食、住、行、購、娛的一條龍服務,此外,杵坭鄉也正在努力打造“春賞花、夏避暑、秋品果、冬沐陽”的旅遊市場。

相關推薦

推薦中...